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終極目標

十一月十五日,來自西海郡的乙弗鮮卑、折掘鮮卑以及武威盧水胡等部落輪番上,每部只攻一次,攻完就退,換另一個部落上。

如此車輪戰之後,已經損失過半的守軍遣使接洽投降。

邵慎本不欲納降,羊冏之反覆勸說,最終同意剩下的千名守軍放下器械,列隊下山。

不過,他們一下山,邵慎立刻變臉了,意欲殺降好懸被人拉住了。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發配罪人去邊疆是歷朝歷代故智了,這批人的最終目的地是河會城,總共一千家,悉數流配。

而當邵慎的將旗插上峴山之頂的時候,襄陽、樊城大震。

當天晚上,又有騎士射了勸降信入城,不過一時間沒什麼反應。

仔細算一算守軍,襄陽城內還有五千餘——如果鄧嶽沒有徵發豪門僮僕或市人的話,當然這不太可能。

樊城守軍已不足四千。

整體局勢危若累卵,一副風雨飄搖的模樣。

十六日,在等到充足的糧草後,黃彪率軍直抵石城之外。

他這一路的兵馬已經大爲減少。

落雁軍和一半的代國騎兵已經西調,併入西路軍,歸蔣恪指揮。留在黃彪手裡的只有右金吾衛、黑矟左營及四千餘拓跋鮮卑騎兵,戰兵不足一萬五千,算上輔兵約二萬九千衆。

很顯然,邵慎調整了部署,增兵西線,直攻江陵,東線則處於“進攻性防禦”狀態。

不過,黃彪很顯然不滿足於防守。

得知石城有晉軍水寨和兩千陸軍的時候,立刻下令發起猛攻。

此城在後世鍾祥附近。

三國時,孫權在此築堡,遣牙門將一員鎮守,故名“牙門戍”。

魏吳反覆拉鋸。到了晉朝,羊祜出任荊州都督,攻佔此地,又選取背山臨水之地,築石城,作爲與東吳對峙的前線要塞。

前晉末年,杜弢被王澄逼反,石城失陷。

陶侃率軍討伐,於此地被杜曾擊敗。

石城這裡其實是竟陵郡地界了,只不過沒什麼百姓,也不知道被遷走了,還是逃光了。

黃彪不關心竟陵百姓去哪了,他只想拿下這座城池,因此第一時間前出瞭望。

“咚咚咚……”瞭望的同時,旁邊響起了進兵的鼓聲。

黑矟左營的將士排着整齊的隊列,向晉軍水寨發起攻擊。

水師進軍,中途也是要有休息節點的,便是水寨了。

修理船隻、囤積物資、安置傷病員乃至作爲進攻發起點,都需要這麼一個寨子。

黃彪粗粗觀察下來,石城東、南、北三面利用天然地勢修建了城牆,西面是絕壁,下臨沔水。也就是說,水寨和城池之間的聯繫是可以人爲切斷的。

這不,拓跋代國的騎兵只衝了一回,損失了少許人手,就試探出了哪裡是鬆軟的河灘地,哪裡是相對堅實的地面,然後發起了堅決的攻擊,將試圖來往於石城和水寨間的晉軍阻隔開,切成兩段。

眼下對水寨的進攻已經展開,石城則不加理會,只派右金吾衛和鮮卑騎兵監視着,只要敵軍一出城,立刻與其野戰。

而在他們身後,更驚人的一幕出現了:一千二百府兵帶着部曲,並兩千丁壯、一千騎兵,挽着牛車、驢騾南下,往竟陵郡城方向挺進。

區區數千人而已,能打的不過一半,卻敢只攜帶半個月的糧草,悍然南下,進兵之勢可謂非常兇猛。

“遣人知會一下安陸,問問左飛龍衛那幫人還要拖延到幾時。”黃彪喚來信使,吩咐道。

信使轉身離去。

黃彪則扭頭看向水寨。

守營的晉軍水師正在牆頭與黑矟左營互射,戰場上矢石橫飛,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黃彪想起了昨天有鮮卑將領向他進言,沿途遇到的城市,如果一次打不下,就全部繞過不打,派人監視就好了,主力部隊大舉南下,飲馬長江。

黃彪對此有些吃驚,鮮卑人都喜歡這麼打仗呢?

