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陪伴

樑宮星瀍門外,一隊牛車排隊入內。

車上擺放滿了各色白麻布、絹帛、罽布,守門軍士面容嚴肅地檢查完後,將其放行入內。

車隊進門後直接折向北邊,沿着宮城城牆與麟趾殿之間的區域行走,很顯然是前往仙居殿附近的那個大庫了。

雖然什麼消息都沒得到,但他們又什麼都猜到了。

宮城外的大街上熙熙攘攘。

這些年汴梁的人越來越多,建設得越來越好,財富一船船地往這邊流動,整座城市的生機越來越旺盛,而在仙居殿中,完整經歷過司馬晉以來亂局的兩位老人,即將仙逝。

或許不是什麼壞事吧。亂世中走過來的人一個個離去,慢慢地就都是一出生就在和平年代的人了。

邵勳自仙居殿離開後,來到和風院吃晚飯。

竟陵公主邵姝也來了,抱着七個月大的女兒——去年七月,她生下一女,是與駙馬都尉、門下省通事舍人苗協的第一個孩子。

“過了正月十五,門下省就忙得腳不沾地,駙馬每隔幾日就要夜宿衙署一天。”說這話時,女兒看着邵勳。

“是真的。”邵勳擱下碗筷,說道。

他吃得最慢。吃完後,樂嵐姬便讓宮人過來收拾,並進奉茶湯漱口。

“香蒲你整天都在想些什麼?”邵勳問道。

“當初選駙馬不就圖個好看麼,誰知道這麼忙。”邵姝說道:“女兒也是爲駙馬着急啊,通事舍人天天跑腿,往來於各個衙署之間,呈遞奏章、承宣旨意,還要接待賓客。他都沒時間讀書了。”

樂嵐姬輕輕捏了一下邵姝的耳朵。

邵勳則有些“憂傷”。

女兒們還是小時候可愛,長大了就向着夫家和孩子了。

苗協試通兩經後擔任的是太常寺文學掌故,非常清閒的職位,所以有很多時間準備“在職考試”,於是去年順利試通三經,去門下省當通事舍人。

這個職務就比較忙了。

簡單來說,邵勳如果不親手擬旨,或者讓近臣代擬旨意的話,絕大部分詔書都出自中書省之手。等於是邵勳表達一個意圖,一個想法,丞相找中書令落實,中書省就開始起草有關這個意圖的政策詔書,再送往門下省審覈,通過後發往尚書省六部執行。

通事舍人就來往於各個衙署之間,有時候中書起草的旨意會被駁回,往來多次也不奇怪。再者,還有很多一般性事務,都有文書旨意,需要通事舍人上傳下達。

苗協每天接觸到最多的詔書應該就是“牒”了,這是多個衙門聯署的日常政務,事不大,但需要落實。

其實這也得益於造紙產業的蓬勃發展,而今非常便宜的黃紙,在曹魏時代還曾被拿來當過聖旨用紙,你敢相信?

到了這會,聖旨一般用絹帛和蜜香紙,普通公文多用藤紙,底層衙門則廉價白紙、黃紙混用。聯想到三十年前還在用竹簡、木牘,邵勳也不由得十分感慨,他給這個時代的造紙產業狠狠踩了一腳油門,襄陽、江夏、竟陵、南郡一堆的造紙工坊,幾乎每個莊園都要搞,或大或小而已,甚至這會連武昌、巴陵、武陵都開始興起了。

紙張產量的日益擴大,極大便利了知識的傳播,不然你便是想推廣教育,都千難萬難。

茶湯很快端上來了,邵姝漱完口後,說道:“阿爺,方纔我給你帶了些蜀中茶,比宮裡的鐘武茶好多了。”

樂嵐姬坐了下來,問道:“你哪來的茶?”

“阿孃,女兒這會正遣家令去蜀中販茶呢。”邵姝說道:“全大梁最好的茶都產自蜀中。我留了蒙頂茶孝敬你們。嘻嘻,阿爺若覺得好喝,可以讓漢嘉郡將其列爲貢品。他們想必很樂意,蜀中好茶太多了,可惜名氣都不夠響,若被評上貢品,每年白送的那點真算不了什麼。”

“漢嘉郡有蒙山……”邵勳說道。

邵姝有些驚訝:“阿爺你連這座山都知道?蒙頂茶就產自蒙山之頂。”

漢嘉郡漢嘉縣在古代是青衣羌國,被滅後置青衣縣,後漢改爲漢嘉縣,直至今日,大體位於後世雅安名山、蘆山一帶。

蒙山就位於此縣境內,相傳前漢時代就有人馴服山頂野茶樹,至今數百年了。

其實這會種茶、產茶、賣茶最多的就是蜀中,荊州、江東固有好茶,但整體規模、名氣還是比不了蜀中。

他們這種先發優勢還要延續數百年,直到最後被江東地區壓過一頭。

“好,那就將蒙山茶列爲貢品。”邵勳說道。

目前宮中“唯一指定”用茶是鍾武茶,即鍾武龍驤府所產之茶。可能茶樹品質還沒培育好,口感一般般但邵勳一直努力帶貨,讓鍾武茶名氣大了許多,產量也暴增,鍾武龍驤府上下賺得盆滿鉢滿。

