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章 劫難

在西域征戰,最大的煩惱可能就是距離。

不來此地,根本無法理解地廣人稀是什麼概念。從一地到另一地,動輒百餘里、數百里,而這數百里中間的很多地方甚至不配有地名……

可在中原,興許走三十里就是另外一個縣了,中間還滿是村落,到處是綠油油的農田、碧波盪漾的河湖以及一面又一面招展着旗幟的鄉村食肆。

農業、人口方面的差距是相當大的,而且難以彌補,因爲自然稟賦不行。

財富或許可以彌補一些,畢竟當商路要衝,收稅都能發大財了,老百姓靠賣糧食、賣水也能不無小補。但農業稟賦不佳,便是財富再多又有何益?你生產的糧肉蛋奶沒法消化這麼多財富,只會把本地物價推高。

自高昌西行之時,邵勖還看到了一支龐大的輜重隊伍。

他們往西南方向走,很顯然是給趙瑋部提供糧草、器械的,但應該只走一百五十里到橫截縣(今托克遜附近)就止步了,那邊現在囤積了不少資糧和人丁,自有其他人繼續往前運輸。

根據最新得到的消息,趙瑋部前鋒已出橫截縣,進入了西南邊七十里的山谷(蘇貝希山溝)。

邵勖對此沒什麼想法,離焉耆的屬國危須還遠着呢。出山谷後,要經一段沙磧,磧中有泉水一處,名銀山泉——此泉在唐代名阿父師泉,傳聞僧人登崖祈水,得泉涌而出,無人時僅少量滲出,取水之人多時則大量涌出,其實此泉早就有了,且在周圍形成了一個小湖泊,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水源節點,20世紀時慢慢乾涸。

過此泉後,還要翻越銀山,此山上應有焉耆或危須兵——天山一部,因多銀礦而得名,西域諸國自鑄的銀幣多出於此山。

從橫截縣到銀山,總計二百九十里,除泉水一處外,中間不是沙漠就是山溝,並不容易走。

當然,人家不容易走,自己這一路也沒多簡單。

出高昌後,大軍往西北方向前進,兩三天後才抵達交河縣。早前屯於此處的兵馬已然南下,而今除了三千秦州丁壯外,就只有原車師前國百姓了。

十六日,邵勖出交河,連續行軍七日,抵達這個位於車師古道上的山谷——高昌行營以其爲“安戎戍”(達阪城)。

安戎戍有四百車師兵,見到邵勖前來後,紛紛請求歸鄉。

對他們而言,安戎戍是國家西陲,時不時受到賊騎劫掠,又非他們的家,實在不願在此守下去了。

邵勖沒有立刻答應,而是先帶着王府屬吏登高望遠。

別人還沒說話呢,大農柳恭卻神色一震,道:“大王,這是好地方啊。”

邵勖也覺得不錯,別的不談,河流比高昌多多了,弄不好雨水也多一些。

高昌那鬼地方,河流看不見幾條,有也不能保證全年有水,泉水與河流一個鳥樣,故需要大規模開挖四通八達的地下井渠,收集雪山融水。

西邊這一塊其實都是古車師國領地,但後來不知道爲什麼廢棄了,明明條件那麼好。

這可能與車師國被漢和匈奴分據,各立車師前王(原車師王世子)、后王(原車師王兄弟)有關,也有可能就是單純守不住,畢竟地形開闊嘛,水草條件又好,被很多人覬覦。

“確實是好地方。”邵勖說道:“但還得以高昌爲本。”

簡而言之,手握有三萬多人口的高昌四縣,穩固根本之後,再考慮向外擴展。

“高昌去年收了多少田租?”邵勖問道。

“若算上戊己校尉部,共收得粟麥五萬三千餘斛。”柳恭回道。

邵勖啞然。這麼點糧,怕是連官吏俸祿都發不起。

不過高昌的俸祿開支裡應該存在大量的錢財,這與中原糧食、布帛支出佔大半的構成不同。別的不談,邵勖在高昌、交河二縣市面上發現了很多金銀幣,大部分商人做買賣是用銀盤、銀瓶、銀碗交易,如果不夠,那就補一袋小麥。

