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6章 一如既往

江陵已經是“不夜城”了。

夜生活就是戰鬥,徹夜不休,廝殺一整晚。

寅時,陶斌被一陣鼓聲吵醒。

努力幾次後,始終無法再次入睡,於是起身穿衣,披掛整齊之後,步出了府邸。

正月下旬了,離開春沒有幾天,天空卻又飄起了細碎的雪花。

陶斌下意識伸出手,任憑雪花落入掌心,慢慢融化。

看起來有點像眼淚。

他擡起頭,看向夜空。不知爲何,突然起了點詩意,但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沒有做詩賦的心情。

這雪卻不知在爲誰哭泣!

街道兩側蹲着許多軍士。他們不是沒地方住,而是隨時準備增援城頭,不得不如此。

陶斌甚至聽到了小聲的哭泣。稍一打聽,原來是從湘州調來的援軍。

湘州兵原有兩千,基本是最近唯一一支入援江陵的部隊了。他們其實在湘州諸郡剿過賊匪,打過流民軍,不是沒有戰鬥經驗的,但甫一上戰場,就被樑軍兇猛的攻勢給趕下了城頭,差點鬧出笑話:不少小城都能守不短的時間,江陵差點因爲湘州兵潰退被一鼓而破。

最後沒辦法,還是調荊州兵上陣,仗着地利和人多勢衆的優勢,在付出重大傷亡的情況下,擊退了樑軍。

昨日出城增援水寨,陶斌都沒敢調湘州兵,可見已經對他們完全失去信心了。

但這些人也不能不用,畢竟還剩千把人呢,只能將他們與豪族僮僕混編在一起,組成一支兩千人的部隊,時不時上城輪換久戰疲憊的荊州兵,畢竟他們人不多了,已不足兩千五百之數。

陶斌沒有處置那個哭泣的士兵,繼續向前走着。

走到一處時,親兵突然攔住了他。

陶斌一怔,看向前方的黑暗深處。

那裡曾經是一處軍營今只點了幾盞昏暗的油燈,微弱的火苗在風雪中搖曳不定。

營中似乎有人,因爲偶爾傳出幾聲咳嗽。

似乎又沒人,因爲大部分人像死了一般躺在乾草、葦蓆之上。

他想起來了,那是傷病營。

作戰受傷的,生病倒下的,基本不做區分,一股腦塞到此地。

照料他們的多爲強徵而來的江陵百姓,本身十分抗拒,更沒有報酬,於是照料得十分潦草,這從風中傳來的淡淡臭味就能看得出來。

傷病員們竟連哼幾聲的力氣都沒了,全是等死狀態……

陶斌沒敢再向前,而是轉向了另一個方向。臨行之前,暗道明日或可多徵集一些百姓過來,眼前這些稍稍有些過分。

他很快轉到了一處城牆根下。

隔着土牆,他都能感受到那一陣陣襲來的震動。

他知道,樑人在用霹靂車轟擊城牆。

但其實沒什麼效果,最主要的原因你想都想不到:找不到那麼多石頭,打磨也極其費事。

而在一開始的時候,守軍還是手忙腳亂過一陣子的。爲了摧毀他們的霹靂車,數次派人出城衝殺,結果吃了大虧,幾次下來損失了千餘人,於是後面就裝死了,任你砸。

不知不覺間,陶斌一行人來到了北城。

這裡同樣坐着不少軍士。

只有少數人穿着破破爛爛的綿衣,絕大部分人靠在火盆邊,不斷往手上哈着熱氣,或者站起來跺腳。

潮溼的江陵,一旦遇上雨雪,就分外讓人難受。

有的火盆漸漸暗淡了下去,很快就有人麻木地提着斧子,拆起了門板。

門板不知道從哪裡弄來的,但過程應該不會很平和。

陶斌踩着馬道兩側的臺階往上走。

雪後十分溼滑,他小心翼翼地走着,不一會兒便上了城頭。

好一派燈火通明的壯觀景象!

