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水戰(下)

“殺賊!殺賊!”楊寶大吼兩聲,又不着痕跡地後退兩步。

五六個親兵紛涌而至,手舉大盾,將楊寶遮護得嚴嚴實實。

他們一家老小的好日子,可都指望着身後這位呢。平時吃喝、領賞、御婦人多痛快,現在就要多賣命。

而他們的這種行爲,讓晉軍水師注意到了這裡可能有大目標,於是更密集的箭矢射過來了。

楊寶暗啐一口,罵道怎麼那麼多人想我死?

幸好此處雖然是楊水入湖、入江處,但還不是特別寬闊,大船駛進來施展不開,於是多小型艦船,沒有強力的弩臺,不然連盾都給你射穿了。

“轟!”又是一陣撞擊,一艘晉軍艦船碰了上來。他們似乎早就做好了撞擊準備,十餘人當先跳上了楊寶的座艦。

船樓上的弓手居高臨下,密集的箭矢射過去。不少晉兵手持盾牌卻遮護不了全身,很快被射倒在地。 Wшw ◆ttКan ◆¢O

對面的船樓上也有箭矢飛出。雙方的弓手不斷倒下,慘叫聲不絕於耳。

第一批十餘人跳了上來,楊寶的親兵們奮勇迎上,雙方以短兵搏鬥,混作一團。

水上戰鬥,如果說船隊還有陣型的話,那麼士兵們近戰則沒有。他們往往數人一個小組,互相配合,在顛簸、搖晃的船隻上猛衝猛打,靠的完全是下級軍官和士兵對水上生活、戰鬥的適應性,以及他們總結出來的各種實用戰鬥技巧和戰術。

所以,北方政權往往都是力求推進到長江沿岸,然後想方設法招募當地人成軍,或者直接招安江賊水匪,雖然戰鬥力可能比不上南朝的正規水師,但湊合用一下還是可以的。如果經營整頓得力,再加上戰術合理或者乾脆運氣好,也不是不能取勝。

如今楊寶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局面。

船上總計約百人,除十餘船工外,剩下一半是江賊,一半是他帶過來的運兵出身的北方水師官兵,他們一開始還能抵擋住晉人的攻擊,交戰一會後就被打得節節敗退。

楊寶看得遍體生寒。

這水師戰鬥還真是坑人,跑都沒地方跑,一旦被圍住,基本就是個死。

“吱嘎——”令人牙酸的船舷摩擦聲響起,楊寶只覺身體猛然一晃,座艦又與敵艦隔開了一段距離。

船上還剩十餘晉兵,見狀也不再追擊,紛紛躍入水中。

楊寶下意識擦了擦額頭的汗珠,然後手指着兩名船工,道:“給他們一人賜絹十匹,我自己出錢。”

親兵下去通知後,二人面露喜色,對楊寶拜了一拜,然後再度起身,仔細操控船隻。

方纔關鍵時刻就是這兩人操舵,讓座艦遠離了敵艦,其中一人甚至還抽空砍斷了敵人的兩根搭勾,立下大功。

“嘿嗬!嘿嗬!”底艙傳來了槳手們有節奏的號子聲。

船隻逆流而上,快速前行着。

楊寶扭頭看了下後方。

河面上的廝殺仍在繼續,慘烈無比。

晉軍水師越打越有信心,調動、指揮也技高一籌。他們操控船隻熟練,配合默契,往往能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部優勢,快速吃掉一艘樑軍艦船,然後繼續圍攻。

差距是全方位的。

船不如人家,兵不如人家,配合不如人家,戰術也沒人家豐富多樣,對面甚至還有擅長水戰的將領,指揮得恰到好處,至少比大梁水師軍校能力強多了。

或許,晉國陸師將領在面對大梁王師的時候,也是這般心情吧?各方面都被比下去了。

要想贏晉國水師,最好的辦法其實是招降納叛!

