第1238章 散

八月二十日前後,不知道誰傳了個謠言,說樑軍已經攻到建鄴附近了,立刻引起了相當程度的混亂。

二十一日,大羣士民涌出了建鄴城。

他們其實已經不是第一批了。

最早離開的是那些沒有官職在身的南渡士人,多去了丹陽、會稽等地的鄉下莊園。

接着便是聚集在建鄴的江東士人,他們拖家帶口,散至丹陽、會稽、吳郡等地。

第三批則是辭官的僑人、土人,這些人其實算是第四批,動作算慢的了。

但這一批人規模是最大的,比前三批加起來都要多。畢竟那會江北諸鎮還在,樑人也只是小規模渡江,沒有建立穩固據點,荊州更沒有投降,很多人還抱有僥倖心理。可現在不一樣了,很多消息開始從上層蔓延到下層,知道的人越來越多,大範圍的恐慌已然難以避免。

而他們的出逃,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是很明顯的……

巳時,王舒幕府西閣祭酒王晏之就急匆匆來到了東府城。

“父親,士民爭相出逃,是不是要攔一下?樑人尚未發兵,建鄴便已這般,這可如何是好?”王晏之掃視了下衙署,見都是親信僚佐,便直言不諱道。

王舒劇烈地咳嗽了下,道:“出逃者甚衆,建鄴外牆又是竹籬,如何攔得?罷了,事已至此,就不要讓他們與我等一起赴死了。”

王晏之聞言,像是被抽去了精氣神一樣,頹然跌坐在地。

軍司虞斐暗歎一聲。

誠如王舒所言,他們都是留下來準備赴死的人,何必強迫其他人與他們一起死呢?

更何況,出逃之人中也有他們的親族,沒必要,真的沒必要。

到了如今這個地步虞斐連出謀劃策的心氣都沒了,就想安安靜靜過完最後一段時日,然後飲下鴆酒,悄然離去。

至於會稽虞氏今後會怎麼樣,他也管不着了,大抵是性命能保住,但家業留不下多少。

王晏之坐了一會後,又茫然起身,離開了衙署。

外面陽光正烈,他卻感受不到絲毫溫暖。

大街之上兩輛牛車撞在一起,貨物散落一地。

但從車伕到車主,都沒心思糾纏,草草說了兩句後,便各自離開。

人羣很密集,一波接一波。王晏之從不知道建鄴竟然有這麼多人,但他們全都臉現惶恐,神色匆匆。

不是沒有人趁機作亂。不過父親招募整訓了幾個月的五千新卒或許沒法上陣廝殺,但對付這些蝨賊卻不成問題,也慶幸直到現在還有軍官帶隊維持秩序,鎮壓作亂之人。

蝨賊們沒有放棄,他們躲進了被人放棄的屋舍之中,翻箱倒櫃尋找財物,每每尋得幾段布、一袋米,都欣喜不已。

江面上的船隊似乎也陸續撤離了。

一大原因是要回去秋收,更大的原因則是沒有意義了。他們在江面上封鎖得再勤又有何用呢?上游已經全線崩潰,樑軍輕而易舉地渡過大江,他們在下游的努力註定是白費的。

王晏之渾渾噩噩地走回了家中,看着成熟又有風韻的妻子,以及嬌憨美麗的女兒,下意識撫住了腰間的劍柄……

******

大廈將頃之際,晉軍卻意外地打了場勝仗。

虞、許、葛、陶四家合力攻取了故鄣縣,朱氏、施氏子弟四散而逃。

其實在數月之前,這兩家的勢力已經瓦解得差不多了。畢竟縣城就這麼大、老宅還沒縣城大,能塞多少人呢?反正附庸的莊客部曲只能住在外面,被晉軍一一擊破。

縣城之所以到現在才破,主要是劉超、趙胤兩部不參戰了。

五六月間還有四萬多人,上個月就剩三萬了,而今不過兩萬四五千罷了,士氣低落得無以復加,沒人來打他們還好,一旦樑軍大舉來襲,他們沒有絲毫贏的可能。

劉超、趙胤甚至不敢帶軍隊離開營壘機動,害怕半路就跑散掉一半人。

但拘束在營中卻也未必保險,因爲總有要外出的時候。這不,今日這一批出外樵採的人就直接跑了。

“衆兄弟,就此作別了。”一看着還算魁梧的彪形大漢拱了拱手,道:“我要回錢塘了,你等也早作打算。”