如果南下主力是騎兵,確實可以派一部分精騎監視城內守軍,然後繞城而過,大舉南下,但那樣隱患太大了。

進攻時看不出來,撤退時各部皆無戰心,那就遭罪了——可別想當然,馬是一種比人更嬌貴、對環境更敏感的動物,當它們在南方水網密佈地帶生病的時候,你就能體會到兩條腿跑路被人追殺的感覺了。

黃彪不敢放過這些沿途城池,勸降不果後就開始進攻。

石城他不敢說什麼時候能打下,但水寨裡沒多少水軍,而且營壘也不堅固,拿下不難。

北邊已經有一個襄陽圍而不打了,南方石城、竟陵、楊口你都不打?

沒辦法該狠下心來就得狠下心來。

******

楊口大營之中,陶侃正在爲蔡謨送行。

“士衡,我心中還是有些不安。”蔡謨已經上了船,又看向岸邊的陶侃,忍不住說道。

陶侃哈哈大笑,道:“事至此也,悔亦無用。”

兩人說話間,從各處抽調而來的兵馬正在分批登船。

陶侃最近調整了一下部署,從武昌、夏口抽調兵馬,手頭聚集起了一萬五千步軍、萬餘水師,這是荊州最強大的機動兵團了,也是唯一的機動兵團。

竟陵、楊口及附近區域的防務,基本都委託給了蔡謨帶來的一萬江州水陸兵馬,並嚴令其不得浪戰,但水陸配合,固守而已。

他手下這兩三萬人可利用楊水、夏水甚至不太好走的涌水增援各處。

四個字:以拖待變。

拖到樑軍受不了攻城傷亡,受不了無窮無盡的河道和爛泥地,受不了糧草補給時常失期,乃至等到明年開春後,水土不服的北兵越來越多,戰馬、役畜大批量死亡,被迫撤退。

被迫撤退和主動撤退可是兩回事。

他就不信那時候樑軍還能在追殺下全身而退,一個不好,大敗虧輸也是大有可能之事,屆時不但江陵之圍自解,襄陽可能都得吐出來。

他心中最爲遺憾之事,就是朝廷一開始胡亂指揮,讓他被迫丟了一萬餘兵在襄樊二地。

如果此時手頭能再多一萬餘精兵,使得有陣列野戰能力的步軍主力達到二萬七千人,他甚至可以行軍至江陵北側,來個大迂迴,徹底截斷正往江陵聚集的樑軍主力後路。

但現在不過一萬五千餘兵,卻冒險多了因爲樑軍很可能也調整部署了,兩面夾擊之下有些不太夠。

不過這話只能憋在心裡,連蔡謨都不能多講。

你總不能怪天子、丞相和朝堂袞袞諸公吧?

蔡謨不知道陶侃心裡怎麼想的,見得陶侃大笑,無奈道:“士衡!”

陶侃收起了笑容,朝蔡謨拱了拱手,道:“君若有心,不如再幫我尋些兵馬過來,無需多厲害,能守城就行。最好是湘州兵,他們離得近。不要夷兵,他們守城都守不好。如果只有蠻夷,最好是經過整訓會守城的。如此,我便能抽調武昌、夏口駐軍,把握大增。”

說完,又嘆了口氣,道:“如果實在不行,蠻夷亦可,老夫把他們帶身邊出戰就行。”

“這……”蔡謨想了想,道:“我這便回京,士衡靜候佳音即可。”

陶侃拱了拱手,上船去了。

朝廷爲了防方鎮真是入魔了,都什麼時候了,還不肯把湘州交給他。

陶侃的座艦漸漸遠去,河面上鼓聲不絕,檣櫓如林。

而在河畔附近的驛道上,大隊步軍也在趕路,浩浩蕩蕩,直奔華容。

華容城南聚集着一支水師,可乘船進入雲夢澤,再經夏水前往江陵。

蔡謨看不懂這些軍事部署和調動,他只知道陶侃在“八十萬”樑軍的大舉侵襲下勉力維持,苦苦等待天時。

搖了搖頭之後,他憂心忡忡地吩咐開船。

從楊口下長江,再回建鄴,快得很,他要儘快與朝中重臣商議。

來之前的路上,隱隱聽聞淮南方向有樑軍南下,圍攻合肥新城,卻不知道怎樣了。

徐州那邊應該也動手了吧?

