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風氣

四月中的時候,汴梁坊市閉市。

劉孝剛出來就得到消息,洛陽坊市已經將錢和貨物交給山宜男了。

也是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原來景福公主竟然將商票轉讓給了天子,天子又轉讓給了山宜男。

竟然還可以這樣!

他看着手頭的平原劉氏轉給他的商票,若有所思。

“十郎。”遠處傳來了一聲呼喚。

劉孝尋聲望去,卻見一輛馬車停在不遠處,前後左右還跟着十餘騎。

原來是荊公。

劉孝扭頭吩咐隨從等一會,快步上前行禮。

“上來。”荊公邵恭招了招手。

劉孝立刻上車,此時才發現車內還有一人,赫然是趙王邵勖,於是再度行禮。

“坐下吧。”邵勖回了一禮,溫和地笑了笑。

劉孝坐在邵恭身側,與邵勖相對。

邵恭手裡拿着本小冊子,上面還寫了許多字。

他粗粗看了一下,只見最上面寫有《星緯》。再看下面,則有——

上問: “天垂象者,豈道之顯耶?”

丞相撫掌曰: “固其然也。”

上覆詰: “聞琅琊王氏世習天文,據星野定祖塋,遂躋三公,信乎?”

丞相肅對曰: “鼎鼐之重,既承祖蔭,亦恃經綸,猶車之雙輪也。”

上嘆曰: “吾亦作如是觀。仰觀乾象,實體道之階也。復有何益?”

丞相曰: “可測海氣潮信,能辨斗杓方位,憑此泛槎絕域,貨殖百萬。”

上拊掌曰: “大哉道術!竟能致用若斯。”

這……這是什麼神書?

劉孝對體悟大道的妙用不感興趣,他也不懂玄學,但對所謂的“近道”感興趣,因爲真有好處啊。

難道琅琊王氏能當三公、丞相,真是祖墳選得好?靠觀星象來定祖墳,好像有這種說法。另外,真可以靠觀星象來預測海上天氣、潮信,乃至定位,遠航絕域?

他不懂航海,但覺得似有幾分道理。如果真能如此,“貨殖百萬”都說少了。

“感興趣?”邵勖問道。

“正是。”劉孝也不裝了,立刻點頭道。

“此乃《露華問對》,假託今上與丞相對談,寫了很多體悟大道的事情。”邵勖說道: “黃頭。”

邵恭遂將書遞給劉孝。

劉孝小心翼翼接過,翻看第一篇。

第一篇《問道》可謂開宗明義,道生萬物萬物之中又隱藏着道的蛛絲馬跡,謂之“道跡”。

大道難尋,但揪着這些道跡,或許可以更接近道,興許有一天運氣好,積累夠了,就得道了。

昔年神農嘗百草,就是追尋道跡。

神農可能最終沒有得道,但他也不無所得,壽元一百二十載,遠遠超過普通人。

劉孝不知道神農是不是真活了一百二十年,但這麼有名的人物,應該是真的吧?

壽元長,這可真是極其現實甚至彌足珍貴的好處了。

哪個人不想活得長?上到公卿將相,下至販夫走卒,都想長命。

或許,今後很多人會去研究百草乃至捕殺靈龜,尋找道的蛛絲馬跡————總不會有人去研究人體吧?

第二篇《丹術》更是讓他看得目不轉睛。

煉丹可以說是道家永恆的追求。

如今信道的人多不多?茫茫多。

縱不信道,受風氣影響,對煉丹也多有耳聞。

這裡面不是提了王彬、王丹虎父女麼?煉丹百千數,就爲了得道。

劉孝他大哥也在煉丹……

可能羯人沒這個底蘊,煉得不行,連他媽爐子都裂了。

花的錢都不知道多少了,卻丁點成果也無。

按照書中說法,可能是方法不對。

要把煉丹材料分門別類,仔細辨別其色、狀、氣、性,然後“窮試不輟”,即反覆試驗,記錄每

一次過程,最終或許能得到真丹。

得不到也沒關係,還有“安慰”,即傳說中的點石成金之術,充實家財。

劉孝對煉得真丹得道興趣不大,因爲他知道自己底蘊差,煉不出這玩意,但可以鍊金子啊!

