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學生

時間過得飛快,潘園之中,已是白霜遍地,寒意逼人。

越冬小麥早就種下,甚至長出了綠油油的麥苗。

牲畜做好了過冬的準備,乾草堆積如山。

商隊來過一次,待了兩天後就走了,似乎一切正常。

邵勳的日子過得很單調。

幹活、練兵以及——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教了這麼久,還是記不住,自領鞭笞一下。”邵勳看了眼某位少年寫在地上的字,板着臉說道。

蹲在地上的少年灰溜溜起身,來到門口。

大門外,什長黃彪冷笑一聲,少年自覺脫下褲子——滿襠褲,褲腿較瘦,襠部縫在一起,由草原胡人傳入,在此之前,漢人所穿褲子兩條褲腿是分開的,襠部並未縫合,即只有褲管,沒有褲襠、褲腰,主要起腿部保暖作用,但胡人需要騎馬,不穿合襠褲、滿襠褲很難受。

“啪!”鞭子重重甩下,一條清晰的血痕浮現出來。

挨完打後,少年整理好衣物,再度走了回來,詢問左右袍澤這幾個字怎麼寫。

邵勳繼續檢查其他少年的作業。

遇到不合格的,沒說的,直接上鞭子。

少年們雖然年紀小,懵懵懂懂的,但不傻。他們都知道,識字是一種多麼寶貴的本事,又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甚至於,很多人願意付出代價,卻苦無門路,找不到可以學習的地方。

隊主願意教他們識字,且盡心盡力,這是祖墳冒青煙的大好事。因此,即便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大夥依然沒有怨言。

即便有那麼些真不願意學的,在看到別人如飢似渴地學習之後,也會懷疑自己這樣吊兒郎當是不是太過分了,被迫硬着頭皮學習。

邵勳花了好長一段時間,纔將所有學生的“作業”看完,然後總結一番,表揚了幾個人,批評了幾個人,各有賞罰——主要是吃食方面。

總結完後,繼續教學:“弔民伐罪,周發殷湯。”

他用炭筆在白板上寫下這幾個字,然後讓學生仔細辨認,全體朗誦。

“弔民伐罪,周發殷湯……”

一開始聲音不是很齊,反覆多遍之後,漸漸整齊。

邵勳耐心地一遍遍領讀,心中平靜無波。

他不知道這種平靜的日子能持續多久,但只要他在一天,他就會對這幫孩子們負責。

況且,他也有些自己的小心思。

隊主是一時的,學師則是一輩子的——三國時,有將士戰死無後,曹操下令從戰歿將士親戚中搜羅孩童過繼,授土田,官給耕牛,置學師以教之,從那時候起,“學師”這個稱呼就漸漸流行了起來,與“師”、“本師”、“師老”、“師傅”等稱呼並列。

大晉王朝得國不正,沒臉提“忠義”,於是非常注重孝順父母、尊師重道,幾十年推廣下來,在這方面成績斐然——總讓人覺得怪怪的。

老師可比隊主、幢主之類的分量重多了,這是毫無疑問的。

邵勳曾經思考過,歷史上西晉衣冠南渡之後,胡人爲什麼能在北方建立政權?

他想了一大堆原因,發現最重要的一條其實是胡人有“自己人”可以用。

建立政權是需要大量地方官員的,胡人酋豪有部落作爲基本盤,人口基數上去後,總會出些人才,幫着酋豪粗粗打理地方,緝捕盜賊、徵收錢糧、拉丁入伍等等,都可以做。

誠然,部落出身的人可能水平不太夠,

但有部落作爲基本盤,胡人酋豪就可以與漢人世家討價還價,有了議價權,最終讓渡部分利益,換取世家大族、土豪塢堡主們合作。至此,一個不太穩定的國家就初步建立起來了。

如果沒有部落基本盤,或者部落整體文化水平低,真找不出那麼多人才來,怎麼辦呢?

這就比較麻煩了,可能需要把全部基層讓給世家大族、地方土豪。

當然,這樣的部落一般也建立不起政權。

不是什麼部落都能在混亂的北方長期立足的,門檻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不然的話,農民起義軍豈不是也能開國稱制?

邵勳知道在北方立足的條件遠不止這些,但多培養些自己人總是沒錯的。

他有時間,有精力,有熱情,那麼就多做些事。哪怕將來部隊散了,他被調往他處,總還能結下點香火情分。至不濟,也讓這些少年們多了一技傍身,不美嗎?

總要種地的……

是啊,有些事總要有人做。

他乾的這些事,可比士族們嗑五石散強多了。在這一點上,他有充足的道德優越感。

******

第一場大雪紛紛揚揚落下,京師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

有些人或灰心失望,或擔驚受怕,悄悄離開了洛陽這個是非之地。但絕大多數官員公卿並沒有走,畢竟天下局勢並未崩壞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最簡單的表現就是,天子仍然是有那麼點威嚴的,漕運沒有斷,地方官員的任免仍然有效,軍隊依然可以調動。

