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決斷難做

石勒兜了一圈,自北門回城,點檢一下兵數,不過步騎數千人罷了。

他沒有時間耽擱,直接在大街上縱馬奔馳,至南城牆下後,下了馬,直奔城頭。

他的心情有些惶急,身上的傷口隱隱作痛,腿腳也有些痠軟,太陽穴突突直跳,大口喘着粗氣。守城軍士見了,目瞪口呆,紛紛避讓開來。

“如何?”石勒上了城,第一時間找到王陽,問道。

王陽面色凝重,沒有多說,只指着城外,說道:“大王一看便知。”

石勒放眼望去,卻見蒼茫大地之上,人馬屍體相枕,密密麻麻。

無數俘虜排成長龍,垂頭喪氣地向南走去。

他粗粗數了數,不下五千人。

三萬步卒出城廝殺,被殺多少還不知道,眼前這五千俘虜是紮紮實實的,着實慘不可言。

邵勳其實沒有什麼花哨的佈陣。

他站在高臺之上,也沒有任何出彩的指揮。只是時機到了,下達一道命令,大軍執行,然後獲勝,如此而已。

完全可以說,他那個位置隨便換個有點經驗的將領,一樣會如此指揮,一樣會獲得勝利。

一萬二千重步兵,排成前後左右四個小方陣,組成一個大陣,先抵住騎兵衝鋒,然後層層推進,步兵接戰,一舉摧垮己方三萬步兵,將他們像趕羊一樣趕進護城河,趕過羊馬牆,趕到城門口……

但他也明白,這只是自己不服氣的心理在作怪。

真正的戰場,哪來那麼多來來回回?

九成以上的出營陣列野戰,半個時辰內就分出勝負,結束戰鬥了。

況且他們這麼一支士氣低落的部隊,不一觸即潰已經對得起他了。

對邵勳而言,這就是一場輕鬆至極的戰鬥,遠遠不如遮馬堤之戰的強度。

現在的關鍵是——

“回來了多少人?”石勒拉住王陽,小聲問道。

四萬大軍呢,即便密密麻麻排在一起,也七八個方陣,他不信後面先跑的人回不來。

“從城南諸門退回來的,不過萬餘人。騎軍先回,差不多三千騎吧,剩下的多是步卒。”王陽說道:“後面我下令放箭關閉城門了,賊軍追得太急,不敢再放人進來了。”

說到這裡,王陽有些慚愧。

“你做得很對。”石勒說道:“若非當機立斷,可能就讓賊軍驅趕潰兵突進來了。”

隨即嘆了口氣。

城北有大片煙塵,那是跟隨他出戰的騎軍,敗退之時直接走了,不告而別。

他盤算了下手頭的兵力,帶回來兩千騎、步卒三千,城南又敗退回來萬餘人。

城內尚有未出戰的騎軍五千,步卒五六千——這是魏郡太守桃豹的兵,戰鬥力不行,所以此番壓根沒讓他們出戰。

安陽以南、以東地區,還有數千騎在野外活動,一時半會派不上用場了。

現在真正能用的,其實就一萬七八千步卒、一萬騎卒,且士氣低落,器械不全,很難了。

當然,理論上來說不止這麼點兵,因爲之前他還下令徵發了一批鄴城丁壯,發給器械,這也是股力量。但他們能不能打,只有天知道。

“大王……”王陽小心翼翼地瞄了他一眼,欲言又止。

“說。”石勒揮了揮手,目光仍落在城外。

那五千俘虜被晉軍驅趕着向東,似乎開始修築營寨了。

王陽見石勒注意到晉軍的動靜了,於是鼓起勇氣說道:“大王還打算守鄴城麼?”

石勒沒有回答,只看着王陽,道:“繼續說。”

“我觀邵勳打算圍攻鄴城了。”王陽指着外面,說道:“其兵本只屯於草橋之北、鄴城以南,現已分兵城東,開始修築營寨。城北那邊似乎也派了人。如果讓他挖起壕溝,築起城牆,大王覺得該怎麼辦?”

自邵勳大軍抵達鄴城的那一刻起,主動權就已經完全操於他手了。

他完全可以在鄴城四周大挖壕溝,掘塹三重,引水灌之。

挖溝挖出來的土就地夯實爲牆,然後在三重壕溝外安營紮寨,築起高臺,布好弓弩,到時候怎麼突圍?