但說實話,質量撐不起他這麼努力地帶貨。

若在後世開直播間帶這種茶,怕是要被家人們罵死。

“香蒲,你父推廣茶不是沒有原因的,你貨殖的時候要多想想,別以次充好,把這樁買賣名聲弄壞了。”樂嵐姬語重心長地說道。

邵姝連連點頭,然後又看向父親。

父親笑了笑,道:“你娘沒說錯。茶、酒之屬,阿爺稱之爲‘飲品’,二者其實是爭競關係。接待賓客、迎來送往、聚會清談,魏晉以來往往離不開酒,若能以茶代酒,則好處頗多。阿爺現在見客必備茶,公私場合亦多用茶待客,必要好好整一整這狂喝濫飲酒水的風氣。你好好做,最好自己建個茶園,別光貨殖牟利。將來若能把茶推廣到草原上,也是一樁美事。”

“阿爺你想得真多。”邵姝嘆道,旋又笑道:“女兒這是奉旨貨殖嗎?”

“看把你美得!”邵勳無奈道。

樂嵐姬輕輕摟着女兒,笑看向邵勳。

邵勳亦看向母女二人,也笑了。

昏黃的光暈下,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笑個不停。

有些事情,終究還是要靠親情來治癒。

晚飯過後,邵姝像只百靈鳥一樣,嘰嘰喳喳說着外面的見聞,直到有些困了,便纏着母親要一起睡。

邵勳倒揹着手,去到另一進屋舍,宿於王夫人房中。

二月中旬的時候,天氣稍稍有些轉暖。

邵勳基本上不太出宮了。

有朝會就上朝,散朝後移駕觀風殿麗春臺,批閱奏摺,或者召臣子問對。

沒有朝會的日子,基本就在龍鱗殿、黃女宮,批閱奏摺,或與侍御史、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給事中之類的近臣問對。

每天早晚,他基本都會去仙居殿一趟,看看母親情況。

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了,現在他只是在等待最終到來的那一天。

二月下旬的時候,除了氣溫迅速回升,出宮躬耕了一天外,他已經搬到了仙居殿。

這一日的薄暮時分,邵勳正坐在廊下審視揚州刺史送來的江南田籍,皇后庾文君帶着太子夫婦來了。

邵勳點了點頭,示意他們直接入內。

母親劉氏一天中清醒的時候少,昏沉的時候多,基本說不了幾句話了。

燈已經點了起來。

邵勳看完最後一個字,寫上批註,將卷宗合上,交由給事中桓溫取走。

片刻之後,宮人送來了晚膳。

比較清淡,粟米粥而已,配上母親讓人做的鹹殖,酸甜爽口。

吃完之後,他入內探視母親。

母親醒了看到邵勳之後,目光就一直落在他身上。

他走到哪裡,母親的目光就落到哪裡,直到邵勳來到她身旁。

盧氏悄然讓開位置。

邵勳注意到,庾文君似乎把一枚手鐲給了盧氏。

那枚手鐲是當初母親給庾文君的,庾文君又給了盧氏。

盧氏可能這輩子都沒戴過材質這麼差、做工如此粗糙的廉價手鐲,但她珍而視之地戴在最顯眼的位置。

從兒媳傳給兒媳,庾文君的角色也在發生變化。

邵勳坐了下來,庾文君看了他一眼,眼睛微紅。

邵勳握緊她的手。

盧氏垂首不語。太子站得離她很近,卻沒握住她的手。

邵勳扭過頭來看向太子夫婦,道:“你們早些回去

吧,明日再來。”

夫婦二人應了一聲,行禮退去。

“你也回甘露殿吧。”邵勳拍了拍庾文君的手,輕聲說道。

母親每天都是這個情況,一天都沒一句話,清醒的時間加起來不知道有沒有一個時辰。

“我陪你。”庾文君說道。

“回去吧。”邵勳又勸了一句:“明天再來陪我。”

宮人已經開始收拾牀鋪了。

邵勳讓人在旁邊加了一張臥榻,他現在每晚就宿在這裡。

父親則睡在隔壁。宮人定時爲母親擦洗,很容易把父親吵醒,所以邵勳讓他睡在偏殿。

事到如今,已經沒有過多的哀傷了,唯有陪伴而已。

庾文君依依不捨地起身。

邵勳點了點頭,示意她好好休息。

人都走了之後,母親好像又睡着了,邵勳乾脆靠坐到榻上,又拿起旁邊案几上的奏疏批閱,就當打發時間了。

其中一份有關東海郡建海浦的奏疏讓他頗感興趣,多看了幾眼。

看着看着,又想起了少時在東海的歲月。

三十三年前,他被司馬越徵召入伍。

臨出門時,父親、母親、嫂子、侄子、侄女、三弟、小妹齊齊出門相送。

他拄着一杆木矛,揹着一個破包袱,懷裡揣着幾個雞蛋,踏上了前往郡城的路途。

現在回憶起來,很多細節已然模糊不清了。

只記得父母當時的神情滿是憂慮。

是哩,諸王混戰,天下大亂。司馬越不過一遠支宗王,領了個司空虛職,連徐州都督司馬楙都不給他面子,最後整了一羣老的老、小的小的兵將送往洛陽。

這點兵若捲入洛陽混戰,一個照面就沒了,能不憂慮?