煉不成金子,其他的呢?興許別的東西也有用,也能賺錢。

劉孝心下激動,翻到了第三篇《星緯》。嗯,看過了,也是有用的。正待翻第四篇時,馬車停下來了。

“到了。”邵恭拍了拍劉孝的肩膀道: “書留給你了,自己抄錄一份,抄完了再給我送來。”

“好!”劉孝將書合上。

他基本可以確定,這本書對他這種滿腦子只有賺錢的人有吸引力,對士人同樣有吸引力。

“十郎。”邵恭已然下車,趙王邵勖卻看着他,多說了一句: “君爲豪賈, 自當好好體悟本書。你是明白人,不通玄學,對玄學也沒甚興趣,孤就和你直說了,按書中所述行事,對你有好處,對上黨劉氏更有好處。我父後半生的心血,可能都寄託在這些上面了。他想做一些事,但不知道能不能成,你可願爲先鋒?”

“不消殿下相勸,我已是願意。”劉孝說道。

邵勖點了點頭,道: “很多人一直看不明白我父在乎的是什麼。不秉直道而行,卻偏要走小路。”

這似乎是對劉孝的告誡,也是他自己的感慨。

說完之後,便下車離去了。

“送你回去,就此別過。”邵恭在外面笑了笑,揮手道。

劉孝無奈,他的隨從還在坊市那邊呢。

也罷,他們會自己回去。

******

邵勖經提象門入宮,徑直來到觀風殿西側的麗春臺。

臺上還有兩位客人,分別是萬象院學士虞喜及其弟虞茂。

三人遂互相見禮。

邵勳示意兒子坐下,又看向虞喜,道: “虞卿經年累月夜觀星象,何也?可是爲了談玄論道?”

“臣少時便好此道,非爲談玄也。”虞喜回道。

“聽聞司馬氏曾數徵召卿入仕,卿皆回絕,何也?”邵勳問道。

“若非王師破臣家,臣也不會出仕。”虞喜道。

邵勖驚異地看了虞喜一眼。

邵勳卻大笑,道: “幸得卿矣。今《露華問對》由吾兒刊行,卿也讀了,如何?”

“或有用處。”虞喜說道。

邵勳點了點頭,鼓勵他繼續說。

“士人信玄學者泰半,其中有放達曠縱之人,以爲道法自然只需按着本心行事,越名教而任自然,不拘禮法,隨心所欲,便是暗合道,如嵇叔夜之輩。”虞喜說道: “他們甚至可以喊出‘禮豈爲我

輩而設也?’”

“第二種人同樣認爲道法自然,但不如第一類人驚世駭俗。晉尚書令樂彥輔(樂廣)等人便是如此。他們認爲嵇叔夜過了,禮法還是要遵守一下的。”

“第三類則是裴逸民,認爲萬物自生,積極入世,此謂崇有派。”

“此便是玄學三分。”

邵勳嗯了一聲。

前兩類都是貴無派,是玄學中佔比最大的,第一類算是其中的激進派,第二類則是溫和派。

第三類就是崇有派了,人數相對較少,不是很流行,以裴頠爲代表。

當然還有第四類,那是不信玄學,或者假裝信玄學,比如庾亮。

邵勳最近發現一個現象。

經過他多年培育,武人勳貴羣體日漸壯大,然後居然出現了分化。

一部分人讀書相對較少,還是喜歡練武、打獵、談論兵事,一部分讀書較多的,談玄的人居然也不少。

仔細想想,其實是必然現象。

別看武人快速崛起,從士人手裡搶奪了不少好處,但說到底他們仍然是自卑的。

別的不說,就問你一個老牌士族願意嫁女給你家,你願不願意?或許有人能抵受住這種誘惑,但絕大多數無法抵抗。

一個士族女子在他們眼裡的重要性是難以想象

的,爲此傾家蕩產都在所不惜。

這種事情直到隋唐都屢見不鮮,那會武人勳貴已然勢力大漲,比邵勳建立的大梁朝武人的地位還要高,高多了。

再說大梁,孫和算是邵勳的學生,爲長子孫雄娶河東衛氏女,散盡家財不說,一度還借錢了。

張碩碰到東海王氏女,根本抵禦不住。

至於他們的老師邵賊,那就不談了,除了少許胡人女子,後宮裡便全是士女。

何也?其實很簡單,文化影響力。

人家有文化掌握了話語權,社會風氣就是他們主流價值觀的體現。

北地的風氣有武人元素的體現,但士族的元素更多,兩者互相聯姻,互相碰撞之後,或許會融合成新的社會風氣,但那是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邵勳還是想改改他們的思想。以前沒法全身心做,只是培育武人羣體,算是量變,算是物質積累,現在可以嘗試搞搞質變,搞搞物質決定意識。

