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屠城

屠,破城多所誅殺也,故稱屠。

但也有學者指出,在早期歷史記載中,屠有攻克的意思,大概是攻城過程中殺傷甚多,但沒有全體屠殺。

這一點有爭議,暫且不論。

但史書中有些“屠”還是好分辨的,聯繫上下文就知道了,比如“泗水爲之不流”等等。

古代屠城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立威震懾。

簡單來說,就是對抵抗比較激烈的地方,或者投降比較晚的地方屠城,起到震懾作用,促使更多人儘快投降。

那麼問題來了,“抵抗激烈”、“投降太晚”有沒有標準呢?

答案是沒有。

有人立下了標準,如曹操,“圍而後降者不赦。”

那麼,曹操執行了嗎?

不一定。

有執行的,如鄴城之戰。

曹操從二月打到八月,圍攻了半年,“屠之”。

這裡是真屠,不是攻克的意思。

“初,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

“公前屠鄴城,海內震駭,各懼不得保其土宇,守其兵衆。”

袁氏婦人、子女都被“侵略”了,可想而知鄴城百姓狀況。

這一仗打得是比較艱苦的,傷亡很大,半年時間呢。

也有不執行的。

“術退保封丘,遂圍之,未合,術走襄邑,追到太壽,決渠水灌城。”

“二年春,襲定陶。濟陰太守吳資保南城,未拔。會呂布至,又擊破之……布夜走,太祖復攻,拔定陶,分兵平諸縣。”

“表將鄧濟據湖陽。攻拔之,生擒濟,湖陽降。攻舞陰,下之。”

“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淵、徐晃圍破之。”

等等。

曹操屠城不少,但也不是每座城不降,攻下來後都屠殺。

那樣純屬有病。

人家不會因爲你屠城後就害怕,提前投降,因爲曹操屠了那麼多城後,據城而守的還是一大堆,有的還讓他攻不止一次,時間很長,傷亡很大。

屠城確實有立威震懾作用,但不用高看其效果。

二、報復發泄。

這又分幾種情況,要麼是死了己方重要人物,要麼是對方反覆無常,要麼是進攻方傷亡太大。

那麼,是不是這三種情況都會屠城呢?

答案是不一定。

曹操的爹死了,“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爲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

這就是典型的報復發泄。

“二月,攻東昌,堅拒數日。大軍四面登梯克之,遂屠戮,縱軍擄掠,焚其房舍而去。”——常遇春屠東昌,這是傷亡過大報復發泄。

那麼是不是一定要這樣呢?也不一樣,看人的。

劉秀攻洛陽之戰,朱鮪殺了他哥,照樣收降。

李世民攻白巖城之戰,對方一度請降,後來反悔,李世民被耍了,暴怒之下說“得城當悉以人、物賞戰士”。

話放出去了,後來破城,李世民又不忍,下令禁止燒殺搶掠。

後果是什麼?“三軍大噪”,將領們上前請他收回成命。這是譁變的趨勢。

李世民下馬謝曰:“將軍言是也。然縱兵殺人而虜其妻孥,朕所不忍。將軍麾下有功者,朕以庫物賞之,庶因將軍贖此一城。”

最後李世民用自己的威望安撫,出私庫的錢贖人,平息了下去。

李世民一生,只有夏縣一次記錄。

“夏縣民呂崇茂聚衆自稱魏王,以應武周。”

“上於是悉發關中兵以益世民所統,使擊武周。”

“高祖令太宗益兵進討,屯於柏壁,相持者久之。又命孝基及陝州總管於筠、工部尚書獨孤懷恩、內史侍郎唐儉進取夏縣。”

簡單來說,這是與劉武周的戰爭,李世民是統帥,他在柏壁與敵主力相持。

夏縣有個呂崇茂的聚衆作亂,自稱魏王,響應劉武周,李世民帳下的三位將領去攻夏縣,屠城。

李世民是統帥,背鍋沒毛病。

雖然很多人爲他辯解——

《唐高祖實錄》——

“帝(李淵)曰:‘平薛舉之初,不殺奴賊,致生叛亂,若不盡誅,必爲後患。’詔勝兵者悉斬之。”

《唐高祖實錄》說李淵下令。

《新唐書》:五月壬午,秦王世民屠夏縣,這裡直接說李世民屠城。

但他是統帥,鍋是逃不掉的。

三、激勵士氣。很簡單,讓士兵們搶劫,玩女人。

朱元璋攻太平,“上謂諸軍曰:‘前有州曰太平,子女玉帛,無所不有。若破此一州,從其所取。”

朱元璋用子女財貨激勵士氣。

當然他忽悠了士兵,後面沒讓屠城,而是讓城中富商百姓出錢發賞。

四、糧草不足。沒有足夠的糧食養俘虜,乾脆殺了了事。

這個太多了。

戰爭年代,有時候都吃“肉脯”了,哪來餘糧?