這場全面入侵,聲勢浩大,邵賊定然沒那麼容易收手,現在就看誰能堅持了。

******

十一月二十日的時候,西路軍都督蔣恪已經坐鎮當陽,開始頻頻調集兵馬了。

當陽南北,車馬一路看不到頭。

南方水網密佈地帶,即便是開發完善的地區,河流也是一條接一條。

輜重車隊往往淤積在僅有的幾張木橋前,排隊等候。

更讓人無奈的是,很多橋樑被毀掉了,這極大拖延了進兵的速度。

丁壯們被驅趕下河,修建臨時浮橋,時而忙得滿頭大汗,時而凍得嘴脣發紫,哆哆嗦嗦。

馬車旁躺滿了一地人。

有的人身體無力,有的人嚴重發燒,有的人上吐下瀉。

軍官們派人將他們集中到臨時設置的營地內。

醫者簡單救治一下,如果還好不了,那就等死。

急着過路的戰兵與丁壯們爭搶道路,終日罵聲不絕,糾紛不斷,混亂無比。

後方聽聞有輜重部伍入夜休息時,被從湖蕩中上岸的吳人偷襲,損失不輕,火光映紅了半邊天空。

於是乎,這幾天當陽方面又派出多股輕騎,沿途巡視糧道。

但他們並不能杜絕這種現象,只能減少其發生的頻率。

一直到二十一日,從東路軍、中路軍抽調而來的先鋒一部抵達,並配屬給輜重部伍後,這種現象才趨近於無。

不過,初來乍到的鮮卑騎兵還是吃了一次虧,被人抓住機會,圍在一個四面環水的村落中,損失了百餘騎。

從空中俯瞰而下,自江陵到襄陽,數百里的道途上旌旗林立,車馬如雲。

各色部伍穿插其間,彷彿全天下的男人都聚集到了此處一般。

這一刻,戰場中心已轉移到了江陵。

也是在這一刻,再傻的人都知道,襄陽只是附帶的,邵賊心裡最重要的目標是江陵。

而江陵,是沒法斷絕外援的,除非沒人來救。

第1042章 挑選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1362章 投降派的努力第919章 辦法(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799章 對策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1172章 突發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862章 衝擊波第九章 天地之威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四十七章 話療與出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與選擇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一百章 硤石第1289章 走第1419章 分不清第928章 南下與接見(下)第801章 政務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336章 割裂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822章 程府第1241章 去國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894章 探望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1347章 押解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1435章 劫難第1073章 降人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795章 官員第965章 西苑第976章 勉爲其難諸州都督、刺史(一)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十七章 變化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二十九章 說客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1023章 抉擇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1110章 差距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794章 新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零四章 形勢第1385章 打窩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八十章 消息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1393章 一起走下去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1396章 互助第884章 陣腳第1227章 奇遇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賓客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1268章 兒女之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七章 文昌殿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八十一章 今昔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二百十二章 註解
第1042章 挑選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1362章 投降派的努力第919章 辦法(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束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799章 對策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1172章 突發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862章 衝擊波第九章 天地之威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四十七章 話療與出路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七十六章 城陷與選擇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一百章 硤石第1289章 走第1419章 分不清第928章 南下與接見(下)第801章 政務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1336章 割裂第一百零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1321章 兵馬未動第822章 程府第1241章 去國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一百六十章 穩定與返回第894章 探望第四十五章 女人男人第一百七十章 “民”心所向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種地大軍第1347章 押解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一百八十一章 援軍四發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1435章 劫難第1073章 降人第二百零三章 人心與對症下藥(下)第1156章 就差四五里第795章 官員第965章 西苑第976章 勉爲其難諸州都督、刺史(一)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十七章 變化第1395章 貞明五年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二十九章 說客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1023章 抉擇第三章 私人聚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人行第1110章 差距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794章 新兵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零四章 形勢第1385章 打窩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八十章 消息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1393章 一起走下去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1396章 互助第884章 陣腳第1227章 奇遇第一百九十三章 贖人第一百十五章 徵集第1077章 最後時刻第一百十二章 大宴賓客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三十二章 金帳第1209章 籬笆城(下)第1068章 批發官位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1268章 兒女之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七章 文昌殿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八十一章 今昔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二百十二章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