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章 先搶爲敬

昨夜下了一場雨,導致山道有些溼滑,人行走其上,諸多不便。

慕容仁直接沒來這邊,而是派了慕容幼領三千兵抵達高爾山城之下接受指揮。

不來的原因是生氣。他纔剛剛收攏了一點丁壯,就被樑人逼着拿出來消耗,還是較爲殘酷的攻城戰,心裡肯定是不痛快的。

不過在衆人的勸說下,他最終還是壓下了火氣,派了些人過來應付差事——即便有再多不滿要發作,也不該這個時候,怎麼着也得等樑人的百萬大軍走了再說啊。

烏桓庫傉官希亦派了兩千兵彙集於此,再加上樑軍自己俘虜的部落丁壯、玄菟百姓,總共集結了萬餘人,從南、西、北三個方向發起了進攻。

邵慎都懶得看攻城經過,那是給何奮的鍛鍊機會,他安坐於營中,一一翻閱棘城方向發來的軍令。

慕容皝跑進了遼澤,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遼水以西三百多裡泥淖,東側稍好一些,有一些城鎮,但這些城鎮本身也處於遼澤之中,甚至出了城沒多遠就是沼澤,同樣是大片泥淖。

從東到西數百里,從南到北千餘里,確實不好找但問題是遼澤已經被圍住了。只要費些工夫,終究還是能找出來的。

只要確定慕容皝所在的位置,出動步騎大軍,最終抓住他不成問題。

慕容皝現在也不太好過多聯絡其他部落,一旦聯絡,就有暴露的風險。

不過邵慎猜測他有可能在想辦法向北逃竄。

管他呢,那是李重的事情,與他無關。

第二條消息是銀槍左營督軍蔣恪、沙門鎮將鍾離克兩面夾擊,大敗慕容汗。

汗率殘衆數千遁逃,堅持抵抗,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聽到了棘城告破的消息,慕容汗又遣使而出,接洽投降事宜。

大難之際,人皆爲自己考慮,倒也正常。

慕容汗先前轉移了三萬多人去襄平,結果慕容儁跑了,三萬餘人爲黃頭軍擊破,盡誅酋帥,殘衆被押往北豐(今瓦房店)。

天子令恢復漢北豐故縣,隸遼東郡。

殘部兩萬餘人的牛羊盡數發還,令其在北豐縣內任意擇地放牧——隨便找,荒草甸子太多了——另調撥青州方向海運而來的資糧、工具,開始營建城池、屋舍。

到目前爲止,集中在旅順、北豐二縣的慕容鮮卑俘虜已超過六萬,負責看押他們的卻只有黃頭軍一部五千人,雖說扣押了這些鮮卑人的老弱婦孺,酋帥又被殺了大半,一時半會難以組織起叛亂,但時間長了總是有隱患。

李重行文至此,要求邵慎調撥一部分人馬南下,幫着看押。

邵慎想了想,令平城侍衛親軍及板楯弩士總計六千人南下,協助鎮守,同時也好就食青州糧草,減少後勤壓力。

這一次戰爭,他也認識到了海運的巨大潛力。

好傢伙,一艘船抵百輛馬車,真的比陸運省太多了。

或許說會沉船,這是事實,但邵慎這種老武夫根本不在乎人命,沉船就沉船,怎麼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退一萬步講,陸路運輸不苦嗎?累死、病歿、逃亡乃至被敵人奔襲糧道而死的人也不少了,算算人頭是大於海上運輸的。

再者,陸路的消耗同樣不小人吃馬嚼的,即便他手頭沒有精確的數據,粗略想想也知道是遠遠大於海運時因沉船、受潮而導致的糧食損失。

更別說時間上的巨大差距了。

以後別的地方海運他還會猶豫,但蓬萊和旅順之間,眼都不帶眨的,順風一日夜的事情,直接海運完事了,省錢省時省心。

處理完文書後,邵慎將其悉數交給幕僚,然後起身來到營中登上一座瞭望高臺,俯瞰四周。

天稍稍有些涼了,不如上個月那麼熱。

軍士們囤積在幽州的綿衣陸續開始起運,差不多八月可以送達。

八月肯定是走不了的,興許要到九月,就是不知道屆時會取得什麼戰果了。

高句麗人若不傻傻地出城野戰,怕是來不及滅掉此國。

也罷,滅不了,就讓他們感受到痛,興許他們實在受不了,就大舉來戰呢?

