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會見

過年前三天,一輛馬車駛進了單于臺。

看到大隊親兵抵達時,曾易等人立刻打開院門,並通知了蒲安、蒲羆叔侄。

“拜見大王。”叔侄二人盡皆拜倒於地。

“起來吧。”邵勳腳步不停,徑直入了正廳。

坐下之後,他指了指兩側的單人坐榻,然後又仔細打量了一番二人。

蒲安二十多歲的樣子,身形不是很高大,但四肢粗壯,孔武有力。

還不到三十的人,臉上就有明顯的風霜之色,甚至還有細小的傷口,卻不知是哪來的了。

身上裹着皮裘,看樣子應該是沙狐皮製成,材質上佳,但做工一般。

雙目之中帶着些許忐忑,以及一絲焦躁。

邵勳初步得出了個結論:秦州苦寒之地殺出來的氐人酋豪,勇力過人,但頭腦清楚,知道自家是什麼處境,依附的劉漢又是什麼實力,而他們的對手又是什麼本錢。

這種人能打、識時務,你若有本事,他就是忠臣良將,你若沒能力,他不但不會幫你,甚至會反咬一口。

至於旁邊的小童麼,方纔已經瞭解了,蒲洪第三子蒲羆——後世還有個名字“苻健”。

這也正常,不捨得把年歲稍大的長子、次子送過來,就把只有八歲的三兒子送來,死了也不心疼,大概這就是蒲洪的心理吧。

八歲小兒其實看不出來什麼,邵勳也沒特別關注,只看着蒲安,問道:“率義侯而今屯於何處?”

“屯於長安西。”蒲安說道:“久不得回秦州,將士皆有怨言。”

“劉粲最近在做什麼?”

“經營卑移山,安定郡又增設一縣。”蒲安回道:“北山一帶亦有部落來投,去年封了十餘將軍、列侯。石勒伐朔方,小有斬獲。”

“真挺忙的。”邵勳笑道。

“不過爲王前驅罷了。”蒲安說道。

邵勳驚異地看了他一眼,這廝會說話啊。

“去歲兵出蒲關,長安可有反對之人?”邵勳問道。

“有,但不多,蓋因衆人皆知大王破代後,必伐漢也。”

“反對者何人?”

“多爲氐羌巴羯鮮卑豪右。”

“晉人世家如何?”

“與屠各子聯姻者,贊同出兵,餘皆默然。”

“劉粲之軍如何?”

“其先有禁兵一萬七千餘衆,後擴至二萬有奇,由宗室分領。長安尚有六千侍衛,皆精選各部驍銳之士編成,剩下的就是部族軍、豪族家兵了。”

“設若伐漢,蒲將軍有何良策?”

蒲安想了想,只一句:“越快越好。每拖一年,匈奴就穩定一分,拖得越長,劉粲僞帝之位就坐得越穩。”

“匈奴國中可有狼子野心之輩?”

“有。”蒲安說道:“據我所知,靳準之輩就心思叵測。然其曾在大王手中吃過大虧,匈奴貴人時常拿這點攻訐於他。關西之地又是劉粲打下來的,準縱有野心,也只能蟄伏下來,等待時機。”

“我若盡起大軍以伐關西,此輩可能響應?”邵勳問道。

“大王總得先贏個幾場,方有成算。”蒲安答道。

邵勳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是大實話。

他們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集團。人一多,自然會有各自的想法,要想統一他們的認知,就需要外部局勢的變化。

蒲安這麼回答,確實沒有耍滑頭,而是實話。

“姚弋仲何在?”

“扶風。”

“爲何屯於扶風?”

“劉粲想調其東進,與大王交兵。”

邵勳點了點頭,問了最後一個問題:“拓跋翳槐有沒有遣人至長安?”

