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生產製度

時已午後,金烏西垂。

湖水漸漸褪去了正午的鎏金,化作一方墨玉硯臺。

岸邊亭臺廊橋邊綁着幾艘飄飄蕩蕩的小船。

新發的荷葉尚蜷着翡翠邊,偶有早熟的蓮苞掙破綢衣,在暖風裡顫巍巍擎起胭脂筆尖。

水榭檐角銅鈴輕響,蘆葦蕩深處忽驚起數點白鷺,掠水飛去時,姿態愜意瀟灑。

幾名宮人蹲坐在磯石旁,手中麻繩正繫着裝滿菱角的蘿筐,在水中淘洗着。

忽有腳步聲傳來,她們扭頭回望,見到一羣甲士小跑而至,目光四下逡巡着,頓時心下恍然。

有那姿容秀麗的,悄悄將襦裙領口向下拉了拉,露出白皙滑嫩的小半個山峰。

其他人見了,心下暗罵不要臉。

不過誰也別笑誰,爲了更好的生活,又算得了什麼?這苦日子誰想繼續過下去?

去年,原琅琊中尉孔坦的兒媳謝氏沒入掖庭之後,就在水邊浣衣,被天子撞見,直接抱入浣衣房裡寵幸了半個時辰,可惜沒懷上孩子,最後也沒下文。

如果運氣好,一次就懷上了皇子公主,可就脫離苦海了。

不過她們的努力註定白費了,邵勳來到亭中坐下後只顧着逗弄孩兒,根本沒注意到這些宮女。

反倒是石美人掃視一圈,暗暗冷笑。

賤婢們以前身份高貴,現在落差太大,心中難受,有些人就不自覺地騷浪起來了。

呵呵,天子看不上你們。偶爾打點野食,換換口味而已,別當真。

再者,天子穿着素服沒看見麼?一個個蠢笨如豬。

邵勳很快坐到了石凳上,羊、石二女抱着襁褓,坐在他身側。

宮人們很快失落地離開了,軍士們亦遠遠散開。

湖風吹拂之下,直讓人心曠神怡。

邵勳看向羊獻容,道:“今日喚你來,卻還有一事。”

“我還以爲你就住在觀風殿不挪窩了。”羊獻容說道。

邵勳尷尬一笑,道:“確實就住在觀風殿。每日晨起練武上午朝會或問對,下午批閱奏摺,再騎會馬,帶着那幫孩童操練一番。用過晚飯後,寫書、看書,亥時就上榻睡覺。周而復始,幾乎回到了三十年前住軍營那會。”

羊獻容湊近看了他一眼,道:“連女色都戒了,很不習慣吧?”

石氏有些羨慕地看着羊獻容。

她這輩子都不可能用這種口吻與天子說話,她和羊獻容的區別,大概就是主母和女奴的區別。

“戒了女色,滿腔精力無處發泄,正好辦點正事。”邵勳說道:“廣成澤那邊你還有莊子吧?抽些人手去淮南,讓陳嚴先在廣陵大造垛田。”

“淮南”有時候是指淮南郡,有時候就是地理名詞,即淮水以南、長江以北之間的江淮地帶,此處語境下自然是地理名詞了。

ωwш◆ ttκā n◆ ¢Ο 陳嚴本來是堂邑太守,晉亡後出任廣陵太守。他是石氏的親族,所以邵勳順便把石美人也叫過來了,順便看看兒子。

“你是想讓人種稻?”羊獻容很快反應了過來。

“不錯。”邵勳點頭道:“江南居然還有那麼多人在種粟,簡直匪夷所思。北地兩年三熟之下,粟、麥、豆輪作,百姓產糧大增。而今該料理江南了,再怎麼說,麥的畝收比粟高一些,而稻又比麥畝收高。多種些稻麥,

少種些粟,能讓糧產大增。糧多了,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行。”羊獻容說道:“不過廣陵人煙稀少,卻種不了許多。”

“萬丈高樓平地起,先開頭。”邵勳說道:“稻麥輪作先弄起來,以淮南、江南的氣候,以其地力,一年兩熟並非沒有可能。至不濟,兩年三熟也可以。”

