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議

“恭送明公。”宛城之外,以幕府軍司樂凱爲首,數十僚佐齊齊行禮。

朝廷的動作還是很快的。

與給河南塢堡帥授官拖拖拉拉相比,由尚書令庾珉親自督辦的給“有功將吏”授官的行動非常迅速,一日內即覈准完畢,開始走流程,前幾日便已發下官服、告身、印信。

話說天子從塢堡帥們那裡還是搞到了一些糧食的。

總計十餘人被授予了幷州、冀州的縣下佐官,獲得了六十萬斛糧食——目前已到貨十萬斛,這個數目只能說聊勝於無吧。

塢堡帥們其實不太在意能不能實際當官,他們也不會去幷州、冀州。事實上,能有個官身就可以了,這是政治地位,無關其他。

但宛城幕府的僚佐們是能夠實際管理南陽諸郡國的。

這是一個綜合了南陽、順陽、新野三地士族高門子弟的班子,在地方上影響力很大,至少可隨意操控這三個郡國。

至於義陽、隨國二地,則影響沒那麼深入。

已劃歸梁州的魏興等郡,更是不可能管轄,當地已實際自治,或者傾向於梁州刺史。

能不能借着朝廷名義實際控制下來,那就要看樂凱等人的本事了。

邵勳臨離開之前,去了一趟小長安,見到土城已初具規模後,放下了心。

他已調張碩(張大牛)爲銀槍中營督軍,率六幢兵駐守此地整訓——銀槍督軍已成爲朝廷正式官職,乃第六品,員額不限。

從官職來看,朝廷是真的擺爛了。

十餘年前官印把得賊嚴,輕易不肯發放。邵勳殿中擒拿司馬乂,也只得司馬越授意東海舉孝廉,得了個八品中尉司馬,已是厚賞。

現在麼,搞得跟批發一樣。

前陣子,朝廷甚至發明了個聞所未聞的職務:副刺史。

讓人雷得外焦裡嫩。

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大晉朝的現狀:江河日下。

一般只有快滅亡的朝廷,纔會出這麼多幺蛾子。

一切巡視結束之後,邵勳自宛城出發,沿着宛葉走廊古道,於四月十八日返回了許昌。

比預計多花了幾天時間,因爲樂嵐姬懷孕了,嘔吐不止,中途停下來休息了幾次。

有些土地是真肥沃,就是農夫懶得好好耕耘。

若無這次省親,還不知猴年馬月呢。

嵐姬幸福地說,她一定是在少女時代住過的老宅裡懷上的。

邵勳深以爲然,因爲他撞得太狠了,在裡面爆炸了好多回。

成都王妃,爲邵家子嗣的壯大再立新功。

四月下旬,邵勳來到許昌宮視察桑園、菜園,同時召集幕府僚佐開會。

平東將軍幕府長史裴康、左司馬陳有根、右司馬羊忱、從事中郎毛邦、柳安之……

龍驤將軍幕府大部分高級幕僚與平東將軍府重合,但也漸漸有了新人,如:從事中郎郗鑑、鄭隆、督護楊會、記室督樓休、主簿京禪等。

鄭隆是學生兵出身,歷任金門塢主、雲中塢主、密縣長,是繼毛邦、王輝之後第三個進入幕府的學生官員。

楊會是宜陽楊公塢塢主,出身弘農楊氏(自稱)。

樓休出身雍丘(陳留國)樓氏,與將軍樓權、樓褒同宗,這是一個在後漢年間還算可以,國朝逐漸沒落的家族。

京禪是司隸校尉庾琛介紹來的,盛讚其文采出衆、心思縝密,出身頓丘京氏——一個掙扎在末流的河北小士族。

他能當主簿,完全是看在庾琛的面子上。京禪對此一清二楚,他是陳公的人,同時也是庾家的人。

這個幕府結構就比較健康嘛!

邵勳看了很滿意,世家大族、小士族、地方豪強以及他的門生湊在一起,共同出力,不比司馬越等人的名士幕府好?