破城之後,城裡的糧食就是進攻方的軍糧,怎麼能養俘虜呢?

“至六年春,城中食盡,乃攻之,遂屠舒。”——這是劉秀的部隊。

五、兵力不足。打完這座城,還有別的戰鬥任務,兵力不足,擔心降而復叛,於是屠城。

最有名的大概是長平之戰了。

這其實是兩方面綜合起來的原因。秦軍既無糧,也對俘虜不放心,於是屠殺了事。

最後總結。

古代打仗,聞風而降是少數,大部分必然要抵抗的,必然要進攻方付出傷亡的。

只要抵抗了,讓進攻方付出代價了,就要屠城,這是什麼殘暴行爲?

連曹操都不這麼做。

劉秀也不是每座抵抗的城都屠。

李世民起兵以來,攻破了那麼多城池,也就屠了夏縣一次。

劉備一次都沒屠。

照有些人的說法,是不是這樣就讓人心裡沒負擔,可以放心抵抗了?事實證明並不是。

屠城之中,大部分其實是爲了財物、女人。

軍紀差的部隊,沒有什麼攻城傷亡也會屠,甚至吃了敗仗,不相干的人也要屠。

“初,諸將破城,暴橫多殺人,城中人民夫婦不相保。”

“上爲之惻然,即召諸將謂曰:“比諸軍自滁來,多虜人妻女,使民夫婦離散,軍無紀律,何以安衆?凡軍中所得婦女,當悉還之。””

以上這兩段是朱元璋攻太平時的記錄。

那一陣並沒有什麼傷亡大的攻城戰,但士兵們就是愛殺人搶劫強姦,朱元璋都很無奈——

“將欲發兵取京口,上不親行。恐帥首縱諸軍焚掠太甚,猶豫未決。”

還沒出兵呢,傷亡大小都不知道,老朱就擔心將士們“焚掠太甚”。

錢財女人是士兵們最看重的,自古以來都是,什麼報復殺人,那都是過程,不是結果。

老曹屠了那麼多,後面還是一一攻城。

到最後,程昱都爲老曹的規矩做闡述了,說“必降之賊”哪怕抵抗了,也可以不殺。

劉備入川,可是一路打過去的,他沒屠城。

說到本書,臥槽,安平前後抵抗不到一個月,這就叫傷亡大了。

那你讓圍攻半年、一年乃至更久的怎麼辦?那是什麼傷亡?

攻城一個月,我感覺連中位數時間都沒到,有些人是不是對古代攻城時間沒有概念?對傷亡也沒有概念?

劉裕圍攻廣固內城大半年,也只殺首惡,脅從不問。

看到堅守抵抗,動不動就要屠城震懾人家?怎麼一個個比古人還殘暴?

第1017章 試探?第十章 亂兵西晉爵位制度第1389章 雙贏第1426章 閒言第1275章 門路第一百十七章 別無選擇第1193章 能力第三十章 勤王第1315章 調動(下)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1391章 閒居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868章 新氣象第822章 程府第1119章 晉祠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1225章 宣城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1349章 處置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1173章 議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1408章 無題第十六章 歸心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1243章 老區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821章 哭秦庭?第1029章 補救(上)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1269章 太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1379章 回汴第二章 消化(下)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五章 弒君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1335章 意志的比拼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十二章 義務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九章 頓丘第1303章 九月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二十五章 分蛋糕第1227章 奇遇第1251章 海路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997章 瀋陽第847章 破壞第1331章 薄城第1382章 兄弟之間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799章 對策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1107章 登高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1363章 船海(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舊地重遊第1217章 變天第一百十章 派別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一章 徵辟第1238章 散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
第1017章 試探?第十章 亂兵西晉爵位制度第1389章 雙贏第1426章 閒言第1275章 門路第一百十七章 別無選擇第1193章 能力第三十章 勤王第1315章 調動(下)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1391章 閒居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868章 新氣象第822章 程府第1119章 晉祠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1225章 宣城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1349章 處置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1173章 議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八十二章 試探準備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1231章 最終選擇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1408章 無題第十六章 歸心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1243章 老區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一百九十七章 堵截(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作亂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821章 哭秦庭?第1029章 補救(上)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1269章 太子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1379章 回汴第二章 消化(下)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五章 弒君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1335章 意志的比拼第二章 部曲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十二章 義務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九章 頓丘第1303章 九月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二十五章 分蛋糕第1227章 奇遇第1251章 海路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997章 瀋陽第847章 破壞第1331章 薄城第1382章 兄弟之間第1011章 蕭關善後(上)第799章 對策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1107章 登高第三十章 口袋裡的老鼠第1363章 船海(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舊地重遊第1217章 變天第一百十章 派別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三章 巴掌與甜棗第一章 徵辟第1238章 散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