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黎陽

黎陽的人幾乎已經換了一個遍,主要人口其實是新遷來的兗州兵及其家屬,總共五千兵、萬餘口人。

這麼點人,佔着黎陽這麼一塊肥沃廣闊的地方,其實完全可以搞休耕制了。

事實上他們也是這麼做的。

幾塊地輪着來,種完第一塊明年種第二塊,種完第二塊後年種第三塊,第四年再接着種回第一塊。

這樣做的好處是巨大的,蓋因土地有充足的時間休養生息,恢復養分,產量更高。

說白了,世界是物質的,遵守能量守恆定律。本來光禿禿的一片農田,憑什麼一年後就長滿了高高的粟麥?怎麼變出來的?你變出來這些東西,是不是其他東西就少了?

養分、肥料,永遠是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

可着一塊地使勁往下耕種,又沒有充足的肥料補充,還不給休耕的時間,只會越種越貧瘠,產量漸漸維持不住。

邵勳在黎陽轉了一圈,最後在一大片草場間停了下來。

從金谷園調過來的百餘戶人還帶了一批牲畜過來,主要是羊,另有少量牛馬,甚至連駱駝都見到了十餘隻。

“難道加速進入北朝了?”邵勳心中暗道。

歷史上北朝胡人政權,在河南、河北、關中養的牲畜那叫一個茫茫多。

《爾朱榮傳》裡曾記載北方地區“牛羊駝馬,色別爲羣,谷量而已”。

如果說北朝前期還有遊牧傳統,比如雙方爭奪城池,你在西門放牧,我在東門放牧的話,到了北魏時期,基本都是固定在一個大致的範圍內且牧且耕了。

“哪裡人?”邵勳喊來了一位金谷園的農戶,問道。

農戶有些緊張,硬着頭皮答道:“河內溫縣人。”

原來是司馬氏的老鄉啊,邵勳笑了笑,問道:“如何去到金谷園的?”

“先爲惠皇后招募至廣成澤種稻。”農戶說道。

“後來呢?”邵勳隨口問道。

農戶看了他一眼,猶豫萬分。

“讓你說就說,吞吞吐吐作甚。”邵勳不悅道。

“惠皇后說陳公終日練武,需食肉,便讓我等改種苜蓿,飼養牲畜。”農戶低着頭說道。

此言一出,遠近皆驚。

邵勳張口結舌,突然間明白什麼叫作死了,這還是他逼着人家說的。

同時也有些惱火,羊獻容你是故意的吧?更有些愧疚,那個女人有點瘋,但對他真的沒話說,什麼都給你了,處處爲你着想。

“家裡有幾畝地?”他尷尬地轉移話題,問道。

“原本三十畝,現有六十畝。”

“養馬了?”

“養了兩匹馬、一頭牛、二十餘隻羊。”

“六十畝地怎麼種的?”

談到他擅長的領域,農戶也沒那麼緊張了,立刻說道:“二十畝種苜蓿養牲畜,二十畝種粟麥自家啖食,還有二十畝休耕。”

“休耕地一點不種嗎?”

“哪能哩。”農戶苦笑道:“河陽三城要收馬料,乾草還不要,只要豆子。這二十畝休耕地會種上豆子,三月便可收。”

豆子生長期短,三個月便可收穫,對土地養分消耗少,根瘤菌還有固氮作用,其實是一種非常良好的休耕期農作物。

休耕並不意味着土地荒置,在現代農業中,休耕往往與輪作聯繫在一起,即原本種主糧的,換成蔬菜、雜糧,過個一兩年再種主糧,讓土壤有恢復養分的時間。

這種農業生產模式,並不一定就比不休耕可勁種主糧收益低,甚至更高,還能減少病蟲害損失,在沒有農藥的時代非常重要。

當然,這隻能在人少地多的時候這麼搞,當人口爆炸以後,休耕就不太現實了,無法大面積普及,只能一季季主糧種下去,越種越虧,越虧越種。

甚至直到民國時期,北方的農田已經非常貧瘠了,小麥畝收也就百餘斤的樣子,但人們沒辦法,還是隻能種,因爲人口已增長到四億,幾乎是古代盛世時期的八到十倍,但耕地面積卻沒有增長八到十倍,畝收比古代也高得有限——北朝、唐宋時期,北方上田畝收高,下田畝收低,平均下來也是一百斤左右的畝收,和民國時沒有太大差距。

兩千年間,農業畝產其實增長極其有限。畢竟物質、能量是守恆的,在沒有化肥的時代,無論伱怎麼提高農業技術,邊際效應只會越來越低。

“你家一年能收多少糧?”邵勳又問道。

“兩年中,收了百四十斛麥子、六十斛豆。”農戶答道。

“幾口人?”