有些名士,是真的不愛幹活。

司馬穎幕府的名士楊準,“不以官事爲意,逍遙終歲”,潁以其名士,“惜而不責”。

司馬越幕府也有很多這類人。

他們不幹活,卻名氣很大,權力也大,願意幹活的人或被他們影響,或爲其擠兌,總之把幕府風氣搞壞了,弄出很多傻逼操作。

官場風氣是一件很重要的東西,邵勳一直努力維持着。

他現在招進來很多頗有上進心、志在重塑門第的寒素、豪強“卷王”,讓那些準備躺平的世家子很難受,被迫跟着卷,官場風氣大爲改觀。

嗯,他剛提出糧草軍資問題,參軍庾亮、毛邦二人就起身彙報了。

“永饒冶調撥了一批工匠、器械北上至冶鐵城。酒店現已積存箭矢五萬三千餘支、長槍兩萬根、步槊七千二百根、甲三千九百副、鎧三百……”

彙報完後,邵勳點頭讚許。

元規沒去混日子,還是幹了事的,沒給老子整個大的。

“工匠、學徒、力役可還有短缺?”他問道。

“一直缺。”

“打完這仗給你補。”邵勳說道。

酒店冶鐵城現在已經有六千多人了,包括枋頭之戰送來的俘虜。

六千人裡,絕大部分是礦工,剩下的是各色工匠和學徒。

這個軍工基地還有進一步擴產的潛力。

位於宛城南部的永饒冶是治下第二大軍工基地,規模略小於酒店冶,但產量高於酒店,因其存在多年,運轉成熟故。

洛陽算是第三大軍工基地了,但產出主要供應禁軍。而且在王彌奪佔弘農後,他們失去了一個很大的原材料開採、冶煉基地(新安),產能驟降,目前僅靠鞏縣產出的少量鐵料維持生產。

滎陽本來也有一個冶鐵中心,但八王之亂前期就廢棄了,因爲其原材料除少量由本地開採外,絕大部分需要從幷州啓運。幷州戰亂不休,後來又被匈奴奪取,滎陽工匠四散,多被塢堡帥、莊園主們所獲。

河內溫縣的冶鐵工坊同理,工匠要麼被塢堡帥所獲,要麼被匈奴掠走。

其實,河南產鐵的地方不少。

除上述地點外,魯陽、樑縣、陽城、方城、郎陵、宜陽等地或多或少都有鐵礦產出。

這些在後世都是毫無開採價值的礦,要麼儲量少,要麼品位低,但在古代卻日復一日地被開採、冶煉,還是有價值的——有些儲量很低的鐵礦甚至完全被採空了。

其他州也差不多,很多郡縣都有小鐵礦,支持地方冶煉事業——這些礦要麼在軍閥手裡,要麼被地方豪族控制。

就邵勳這個幕府而言,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主要指望汝南西平、南陽宛城兩大采礦、冶煉區了,這是很重要的根基。

“明公,考城幕府已準備粟豆四十萬斛、乾草二十萬束,正往滎陽、濮陽啓運,最遲五月中可運抵邸閣,六月初可輸送至枋頭南城。”庾亮結束後,毛邦起身說道:“豫州調撥了六十萬斛糧豆、乾草二十萬束,尚未啓運。本月應還能再收五萬束乾草,五月復收十萬束。”

“人吃馬嚼起來,這點糧也就夠用四五個月,不太夠。一旦頓兵堅城之下,誰敢說要多久?”邵勳說道:“洛南諸縣、廣成澤再籌二十萬斛糧、十萬束乾草。”

“明公,洛南諸縣陸路轉運,損耗甚大。”毛邦提醒道。

“儘量籌措。”邵勳不讓步,說道:“計日輸至濮陽。”

他當然清楚,糧食這種大宗貨物,運輸起來非常困難,路途損耗很大。

即便交通發達的21世紀,全國各地仍然興建了很多糧庫,存放周邊區域收穫的糧食。

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一個地區的糧食,如果沒有水運的話,很難運到其他地方,除非你做好十車糧只能到達一半甚至二三車的心理準備。