“有。”蒲安答道:“兩家約爲盟好,共抗大王。”

“果然!”邵勳笑了笑,說道。

今年盛樂方面沒有派人來平陽朝賀,態度其實很明顯了。

這是他自己找死,怪不得旁人。

邵勳旋又看向蒲羆,對蒲安笑道:“我等問答多時,此童不驕不躁,實有璞玉之資。”

蒲安聽了又驚又喜。

驚的是他也很喜歡這個侄子,無奈他兩個兄長已經成年或快要成年,所以被派來當質子,萬一惹得樑王不快或者讓他猜忌,不說死吧,一輩子不讓他走也不是不可能,那就完蛋了。

喜則是因爲如果侄子得到樑王欣賞,而樑王又胸襟廣闊的話,卻是一番造化了。將來不說建功立業什麼的,單只是繼承家中的部衆,也是樑王一句話的事情。

他們可不是拓跋鮮卑,與晉人交流頗多,族中守舊的人很少,沙漠汗之事不會重演。

所以蒲安很糾結,只能含糊說道:“侄男自入弘農後,便對我言,大王乃當世英雄,異日願爲王前驅,建功立業。”

“哦?果真?”邵勳暢快地笑道:“那我又得一良材矣。”

蒲安乾笑了下。

蒲羆則擡頭看了眼邵勳,又很快低下了頭。

“應還沒表字吧?”邵勳又問道。

沒到弱冠之年,當然沒有表字,不過凡事都有例外……

蒲安一聽,立刻說道:“還請大王賜字。”    “君既許其建功立業,不如就叫‘建業’,如何?”邵勳說道。

“謝大王賜字。”蒲安立刻拉着侄子,一齊行禮。

邵勳將他們攙扶而起,又看了看高高的院牆,道:“孩童天性愛動,老是住在這裡,卻不美也。待過了正月,我尋一處莊宅予爾等居住。單于臺人來人往,不是很方便。唔,名字也要改一改,蒲羆易被有心人聽取,不如化名‘苻健’。蘆苻之苻,健勇之健。”

“此名甚好,謝大王賜名。”蒲安笑道。

“就這樣吧,好生住着,餘事過完年再說。”邵勳說完,便在軍兵的簇擁下,離單于臺而去。

蒲安叔侄二人默立良久,方纔回屋。

“現在見到了,如何?”蒲安避着他人,問道。

“看樣子樑王也是勇武之輩。”蒲羆說道。

“若僅僅只是勇武,撐死了一個張方罷了。”蒲安搖頭苦笑:“這人可不簡單。”

蒲羆終究還是太小了,有些不太理解。

“你以後就知道了。”蒲安說道:“他必是一統北地之人。”

一統北地?蒲羆眼睛眨了眨。

“過完這個年,你就好好讀書吧。既然來了中原,或可請名師教導。”蒲安說道:“當然,武藝、兵略也不能落下。”

“是。”蒲羆應道。

“你兩個兄長都大了,將來你若想有什麼前途,或許只能着落在樑王身上了……”蒲安摸着侄兒的頭,嘆道。

******

劉暾帶隊送來的一應儀仗果然被拒絕了,理由是“德行淺薄,安敢受此物”。

這事早在劉暾意料之中。

接下來樑王會上疏推卻,天子再來一份言辭懇切的詔書,樑王纔會收下儀仗。

不過,劉暾也沒急着現在就回去,過完年再走便是。

離過年還有兩天,館驛之中居然還有人陸陸續續抵達。

看他們甘冒風雪、不辭辛勞的模樣,劉暾恍然間覺得,天子儀仗確實很適合樑王,他取不取只是一個念頭的事情。

他甚至思考起了如果樑王要求今上禪位,作爲大晉司徒,他該說些什麼樣的話,既能不惡了樑王,又能保住臉面。

思來想去,不得其法,乾脆就不想了。

傍晚時分,正要囑咐人準備飯食的時候,王衍來訪。

“長升。”

“夷甫。”

二登各自落座,劉羣則掩上了門,在外等着。

“平陽養人啊。”看着王衍紅潤的臉色,劉暾調笑道:“夷甫自至平陽,便甚少至洛陽,想見一面都很難。下次見你,怕還是——”

“下次見面在晉陽。”王衍說道。

“爲何在晉陽?”劉暾奇道。

“勳官之事,卻惡了很多人。”王衍嘆氣道:“而今時日尚短,很多人剛剛知道,再過數月,怕是物議紛紛。老夫爲平息此事,請樑王遍邀簪纓世族之人論道。”

“夷甫糊塗啊。”劉暾雖然心中也有不滿,但他終究是明白人,立刻說道:“我看不是論道,而是罵人。樑王固然不是粗鄙武人,卻也不是飽學之士,被幾個人一詰問,我怕他惱羞成怒。”

王衍的眉頭皺得更深了,只聽他說道:“但此事必然要行。自漢末以來,哪個權臣、天子沒與士人清談論道過?”