“大口、小口五人。”

邵勳點了點頭,這個收入夠吃了。

五口之家,一年吃六七十斛糧,可勉強果腹,不會飽。但他們家還養了不少牲畜,有奶吃,這就不至於餓了。

休耕地種完豆子,保不齊再種點果蔬,幾個月就能收。

門前屋後再種幾株果樹,就更不缺了。

這就是地多的好處。

南北朝時期,一丁授田幾十畝比比皆是,授田百畝都不鮮見。

這樣的人地比例,哪怕粗放種植,一畝地只收大幾十斤,養活一家人綽綽有餘。

唐初只有一千多萬人,男丁授田百畝。

唐人詩句中,哪怕是村子裡的普通莊戶,各種節日也有肉吃,有酒喝。說古代人吃不到肉,並不完全準確,至少在人少地多的時候沒問題。

人少地多的情況下,只要沒有戰爭,沒有災害,老百姓不但能吃飽,還能最多耕種三年就能攢下一年的餘糧——但眼下不可能沒有戰爭,這個對農業生產影響就大了,最嚴重能讓你家裡今年少種一半地,因爲缺乏了丁男,老弱婦孺種不動。

“把那幾位渠帥喊過來。”邵勳吩咐道。

楊勤、劉靈二人爭相而出,又互相看了看,都停下了腳步。

“速去。”邵勳催促道。

兩人遂一起去,片刻之後,諸位渠帥被喊了過來。

“拜見陳公。”他們操着彆扭的口音,齊聲說道。

邵勳看了看他們,隨手指了一人,問道:“汝何名?”

“沮渠崇。”

“匈奴人?”

“祖上本安定盧水胡,後遷居北地。”

安定、北地靠在一起,皆雍州屬郡。

“以何爲業?”

“放牧牛羊,也種些地。”

“如何耕牧?”

“于田畔起屋,東邊種地,西邊放牧。隔三年再換過來。”

邵勳一聽,喜上眉梢。

胡人也懂得輪作休耕,不錯,事情好辦了。

“我欲在趙郡爲爾等授田,如何?”他問道。

“有地就行。”

“但這田卻需按金谷園之法來耕作,如何?”

“遵命。”沮渠崇一口應下了。

其實他已經與金谷園那幫人有過接觸了。

不就是輪作嘛,搞得誰不懂似的。

他家的部落在安定、北地生活,早就發現其中奧妙了。

一塊地,連續種個幾年,一年比一年收成低,俗謂地“瘦”了。

這個時候就將其改成草場放牧,幾年後再種,一下子就緩過來了,地又“肥”了。

他們是不懂其中的原因,但會總結經驗啊,而且用肥瘦來比喻也非常貼切。

“是個爽利人!”邵勳拍了拍沮渠崇的肩膀,笑道:“我在安平養了幾萬頭牛羊,全賞給你們了。”

“謝陳公。”沮渠崇這次是真高興,立刻高呼。

謝完,他還扭頭,用胡語與其他酋帥們說了一遍,所有人都拜倒在地,喜氣洋洋。

邵勳也非常高興。

他不喜歡那些遊牧習性過濃、四處亂竄的部落,更喜歡這些半耕半牧,相對固定在一個區域內生活的胡人。

只要你不走,那我就好管了。時間久了,習俗變了,也就慢慢同化了。

而且,他內心之中也不希望中原的農業生產模式過於單一。

畜牧比重過低,可不是什麼好事。

北魏的河陽牧場,以汲郡爲核心,西延伸至河內,東延伸至頓丘、陽平交界處,當地胡漢雜處。有人種地,有人放牧,有人耕牧並舉,遂有“戎馬十萬匹”,供“洛陽警備”,另牛羊駝等雜畜無算。

這是一個農牧混合王朝,至少在對外武力上不存在短板。而且人家人口也不少,兩三千萬總是有的,並沒有因爲大力發展畜牧業而導致人口大幅減少。更別說北魏常年戰爭,且只有北方半壁江山了。

“看你是個爽利人,我醜話說在前頭。”邵勳又道:“拿了我的地,可是要服役打仗的。”

沮渠崇眨巴了下眼睛,問道:“可是和匈奴打?”

