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蹲坑

五月俗稱惡月,禁忌很多,其中有一條便是禁蓋房屋。

至於築城算不算蓋房,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當邵勳拿到朝廷送來的築城詳情時,看了許久,然後給出了意見。

南岸渡口附近的城池不小,分內外兩城,城周十餘里。

河中沙洲上的城池就要小很多了。

朝廷派員踏勘,確定即便選最寬闊的一處地方,亦只能築個四里許的小城,且沒有外城,比很多縣城還要小。

好吧,小一點的縣城就這麼大,但作爲軍事設施來說,這麼點大的城顯然不太行,最主要的問題是儲存不了太多的物資。

但客觀條件在那裡,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了。

如果像隋唐時,幾個沙洲連在一起,變成一大塊陸地時,餘裕就大很多了。

“荀崧此人如何?”邵勳斜倚在胡牀上,像是剛剛沐浴完畢,身上的袍服鬆鬆垮垮,裡頭很可能什麼都沒穿。

從洛陽趕來的王玄不以爲意。

士人待客時,這種場面不要太多。只不過邵勳以前不是這種放浪形骸的風格,讓他稍稍有些奇怪罷了。

“此人乃荀彧玄孫,雅好文學……”王玄說道。

“停。”邵勳伸手止住了,道:“若我沒記錯,此人與王敦、陸機、顧榮等人關係匪淺,經常一起遊玩,吟詩作賦。但若說有什麼軍略,倒不見得吧?”

“王敦”二字一出,隔壁房間內傳來一陣響動。

王玄沒有在意,因爲被邵勳這麼一說,他確實有點擔心。

“事已至此,憂心無用。”邵勳說道:“只求荀崧不要瞎指揮就行了。”

學王敦那樣,放手讓底下人幹。

左衛、右衛、驍騎都有將軍,將軍之下有三部督、有殿中將軍、有校尉……

只要不亂來,大軍固然遲緩、蠢笨,但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畢竟王彌強不到哪去。

王玄也是這個看法,但還是有些擔心,最後只輕輕嘆了聲氣。

“糧草、軍械之事籌辦得如何了?”邵勳又問道。

“軍械頗爲不足,只能先調撥一部分。”王玄說道:“糧草卻很難。壽春才運了第一批糧過來,第二批漕船尚未出發。只能先支十萬斛粟米,剩下的等六月底、七月初。”

邵勳瞪了他一眼,道:“我調集這麼多兵馬,一個月糧草開支就要八萬斛,十萬斛夠用多久?”

“先用着……”王玄有些尷尬。

這事怪誰呢?好像還是得怪天子。

今年過完年後,又有大量洛陽百姓東出轘轅,經豫州南下揚州,洛陽的人口又減少了相當一部分,糧食消耗沒那麼大了。

天子見狀,便以糧食爲餌,從流民中徵募精壯,補入禁軍,發動了新安之戰。

這麼一搞,糧食驟然緊張。

說難聽點,去掉給邵勳開支的十萬斛糧後,東陽門太倉的存糧只夠支撐到七月。

如果六七月間沒有漕船過來,就只能苦捱到八月秋收,看看能不能再刮出點糧食。

但這又能堅持多久呢?怕是今年都挺不過去,畢竟洛陽的農業生產被破壞得太嚴重了。

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最讓人擔心的是,如果有一天江東、徐州等地沒有漕糧進京了,該怎麼辦?

“整天弄些不知所謂的事情。”邵勳不悅道:“王彌是要打,但不是現在。或者,天子想清楚了,新安、孟津只能有一處開戰,還以爲是大晉鼎盛那會呢?”

王玄聽完,對天子惡感更甚,嘆息連連。

想想也是啊,糧草的事情都沒確定,遽然開戰,有這麼打仗的嗎?聯想到這次出兵完全是天子以遷都爲威脅,“胡攪蠻纏”弄來的,就更晦氣了。

天子想遷都,羣臣捨不得,紛紛勸阻,天子趁機討價還價,最終搞出這麼一攤子事。

“明公何日動身?”王玄不再糾結這些糟心事了,轉移話題道。

“就這幾天吧。”邵勳說道:“我從新鄭倉調撥了五萬斛粟,還沒啓運呢。醜話說在前頭,若七月見不到軍糧,我可就撂挑子不幹了。”

王玄很清楚,即便七月真的沒有給邵勳軍糧,他也不會真的不幹,而是會想辦法從豫州調糧,自己貼補。

但事情不是這麼幹的,朝廷糧食再緊張,也得想辦法擠一點出來,於是慨然道:“明公放心,最遲七月中,我一定調撥十萬斛軍糧至孟津。”

邵勳不置可否。

你王玄的保證有屁用。不說別的,萬一新安之戰失敗,讓王彌打到洛陽城下,你怎麼運糧?到時候連累我從前線回援,可就不好玩了。

“先如此吧。”邵勳說道:“新安那邊的情況,一日一報,快馬送往我軍中。八月秋收之前,我會讓忠武軍北上,攻崤阪二陵及黽池,聊爲牽制。其他的,朝廷自己想辦法吧,記住一點,持重爲上。”

戰場之上,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即某一場大戰役爆發後,失敗的一方大幅度潰退,讓出許多土地。尤其是那些地形艱險之處,潰敗時心無戰意,人人爭相奪命而逃,輕易將其讓出。待到後面調整過來,想要重新收復這片土地時,卻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因爲敵人已經有地利了。

