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努力的太子

大雁南飛,秋風蕭瑟。

庾文君一襲素衣走在甘露殿後的御花園內。

園中移栽了很多名貴花草,但她卻沒什麼興趣,整個人就像秋天的花草一樣,有些蔫了。

父親走了、母親走了,對她而言,最近的人不是兄弟姐妹,也不是兒子女兒,而是丈夫。

她想丈夫了,雖然在一起的時候總氣她,但她就是想他,從少女那會就開始想了,已經想了快三十年了。

一走就是半年,而今還在河北,也不知道在做些什麼。

寫回來的幾封信,她翻來覆去看了許久,都快看出花了。

信終究不及人,卻不知他還要浪蕩到幾時才歸家。

太子夫婦陪在她身邊,隨意說些話。

“阿孃,父親這會應已在彰武了。”太子邵瑾臉上滿是笑容,看得出來,最近半年他是真的心情舒爽。

朝會聽政,大小事務雖然未必全由他處理,但至少都報給他知曉,也會聽取他的意見。

就連東宮傅保們,也不再事事揹着他處理了,會詢問他的意見。

有些事情一旦開了頭,便是父親回來了,也不會完全回到過去了。

庾文君嗯了一聲,隨口問道:“政事可有疑難?”

太子沉吟了下,道:“政事堂皆幹臣也,諸事打理得井井有條。”

庾文君哦了一聲,似乎不是特別關心,只叮囑道:“你也要提出自己的見解,不要事事退讓。”

太子點了點頭。

太子妃盧氏挽着太子的手,輕聲道:“姑氏有所不知,夫君前番提出免去西河、太原、岢嵐、馬邑、雕陰、新秦、上七郡百姓歷年逋欠,以彌補其括馬損失。天子御批可,並嘉賞了夫君呢。”

朝廷收稅,存在一個效率問題,事實上不可能百分百,總有拖欠,尤其是那些比較窮的地方。此番徵遼,朝廷又在這七郡大肆括馬,即徵用部落馬匹,戰後歸還。

說是歸還,對部落來說,肯定會有損失,即便一匹不差地還了,被軍中死命用了這麼久,馬匹壽命肯定會縮短,所以要給補償。

太子建議免去歷年積欠賦稅,天子同意了,並表揚了太子。

事情不大,但爲太子塑造了威望,同時也讓太子在那七個郡擁有了好名聲。

庾文君聽完,心情好轉了不少,道:“樑奴你用心了。”

說完,又看向盧氏,道:“你既已有身孕,就不用每日都來看我了,天日轉寒,最是妨人不過,小心注意着點。”

盧氏應了一聲。

庾文君收回目光。以前對這個兒媳不是特別滿意,現在順眼多了,而且她的容貌雖然不如素來知根知底的夭夭,但儀態絕佳,人往那一站,身姿挺拔,肩背舒展脖頸線條優美。

說話、做事從容不迫,不疾不徐,一舉一動皆在禮法之內,卻又好像超然於規矩之上。

老實說,比她強,也難怪夫君看到這個兒媳的第一眼就說不錯,是個好賢內助——他看女人的眼光果然沒錯的。

想到這裡,庾文君暗暗嘆了口氣,又想起夫君了。

******

太子邵瑾回到東宮後,摒退衆人,獨自翻閱了一會公函。

四兄這次立功頗多啊。

他想起了之前分別的那次,心中微微悵然,那會他心裡是真的難過,如果重來一次,他甚至願意勸父親讓四兄留下,他對着宗廟發誓,一定會與四兄友愛。

可這會看到他大放光彩的模樣,心情又有點複雜了。

不但四兄立功了就連三兄、八弟都嶄露頭角,表現出了自己的才能。

邵瑾輕嘆一聲。

“心裡不舒服了?”太子妃盧氏出現在邵瑾身後,爲他輕輕揉捏着肩膀。

“沒有。”邵瑾搖頭道。

“你是儲君,干係重大,自然要留守京城。”盧氏說道:“你現在不需要多大的功勞,只要穩住不出錯,便可順理成章繼位,將來他們還都要跪拜你呢。”

邵瑾輕笑一聲。

盧氏轉到他身前,捧起他的臉,笑道:“陛下多精明的人,怎會不知道這些?”