自漢以來,朝廷收的稅,往往只存在於首都的賬目上,實物則在各地的倉庫。究其原因,就是轉運困難。

邵勳打河北,最好別指望用上南陽等地的糧食。成本最低的辦法,還是就近籌集,所以毛邦提醒他洛南諸縣收集而來的糧草,需得陸路轉運至許昌,然後船運向北,再卸貨陸運,然後再裝船——到了黃河那邊,還得換船。

又或者陸路轉運至洛陽,然後通過伊水進入黃河,再順流而下至枋頭。

總之成本比在豫州、兗州徵集要大。

但他還是要求當地儘量籌措,陸路運輸距離不算很長,成本還可以接受。爲了軍需更充足一點,支付這些代價是可以接受的。

“裴長史,轉運軍資糧草所需人丁,需豫、兗、司三州官吏互商,你來安排。”邵勳又看向幕府長史裴康,說道。

“遵命。”裴康應道。

這是一項苦差事,同時也是極大的權力。

哪個郡出多少人、多少船隻、多少車馬,都很講究。

就郡縣官員來說,他們肯定希望自己轄區內少發役、少出東西。

但你出得少了,別人出得就多,指定是一堆扯皮事。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這也是發揮他影響力的良機。運作得好了,能收穫一大堆自己人,他深諳此道。

曹馥死了,整個豫兗司三州數十郡國,都擔在老夫一人肩上啊。

“各地屯田軍、世兵,勿要懈怠,謹防發役時出現民變。”邵勳又看向劉善,道:“此事交由營軍統籌。”

“諾。”劉善起身應道。

“接下來是軍情事宜,刺奸督……”

邵勳一個個點名,一條條過,將戰前的所有準備事項敲定完畢。

第850章 失敗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1193章 能力第1262章 小作文與參謀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878章 私聊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十二章 爭第978章 登基(下)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1056章 西中東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809章 變化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1269章 太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給盟主蓋世之平凡加更)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1285章 團聚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970章 王政(下)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1140章 挺進再挺進第1390章 七月第918章 辦法(上)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1399章 清明(下)第986章 第一次朝賀(上)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1424章 榮養與交代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1294章 黃沙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165章 震盪(上)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915章 塞上江南第十七章 變化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933章 謀算第六十章 談妥第1200章 祖制第807章 太原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1259章 隨心所欲第968章 要臉不要臉第949章 爵位與軍制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1008章 君魯肅耶?張昭耶?第1391章 閒居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1326章 將若之何?第969章 王政(上)第1245章 精舍(下)第十八章 平陽拾遺(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1389章 雙贏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八十章 俸祿第1273章 風氣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966章 表率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1193章 能力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1288章 新人第1344章 到了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一百十章 夜襲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802章 送行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1384章 教育
第850章 失敗者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焚第1193章 能力第1262章 小作文與參謀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878章 私聊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十二章 爭第978章 登基(下)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1056章 西中東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809章 變化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1269章 太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給盟主蓋世之平凡加更)第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1285章 團聚第843章 一步步靠近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970章 王政(下)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1140章 挺進再挺進第1390章 七月第918章 辦法(上)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1399章 清明(下)第986章 第一次朝賀(上)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1424章 榮養與交代第1146章 我軍敗了!第1294章 黃沙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165章 震盪(上)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915章 塞上江南第十七章 變化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933章 謀算第六十章 談妥第1200章 祖制第807章 太原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1259章 隨心所欲第968章 要臉不要臉第949章 爵位與軍制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1339章 躲躲藏藏第1008章 君魯肅耶?張昭耶?第1391章 閒居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一百三十章 斬將與撤軍第1326章 將若之何?第969章 王政(上)第1245章 精舍(下)第十八章 平陽拾遺(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1389章 雙贏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八十章 俸祿第1273章 風氣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966章 表率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1193章 能力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1288章 新人第1344章 到了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一百十章 夜襲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802章 送行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1384章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