劉暾啞口無言。

在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你就要與他們搞好關係。不過,樑王還能與士人搞好關係嗎?

“此番清談,談的是什麼?”劉暾問道。

“縱論天下大勢。”王衍說道。

劉暾無語。

題目太寬泛了,他隱隱覺得這次清談不簡單。

果然,王衍又道:“樑王召從七品以上勳官、諸龍驤府職官、國中大將於四五月間齊聚晉陽,可能會揀選一部分人蔘與清談。”

劉暾一聽,差點出言罵人。

這是清談嗎?怕不是逼宮。

在正式場合確立武人的地位,讓人們知道有這麼一個羣體存在,同時也是提振武人的自信心。

“夷甫你打算怎麼辦?”劉暾問道。

“你幫忙拉着點青州士人,別窮追猛打。”王衍說道。

“那你呢?”劉暾問道。

“老夫自然要掌控大局。”王衍無奈道:“縱論天下大勢,總比談些別的要好,樑王應不至於在此事上出醜,但還是得盯着。”

劉暾氣樂了。

王夷甫是要拉偏架呢,不但他拉偏架,還要讓各州有名望的士人領袖幫着拉偏架,但真的所有人都會給他面子嗎?

小事或許可以,大事難說。

“樑王是不是覺得天下暗流涌動,所以同意清談?”劉暾低聲問道。

“正是。”王衍沒有絲毫遲疑,點了點頭。

劉暾聞言默然。

其實,樑王能有這個想法,就已經超越了絕大部分亂世軍頭了。

罷了,幫他一把算了,還有事求王夷甫呢。

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將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849章 抵定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1350章 高爾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1250章 下班第826章 強行推動的戰爭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1024章 無疾而終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第1131章 老羌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954章 結算(下)第1186章 劫難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797章 耕戰第910章 放棄第823章 朝賀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1372章 近鄉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1323章 不同境遇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第十二章 無題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1279章 摸底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十一章 努力第六十五章 團結的宴會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917章 上郡第1154章 深淺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1350章 高爾第1120章 豪族化第1324章 瓜熟蒂落第八章 兩京第三章 潘園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一十二章 爭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一百十章 派別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十五章 幕府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1200章 祖制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1133章 看法第九章 火併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983章 祖氏第六章 巡河(下)第1423章 告別第1316章 開發與微操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1254章 書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二章 行路(下)第1349章 處置第1283章 親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1100章 取捨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849章 抵定第1359章 破入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845章 制度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章 硤石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976章 勉爲其難
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將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一百零六章 歸降與合圍第849章 抵定第八十八章 農事與辦公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1350章 高爾第1190章 人事調動第1250章 下班第826章 強行推動的戰爭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1024章 無疾而終第一百三十四章 深水區第1210章 意想不到之人第1131章 老羌第一百六十七章 岔路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954章 結算(下)第1186章 劫難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797章 耕戰第910章 放棄第823章 朝賀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1372章 近鄉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1323章 不同境遇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第十二章 無題第三十八章 轉變第1279章 摸底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十一章 努力第六十五章 團結的宴會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917章 上郡第1154章 深淺第一百三十九章 高朋滿座第1350章 高爾第1120章 豪族化第1324章 瓜熟蒂落第八章 兩京第三章 潘園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一十二章 爭第946章 苦難的行軍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1322章 孤立的據點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出動!第一百十章 派別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1093章 監察御史第十五章 幕府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二百零二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上)第1200章 祖制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1133章 看法第九章 火併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983章 祖氏第六章 巡河(下)第1423章 告別第1316章 開發與微操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1254章 書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二章 行路(下)第1349章 處置第1283章 親情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1100章 取捨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849章 抵定第1359章 破入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845章 制度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章 硤石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976章 勉爲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