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差距

若問昨夜之戰,哪裡俘虜最多的話,那一定是江浦碼頭了。

整整兩千餘人蝟集於此,沒能擠上船隻,被盡數包圍。

大部分人還算聰明,直接棄械投降了。但有一些更“聰明”的人,不知道是聽信了謠言還是怎麼着,直接跳進了江裡。或許,他們覺得被凍死、淹死比被俘虜更能接受一點吧。

成軍還被俘虜了二十餘艘船隻,多爲糧船。

這種船隻吃水深、載重大,偏偏人員還很少,只需要幾個船工,但有一個弱點:逆風逆水時需要拉縴。

簡單來說,它只有風帆動力,但沒有“人肉動力”(槳手)。大敗之際,誰來給你拉縴,於是盡數做了俘虜,還丟了三萬斛軍糧。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船是被陸師俘虜的,傳出去估計都沒人信。到了早上,所有船隻都被移交給了水師,連同約三千俘虜,押解回下游開荒。

成軍戰船除了在江中灘損失的外,其餘基本都跑了。

不過正如樑軍水師黑夜中觸礁、翻船、撞崖損失了不少船隻,成軍倉皇逃竄之中,損失也不輕,只不過具體數字就沒人知曉了。

除了這些俘虜外,樑軍還斬首兩千餘級。如果算上之前攻城時斬殺的敵軍外,成賊在魚復城外已損失近六千人,可謂徹徹底底的慘敗。

邵慎沒有在此過多停留,而是稍事休整後,便親自率軍西行,奔往十餘里外的永安宮,誓要擊破成軍主力。

因此,當楊寶率苦戰大半夜的水師靠近江浦時,遇到的只有江陵幕府督護王爽和巴東太守毌丘奧。

王爽乃新朝勳貴子弟,但說話卻粗俗無比,聽到楊寶要率水師休整之時,不由得嘟囔道:“怎麼和老漢御婦人一樣,來一次就要休養生息許久?以後打仗不能指望水師。”

晚輩如此不尊敬老前輩,楊寶也無法真的生氣。

武學生這個羣體頗有點親黨膠固的意思。

王雀兒之子在金正手下當幕僚,金正兒子在哪裡?在侯飛虎手下當令史。

那麼侯飛虎之子又在幹什麼呢?在銀槍軍當督伯。

天子也不管管,這樣下去造反不太可能,但親黨膠固之後墮落不堪戰卻大有可能。

當然,這些話楊寶也只能腹誹一下。

水師苦啊!每次都配屬陸師指揮,像後孃養的。真得罪了他們,早晚被坑死。

毌丘奧倒十分客氣。

他帶人趕了一些豬羊趕到江邊,就地宰殺,給水師將士慰勞,並說道:“昨夜江中灘之戰,王師個個奮勇、人人爭先,殺得成賊狼奔豕突。經此一戰,他們的水師大概是不敢來了。”

楊寶勉強笑了笑,道:“毌丘公當前,我也不說什麼大言。昨夜是取巧了,若正面廝殺,勝負猶未可知。”

這也不是謙虛。

昨夜他座艦旁邊一條船就觸礁了,楊寶甚至聽到了船底發出的巨大刮擦聲,十分駭人。

水師作戰的門道太多了,第一條便是通曉水文天氣。貿然進入一個陌生的水域,還是水流湍急的地方,非常危險,便是有嚮導都沒用,因爲他也只能給出個大概。

況且打起來之後,或因爲戰術需要,或乾脆船隻失控,都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昨晚他起碼損失了六七百人,眼下急需休整。

不過毌丘奧依然對水師的表現讚不絕口,笑道:“巴東亦有水性精熟、敢打敢拼的豪勇之士。都督不妨在此休整,僕傳令諸縣,選送水上漁民、江渚人家之精壯至魚復,供都督挑選,如何?”

楊寶一聽,點了點頭,道:“這樣也好。吾聞昔年唐彬唐儒宗就在此治水軍,後伐吳果勝。巴東兒郎應是能戰的,若徵入水軍,操練數年,便是一支強軍。”