楊寶想着想着,前方又衝來兩艘晉軍戰船,一左一右包夾而來。

軍士們舉着大盾,冒着敵船上的箭矢,奮力斬斷搭勾,同時拿出諸如竹蒿、木叉等物事,奮力推開敵船,不讓他們靠近。

但這隻擋開了左側的敵船,右側敵船依然兇猛地靠了過來。

楊寶暗暗叫苦,正當他一咬牙,準備親自帶人衝殺時,卻見敵船晃了一晃,艙中一片驚呼,甚至還有人不慎落水。再慣性往前衝了十餘步後,終於停下不動了。

“哈哈,擱淺了!”楊寶恨不得仰天大笑。

爾母婢!終於時來運轉了。

座艦奮勇向前,航行數十步後,眼前豁然開朗,一大片開闊的水域出現在面前。

這便是江陵城東南的陂池了,與長江之間有水道連通,晉軍水師營寨就設在此處——好處很多,比如水面開闊,可停泊大量船隻,同時也沒有長江上那麼大的風浪,是一處很好的避風港灣,雖說長江風浪和大海完全沒法比。

“咚咚……”見到楊寶座艦駛入陂池後,有兩艘晉軍水師艦船迎了上來。

楊寶看看身後,又有幾艘大梁水師船隻衝了過來,陂池內還有幾艘船在與晉軍交戰。

遠遠望去,雙方的水師將士如同黑點一般在各條船上跳來跳去,慘叫聲順風傳來,隱約聽得不太真切,只有人或屍體落水時濺起的巨大水花清晰可見。

再看看西邊,濃煙沖天而起,殺聲一浪高過一浪。

楊寶居高臨下,模糊看到江陵城南開出一支兵馬,快速向水師營寨這邊出發。

呵,原來他們也會着緊水師營寨啊!

不過很快有一隊騎兵衝了過去。衝鋒過程中不斷有人落馬,不知道是被弓弩射翻了還是腳下泥土太過鬆軟,但剩下的人仍在奮力前衝,不斷灑落箭矢。

敵軍陣中有些騷動。片刻之後,長槍手列陣居前,弓手不斷髮箭,衝鋒的騎兵被射得人仰馬翻,終於堅持不下去敗退了。

但他們的襲擾也不是沒有效果,至少爲正在進攻水師營寨的樑軍爭取了時間,一部分府兵被抽調了出來,原地列陣,與攻來的晉軍絞殺在一起。

水寨的火越來越大了,一部分船隻已經離開泊位,向湖中心飄去,免得被大火殃及。

而他們的離去,也讓在寨中廝殺的晉國水軍士氣大跌,紛紛向後敗退。

一些人直接扔了器械,跳入水中,向己方戰艦游去。

另一部分人面對那如林的長槍和無處不在的箭矢,直接崩潰,四處亂竄,整個局面已經無法收拾。

楊寶收回了目光。

戰局很明顯,繞至城南的大梁王師都是精銳,陸戰無敵,利用火攻戰術,一舉殺入晉國水師營寨。

寨子被攻破後,晉國水師就只能停泊在湖池中央,靠岸變得十分困難,至少無法通過城南進行補給了,江陵城無法從這個方向接收援兵、資糧。

他們只能走城東,然後在出城大軍的接應下,爲城內進行斷斷續續的補給。

事實上楊寶很疑惑,江陵只有子城、羅城兩層城牆,爲何不在城東再修建一座水城?

如果有水城,則船隻可順着河道過水門,直接進入水城停泊,比將水師營寨設在城外好多了。

不過這是他們的失誤。無論錢糧不足還是別的什麼原因,沒有水城的話,在水師營寨被攻破的當下,敵軍水師想要補給江陵,必須在無遮無擋的湖池、河道上停下來,然後轉運資糧、兵員,期間很容易遭到攻擊。

或許無法完全截斷晉軍水師與江陵的聯繫,但完全可以讓他們的補給變得斷斷續續。他就不信了,每次補給都要損失不少船隻的情況下,晉軍水師能堅持多久?