邵勳放下奏疏和筆,雙手枕在腦後,任思緒信馬由繮。

當年消息閉塞,哪知道這麼多東西?便是穿越者,也頂多知曉個“八王之亂”,對細節是不清楚的但魔鬼往往隱藏在細節之中。

一起來到洛陽的那幫老頭其實都還好,大部分終老於潘園、廣成澤,雖然客死異鄉,但比起其他人,境遇算不得差。

一起過來的孩童少年們境遇不一,有人成了開國功臣,有人漸漸走散了。

邵勳猛然想起曾經有個跑回徐州,然後又被司馬越徵召入伍還當上小校的人,但他居然連那個學生的面目都記不起了,只知道後來兗州世兵改制後成了府兵軍官,再後來就再沒人在他面前提起過此人了。

這就是漸行漸遠吧。

一開始陪着你上路的人,未必能陪你走到最後。

而今大權在握、兒孫滿堂、佳麗環繞,又有哪些人能陪他走到最後呢?

邵勳的眼皮漸漸耷拉下來,思緒仍然繼續飛揚着。

潘園練兵、堅守辟雍、太極殿擒司馬乂……

拿着花奴的嫁妝去宜陽建塢堡,保衛洛陽拒張方,與曹大爺一起打聽司馬越的消息,渡河北上迎天子……

搶許昌武庫、長安圍殺鮮卑、肥鄉破汲桑……

一樁樁、一件件,幾乎把前半個人生過了一個遍。

睡意上涌、意識模糊之際,他生出一個明悟:他來這裡,就是完成任務的,他揹負着許多東西,他註定要負重前行,他註定無法對人訴說很多事情,無論多累都要堅持下去,無論多麼累!

夜色濃重,萬籟俱寂。

跳躍不定的燭光下,宮人迷糊地打着瞌睡。

邵勳靜靜躺着,已然睡着。

一雙枯瘦的手吃力地拽着被角,仔細爲他蓋上。

彷彿用光了最後一絲精力般,枯瘦的手慢慢垂下,呼吸漸漸停止。

母親走了,沒有告別。

第801章 政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944章 祖、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1283章 親情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009章 沒有選擇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會議百態第1262章 小作文與參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1253章 成果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909章 擊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奇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1249章 上班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875章 爭論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九十章 變天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1081章 人口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273章 風氣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889章 動態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933章 謀算第1053章 落日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五十四章 凌犯紀綱!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826章 強行推動的戰爭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883章 融合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1202章 壓力測試第1218章 威逼第1069章 賭得起!第1205章 逐漸分流的兩撥人第1123章 敵動我也不動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940章 代理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都可以談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四章 行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1075章 水戰(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1252章 視察第二十四章 幫你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五十七章 戰報與會面第一百章 中邪第三十四章 勸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1295章 預先部署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三十六章 搗巢(下)第1168章 奔喪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1129章 我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899章 決意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1189章 收官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章 縣令
第801章 政務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944章 祖、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1098章 楊口掠影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1283章 親情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1009章 沒有選擇第924章 長草的人心第一百五十五章 會議百態第1262章 小作文與參謀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1253章 成果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963章 所重之事(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909章 擊破第一百六十五章 正奇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1147章 斷後與潰退第二十五章 先去看看再說第一百零三章 大峴山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1249章 上班第1157章 走不了了第875章 爭論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九十章 變天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徂安陽第1081章 人口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1273章 風氣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889章 動態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933章 謀算第1053章 落日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三十九章 怎麼打有人給出的安陽之戰方略第一百九十八章 佈防第五十四章 凌犯紀綱!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1001章 戰和之策第826章 強行推動的戰爭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883章 融合第四十八章 斬出個未來第1202章 壓力測試第1218章 威逼第1069章 賭得起!第1205章 逐漸分流的兩撥人第1123章 敵動我也不動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940章 代理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談,都可以談第五十二章 密謀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四章 行宮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1075章 水戰(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滎陽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1252章 視察第二十四章 幫你第939章 靳氏三分第六十五章 微妙的態度第五十七章 戰報與會面第一百章 中邪第三十四章 勸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1295章 預先部署第1181章 賣命的門路第三十六章 搗巢(下)第1168章 奔喪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十二章 切香腸第1129章 我忍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899章 決意第1219章 各自應對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1189章 收官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後夾擊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一章 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