******

進山三天了,充當先鋒的侯莫陳參才發現第一個村子,喜出望外的同時,又忍不住破口大罵;“不是說高句麗以‘城’爲官府,下面還有‘谷’和‘村’麼?這個高爾城窮成這樣,走了三天才見到一個村子。”

將士們聽了哈哈大笑,一邊下馬,一邊準備器械。

對面的高句麗人顯然早就發現他們了,這會正敲鑼打鼓,將正在寨子外勞作的農人紛紛召集回去。

但樑人來得太快了,百餘名沒下馬的輕騎兵縱馬而上,直接追上了一批沒來得及撤走的村民。

他們似乎想捕捉奴隸,嬉皮笑臉地圍攏了過去,十分鬆散,目的是恐嚇敵人,讓他們慌亂中耗盡體力、神氣崩潰,進而束手就擒。

不料就在此時,人羣中連續飛出幾支箭,將兩名靠得過近的騎兵射殺。

箭不斷飛出,頃刻間又一人受傷栽落馬下,一人僥倖躲了過去。

騎兵呼啦一下就散了開來,驚疑不定地看着這些高句麗百姓。

他們從沒和高句麗人交過手,不清楚他們的底細,見到逃跑途中居然還能挽弓反擊,那是真的比較驚訝。

村民中有人振臂高呼,嘴裡喊着什麼,似乎在招呼衆人趕緊跑,他來斷後,又似乎在呼喚寨子內的村民出來接應。

騎兵怒了,在軍官的招呼之下,不顧敵人的箭矢,直接衝了上去。

奔跑之間,角弓連連發射,所有人都收起了輕視之心,以對付正規軍的辦法,正面馳射,側翼包抄,更有甲騎自後而上,挺着長槍大槊就衝了上去。

認真起來的他們是高句麗人難以抵敵的,畢竟就寥寥數人手挽步弓抵抗罷了。

一輪奔射之下斷後的高句麗弓手盡皆倒地,慘呼不斷,不過臨死前也拉了兩個墊背的,似乎不算太虧。

騎兵愈怒,迂迴包抄的數十騎橫着拋射一輪箭矢,正在奔逃的高句麗男女老少如同被割倒的麥子一般齊刷刷倒地,哭喊連天。

當十名甲騎挺槊衝入人羣之後,一切都結束了。

戰後一清點,俘虜了七十多人,還有一些亂七八糟的農具。

媽的,好像有點虧。

侯莫陳參又組織人手衝進位於寨子外的一間間民房內大肆搜剿,居然有意外之喜,又抓出了二十多人,基本都是女人和小孩,躲躲藏藏的,皆被火眼金睛發現。

軍士們一個個下馬,先將高句麗人遺棄的車馬、馱獸裝載好糧食拉走,然後再找找有沒有其他值錢的物事。

整個搜剿行動十分徹底。

掛在屋檐下的魚乾、藏在地窖裡的豆豉、長在地裡的蔬菜、樹上結的果子等等,通通取走。

完事之後,水井給他填上,再放一把火,將房屋燒掉。

他們故意放慢動作,似乎在等着寨子裡的人出來相救,很可惜沒有。

臨行之前,侯莫陳參下令割取田中接近成熟的糧食——還差半個月或一個月可收穫。

這些糧食似乎不太能給人吃,但餵馬一點問題都沒有。

收不掉的糧食縱馬踐踏,看得寨子中的高句麗人目眥欲裂。

夕陽西下之際,數百騎一聲招呼,拉着哭哭啼啼的俘虜,以及糧食、牲畜、布匹乃至斧、錛、鐮、鏟、犁鏵甚至是漁具,大搖大擺而去。

誠然,此番突襲未必能對這個寨子(“谷”級行政單位)產生多麼致命的打擊,但真的會讓他們元氣大傷,同時也打擊了他們的士氣。

而這樣的行動並不是孤立的。

邵裕率萬餘騎入山之後,前後折騰旬日,俘一千六百餘人,繳獲糧食五千多斛、雜畜近九千頭,並擊潰了一支前來驅逐他們的高句麗軍隊,斬首八百餘級。

至於燒燬的房屋、破壞的農田,此事隱去不談,沒人記錄。

從整個戰場來看,也不僅僅只有邵裕這一路。

徐煜率義從軍萬人、涼城兵二千,並右飛龍衛六千、宇文鮮卑輕騎萬餘人,總計近三萬騎,攜帶十日糧草,自襄平出發,向東攻樑貊城。

也就是說,邵裕這一路是“北道”,經小遼水(渾河)一路推進,終點可至高句麗都城丸都山城。

徐煜這一路是“南道”,亦稱“襄平道”,沒北道那麼好走,但最終也能經樑水(亦稱樑貊水,即太子河)通向丸都城,甚至高句麗還在過去十年前修建了南道分支,即通往朝鮮(平壤)的道路。

與北路軍相比,南路軍規模更爲龐大,因爲根據可靠消息,慕容儁、慕容彪二人就是逃往這個方向的。

這兩路之外,慕容仁也被安排了一個臨時任務:發精騎五千,繞道遼東郡西安平縣(丹東附近),迂迴襲擾高句麗——慕容仁自是不願親征,於是派慕容稚率軍東行。

三路大軍攻伐,有機會打野戰自然不會放過,沒機會就在保證補給的情況下,四處劫掠,儘可能破壞高句麗的戰爭潛力。

當然,最好還是能打大規模陣列野戰。

曹魏正始年間,毌丘儉率步騎萬人攻高句麗,東川王(高句麗國君)以步騎二萬人迎之,雙方在樑口野戰,高句麗大敗,死者一萬八千餘人,東川王逃走,國都被破。

那一次送人頭之後,不知道他們還敢不敢這麼做。

但不管怎樣,我先搶爲敬。

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896章 動員(下)第十四章 成長第1358章 破城之策第1035章 賭神(下)第1366章 永久改變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1415章 意義第1281章 親子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1387章 風化第1042章 挑選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967章 新丞相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軍神速(下)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1018章 風角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1427章 爪牙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1416章 體會第1182章 大會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1006章 居延第二百零四章 四處活動的老登們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1388章 指路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零四章 