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結算(下)

王衍回到洛陽時,去金谷園轉了一圈,隨後便走了。

裡面天天殺羊,醉漢一大堆,滿園真·胡言亂語。

大冬天的,赤膊摔角的人隨處可見。

還有人喝醉了,枕在硬邦邦的獵物身上,小憩一會——多爲鹿這種洛陽一害。

王衍一打聽,知道這些人要正旦朝賀之後纔會走,便死了心,直接住洛陽城裡的老宅了。

回家轉了一圈之後,久不見一雙女兒和外孫女們,王衍覺得沒甚意思,於是又經銅駝街出了城。

城南開陽門外,邵勳身邊簇擁着一羣人,對四周指指點點。

“這就是辟雍吧?”邵勳很懷念地看着只剩半截牆的院子,道:“二十多年前我戍於此地,彼時兵不過數百,而張方之兵甚衆,那次若賊兵全力殺來,結局難料。”

緊跟在邵勳身側的是大晉衛尉羊冏之、羊獻容的叔父。

這個位置本應該是尚書令庾珉的,但入冬之後,他便已臥牀不起,和從弟庾琛一樣,竟都時日不久。

庾氏一下子失去兩根頂樑柱,聲勢很明顯受到了影響。

潁川集團內部還在進行激烈的勾兌,但其他人可不管你,庾琛、庾珉不在,羊冏之就自然而然地頂了上來。

“張方之輩眼裡只有洛陽,連城西都未盡佔,城南也就劫掠一番罷了。”羊冏之說道:“此輩目光短淺,不足成事。”

邵勳哈哈一笑,進了已半成廢墟的辟雍。

入眼所見,盡是斷壁殘垣,還有焦黑的樑柱,爛磚碎瓦滿地都是,荒草厚實得幾乎成了甸。

偶爾還能看到一粒一粒的羊糞,顯然有人在這裡放過羊。

邵勳四處走了走,最後停在一間屋舍前。

庾琛一家曾經住在這裡,邵勳彷彿還能看見庾文君那月牙般笑眼。

“剷平了吧,新建一坊。”邵勳說道:“便如鄴城、汴梁那般。”

說完,又轉過身,看向跟在身後的數十官吏,道:“外城盡成丘墟,都得清理一番。將來多建一些豪宅,賞賜君等,也不枉二十年扈從之功。”

此話一出,氣氛陡然變得熱烈了起來。

在都城有一套宅子,這種機會在開國時容易一些,那時候甚至能有不少普通百姓居住在地段很好的地方。

但隨着時間延長,幾十年、上百年之後,別說普通百姓了,一般的官員都很難在京中得到宅院。尤其是外地升調入京,本身級別又不夠住官邸的,那就只能租房子了,這種現象並不少見。

汴梁的情形大家有所瞭解,和曹孟德營建的鄴城一樣,規劃了許多裡坊,離皇城、宮城越近,價值越大。

聽樑王的意思離皇城較近的裡坊會修建非常漂亮的豪宅,佔地較大。

離皇城較遠的裡坊本身價值就低了,還不會修建豪宅,可能只是中小型院子。

從龍早,得豪宅。

從龍晚,就只能住小院落了。

他們這批人既是從龍較早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功勞,機會很大。

“宣陽門外第一坊,臨銅駝街,可置通政坊。”邵勳看向羊冏之,道:“坊建二宅,一宅盡半坊之地,羊公勞苦功高,可得其一。”

羊冏之聽了臉色微變。

一宅盡半坊之地,這得是王府級別了,規格驚人。

若劉曷柱、劉閏中等輩得此宅,他們只會驚喜,然後面上略微推卻一番,最後“勉爲其難”收下。

但羊冏之不同,他想法多,總覺得這樣會把羊家架在火上烤,被別人嫉妒。

於是立刻推辭:“僕功勞甚微實不敢受此厚賞。”

“該是你的,便是你的,何須如此?”邵勳擺了擺手,道:“就這麼定了。泰山羊氏爲我征戰四方,還保得兗東、豫東乃至徐州安穩,何賞不可得?公勿要推辭了。”

羊冏之嘴角泛起苦笑,道:“僕忝爲羊氏耆老,諸般功績皆是族中小兒輩打下的,我得此宅,實難心安。”