“父親他真的知道我如何努力了?”邵瑾問道。

“他當然知道呀。”盧氏抽回手,捂嘴笑道:“便如你剛剛簽發的江南漕運事,天子若知道了,定然還要誇獎你。”

邵瑾微微點頭。

江南今年要往廣陵、合肥兩地輸送賦稅,而諸度支校尉帳下的很多船隻被抽調到了河北轉運軍資,中郎將程遐請造新船,政事堂同意了,並定下了巴東、武昌、鄱陽三個集中造船地點。 邵瑾看到後,覺得有些不妥,因爲這幾個集中造船地點的工匠是從他郡徵調過來的,離家遠的甚至往返三五百里,非常辛苦,於是他建議多設幾處工坊造船,合理安排值役的工匠,儘量減少民間騷動。

這事他本沒覺得有什麼,但被妻子這麼一誇,心情好了許多。

他忍不住一把抱住盧氏,真心實意道:“得妻若此,何其幸哉。”

在這一刻,其他姬妾都被他拋到九霄雲外了。

盧氏將臉埋在他懷裡,紅紅的。

男人也是需要哄的,哪怕是在最親近的人面前。

“卻不知父親年前會不會歸京。”邵瑾小心翼翼地鬆開了已身懷六甲的妻子,說道。

“十月到青州,應要檢視一番的。”盧氏說道:“後面還要去東海,便是年前能回來,也非常趕了。今年正旦朝會,大抵還是夫君來主持,便是二月的南郊祭天,也有可能,這不是壞事。”

“嗯。”邵瑾食指輕敲桌面道:“慢慢等吧。”

他不知道,他這個動作非常像他父親,興許是少年時跟在父親身邊經常見到的,不自覺就模仿了開來。

邵賊的每個孩子,都自覺不自覺地模仿着他。

“平州已然拿下,將來如何經營是個難題。”邵瑾突然又嘆道:“天下二十餘州,財賦上對朝廷有所幫助的卻不多也。有些地方非但提供不了多少賦稅,反倒要朝廷貼進去一大把。不過,自古以來都是如此吧?二十餘州數百郡就是一直這麼湊在一起過日子。”

盧氏正待說些什麼時,卻見有小史在門外稟報:“宗正卿劉公薨了。”

邵瑾一下子就站了起來,道:“備車,孤要去劉府。”