這也是石勒爲什麼不願意死守鄴城的原因。

就三個月糧草,被人這麼一搞,三個月後大軍餓着肚子,難道吃人?

好,就算能吃人,但士氣一定更低落了,屆時被人一突而入,大面積倒戈是必然之事。

甚至都不一定等到三個月,就會有人投降了。

今日出城野戰,大敗而回,局面沒有任何改觀,還惡化了,這一把算是搏輸了。

而邵勳的意圖應該沒有改變,他開始付諸實施了:掘壕築牆,圍困鄴城。

圍困的同時,肯定還會有進攻,一方面是牽制守軍,讓城外得以順利掘壕,另一方面則是趁着守軍士氣低落,看看有沒有便宜可佔。

這不——

“咚咚咚……”鼓聲響起,之前未出戰的晉軍輔兵已排着整齊的隊列,慢慢靠過來了,這是要攻城!

“大王,邵勳兵臨鄴下,左近塢堡莊園定然降之,出糧出丁。掘壕築牆要不了多久的,若再猶豫下去,一旦讓邵賊把鄴城團團圍住,可就走不了啊。”見石勒不說話,王陽有些着急。

石勒張了張嘴,始終沒說出什麼。

鄴城說白了,就是一座土石木料構築的城池罷了,本身造得過大,需要太多兵力防守,周圍又無任何險要地勢,所謂易攻難守。

從軍事角度來說,價值不大。

但從政治角度而言,它又意味着太多。

河北第一名城、運漕樞紐之地、曹魏霸府……

這一樁樁加在上面,讓鄴城變得舉足輕重。

他在這裡幾年了。

勸課農桑、分地分宅、拉攏豪族、訓練兵士,他的次子也出生在這裡。

他手下很多將校與鄴城豪族聯姻。

他甚至打算在這裡開辦學校,讓每個將佐都挑選子侄,送進去讀書。

這麼多計劃,這麼多牽絆,豈能說走就走?

一走,多年努力毀於一旦,威望一朝散盡。

一走,他便成爲無根之萍,依附他的部落都不一定會再買他賬——難道邵勳不能招誘部大、酋帥們嗎?

石勒不敢這麼小看他。

他總覺得邵勳手段很厲害,說不定就和諸胡首領打成一片,讓那些人爲他效力。

鄴城一丟,他都不知道有幾個人還願意跟隨他。

十八騎應該沒問題,但底下的兵將呢?

縱有大批人跟隨,邵勳不會追擊嗎?

八月金秋,豐收之季,粟麥遍野,鬼知道他能打到哪裡。

這個人,可是把靳準追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真的狠,不遠不近地吊在後面,始終維持一天的路程,讓匈奴人心惶惶,不斷有人掉隊,都不用他殺,自己就散了。

士氣,這是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東西,不僅僅有軍事上的士氣,還有政治上的士氣。

軍事士氣沒了,軍兵離散。

政治士氣沒了,就像自城北逃走的那幾個部大一樣,不告而別。

難,難,難,左右爲難!

他已經四十一歲了,再出奔流浪,若無外敵還好,但北有王浚、南有邵勳,他幾乎沒有了自立的可能,也沒這個時間了。

平陽天子一紙敕命,就能把他調來調去,即便有老兄弟願意跟着他走,最終也會被消磨在一場又一場沒有意義的戰鬥上,最終爲劉家天子的權勢添磚加瓦。

“大王,不能再猶豫了啊。”王陽唉聲嘆氣,道:“邵勳從一開始就打着圍困的主意。他七萬人馬,如何攻五萬兵戍守之大城?他現在已經不掩飾了,一旦——”

石勒止住了他後面的話,問道:“如果退守三臺,你覺得還有沒有轉機?”

他沒有提外城。經此大敗,外城多半守不住了。

不信?