邵勳笑而不語。

羊冏之肯定有辦法安撫族中旁支及子侄輩。不懂也沒關係,我可以派人暗示。

開國之後可要度田了羊家這麼大的家業、這麼多部曲,還打過仗,戰鬥經驗豐富,可以分一分嘛。

不分,其他人怕是會有意見。

羊冏之肯定也想到這一點了,但具體怎麼做,就要看他自己的選擇了。

而羊氏其實也是世家大族的一個縮影,只不過其實力較強,較爲典型罷了。

見邵勳堅持要將此宅賜予他,羊冏之漸漸明白了,微微嘆了口氣。

邵勳扭過頭,低聲道:“羊氏乃天下望族,二十年來,不知道幫了我多少忙,便是再多的賞賜也受得住。待開過年來,此宅營建完畢後,便可掛上‘太尉府’的牌匾了。”

羊冏之是大晉衛尉,在樑國內無官,邵勳所說的“太尉”顯然是開國後新朝的太尉了,與太師、太保、太傅、司徒、司空同爲六公之一,正一品。

如此尊榮,確實是厚賞了,羊冏之也說不出什麼話來,雖然他清楚樑王從不吝嗇這些官位、名爵、財物賞賜,他更看重土地、戶口。

還有什麼好說的?羊冏之也不知道,只能低聲道謝。

******

王衍抵達開陽門外時,人已散得差不多了。

邵勳正在對面的明堂內閒逛。

此間搭了不少帳篷,殘存的屋宇內也住了不少人,多爲從長安遷過來的楊韜部衆。

這些人先從隴西來到長安,住了沒幾年,又從長安來了洛陽,也是夠苦逼的。

更苦逼之處在於,他們還需要幹活,即清理洛陽城外的廢墟,乃至營建房屋,就是傳說中的以工代賑。

這些時日,已經有人逃亡了,實在太苦。

至於說爲什麼不叛亂,那是因爲附近軍兵的人數是他們的好幾倍,而他們中還包含大量老弱婦孺。

不想死就不要作死。

想死的人已經被弄死了。

王衍對這些人沒什麼興趣,見到邵勳後行了一禮。

邵勳回了一禮,然後笑道:“太尉來得正好,大事還需你來籌劃。”

“唉。老夫一輩子的名聲,就這一回,全賣掉了。”王衍悻悻道。

“值了。”邵勳開玩笑道。

和這老登說話,無需雲遮霧罩。你繞圈子繞不過他,他能連說半個時辰,看似振聾發聵,其實空無一物,全是情緒輸出。

邵勳太知道怎麼和王衍相處了。

不要和他玩心眼,你玩不過他。

不要和他玩權謀,你也玩不過他。

說話直接點,你要是打啞謎,王衍立馬化身謎語人,把你忽悠得找不着北。

邵勳知道自己擅長的是什麼,對方擅長的又是什麼。

和平年代,有規則束縛,王衍吃死他。

亂世之中,他用刀子創造規則,吃死王衍,就這麼簡單。

“真要廢立天子?”王衍低聲問道。

“我實不想這麼做。”邵勳說道:“但一堆事要做,天子恐撐不了多久了。”

“老夫聽聞了。”王衍嘆道:“古人云——”

“太尉。”邵勳咳嗽了下。

王衍笑了笑,道:“大王皇極已建,然步履猶艱。昨日會諸劉,今日見羣僚,建制度、定官位、分貴爵,確實不克分身。禪代之事,老夫自擔之。”

“太尉費心了。”邵勳笑道:“開國之後股肱之臣,舍太尉何人?吾聞平原郡物產繁殷,便以其爲君之食邑。”

平原郡沒遭受特別大的戰爭破壞,一千五百戶的租賦直接劃給王衍,是一筆非常穩定的財富。最關鍵的是,此郡在樑王控制之中,開國之後就給,能立即收租賦。

王衍隱隱聽聞,潘滔被封爲豫章郡公,就差上他一籌了。

豫章轄十五縣(本十六縣,劃了一縣入潯陽郡),是江南僅次於丹陽的大郡、富郡,但問題是此郡還在司馬睿手中,得等到攻滅江東後才能實給。

這就是差別了。

當然,王衍對這個其實也不是很在意。

說難聽點,開國後度田將會給王家造成不小的損失,豈是一個郡公可以彌補的?

但這個形勢下,他也想不出什麼奇計來阻止這件事,只能默認了。

另外,自魏以來,食邑數量便不是一成不變的。

立功了可增食邑,犯錯了可減食邑。

有的亭侯、鄉侯食邑甚至比郡公、國公還多,這便是因爲戰場立功了,朝廷沒有提其爵位,只多給了食邑,於是就出現這麼一種奇怪的現象。

一千五百戶只是初始定額,將來是有可能增減的。

此番聽到邵勳親口許諾將來封他爲平原郡公,王衍心下大定,這意味着他在新朝的地位必然位居前列。

還有,“股肱之臣”何意?你不妨把話講得明白些,是不是丞相?