也就是說,白銀是主幣,小麥是輔幣。

邵勖看到時心中很是興奮。

他其實有一整套發展高昌的計劃,但這一切都建立在有足夠的錢幣的基礎上。

高昌市面上流通的銀盤、銀瓶、銀碗乃至西域各國金銀幣、中原漢魏晉樑四朝的銅錢極多,貨幣已然十分充裕,完全可以大展拳腳——當然,便是把高昌全部的錢幣搜刮走,送到中原,也半點浪花都泛不起,畢竟這只是一個幾萬人的國家,體量太小了。

二十三日出安戎戍,繼續往西北方向前進時,邵勖仍在思考這個問題。

簇擁在他身邊的王府屬吏們直以爲他在謀算戰局,只有向來熟悉趙王心思的友沈勁清楚:大王又在支新買賣的攤了。

二十五日,先鋒來報:有烏孫部落送牛羊、葡萄美酒勞軍。

邵勖精神一振,加速前進,並於二十六日上午抵達東且彌故地。 所謂“東且彌”是漢時西域國家,乃烏孫人後裔,以遊牧爲主,夏天在北邊放牧,冬天南下過冬,活動範圍在後世烏魯木齊周邊的天山南北區域。

匈奴曾將其征服,分爲東、西二且彌,彼時剛經大亂,各自只有兩千人口。至後漢時,慢慢恢復到五六千人,然後又被車師後國控制。

但遊牧部落,又豈是那麼容易控制的?車師后王也就嘴上佔點便宜罷了,根本調不動這些烏孫人。此番匈奴諸部大肆劫掠,烏孫人深受其害,再加上隱隱聽聞北邊草原上來了“十萬”大梁王師,南邊高昌故地又大軍雲集,這是不給活路啊……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也沒招了,先擇一方投降再說。至於以後怎麼樣,誰知道呢?反正部落裡沒人看得清未來的局勢,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邵勖在東且彌故地停留了三日,將隨軍攜帶的絹帛、錦緞賜下,撫慰有加,同時讓降順的部落遣使向西至西且彌故地,招攬當地的烏孫部落——大致活動於後世昌吉、呼圖壁一帶。

東西且彌故地的烏孫人大概有一萬多,只比車師後國本部人口略少,其實是一股龐大的力量。

邵勖有些貪心,想以高昌三萬多人口的力量,嘗試着招撫遠近部落,哪怕只是名義上的服從也無所謂,先定下主從、上下之分即可。

******

就在趙王邵勖沿着車師古道前進,一路招撫的時候,自北方大草原進軍的鄭隆部已經連續兩次擊敗鬱久閭氏及其附庸部落,致其大舉西遁。

諸部人馬殺得起興,順勢衝入車師後國境內,兵分數路,追剿匈奴殘部。

殺戮之時,根本收不住手,連帶着車師後國百姓都遭了殃。

十九日,安北府從事中郎何奮、射鵰營督軍蘇寶臣率四千餘騎追擊匈奴至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大破之,俘兩千人,隨即燒殺搶掠,將附近臣屬於車師后王的烏孫部落(古蒲類國後裔)也搶了。