新安就屬於此列。

在過去兩年,匈奴不是沒有從這個方向進兵,朝廷也不是沒有在新安甚至更西面的地方與匈奴交戰,但每次匈奴撤走,都沒有佔據這片土地。

而在關中被拿下後,他們沒了後顧之憂,直接將弘農佔下,並且給了王彌。

王彌就五個縣的地盤,他的積極性可比匈奴人強多了,自然好生經營。朝廷現在要拿回新安,肯定要付出血的代價。

“對了,朝廷有沒有徵調過其他州郡的部伍?”邵勳問道。

“有。”王玄肯定地點了點頭,道:“荊湘還在戰亂,抽不出兵,但襄陽依然派了三千兵北上。揚州那邊,卻無兵調派。”

邵勳點了點頭。

他之所以問這件事,純粹是想分析下朝廷還有多少殘存的威望。

司馬越時代,雖然洛陽屢次被圍,但揚州依然派了兩次兵,一次是王曠帶的淮南兵,在上黨全軍覆沒;一次是錢璯帶的吳興兵,因畏懼匈奴,直接在廣陵造反。

荊州也曾派過五千兵北上,不過走到半路回去了,因爲洛陽之圍已解。

司馬越死後,洛陽局勢依舊艱難。到了這時候,卻只有荊州肯派兵了,江東則用沉默拒絕了朝廷的徵召——這不怪司馬睿,只是吳地豪族不願出兵罷了。

好在他們現在還願出錢糧。

若是哪天錢糧都不願出了,洛陽朝廷就真的威信掃地了。殘留下來的,可能就是一點大義罷了,甚至連官員任免都不一定做得到。

“你回去吧。”邵勳嘆了口氣,道:“好自爲之。家眷能搬出洛陽的,就搬走。”

“景風和惠風已不住在洛陽。”王玄下意識說道。

邵勳好笑地看了他一眼,沒說什麼。

他這會不想女人了,賢得很,懶得和他掰扯。

將王玄送走後,邵勳讓人將胡牀搬到裴妃臥房窗外,說了會話。

“……此戰有把握麼?”裴妃問道。

屋內有小孩的哭聲,好像是餓了,好在不一會兒就止住了。

邵勳聽得心癢癢,說道:“打仗哪有什麼把握不把握的?不過阻河拒敵,總比冒險奔襲妥當。”

上次和匈奴打的是運動戰,這次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將是蹲坑戰,區別還是很大的。

不過這卻很適合以步兵爲主的他,因爲機動能力真的不行。

“嗯。”裴妃的聲音又傳來:“別隨意逞強,我們娘倆等你回來。”

“好。”邵勳說道:“除非劉聰出現在我面前,不然我就深溝高壘,固守不出。”

“兗州有把握嗎?”裴妃又問道。

“暫時無事,八月秋收時難說。”邵勳說道:“不過也不用擔心,無非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

裴妃沉默了一會,又道:“去歲匈奴吃了虧,今歲大河結冰之時,會不會再來?”

邵勳眉頭一皺,你別說,還真有這種可能。

與長江相比,黃河有個致命缺點,那就是冬天會結冰,有很多地方能讓人馬、車輛直接通過。

東西魏之時,西魏就經常徵發百姓於重點河段鑿冰,不讓東魏大軍過河。

黃河,終究不是長江啊,不好比。

“放心,我有應對。”邵勳說道:“你先在家帶孩兒,勿要掛念,等我回來。”

“嗯。”裴妃輕聲說道:“回來之後,多抱抱孩兒。”

“襄城公主之事……”邵勳遲疑許久,最終還是問道。

“她不會入邵家的,她是王家婦。”裴妃只說了這一句,便不再多言。

邵勳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老婆沒法服侍伱時,把自己親戚介紹給你。

那邊庾文君如果懷孕了,好像還可以玩老婆的閨蜜?

真是……

五月最後一天,邵勳收到了庾文君寫來的信。

小妮子已經回許昌了,侍奉公婆,打理家業。

邵勳從沒見過這麼長的信,寫了足足好幾頁紙。

小姑娘把每一件趣事都分享給他了,讓邵勳愈發愧疚。

老子再發誓一次,管住吉爾。

發完誓後,揮毫寫了一封回信,便大踏步離了考城,全軍北上。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854章 貴種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二百十二章 註解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1194章 交代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803章 意辛山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1110章 差距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六章 巡河(下)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143章 面面俱到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1017章 試探?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五章 學生第八十章 消息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1257章 行田(下)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1002章 賭狗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十六章 歸心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852章 分化(上)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五章 巡河(上)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1057章 襄樊第886章 改制(下)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四十二章 真正的目標第十八章 相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二十一章 兩岸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五十章 看望第991章 面見(下)第1225章 宣城第1170章 表兄弟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第二十三章 首次交鋒第1002章 賭狗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932章 復仇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933章 謀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1256章 行田(上)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十七章 鬼話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十一章 努力第1056章 西中東第967章 新丞相
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九十五章 羊、劉第854章 貴種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二百十二章 註解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1194章 交代第二十三章 早有預謀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803章 意辛山第七十五章 變幻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1110章 差距第865章 打不過就加入(爲盟主齊王月加更)第六章 巡河(下)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143章 面面俱到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1102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1017章 試探?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五章 學生第八十章 消息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1257章 行田(下)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1002章 賭狗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十六章 歸心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852章 分化(上)第四十三章 重建(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九十七章 朝賀(下)第五章 巡河(上)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1057章 襄樊第886章 改制(下)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四十二章 重建(上)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二十八章 偶然與必然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四十二章 真正的目標第十八章 相國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二十一章 兩岸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一百二十二章 掙命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1232章 全“民”支持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五十章 看望第991章 面見(下)第1225章 宣城第1170章 表兄弟第1041章 定調與期望第二十三章 首次交鋒第1002章 賭狗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932章 復仇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933章 謀算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利益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1256章 行田(上)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十七章 鬼話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十一章 努力第1056章 西中東第967章 新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