他也不知道經他這麼一來,社會風氣會走向哪個方面。

他只知道如果他不做任何思想領域的變革,終大梁一朝,仍然會是玄學的天下,可能和歷史上南朝的玄學不一樣,多了一些其他元素,但整體是差不太多的。

到了樑朝後期,可能還會加入佛學元素,談佛的人會多起來,玄學、佛學會部分合流。

別人不是穿越者,沒有這個洞悉歷史迷霧的眼光,但邵勳有所擔心。

其實目前條件還不成熟。

最好的時間點是二十年後,當他在江南的佈局出現一定的成效後,再來做這件事,無奈他不確定自己有沒有二十年壽命。

更讓他無奈的是,他的孩子包括太子,不一定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即便說了也半懂不懂。

他終究才十八歲,歷事太少了,很多事情是需要長期工作積累,才能慢慢領悟的。

“虞卿覺得,此三類人中,朕該拉住哪一類?”邵勳問道。

“以臣觀之,北地士風與江南殊途,而今第二類人最多,最值得拉攏,他們懂得變通。”虞喜回道。

“吾兒?”邵勳看向三子,問道。

“父親,取法乎上,得乎中。”邵勖說道:“《露華問對》所載多言之有物,又假託尋道之名,或有部分人感興趣,屆時再尋機而動即可。”

“善。”邵勳笑道: “此番差事還沒結束,不可鬆懈。”

“是。”邵勖躬身行禮。

傍晚時分,他離開了麗春臺。

行經秘閣之時,遠遠看了一眼。

一羣人正在裡面修書,卻不知要修多少年。

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三章 勸羊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1109章 山城(下)第1256章 行田(上)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1048章 登,金幣拿來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六章 巡河(下)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十七章 變化第886章 改制(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970章 王政(下)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五十七章 戰報與會面第1308章 回家(上)第1389章 雙贏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982章 王府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997章 瀋陽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1160章 終局(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1416章 體會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1167章 柔弱的盟友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867章 會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954章 結算(下)第五十章 看望第1279章 摸底第一百零二章 夜戰第1337章 後方掃蕩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草原、中原兵制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902章 莽出來的戰機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會議百態劉裕滅南燕之戰第1367章 海天盛筵第1425章 河東第1149章 攪動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1083章 魚腹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七章 表態第1392章 沒了(爲盟主真的還想再佛五百年加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908章 阻截第875章 爭論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1337章 後方掃蕩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867章 會見第1400章 會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1201章 改變命運的禮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見聞(上)第852章 分化(上)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
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三章 勸羊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1109章 山城(下)第1256章 行田(上)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1048章 登,金幣拿來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844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999章 造反專業戶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六章 巡河(下)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十七章 變化第886章 改制(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970章 王政(下)第1045章 準備、消化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五十七章 戰報與會面第1308章 回家(上)第1389章 雙贏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一百零九章 牽羊出降第982章 王府第815章 無法挽回第997章 瀋陽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四十四章 震懾第1160章 終局(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間歇期、積蓄期第1416章 體會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1167章 柔弱的盟友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867章 會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954章 結算(下)第五十章 看望第1279章 摸底第一百零二章 夜戰第1337章 後方掃蕩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草原、中原兵制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902章 莽出來的戰機第七十八章 汴梁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會議百態劉裕滅南燕之戰第1367章 海天盛筵第1425章 河東第1149章 攪動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中的戰鬥(下)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1083章 魚腹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七章 表態第1392章 沒了(爲盟主真的還想再佛五百年加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908章 阻截第875章 爭論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1337章 後方掃蕩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867章 會見第1400章 會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1201章 改變命運的禮物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見聞(上)第852章 分化(上)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