形勢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1205章 逐漸分流的兩撥人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1203章 歸來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1268章 兒女之事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1233章 門路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1247章 共富貴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1183章 變革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1327章 廷議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860章 離去第1365章 夫妻、父子第1200章 祖制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1039章 前路第1007章 只要堅守,就有希望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一章 徵辟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1386章 佔官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1270章 輯文第1327章 廷議第1152章 圍獵第824章 禮物
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勢已去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896章 動員(下)第十四章 成長第1358章 破城之策第1035章 賭神(下)第1366章 永久改變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1293章 後事與國事第1415章 意義第1281章 親子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1387章 風化第1042章 挑選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967章 新丞相第一百六十九章 進軍神速(下)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1018章 風角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1427章 爪牙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1416章 體會第1182章 大會第一百零八章 信第1006章 居延第二百零四章 四處活動的老登們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1388章 指路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一百七十五章 極限施壓第一百零四章 形勢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1205章 逐漸分流的兩撥人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1203章 歸來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1268章 兒女之事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1233章 門路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二十九章 對衝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1247章 共富貴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1183章 變革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一百十一章 耕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1327章 廷議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860章 離去第1365章 夫妻、父子第1200章 祖制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1039章 前路第1007章 只要堅守,就有希望第五十三章 動手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一章 徵辟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1371章 樂陵與東萊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1313章 東巡安海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1386章 佔官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1270章 輯文第1327章 廷議第1152章 圍獵第824章 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