這一片的烏孫人只有四千餘口,措手不及之下,被殺千餘,剩下的四散而逃。

稍稍聚攏之後,又可憐兮兮地請降。

二十日,數千拓跋鮮卑兵衝至車師後國西北境,數千烏孫人(古卑陸國後裔)遁逃,鮮卑人追擊二百餘里,斬首千餘,俘牛羊馬駝十萬餘,大勝而還。

二十二日,涼城國中尉司馬魏鴻率涼城、五原及諸部雜兵三千,擊破在柔然與車師後國之間搖擺不定的月支、匈奴部落各一,斬首千五百餘級,俘雜畜十餘萬。

這已經不是追殺,而是藉着追殺之名劫掠。

北路軍二萬騎如同一股血腥的風暴,席捲整個雪山以北地區。

他們沒有人性,以戰養戰,兇殘無比,殺得各部落或死或降,損失慘重。

從整體實力上來講,這些部落加起來人口其實不少,能出動的兵力相當可觀,但壞就壞在他們分裂了幾百年,根本無法聯合在一起。好不容易出現了個柔然,有將其捏合成型的可能,但他們在主力會戰之中兩戰兩敗,集結起來的本部及附庸萬餘騎損失過半,已然向西遁逃了。

雪山以北,已然成了征服者的樂園。

他們囂張跋扈到在二十四日見到曲幹率領的一千五百步騎時,直接輕騎左右包抄,甲騎當先攔路,也就遠遠看到了“樑”字大旗,有些遲疑,最終決定派人過來看一下,得知趙王還在後面時,大驚,訕訕退去。

八月二十八,天已轉涼,百草枯黃,邵勖帶着已膨脹到一萬多人的漢、車師、烏孫聯軍,抵達了車師後國都城外。

車師后王車洛率百官出城,面色慘白。

他的國家本就是拼湊而成的,吐火羅人、烏孫人、月氏人是三大族羣,另有少許漢人、匈奴人,而今被打得四散而逃,也就車師本部還在支持他,國家已然分崩離析,慘不可言。

邵勖不顧左右勸阻,親自上前,握住車洛的手,道:“忠正王勿憂,孤既至此,亂局定矣。”

車洛眨了眨眼睛,問道:“果真?”

邵勖差點笑出聲來,膽小如鼠之輩,如何爲王?

“果真。”他篤定道。

說罷,立刻招來友沈勁、中尉司馬遊循、舍人慕容恪,令其各引兩千步騎,於雪山北麓掃蕩,清理亂匪,聯絡北路軍將校。

三人各自領命而去。

接下來數日,局勢果然日漸平定。

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1326章 將若之何?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1055章 託孤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1260章 萬象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863章 震盪第四十八章 送禮第五十九章 底氣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830章 左中右第十二章 無題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1350章 高爾第806章 汾水(下)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1331章 薄城第974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隨我東山再起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831章 伏發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1273章 風氣第867章 會見第1421章 靠攏第1372章 近鄉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1192章 獵場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十七章 變化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四十五章 勢力(下)第942章 談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1325章 歸正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1365章 夫妻、父子第981章 家事第836章 過河!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1325章 歸正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八十三章 儀典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1118章 溫與趙第1221章 第二戰場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1247章 共富貴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1253章 成果第九十九章 巡視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1351章 先搶爲敬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1189章 收官第864章 試點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880章 述志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九章 火併第878章 私聊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814章 風起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803章 意辛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議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1047章 會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
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1326章 將若之何?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1055章 託孤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1260章 萬象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863章 震盪第四十八章 送禮第五十九章 底氣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1381章 新差事(下)第101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830章 左中右第十二章 無題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1350章 高爾第806章 汾水(下)第1220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1331章 薄城第974章 試探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隨我東山再起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831章 伏發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1273章 風氣第867章 會見第1421章 靠攏第1372章 近鄉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1192章 獵場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十七章 變化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四十五章 勢力(下)第942章 談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1325章 歸正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1365章 夫妻、父子第981章 家事第836章 過河!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1325章 歸正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八十三章 儀典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1118章 溫與趙第1221章 第二戰場第1084章 人選(爲盟主活着看到尤文拿歐冠加更)第1247章 共富貴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1253章 成果第九十九章 巡視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1351章 先搶爲敬第九十六章 朝賀(上)第1189章 收官第864章 試點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880章 述志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九章 火併第878章 私聊第一百十四章 災第814章 風起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803章 意辛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軍議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1047章 會第一百十四章 無能爲力第二十六章 迂迴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