庾子美都沒來洛陽,顯然身體不行了,丞相會不會落到我頭上?

王衍按住心中思緒,道:“大王厚恩,僕難以爲報,唯有盡心任事。正旦朝會之上,或可由監國太子發詔禪讓,大王辭之。第二次發詔,或可於三月。第三次發詔,大王覺得何時爲佳?”

“太緊了,很多事來不及操辦。”邵勳說道:“先不要着急。待涼州那邊有消息之後再說。”

涼州張茂已經病死了,現在做主的是張駿。

昔年張軌死前,就有很多反對他的人,後被一一壓服乃至討平。

張軌死後,長子張寔接位,但權威比起張軌那會不可同日而語,最後他也是以被人刺殺而死爲結局。

張寔死後,弟弟張茂被衆人推舉,自任平西將軍、涼州牧,州內更加混亂。

匈奴大軍威逼,張茂稱臣。

拓跋鮮卑勢大,張茂又稱臣。

如今張茂也死了,張寔之子張駿襲西平郡公之爵,自爲涼州牧。

值得一提的是,張家諸人雖然事實割據,但都沒稱制建國,最高職務就只是涼州牧而已,說穿了就是漢末軍閥那般。

當然,朝廷承認的只有西平郡公,其他什麼將軍、州牧,都是自封的。

秦州收復後,邵勳已派使者前往涼州,看看能不能談出一個結果。

涼州兵雖銳,但戶口少,本身也很窮,沒法打長期消耗戰。

歷史上後趙派遣大軍征討失敗,原因很多,但說實話,換個打法,派出大量騎兵襲擾,同時招撫涼州治下郡守、縣令、部落酋長,憑體量也耗死涼州了。

總之能不打就不打,邵勳甚至能忍受張駿繼續當涼州都督(州牧肯定是不會給的),前提是當大梁朝的都督。

大梁朝不是前趙、後趙,涼州沒必要死扛。

不過,若張駿真是大晉朝忠臣,那就沒辦法了,只能武力解決。

至少在目前,邵勳願意給張駿一個機會。

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904章 亂戰(下)第1111章 收復第975章 暢談第923章 躍進西岸第1133章 看法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三十六章 搗巢(下)第1036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六十章 勝敗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本錢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一十二章 爭第923章 躍進西岸第一百五十八章 到中樞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882章 商隊第1382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953章 結算(上)第1107章 登高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章 徵辟第1271章 道第901章 狹路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十五章 幕府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975章 暢談第1047章 會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1225章 宣城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1223章 相天下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差之人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1042章 挑選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十一章 努力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主角養兵數量第六章 巡河(下)第十章 契機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908章 阻截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1083章 魚腹第1218章 威逼第1135章 新衙門開張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1398章 清明(上)第十六章 汲桑第1421章 靠攏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1330章 大進軍(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1071章 兩座城市第1235章 擺爛第1118章 溫與趙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二十八章 打前站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1290章 話聊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823章 朝賀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
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904章 亂戰(下)第1111章 收復第975章 暢談第923章 躍進西岸第1133章 看法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三十六章 搗巢(下)第1036章 婚禮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華臺第六十章 勝敗第八章 同化之法第二十六章 真正的本錢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1411章 戰鬥力與賜名第一十二章 爭第923章 躍進西岸第一百五十八章 到中樞來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882章 商隊第1382章 兄弟之間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治喪之餘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953章 結算(上)第1107章 登高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章 徵辟第1271章 道第901章 狹路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十五章 幕府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975章 暢談第1047章 會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1225章 宣城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1223章 相天下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差之人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1042章 挑選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十一章 努力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職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994章 重走宜陽路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主角養兵數量第六章 巡河(下)第十章 契機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908章 阻截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1083章 魚腹第1218章 威逼第1135章 新衙門開張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一百二十八章 地勢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858章 白登山(下)(爲盟主穀神通加更)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一十五章 操控第1398章 清明(上)第十六章 汲桑第1421章 靠攏第四十二章 我有多少兵?第1330章 大進軍(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1071章 兩座城市第1235章 擺爛第1118章 溫與趙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二十八章 打前站第六十八章 造橋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1213章 散裝盟友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1290章 話聊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823章 朝賀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