無論是北方的兩年三熟,還是南方的一年兩熟,核心農作物都是冬小麥。

正是因爲把冬天幾個月利用上了,才使得這種農業耕作制度得以運轉。

但小麥、水稻都是生長週期較長的農作物,一年兩熟時間上不太夠。但別急,北方種植水稻歷史也很悠久,只不過種的地方少而已,但技術比較高超。

此時江南農業技術是非常落後的,不排除有少數先進的地方,但整體仍是“火耕水耨”,即先放火燒田,把雜草燒乾淨,將草木灰作爲肥源,然後開閘,將水灌入田中,直接播撒稻種。

那麼北方人是怎麼種稻的呢?長期田間管理,定期鋤草,播撒稻種後,等到出秧時節,雜草也一起長出來了———別小看雜草,這玩意對糧食產量影響很大。

農人將雜草和稻秧一起拔出來,將雜草踐踏入泥水中,任其腐爛,再將稻秧插回去,達到了一次除草的目的。

邵勳曾在廣成澤看過,當時覺得很違和,卻又說不上哪裡。

後來有一天,猛然頓悟:你這是原地插秧?

他記得沒穿越前幫家裡種稻,那都是從一小塊特意留出的秧田中,取出密密麻麻的稻秧,然後到專門的大田裡插秧,爲此搞得腰痠背痛,腿還被螞蟥吸血。

後來有了拋秧技術,則輕鬆了許多。

你竟然原地拔起稻秧,原地插回去?你竟如此?爲

何不移栽?

呃,不移栽的原因很簡單,一年就種這一季稻,我不搞稻麥輪作時間綽綽有餘,不着急,不需要特別急切地搶農時啊。

後來邵勳建議選一小塊養護得比較好的垛田,三四月間育秧,待到五月初冬小麥收穫時,秧苗已經長出來了,這時候就可以給麥田灌水,慢慢移栽秧苗進去了,八月就能收。

此謂稻麥輪作,一年兩熟。

但這種農業制度不是很適合北方,只能搞小規模試點,真正較大範圍種植,還是到攻取淮南之後了,芍陂、淮南苑有了一定規模的稻麥輪作,接着是蔡洲苑,然後荊州北部也有小範圍推廣。

怎麼說呢,育秧、插秧制度是根本。

三四月間,冬小麥還在地裡生長,沒完全成熟,這時候便可以在小塊苗田中育稻秧。

等到五月初冬小麥收割完畢,灌水泡田之後,便移栽秧苗。因爲秧苗較小,且長得密密麻麻,因此移栽到稻田中可以種好幾畝。

八月收稻,一年兩熟完成。

這種稻麥輪作制度是唐代安史之亂,大批中原百姓南下後,慢慢推廣開來的。

晚唐商業大繁榮,未必沒有這種讓江南農業潛力徹底爆發出來的耕作制度的加成。

羊獻容見證了稻麥輪作、一年兩熟農業制度從無到有建立起來的整個過程,在聽到邵勳打算在淮南、江南慢慢普及這種全新的耕作制度後,一時間有些失聲。

“你以前說,未來是江南的,我還不信,現在麼————”她搖了搖頭,嘆道:“可能世道真的不一樣了。”

“有人覺得北地豪族南下是去搶田的。誠然,這沒錯,可他們也帶去了北地的很多好東西啊。江南農業,還是太落後了一些。”邵勳說道。

人爲驅動北地豪族南下,搞衣冠南渡2.0.