“三巴兒郎,皆可堪大任。”毌丘奧說道。

說罷,便請楊寶入城歇息,楊寶稍稍推辭一番,便答應了。

王爽在一旁看着,暗道夔門兩岸在水上如履平地之輩確實多,不光樑人如此,甚至還有不少蠻人在水上討生活,確實可以收編成軍。

如此數年,大梁水師軍容愈發鼎盛,破晉不難也。

******

就在邵慎解圍魚復,然後又馬不停蹄西進的時候,苻安所率的先鋒騎兵也已在成軍營壘區奮戰了一夜。

他們先是策馬驅馳,反覆衝殺,將正在修建營壘的丁壯擊散。

待李越回過神來,調集大軍,持重而前的時候,他們又在夜幕掩護之下遁走。

不過,才休整了不到一個時辰,數百騎又從另一個方向殺至,就是不給成人穩固營地的機會。

李越惱羞成怒之下,將分散在各營的騎兵悉數調了過來,集中使用,這纔將苻安部擊散。

而當忙完這一切後,天光已經大亮。

李越登高望遠,卻見東方的地平線上,旌旗蔽野,長槍如林,頓時面如土色。

大瀼水東,邵慎同樣把騎兵集中了起來。

他們在後方肆意奔跑着,濺起大股煙塵。因爲隔着一道丘陵和大片樹林,李越也吃不準對面到底是故佈疑陣呢,還是真的來了很多人。

不過,事已至此,容不得他多想了,蓋因樑軍先鋒已經衝到了瀼東的己方營地外,發起了迅猛的攻擊。

這批人大概只有三千餘,裝具不甚精良,服色、器械五花八門,胡漢皆有,排列軍陣時比較笨拙,花費了不少時間——怎麼說呢,比成國大部分部伍還是要強一些的,除了那些六郡子弟組成的精兵外。

但他們有一點讓人刮目相看,那就是某種發自骨子裡的氣勢。

不是士氣高昂帶來的氣勢,事實上眼前這幫人士氣一般,並不怎麼高,但在這種程度士氣下,他們依然有一種好像不怎麼把敵人的命看在眼裡,更不把自己命看在眼裡的那種絕望、兇狠、殘忍的氣勢。

李越幼時在雍秦生活,對這種氣勢再熟悉不過了。

簡單說來,那就是日子太苦了、世道太亂了,每個人都麻木了,骨子裡有種拼死算了的自暴自棄的感覺,打起仗來野性十足,兇悍無比。

當然,這不是說他們真的不怕死。螻蟻尚且偷生,況人乎?事實上這種野性兇悍也是有極限的,如果遇到戰陣經驗豐富、裝具精良、作戰老辣的經制之軍,打這些野蠻人並不困難,只不過他手底下的部隊怕是達不到這個要求。

蜀地太安逸了,沒有那種下一刻隨時殞命的危機感,他們怕是打不過……

果然!戰鼓擂起之後,兩千上郡氐羌將沉重的大盾頓於地面,齊齊大喊一聲“殺”!

遠處的樹林之中,飛鳥沖天而起,呱呱亂叫。

鼓聲幾乎撕破了朝霞,盾手扛起浸透了河水的蒙皮大盾,小步快跑。

在他們身後,穿着鐵鎧、皮甲乃至羊皮襖的軍士手持刀槍,快步跟上。

弓手自兩翼繞出。

他們年歲普遍較大,手裡拿的也未必是威力強勁的軍用良弓,獵弓並不鮮見。但前進之時,沒有絲毫猶豫,連點表情都欠奉。

千餘白部鮮卑騎兵翻身上馬,緊緊控制着馬速,遮護兩翼。

在這種陣列野戰的場合下,騎兵永遠是步兵的從屬,永遠配合步兵,爲他們打下手。

這是中原戰爭的傳統與特點決定的。

李越站在高臺上,眼睜睜看着樑軍先鋒一步步靠近,三百步、兩百步、一百步……

終於,就在雙方几乎要接戰的時候,他做出了決定,派兵自瀼水下游的石橋及浮橋上渡河,增援東岸。

“殺賊!”就在瀼西成軍開始調兵遣將的時候,瀼東已經開始了接戰。

上郡氐羌盾手們冒着敵人密集的箭矢,吶喊着越過淺淺的壕溝,衝向只有一道薄薄矮牆的營壘。

敵人果然射出了火箭!

戰前分析時就有人提出蜀人喜歡用火箭殺敵,尤其是在冬春草木枯黃的時候,樑軍的準備並沒有白費。

“咚咚”的鼓聲響徹耳際,衝在最前面的盾手、槍手一個接一個倒下。

後排之人雙眼赤紅,聞着皮肉燒焦的滋味,踩着老鄉溫熱的屍體,嘶吼着前衝。

雙方迎頭撞在一起。

穿着羊皮襖的大漢揮舞着沉重木棓,狠狠擊打在成兵身上,骨骼碎裂的悶響瞬間傳來。

窮的叮噹響、渾身只有一件單衣的辮髮男人的腳被槍刺中了,嘶聲慘叫,忍不住跪倒在地。

敵人的兵刃狠狠砸在他高舉的蒙皮大盾之上,強大的壓力幾乎令盾牌緊貼於胸,他已經口鼻溢血了,卻仍發出一聲野性的嘶吼,用力將盾牌頂在肩膀上,遮護後方,而放任胸腹洞開,任敵人捅刺。