從江陵城北一直延伸到北方極遠之處,營地一座連着一座,火把、火盆、燈籠如同繁星一般,點綴在整片大地之上。

陶斌不知道守城軍士看到這副景象時會怎麼想,反正他初次見到時非常震撼。

這麼多兵聚集在城外,帶來的壓迫力是十分巨大的。

尤其是當他們發起潮水般的攻勢,一波又一波撞擊江陵城的時候,總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莫能抵禦的感覺。

以此觀之,荊州兵真的很不錯。

站住了,沒被嚇倒,還能依託城牆地利固守時不時出城襲擾一番,這個戰鬥力十分強勁。

但他們以前還被本地人嘲笑,說他們的關西口音十分奇怪,又或者晉語都說不利索——荊州軍自劉弘創建伊始,便以諸郡蠻夷、巴蜀流民、關西逃難百姓以及部分荊州本地人組成。

若沒有他們,江陵此時已然爲樑軍攻破。

但他們的人數也不多了啊,只剩兩千五百上下,帶着兩千湘州兵、江陵豪門僮僕,勉力守禦着。

城中還在徵發青壯,新得兩千餘人,目前正在整訓,但陶斌也知道他們不甚可靠。

或許,再過一段時日,就該放棄外城,退守內城了,但這也意味着他們徹底失去了出逃的機會。

對此,陶斌有些猶豫不決。

他的妻子兒女、兄弟姐妹都在城中,難道任由他們與江陵共存亡嗎?

陶斌不甘心,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但他同樣很清楚,一旦他趁着外城沒失守,將家人送到城外乘船撤走,那麼江陵守軍的士氣也就崩潰了。

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長期保密,只要你做了,總會被人知道的,無非時間長短而已,但陶斌又忍不住想要做這件事。

兩難的選擇!