******

消息傳到邵勳那邊時,已然是十月初了,這時候他正住在樂陵石氏的莊園內。

老舅也走了啊,邵勳有些唏噓。

平心而論,舅舅的能力很一般。他在晉時就只是個隊主,或許本身才具可以指揮數百人,但不能再多了。

戰爭年代得到了機會鍛鍊,水平有所提高,但指揮萬把人就到頭了,再多就沒那麼利索了。

但他是實打實的至親,關鍵時刻可以託付後路的人,而且他也確實發揮了這樣的作用。

下旨讓鴻臚卿崔遇返回汴梁,主持操辦舅舅喪事後,邵勳決定在樂陵多停留幾天,處理諸般事務。

蒲陽山鎮的叛亂已經被平定了。

大軍進抵鎮城外,只喊了一通話,很快便有人將煽動作亂的十餘人首級扔了出來,並請求赦免。

趙王邵勖全權處理此事,他同意了鎮兵的請求,令其放下器械,出城列隊,然後仔細甄別,嚴加訊問,又處理了數十人,不過沒殺他們,只是判令舉家流放。

另有數百家“止小惡”,建議遷往淮南,以爲府兵部曲。

蔣恪從頭到尾只提供軍事上的幫助,任憑趙王處理。

邵勳同意了三子的處理意見,將這數十家流放廣州。

三郎也成長起來了,這個處理大體沒毛病,體現了他自己的風格,縱有瑕疵也是小問題。

將來他若分封出去,大概不至於手足無措了。

蒲陽山鎮的兩千餘鎮兵在半路上也有些騷動,好在被鎮將須僕邑連打帶罵,用威望震住了。

歸鎮之後,同樣沒造成什麼動靜,全鎮一萬六千餘軍民開始編戶齊民,一場風波消弭於無形。

上白鎮最爲複雜。

此鎮戶口極多,諸戍、鎮加起來五萬餘口人,雖然沒有殺人,且一開始還迎天使入內了,但後來反悔,將使者的馬匹、錢財、節鉞搜刮一空,趕出了上白鎮。

鎮將薄貫之聽到後簡直五雷轟頂。

他已經接受命運,準備換取富貴了,但中下級軍官卻不滿意,搞得最後雞飛狗跳,有人忠於朝廷,有人鼓譟喧譁,有人冷眼旁觀。

就在昨天,他聽說自己家都被搶劫了,雖然沒傷人,但門窗上被潑了污物……

簡直豈有此理!

不過邵勳沒怪他,在舅舅去世、左神武衛將軍劉賓回家奔喪之後,將此職授予了他。

當然這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薄貫之親自領兵回鎮,平息叛亂。

正在班師路上的左右飛龍衛、左羽林衛即刻轉向,包圍上白鎮,俟叛亂平息後再行歸鄉。

上白鎮人口太過密集,接下來肯定會遷出大量鎮兵,發往徐州南邊幾個人煙稀少的郡——比如下邳、臨淮、廣陵等郡——安置,編戶齊民。

一切有條不紊,波瀾不驚,作亂之人甚至比邵勳想象得還要少。

及至今日,大勢滔滔,理應如此。

第988章 十五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1017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1292章 陪伴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864章 試點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1107章 登高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九十九章 辦公第908章 阻截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五十八章 戰機(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1127章 探親(上)第1062章 陛下可走華容道,也可徑下赤壁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1174章 敲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1413章 辭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人涌入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1424章 榮養與交代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1298章 故地第1164章 海棠園第974章 試探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919章 辦法(下)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1184章 服從第1060章 阻遏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1053章 落日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1036章 婚禮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七章 表態第1024章 無疾而終第1323章 不同境遇第1414章 告狀第985章 行爲藝術(下)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1272章 露華問對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1087章 商屯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五章 弒君第二百零四章 四處活動的老登們第891章 消停了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836章 過河!第1407章 一路第五十四章 凌犯紀綱!第1106章 臘月(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893章 財政(下)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818章 支持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1398章 清明(上)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1008章 君魯肅耶?張昭耶?
第988章 十五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1017章 試探?第一百二十章 決定第1292章 陪伴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864章 試點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1107章 登高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九十九章 辦公第908章 阻截第一百三十八章 平衡第五十八章 戰機(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1127章 探親(上)第1062章 陛下可走華容道,也可徑下赤壁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1174章 敲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1413章 辭行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人涌入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1424章 榮養與交代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1298章 故地第1164章 海棠園第974章 試探第一百零五章 雲中塢第919章 辦法(下)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1184章 服從第1060章 阻遏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1053章 落日第四十四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九十六章 目標:大陽(加更求月票)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1036章 婚禮第四十三章 信息繭房第七章 表態第1024章 無疾而終第1323章 不同境遇第1414章 告狀第985章 行爲藝術(下)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1272章 露華問對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1087章 商屯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五章 弒君第二百零四章 四處活動的老登們第891章 消停了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836章 過河!第1407章 一路第五十四章 凌犯紀綱!第1106章 臘月(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893章 財政(下)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818章 支持第一百八十六章 南北對進(下)第1398章 清明(上)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1008章 君魯肅耶?張昭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