在潘園,更是一切照舊,似乎沒有掀起任何波瀾。

此時的校場之上,鼓聲隆隆,喊聲連天。

“擊鼓進軍,擊鉦停步,聽不明白嗎?”邵勳拿着鞭子,挨個抽打不尊號令的少年。

少年們面紅耳赤,羞愧難當。

有的同袍擠眉弄眼,似在嘲笑。邵勳也抽了他們幾鞭,這才老實下來。

從空中俯瞰而下的話,五十人分成了三部分。

三十人聚集在正中間,手持長矛,肅立不動。

十人位於右上角,十人位於左下角。

這個陣勢,是突然出現在他腦海中的,且非常熟悉,就像上輩子用過無數次一樣。

他莫名其妙地知道,偃月陣攻守兼備,其精髓是利用厚實的中軍抵擋敵人兵鋒,然後靠旋轉的月牙(右上角部分)側擊敵人,是一種非常經典的軍陣。

他不知道歷史上偃月陣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但在唐代非常流行,尤其是晚唐五代。此陣攻守兼備,素爲衙將們喜愛,重要戰役之中多次出現。

於是,他首選此陣操練士卒,並且非常上心——五十人的隊伍,或許不需要什麼軍陣,但他是把這些少年當做軍官種子在培養,要求自然不一樣。

校場上也有另外兩隊人在操練。

他們練的就比較簡單了:只有隊列。

此時晉軍流行的是“八陣”。

所謂“八陣”,其實是方陣的變種,即各陣位於四面八方,“散而成八,復而爲一”。

中央稍空,爲主將所在位置。在這裡,一般還留有最精銳的一部兵馬,稱爲“餘奇”,其實就是預備隊,關鍵時刻堵漏,或者在敵人疲態盡顯的時候,堅決投入,一錘定音。

比起八陣,偃月陣就比較複雜了,要求也更高。

對此,邵勳覺得無所謂。

他記得後世一件事。

某個舞蹈老師帶着一幫孩子排練舞蹈,人數很多, 有跳舞的,有演奏樂器的,非常複雜,配合要求也很高。

最終演出時,成年人看到一幫孩子的表演,十分震驚,因爲就複雜程度而言,成年人都要練很久才能達到這個演出水平。

帶隊老師只說了一句話:“千萬不要告訴孩子們這有多難。”

是的,不要告訴他們這有多難!

你練得不好,是你自己的問題,你太笨了,趕緊給我用點心,咬牙苦練。

目前只是五十人的場面,將來如果有五百人、五千人一起操練,難度會幾何級升高,到時候你們還要繼續找自己的問題,繼續苦練。

當然,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要想達到目標,始終離不開大量繁瑣、細緻的工作,以及持之以恆的決心。

最重要的,還要有貴人賞識,要有人罩着你,給你一個穩定的發揮空間。

“整隊,再來一次。”邵勳轉完一圈後,大聲吩咐道。

“咚咚咚……”隆隆的戰鼓聲再度響起。

“殺!”五十名少年用稚嫩的嗓音齊聲呼喊,復以矛杆擊地,隊列開始了移動。

邵勳目不轉睛地看着行進的隊列。

他很清楚,在這個年代,和平是意外,戰爭纔是主流,任何一段太平時光都是十分寶貴的,必須牢牢抓緊。

尤其是這種有人“包吃包住”,提供訓練場地、器械、耗材、食物等必需品的機會,不充分利用就太可惜了。

他的野心並不止於眼前這五十名少年,事實上他要求的東西很多。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點點來吧。

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932章 復仇第1005章 言盡於此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1031章 土斷與商(上)第1105章 臘月(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1163章 收尾第1185章 追獵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正(下)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851章 安插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四十七章 話療與出路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1083章 魚腹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八十六章 風平浪靜(下)第1242章 在途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1228章 強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907章 奔襲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1164章 海棠園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866章 館驛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1031章 土斷與商(上)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822章 程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827章 後方老登們(爲盟主提拉忒彌斯加更)第1258章 新舊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947章 入宮(上)第1024章 無疾而終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1155章 折損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1185章 追獵第983章 祖氏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892章 財政(上)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1240章 命運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863章 震盪第800章 崇明觀第1118章 溫與趙第1172章 突發第884章 陣腳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878章 私聊第1244章 精舍(上)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
第八十四章 上朝第932章 復仇第1005章 言盡於此第1012章 蕭關善後(下)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十三章 澗水第1095章 平城行(下)第1031章 土斷與商(上)第1105章 臘月(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傳統之人第1163章 收尾第1185章 追獵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正(下)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一百八十二章 歸正(上)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851章 安插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四十七章 話療與出路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一百七十六章 中常侍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1083章 魚腹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八十六章 風平浪靜(下)第1242章 在途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1228章 強勢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907章 奔襲第五十章 大都督還要逃嗎?(給盟主金角半島加更)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1164章 海棠園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866章 館驛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一百七十二章 聰哥的擔憂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1031章 土斷與商(上)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822章 程府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827章 後方老登們(爲盟主提拉忒彌斯加更)第1258章 新舊第856章 行獵與政治(下)第947章 入宮(上)第1024章 無疾而終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1155章 折損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金雕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1185章 追獵第983章 祖氏第三十六章 客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人心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892章 財政(上)第832章 踏入雁門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1212章 一波未平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1240章 命運第二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六十九章 敗勢難止第863章 震盪第800章 崇明觀第1118章 溫與趙第1172章 突發第884章 陣腳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1114章 自謀後路第878章 私聊第1244章 精舍(上)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一百八十四章 逃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險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