風雪之中又響起了頗具節奏的鼓聲。

陶斌放眼望去,卻見那燈火照耀不到的地方,無數黑影正在閃動。

他們的動作很快,似乎還帶着點悲壯淒涼的氣勢,以一種亡命般的姿態衝向江陵城。

燈火通明之處,則站滿了一支器械精良的部伍,死死盯着正在發起進攻的“同袍”。

後隊斬前隊,老伎倆了,殘酷卻又實用。

陶斌知道,今夜又將無眠。

血註定要流成河。

******

樑軍大營之中,蔣恪也登上了高臺,俯瞰江陵。

一隊隊弓手已經來到了土臺下邊,快速攀登着。

一共三座土臺,全部位於城北,是輔兵丁壯們花費半個月建成的。

每臺可容納數十名弓手甚至可以擺放數具強弩,日夜不停地對江陵發動攻擊。

弓手們只是第一批。

他們上去之後,還會有大量丁壯將巨大、沉重的弩車推上去,架設起來,居高臨下轟擊敵軍——是的,土臺乃夯土築成,整體比江陵城牆還高,擁有居高臨下的優勢。

晉軍若不敢出城,那就放心大膽地射擊。若試圖出城毀掉土臺那就抓住機會,爭取多殲滅一些守軍——在城頭殺一名敵軍十分費勁,但正面野戰殺起來就要容易許多了。

前方已經展開了廝殺,蔣恪卻下了高臺,不想多看了。

天子已南下襄陽,雖說主要忙於各類善後事務,但他肯定會分出一部分精力,密切關注着竟陵、江陵兩處戰場。

而襄樊投降後,大批人馬陸續南下。

據蔣恪所知,以鄧嶽爲首的八千多襄陽降軍已經抵達竟陵城下,然後直趨東方,攻楊口軍戍。

聽聞陶侃已遣部將陳修率軍數千馳援,務必不能讓這兩地失守。

而這兵一東調啊,顯然沒法對江陵提供太大的支持了,這對他而言是件好事,但同時也是壓力。

這場戰爭,他難得地得到了機會,若功敗垂成,這輩子也就到此爲止了。

“嗡……”前方響起了弩車發射時巨大的噪聲。

“嗡……”第二座高臺上也響起了聲音。

弩車笨重、遲緩、發射緩慢,但威力十分強勁。

射出去的大型弩矢比槍桿還粗,幾乎趕得上步槊了。當它們攜萬鈞之勢射向江陵時,往往能產生巨大的動靜。

果然,江陵北城上響起了巨大的喧譁聲,似乎有些混亂。

不過沒用多久,驚呼騷亂漸漸平息了下去,留下的唯有怒吼聲、叫罵聲和慘叫聲。

蔣恪哂然一笑,這僅僅只是個開始罷了。

這一次,他比攻打紀南城時做好了更充分的準備。不厭其煩、不惜血本,諸般能用的辦法他都不介意嘗試一下。

沒有人能長期忍受落在頭頂的弩矢、羽箭。

當你在城頭巡邏的時候,數杆弩矢激射而來,直接將垛口都砸踏了,碎屑橫飛,崩得你額角都是血。

又或者重重地釘在城樓之上,淋得你滿頭滿臉都是灰塵。

箭矢也破空而至,讓你每一刻都提心吊膽,一不留神就被箭矢射中,耳邊流傳着誰誰走路時被樑人射死射傷的消息。

未必真能殺死多少人,但對士氣的打擊十分巨大,慢慢累積下來,說不定哪天敵軍就承受不住,徹底崩潰了。

這是意志的比拼,是本錢的較量,陶斌若無法有效應對,江陵城是撐不了多久的。

攻城戰一打就是一整夜。

天明之後,換了一批人接着上,不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

這一天,荊州幕府長史周撫又率軍抵達江陵城東。兩千蠻兵上岸,直攻土臺,試圖摧毀上面的弩車,斬殺弓手。

不過行至半路之時,被銀槍左營及幽州騎兵聯合擊潰,死傷過半。

晉樑雙方的水師又在城東打了一場,王師敗績。

義從軍一部在城西活動,逼迫一支晉軍水師後撤,因爲他們不敢派人登陸了。

整體而言,一如既往。

雙方一如既往地攻防,一如既往地鬥智鬥勇,一如既往地堅持,直到有人撐不住,轟然倒下爲止。

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二十八章 農官兵田,阡陌相連第1154章 深淺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四章 王第997章 瀋陽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1186章 劫難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823章 朝賀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二百十章 檄文第1423章 告別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七章 表態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1421章 靠攏第833章 前進!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1023章 抉擇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1159章 背刺第1301章 控制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1331章 薄城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九章 火併第1064章 幕後第942章 談心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1415章 意義第1388章 指路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五章 巡河(上)第1305章 三人第1091章 見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1057章 襄樊第十五章 濯足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第1279章 摸底第987章 第一次朝賀(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970章 王政(下)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1388章 指路第1429章 鹿子苑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993章 西巡第916章 議定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1387章 風化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802章 送行第1203章 歸來第1118章 溫與趙第1442章 清點
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二十八章 農官兵田,阡陌相連第1154章 深淺第1265章 心潮澎湃第四章 王第997章 瀋陽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三十一章 道途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1139章 戰爭的腳步(下)第1186章 劫難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823章 朝賀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二十八章 偶遇第二百十章 檄文第1423章 告別第1353章 直插到底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二十一章 考城第1302章 家傳絕學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七章 表態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第一百六十六章 落幕第973章 勢力與西情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1421章 靠攏第833章 前進!第1317章 教導與察訪第961章 新官上任(下)第1023章 抉擇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1159章 背刺第1301章 控制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1331章 薄城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九章 火併第1064章 幕後第942章 談心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1063章 兩種畫風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七十八章 鄴第1415章 意義第1388章 指路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五章 巡河(上)第1305章 三人第1091章 見面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1057章 襄樊第十五章 濯足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一十一章 人選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六十四章 兩個皇帝第1279章 摸底第987章 第一次朝賀(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此消彼長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970章 王政(下)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1417章 並非無因第1022章 風格迥異的對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1388章 指路第1429章 鹿子苑第六十七章 北上(下)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993章 西巡第916章 議定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流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1387章 風化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802章 送行第1203章 歸來第1118章 溫與趙第1442章 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