WWW ⊙ttκǎ n ⊙c ○

再提前普及稻麥輪作制度,大幅度減少了農田的空閒時間,提高了農田的利用效率,不知道會對未來產生多麼深遠的影響。

興許,江西不用等到唐代才徹底開發出來,荊州不需要等到兩宋才慢慢成爲熟地,西南地區也不需要等到明清時期才能徹底改土歸流,整個歷史進程都會加速。

當然,制度變革了,農人還需要適應。

能量是守恆的,地裡長出來的東西多了,對肥力的消耗就大,他們需要想盡一切辦法養護土地。

邵勳不是很懂技術,他只懂經過歷史驗證的耕作制度。

新的生產製度給你了,配套的肥田技術需要你們自己去摸索。

話說到這裡,羊獻容基本明白了。

廣成澤這些年來就在搗鼓這些東西。

身高體壯的馬還分戰馬、挽馬、馱馬三大類,各自要求不一樣。

各種牛羊,還要適應各地天氣。

奇奇怪怪的蔬菜、果子。

垛田、稻麥輪作只是其中之一罷了。

老實說,她都不太想管這攤子事了,反正她是后妃,這些事理論上和她無關,雖然都是孫家、羊家人在具體辦事。

想到這裡,她又開始逗弄山宜男的女兒,一副氣鼓鼓的樣子。

姨母和外甥女雙雙被這個男人在身體裡下了種子,還生出了孩子,有時候想想,肺————都要氣炸了。

女嬰剛剛睡醒,見到羊獻容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頓時哭了起來。

邵勳慌忙抱過,輕聲安慰,沒想到哭聲更大了。

正手忙腳亂間,又一輛車停在不遠處。

諸葛文彪挺着個大肚子下了車,見到亭中幾人時,原本微有笑意的臉立刻落了下來,轉身就上了車。

羊獻容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石氏心砰砰直跳,低頭垂首,恨不得把懷裡的孩子藏在草叢裡。

“孩兒你也看過了,我帶回去給宜男哄。”羊獻容站起身,輕笑道:“廣成澤那邊可將大部分人手發往廣陵,淮南苑興許也能抽調數十人。人家不辭辛勞,爲你幹活了,總要給點好處。”

“都是長秋你的親族,自然要大加任用。”邵勳保證道:“去廣陵後只要賣力,不出兩年,白身者給官,有官身者超擢。”

“你看着辦吧。”羊獻容無所謂道,說完,又點了點邵勳,道:“好好守孝。”

邵勳無奈地揮了揮手,待其走遠後,又看向石氏,道:“文彪九月就要產子了,你是她長輩,本還想讓你多照拂下她,現在看來是不成了。黃女宮遊仙院還沒人住,你明日就搬過去吧,以後就是你的寢殿。”

說罷,亦起身離去。

石氏鬆了口氣,同時喜上眉梢。

她也有自己的獨立寢殿了。

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二十三章 首次交鋒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一百七十章 轉進如風第1224章 人心易變第1137章 忠勇之士太多了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1166章 震盪(下)第1187章 山城第1064章 幕後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1080章 邊界線第1039章 前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801章 政務第958章 策略第851章 安插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850章 失敗者第854章 貴種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1300章 朝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982章 王府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七章 陰結少年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1253章 成果第1133章 看法第1184章 服從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802章 送行第1128章 探親(下)第四十一章 拜訪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四十七章 話療與出路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886章 改制(下)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931章 換防第925章 歸正第十三章 南北佈置(上)第1279章 摸底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1285章 團聚第1296章 生產製度第1179章 壓力第1081章 人口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五章 弒君第991章 面見(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權與相權古代屠城第805章 汾水(上)第869章 學生們第1076章 一如既往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885章 改制(上)第896章 動員(下)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864章 試點第1238章 散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950章 過河拆橋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八十九章 求官
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十四章 南北佈置(下)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二十三章 首次交鋒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一百七十章 轉進如風第1224章 人心易變第1137章 忠勇之士太多了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1166章 震盪(下)第1187章 山城第1064章 幕後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1080章 邊界線第1039章 前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801章 政務第958章 策略第851章 安插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850章 失敗者第854章 貴種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1300章 朝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982章 王府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七章 陰結少年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百三十七章 年前日常(上)第879章 無奈的轉變第1253章 成果第1133章 看法第1184章 服從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一百二十四章 賞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802章 送行第1128章 探親(下)第四十一章 拜訪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四十七章 話療與出路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886章 改制(下)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931章 換防第925章 歸正第十三章 南北佈置(上)第1279章 摸底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1285章 團聚第1296章 生產製度第1179章 壓力第1081章 人口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五章 弒君第991章 面見(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一百四十五章 君權與相權古代屠城第805章 汾水(上)第869章 學生們第1076章 一如既往第1132章 當世庾公第885章 改制(上)第896章 動員(下)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864章 試點第1238章 散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950章 過河拆橋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八十九章 求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