髡髮皮甲武士手持大刀,刀柄處還掛了一道紅色的穗,在朝陽中異常顯眼。

他藉着辮髮盾手的遮護,輕盈地劃開當面敵兵的脖子,旋又上前兩步,一刀砍在敵人胸腹間,幾乎將其淡黃色的腸子直接斬斷。

更有那鐵鎧壯士,渾身插着五六支羽箭,旋風般衝進敵兵陣中,鐵鐗兇狠地砸在敵人天靈蓋上,一敲一個準——一敲一個不吱聲。

雙方戰鬥素質的差距是驚人的。

衝鋒的樑軍前幾排傷亡非常驚人,但後續之人不斷涌上,一個接一個、一排接一排翻過矮牆,將成兵殺得節節敗退。

打着打着,矮牆甚至不堪重負,直接坍塌。

塵煙之中,樑軍士氣大振,如惡鬼般衝殺了過去,直接將成兵擊散。

而在下游的石橋及浮橋之處,千餘白部鮮卑騎兵已經運動到了此處。

他們挑選了百餘甲騎,朝剛剛過河的數百成兵衝了過去,只一個照面就將其擊破。

人馬交錯之時,成兵抱頭鼠竄,散得到處都是。

輕騎隨後趕至,拈弓搭箭,驅趕着潰散的成兵,將其攆下了河。

狹窄的橋頭戰場,鐵騎縱橫,弓如霹靂,不過區區數百騎兵,就將數千成兵堵在河對岸,令其無法增援河東。

這個時候,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河東的數千成兵已然是甕中之鱉。

李越自然看得出來。

比起之前,他的臉色又難看了許多。

這一仗,沒有任何花巧,敗得沒有任何理由,純粹是正面野戰被打崩了。

到這個時候,他竟然有些恍惚:雙方戰力差距如此之大嗎?

當年隨父祖南下的時候,關中諸侯混戰,明明還沒這麼厲害的。

二十年間,北地到底廝殺得有多慘烈啊?

西北方又響起了馬蹄聲。

陰魂不散的苻安率三百輕騎又發起了襲擾。

此時,瀼東戰場上響起了動天徹底的歡呼聲。

李越扭頭過去,卻只看了一眼,就難過地閉上了眼睛。

四千餘人被兩千樑兵殺得大敗虧輸,敗兵四散而逃,哭喊着涌進了冰冷刺骨的瀼水之中。

敗了。

李越睜開眼睛,強壓住恍惚的心神,咬牙切齒道:“傳令撤軍!”

事至此也,與其說是撤,不如說是潰退,但這又有什麼辦法呢?向西跑,跑進山裡,或許可以逃得一部分人,能走幾個算幾個。

巴東,算是與大成無緣了。

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三十七章 平昌樓諸州都督、刺史(一)第十二章 義務第1036章 婚禮第八十三章 儀典第1224章 人心易變第十五章 濯足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892章 財政(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1052章 期望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二百零一章 三地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賓客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804章 只有樑王能救你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1171章 姨甥第852章 分化(上)第五十章 東線第一百章 官身第895章 動員(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1087章 商屯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四十五章 勢力(下)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886章 改制(下)第802章 送行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852章 分化(上)第992 居喪之人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869章 學生們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1128章 探親(下)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967章 新丞相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八十章 消息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1043章 應對之策(上)第851章 安插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二十章 撤離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八十九章 求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1164章 海棠園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1030章 補救(下)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
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三十七章 平昌樓諸州都督、刺史(一)第十二章 義務第1036章 婚禮第八十三章 儀典第1224章 人心易變第十五章 濯足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892章 財政(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1052章 期望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二百零一章 三地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賓客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804章 只有樑王能救你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840章 城內城外第1171章 姨甥第852章 分化(上)第五十章 東線第一百章 官身第895章 動員(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九章 一夜無夢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1087章 商屯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四十五章 勢力(下)第911章 分而治之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886章 改制(下)第802章 送行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852章 分化(上)第992 居喪之人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869章 學生們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1128章 探親(下)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967章 新丞相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十二章 又要賣命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八十章 消息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1043章 應對之策(上)第851章 安插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二十章 撤離第1070章 哪裡最爲緊要?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八十九章 求官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1164章 海棠園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1030章 補救(下)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