“還打算什麼?我回懷德了。”另一身着皮甲之人從牛車下面取出一個包袱,仔細檢查了裡面的幾張餅後,同樣抱拳行禮道:“後會有期。”

彪形大漢擺了擺手,道:“還是別見了。你是僑人,我是吳人,以後見面說不定要打起來呢。”

“君何出此言?”

大漢苦笑道:“這大晉朝說到底是被北人滅國的,將來吳地大族若造反,裹挾兵衆,我可能身不由己。大梁朝可能更信任你們這些僑人吧,說不定哪天就把你們徵發起來,到錢塘鎮壓叛亂了。走了,後會無期。”

說罷,轉身離去,身邊還跟着七八個丁壯,顯然是同鄉,且以他爲首。

甲士嘆了口氣。

他對吳人是有一些看法,但一起廝殺這麼久,多多少少有點交情,以後再兵戎相見確實慘。

嗟嘆一番後,他也招呼了八九人,各自揹着包袱,持械離去。

臨行之前,他扭頭看了下傻呆呆站在原地的十餘人,笑道:“牛車留給你們了,好自爲之。”

夕陽西下,將他的身影拉得老長。

留在原地的十餘人你看我我看你,暗歎怎麼沒提前做好準備呢。

先後離去的那兩批人包袱裡藏着不少乾糧,夠好幾天吃的了,顯然是平日裡一點點省下來的。

至於幾天的乾糧夠不夠,管不了那許多了,跑了再說。

其實出外樵採逃跑的還算少的,下鄉徵糧的可就整隊、整幢集體消失了。

八月二十三日,原禁軍左衛的數百兵卒將幢主腦袋砍了下來,拋屍荒野,然後帶着徵集來的牛車和糧食,一路向北,直奔建鄴而去。

更有甚者,隨着秋糧漸熟,每日都不斷有人縋出營牆,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餓了就拔出刀,去野地裡割點粟麥、稻穀

回來,然後隨便鼓搗一番,也不管刺不刺喉嚨,狼吞虎嚥一番後,繼續上路。

這股風潮愈演愈烈,以至於很快刮到了軍容、紀律保持得還算完好的虞譚部,諸營散漫無比,一副末日將至的樣子。

******

二十五日,眼見着已是一副秋高氣爽的模樣,早就蓄勢待發的樑軍兵分三路,向建鄴挺進。

南路軍由宣城以及近期統戰的新安豪族兵馬、山越遺民爲主,人數超過一萬五千,直撲寧國。

北路軍由銀槍軍幢主湯祥統率,核心兵馬就幾百人,徵發蕪湖一帶的僑人丁壯,人數逾萬,沿着長江南岸進軍攻於湖,下建鄴。

中路軍是主力由楊勤親自統率。

核心是已經全數渡江的銀槍中營主力三千多人,外加數百氐羌及已快要變成步兵的少許鮮卑人,總計四千餘。

紀氏另出兵五千,故這一路總兵力近萬,目標是廣德、長城、陽羨。

這一路對上的也是晉軍主力,且人數頗衆,現在可能還有三萬餘人。且一整個夏天讓他們構築了相對完備的工事,營寨估計都快變成城池了,理論上來說要有苦戰。

但實際上則未必,打仗打的是士氣。沒有

士氣,什麼都不好使。就建鄴朝廷那副人心離散的模樣,戰局可能會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臨行之前,楊勤下令將新安太守卞眕移送而來的司馬衝及一衆俘虜送往江北。