“嗖!”一支箭矢從楊寶頭頂飛過,嚇得他一個激靈。

爾母婢!晉軍水師能堅持多久他不知道,但今天大梁水師太慘了。

“轉向,復入楊水,不要和賊人交戰。”楊寶立刻下令道。

須臾之間,旗號連連升起,鼓聲在湖面上傳出老遠。

這是楊寶在招呼被打散的大量水師艦船向他靠攏,再向回殺去。

晉軍水師營寨之中,無數銀槍甲士衝了進來,將最後百餘名敵軍盡數誅殺之後,他們愣愣地看着在水面上糾纏不休的敵我兩方艦船。

很遺憾,他們幫不了忙。

看樣子,大梁水師被揍得很厲害,五千人不知道還能剩多少。

萬變不離其宗,他們都是打老了仗的人,一眼看出晉軍配合得很好,幾艘船如餓狼一樣撲過去,船隻比你大,還更靈活、更快,打得非常有章法。

大梁水師敗得不冤,只希望不要一戰盡沒。

在江陵這個地方,有水師幫忙方便多了。

“噼啪”、“轟隆”,熊熊燃燒的木樑整體落下,水寨火勢愈發猛烈。

銀槍軍、府兵們留下少許人手在外監視,大隊人馬離開了水寨。

消息很快報到了城北大營之中:克敵水寨,並擊退江陵援軍,斬首兩千餘級。

蔣恪看完之後大喜。

他現在也算惡補了一些水戰知識了,知道營寨的重要性。拔掉了這顆釘子江陵城的外援便斷絕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能不能斷絕,就要看運氣了。

入夜之後,水師遣人來報:損失近半,督軍楊寶負傷,已向北遠遁。

蔣恪沉默良久。

他知道水師其實已經盡力了,打不過就是打不過江賊水匪能成事的話,哪還有經制水師的事情?

他還是有點全局觀的,知道要保留這支水師種子,他們比黃河上操練的“假水師”厲害多了,好生操練之後,將來擴軍時就用得上了。

攻江陵,還得看他們陸師。

第1239章 進駐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1386章 佔官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1253章 成果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912章 鹽池畔第1344章 到了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三十七章 平昌樓第1367章 海天盛筵第1277章 辯論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1047章 會第1100章 取捨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983章 祖氏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三十章 塑造第838章 微妙的變化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1310章 反向回家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十章 黎陽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本錢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一百五十三章 舊地重遊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845章 制度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六十章 勝敗第1141章 小路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1453章 篳路藍縷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1424章 榮養與交代第二章 消化(下)第七十章 正月第1310章 反向回家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1193章 能力第1391章 閒居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942章 談心第1333章 攻守之策第1408章 無題第1159章 背刺第1204章 鹹集第826章 強行推動的戰爭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842章 說客第1100章 取捨第1037章 震驚!孩子們竟然第848章 奪城第1163章 收尾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895章 動員(上)第1085章 餘波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與選擇第1360章 戰利品第1115章 失能第846章 燃料第四十六章 河內與河北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1427章 爪牙第六十九章 招徠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百十三章 撫理第1421章 靠攏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十五章 幕府第1428章 馬與人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
第1239章 進駐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1386章 佔官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1253章 成果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912章 鹽池畔第1344章 到了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三十七章 平昌樓第1367章 海天盛筵第1277章 辯論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1047章 會第1100章 取捨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983章 祖氏第一百六十一章 兩陘第三十章 塑造第838章 微妙的變化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1310章 反向回家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十章 黎陽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本錢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一百五十三章 舊地重遊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845章 制度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六十章 勝敗第1141章 小路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1453章 篳路藍縷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1424章 榮養與交代第二章 消化(下)第七十章 正月第1310章 反向回家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1193章 能力第1391章 閒居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942章 談心第1333章 攻守之策第1408章 無題第1159章 背刺第1204章 鹹集第826章 強行推動的戰爭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842章 說客第1100章 取捨第1037章 震驚!孩子們竟然第848章 奪城第1163章 收尾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895章 動員(上)第1085章 餘波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與選擇第1360章 戰利品第1115章 失能第846章 燃料第四十六章 河內與河北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1427章 爪牙第六十九章 招徠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百十三章 撫理第1421章 靠攏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十五章 幕府第1428章 馬與人第七十七章 紀功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