“自然是了。”邵勳說道:“怕了?”

“在北地被匈奴擠得待不下去,一路跑到河北來,已經夠丟人了。”沮渠崇說道:“這次不想跑了。如果匈奴打過來,就和他們拼了。”

“如果匈奴不打過來呢?”邵勳反問道。

沮渠崇沉默了一會,道:“只要明公有令,打就是了。”

邵勳笑了笑,道:“方纔說你爽利,現在又不爽利了。放心,立功自然會受賞,富貴無憂,且可傳之子孫後代。”

“若真如明公所言,自當從命。”沮渠崇說道。

邵勳瞟了他一眼。

到底是胡人,即便已成喪家之犬了,依然桀驁不馴。

還是得磨一磨性子,慢慢收服。

我連劉氏那頭野馬都能馴服,不信搞不定你們。

“你最好真這麼做。”邵勳說道:“走吧,我帶爾等去趙郡看看。”

這次沒要沮渠崇翻譯,義從軍副督喬洪直接選了幾個能言會道又擅長各種胡語的,向各位渠帥一一言明瞭。

渠帥們臉上的表情各異,但都沒有當場提出反對。

這就對了嘛。

寄人籬下之輩,哪有那麼多挑挑揀揀的。退一萬步講,即便真要發作,也不是這個時候。

一行人很快離開了黎陽,一路向北,往蕩陰方向而去。

臨走之前,邵勳喊來了鎮守黎陽的前東海中尉劉洽。

劉洽現在已經很坦然了,不再害怕見到邵勳,姿態擺得很低。

“春耕結束後,你率部西進朝歌,屯駐下來。”邵勳命令道:“匈奴若來挑釁,無需理會,謹守城壘即可。”

“遵命。”劉洽應道。

“好生做事,我的心胸沒那麼狹窄。若立功,富貴何憂?都是東海人,我不用你用誰?切記。”叮囑完後,邵勳策馬離去。

劉洽有些動容,愣愣站了許久後,又對着邵勳的背影行了一禮。

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1331章 薄城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059章 苦果第一百章 中邪第1258章 新舊第1410章 碰到了算你倒黴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1422章 感悟第四十五章 勢力(下)第1335章 意志的比拼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148章 我進來了!(爲盟主血色天明加更)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1177章 宗室與家底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1306章 相遇第1392章 沒了(爲盟主真的還想再佛五百年加第794章 新兵第1134章 護鮮卑長史第1052章 期望第1347章 押解第896章 動員(下)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1408章 無題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814章 風起第990章 面見(上)第十六章 汲桑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1221章 第二戰場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986章 第一次朝賀(上)第890章 覺醒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824章 禮物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1323章 不同境遇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955章 亮子第984章 行爲藝術(上)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1287章 初心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831章 伏發第1294章 黃沙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十四章 偉力第二百章 蛻變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1065章 習家池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1415章 意義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931章 換防第1341章 矛盾公開化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896章 動員(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1234章 心氣第1325章 歸正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958章 策略第1124章 小透明
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三十三章 開會第1331章 薄城第1226章 喜劇與悲劇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1059章 苦果第一百章 中邪第1258章 新舊第1410章 碰到了算你倒黴第七十九章 巡視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1422章 感悟第四十五章 勢力(下)第1335章 意志的比拼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148章 我進來了!(爲盟主血色天明加更)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1177章 宗室與家底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1306章 相遇第1392章 沒了(爲盟主真的還想再佛五百年加第794章 新兵第1134章 護鮮卑長史第1052章 期望第1347章 押解第896章 動員(下)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1342章 一點誠意沒有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三十二章 怕了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七十七章 事了拂衣去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1408章 無題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814章 風起第990章 面見(上)第十六章 汲桑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一百十一章 露布飛捷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二百零九章 舊人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七十一章 重建邊防第1038章 來了,都來了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1221章 第二戰場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986章 第一次朝賀(上)第890章 覺醒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824章 禮物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1323章 不同境遇第五十五章 辭別第955章 亮子第984章 行爲藝術(上)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1287章 初心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831章 伏發第1294章 黃沙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十四章 偉力第二百章 蛻變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1065章 習家池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1415章 意義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931章 換防第1341章 矛盾公開化第1405章 給你個好價錢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896章 動員(下)第一百四十五章 搶第1234章 心氣第1325章 歸正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958章 策略第1124章 小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