江北那邊大概也要開始行動了。

經歷了長期的圍困,盱眙終於撐不住了,軍士們打開城門投降,劉遵絕望中自殺。

盱眙之外的其他城邑早就被北上的蘇峻一一攻取,與北宮純、桓宣等人會師。

八月中的時候,在陳郡整訓許久的黃頭軍第一、五營二萬人、黑稍中營六千衆已然南下,進駐壽春,這會都快抵達廣陵了,隨時準備渡江。

張碩本人則親赴堂邑,統籌全局。

建鄴之外的次要戰場上亦有消息。

寧州境內有幾個郡不願歸降,已爲諸葛恢下令討平,移交給坐鎮蜀中的王雀兒、庾亮二人善後。

其水師主力休整完畢後,自湓口啓程,直下建鄴,兩萬陸師則南下廣州,準備一一收取各地--交州已然降順,但廣州沒有,還是得派兵打一下,讓當地人知道厲害,以打促降。

消息很多,很雜亂。楊勤甚至都懶得看了,只一門心思進兵,試圖搶在江北同僚前面攻入建鄴,獨佔這個無上的榮耀。

八月底,銀槍中營進抵廣德城下,葛氏部曲當場投降,並反戈一擊,攻許氏。

許氏部曲潰散,廣德不戰而下。

楊勤沒有停留,直趨故章,斬宣城太守陶馥,殺賊兩千餘。

他在此稍稍停留了一下,祭奠施氏、朱氏族人亡魂,並號召其殘存的族人徵召丁壯、轉輸糧草,隨他一同進兵。

吳興沈氏之前有點耍滑頭。

吞併錢氏等豪族的田地、莊客很賣力,但讓他與晉軍交戰就不是很情願了。很明顯,他們更願意撈好處,有保存實力的意圖。

但到了這會,不得不大舉動員,全軍三萬人,直攻劉超、趙胤部。

這個時候,南路軍也拿下了寧國等地,楊勤令其轉道臨海,平滅天師道叛亂。

九月初二,銀槍軍進抵仙山,大破虞譚,擒斬之,隨後轉道北上,取永世,離建鄴已然不遠。

進兵之快速、戰爭之順遂,直可用四個字來形容:瓜熟蒂落。

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899章 決意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816章 邊防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1270章 輯文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857章 白登臺(上)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一百四十章 置業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801章 政務第1282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1263章 貞明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310章 反向回家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六十章 談妥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1020章 渡河第1075章 水戰(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1363章 船海(上)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970章 王政(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正(下)第1256章 行田(上)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886章 改制(下)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1427章 爪牙第一十二章 爭第878章 私聊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六章 巡河(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835章 勝利!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1110章 差距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848章 奪城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794章 新兵第114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1398章 清明(上)第1448章 一天第十五章 濯足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十八章 相國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1398章 清明(上)第1155章 折損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1018章 風角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1296章 生產製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1203章 歸來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1017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975章 暢談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850章 失敗者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1103章 應對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380章 新差事(上)
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899章 決意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816章 邊防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1270章 輯文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857章 白登臺(上)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一百四十章 置業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801章 政務第1282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1263章 貞明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310章 反向回家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六十章 談妥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六章 得罪我的人都要死第1020章 渡河第1075章 水戰(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1363章 船海(上)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970章 王政(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正(下)第1256章 行田(上)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886章 改制(下)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1427章 爪牙第一十二章 爭第878章 私聊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六章 巡河(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835章 勝利!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1110章 差距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848章 奪城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794章 新兵第114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1398章 清明(上)第1448章 一天第十五章 濯足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十八章 相國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1398章 清明(上)第1155章 折損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1018章 風角第1058章 正反典型第1296章 生產製度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1203章 歸來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1017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陽王(上)第975章 暢談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850章 失敗者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1103章 應對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380章 新差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