晉軍輔兵已經來到了城下。

城頭守軍在軍官的命令下,拈弓搭箭射去——但也僅僅是射箭罷了,真談不上箭如雨下。

他們的本領很差,本來就沒多少人會射箭。

逃回來的人士氣低落,還不斷向周圍人散播着恐慌,而且他們在逃跑途中扔掉了大部分武器,這會別說弓了,一人一杆長矛還是勉強補足的。

石勒覺得,若非他和王陽站在城頭,這些驚弓之鳥可能已經跑了。

爲今之計,只有罷遣掉這些士氣低落的羸兵,挑選精卒退入相對堅固的三臺,或許能堅守更長時間。

“大王,若退往三臺,邵勳都不用在城外掘壕了,直接進駐鄴內,於三臺外挖溝築牆,幾天工夫就弄完了。”王陽搖了搖頭。

石勒“唔”了一聲,彷彿沒注意到城上城下越來越猛烈的殺聲,只看着遠方,凝眉沉思。

王陽也不催他,只默默等待。

在他看來,大胡進了鄴城幾年後,沒以前那麼幹脆了。

當年在公師藩手下,敗了就跑,跑了後就躲起來。風聲過後再重新出山,召集人馬起事,你能奈我何?

但從流寇變成坐寇後,有了罈罈罐罐,有了所謂的“大志”,想法就多了,也不純粹了。

“先守城吧。”石勒拍了拍王陽的肩膀,道:“城頭你來指揮,我去整頓潰兵。”

王陽有些失望,但還是點了點頭,道:“遵命。”

就在此時,有親兵上來報訊:威遠將軍劉達在城東勸降,言其被俘後,陳公親手爲其解綁,賜以酒食、錦袍,關懷備至。他受陳公感召,深恥前非,前來勸降。陳公只罪大胡一人,餘皆不問,執賊渠首級來降,立受升賞。

石勒、王陽對視一眼,盡皆無語。

劉達是羯部騎將、石勒之妻劉氏從弟,官拜威遠將軍,比普遍是四品將軍的十八騎低一級,但也不可小視,因爲他真的有跟腳,有自己的部落,就像晉人士族有部曲莊客一樣。

邵勳你還要臉不?玩這一招!

同時,石勒感到了一股深深的寒意。

劉達都能降,還有誰是可靠的?

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1309章 回家(下)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933章 謀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1290章 話聊第二百十二章 註解第1217章 變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六章 棗嵩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867章 會見第五章 程府宴第1269章 太子第801章 政務第1397章 送行第1310章 反向回家第1183章 變革第1268章 兒女之事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835章 勝利!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991章 面見(下)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1168章 奔喪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十三章 無題第1076章 一如既往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八十七章 歸使第864章 試點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1425章 河東第1029章 補救(上)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1103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905章 全線進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1034章 賭神(上)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七章 文昌殿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1031章 土斷與商(上)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1256章 行田(上)第1267章 歸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類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991章 面見(下)第954章 結算(下)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909章 擊破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177章 宗室與家底第908章 阻截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二百章 蛻變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1143章 面面俱到第992 居喪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1151章 大略第1030章 補救(下)第1344章 到了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863章 震盪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五十五章 諸項安排第806章 汾水(下)第1279章 摸底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1079章 丟下第1170章 表兄弟第850章 失敗者第1079章 丟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
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1309章 回家(下)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933章 謀算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1290章 話聊第二百十二章 註解第1217章 變天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六章 棗嵩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867章 會見第五章 程府宴第1269章 太子第801章 政務第1397章 送行第1310章 反向回家第1183章 變革第1268章 兒女之事第一百零一章 突入、聲勢第835章 勝利!第七十八章 圍攻第991章 面見(下)第1334章 攻城之法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五十九章 戰機(下)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1168章 奔喪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十三章 無題第1076章 一如既往第六十八章 兩口子第808章 站直了,別躲!第八十七章 歸使第864章 試點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1425章 河東第1029章 補救(上)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1103章 應對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905章 全線進攻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一百四十八章 行路見聞(下)第1034章 賭神(上)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七章 文昌殿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1031章 土斷與商(上)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1256章 行田(上)第1267章 歸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類第1086章 彙報與策略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991章 面見(下)第954章 結算(下)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909章 擊破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1177章 宗室與家底第908章 阻截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二百章 蛻變第七十六章 怎麼辦第1143章 面面俱到第992 居喪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1151章 大略第1030章 補救(下)第1344章 到了第1328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863章 震盪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五十五章 諸項安排第806章 汾水(下)第1279章 摸底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1079章 丟下第1170章 表兄弟第850章 失敗者第1079章 丟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