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祖氏

“什麼?祖氏已經有人在洛陽了?”邵璋聽到這個消息時很是驚訝,因爲他居然不知道。

雖然不知道也很正常,畢竟你只是個左金吾衛長史,剛剛受封齊王,王府都沒來得及組建,沒進入核心機密圈子再正常不過了,但……

“是誰?”他問道。

蓋厚瞟了他一眼,不想多說了。

“休禿,你伯父已在洛陽購了一宅院,以後可以住在那。”蓋厚看向祖道重,說道:“正旦那會,你姐夫也會來看你。”

說是姐夫,其實還沒成婚,只是剛下了聘禮,祖氏也答應了。

這裡的“伯父”是祖逖三哥祖應,原爲大將軍府軍諮祭酒,今年六十六歲,身體不太好,本來給他準備了新朝要職的,但他謝絕了。

復授散騎常侍,最終接受了。

這個職位乃天子垂問之近職,無具體執掌,其實就是顧問。

天子優恤祖應無需每日上直。

所以他大部分時候在洛陽自宅中休養,不理國事,專門聯絡、通傳祖氏家事——在這關頭,其實也是國事。

祖應小女兒年方十八,本來已經有意嫁到冀州了,但現在起了變化,明年就將嫁給邵珪,成爲楚王妃。

他們家算是有點天上掉餡餅、後來居上的意思了,不過細究起來,終究還是南渡的祖逖三兄弟混出了名堂,有了統戰價值。

前往聯絡之人是祖逖的妻弟許柳,一直跟在祖逖身邊做幕僚。

祖逖死後身上一時間沒有官職,比較自由,於是偷偷來了洛陽。

許氏姐弟出身高陽許氏。

大哥許遐原爲晉朝侍中,被邵勳逼迫着去關中,最後在藍田“憂懼而死”。

二哥許式“豁達大度”,主動投靠,在攻伐河北時立過功勞,現在是黃門侍郎(正四品)。

老三便是這個許柳了。

兄弟三人,一投晉帝司馬熾,一投邵勳,一位跟着姐夫祖逖南下,極其標準的操作。

祖道重聽了蓋厚的話後,點了點頭。

周圍人都對他說自己是幽州人,應該和幽州人、冀州人親近,但他出生在吳地,對河北沒有丁點印象。

叔父說其他兄長都有官職在身,盯得緊,他一個年幼庶子平日住在遠離城邑的莊園裡,沒人在意,不如先來洛陽住下,萬一將來“有事”,其父不至於連個子嗣都留不下。

道理是這個道理,他依稀懂得,但“有事”是什麼事,他就不懂了。

不過現在也沒人講給他聽了,面前這位齊王正盯着他看,讓他微微有些不自然。

許柳眉頭一皺上前兩步,將祖道重護至身後,深施一禮,道:“高陽許柳見過賢王。”

邵璋回了一禮,道:“既是二弟親眷,便是自家人,君等自便。”

“天色不好,可能又要下雪了,最好今日便走。”蓋厚擡頭看了看天,說道。

“將軍所言甚是。”許柳看了看身後包括祖道重在內的十餘隨從,道:“收拾行囊,即刻上路。”

除二三人之外,剩下十餘人皆一臉精悍之色,都是祖逖生前的僮僕部曲,大部分來自幽州,其中甚至有高鼻深目的羯人,少數幾個乃南下江東的流民精壯。

他們聽到命令後,默不作聲,開始整理車駕、馱馬、食水、器械。

邵璋看了許久,暗暗和自己手下的南陽精兵對比,發現不相上下,頓時有些驚訝。

大舅給的兵可都是在南陽、襄陽一帶廝殺多年的,祖氏僮僕看樣子也上陣過多次,不遑多讓,有點意思。

******

自汴梁離開後,一行人便往滎陽而去。

道途之上,蓋厚與祖氏僮僕中幾個人打招呼,看樣子以前都認識,這讓祖道重印象十分深刻,更認識到他可能真的是北人,家族基業都在幽州。

“楚王食封一萬戶,卻不知邑在何處,能養活多少賓客?”許柳騎在馬背之上,眼珠轉動,問道。

在這個時代,談論封地、食客、私兵太正常了,也不用避諱他人,蓋因就連皇帝都要臣子帶私兵爲他打仗呢,何須遮掩?

不過蓋厚還是比較謹慎的,只說道:“據聞在南陽湍水左岸,南陽、順陽二郡交接之處,外加新野西北穰縣一帶。”

許柳心下稍安又問道:“邑萬戶,然則實有幾戶?”

食封一萬戶,真的就一戶不多、一戶不少,正好一萬戶嗎?非也,自古以來沒有這種事。

前晉以地封,次國侯方圓六十五里,大國伯方圓六十里,裴秀被封爲濟川侯,乃次國侯,以高苑縣濟川墟爲其侯國,這個地方就只有方圓六十里,是大國伯的標準,但濟川墟恰好就這麼大,實際中不可能再拆分其他完整的地域給你,吃點虧,就這樣吧。

當然,有時候也可能佔便宜,反正大差不差就是了,哪有剛剛好的。

這還是地域大小,實際中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地肥瘦、災害多不多、交通方不方便等等,同樣“邑萬戶”,實際到手的收益可能差別很大——這是實封向虛封過渡的階段,等到歷史上後面的朝代,可就不一定了,比如清朝就完全貨幣化,等於朝廷按照你的爵位級別,發放俸祿,封號也就只是封號,和其對應的地域沒有關聯了,甚至連封號都沒有了,就只有級別。

楚王食邑在流經南陽、新野二郡的湍水西岸,和邵璋的齊王一樣,享受租賦,無實際管轄權,頂多派王府屬吏與當地官員協調收稅。

“五六千戶還是有的。”蓋厚說道:“荊州土人、關西流民各佔一半吧。”

“這是以前的南陽國吧?”許柳問道。

“至多三一。”蓋厚說道:“其實不好弄。關西塢堡主還是很兇蠻的,南陽土人也盤根錯節,一句今年打仗,不願納糧了,你怎麼辦?”

許柳聽得心下一涼。

在他看來,地方豪族只是其一,還沒考慮南陽樂氏這個龐然大物呢。

萬一人家暗中授意,給楚王下絆子,怎麼辦?

這位大王,看着就像窮困潦倒的樣子,還有必要投過去嗎?

許柳心事重重,打算去洛陽後,先見見自家兄長,聽聽他的意見。

過年前後,應該有機會拜訪一下楚王,先看看其爲人如何再說。

如果風姿卓絕、才能出衆,哪怕前期困難一些,也值得投效。

蓋厚見他不說話,遂不再多言,只率三十騎開道護衛。一行人緊趕慢趕,正好在臘日這天抵達了洛陽東郊,住進了祖應宅中。

******

祖應的書房內放了不止一個銅爐,暖洋洋的,許柳甚至覺得穿着綿衣有些熱。

不過祖應仍緊緊裹着厚實的皮裘,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

蓋厚見禮完畢後,暗暗嘆息。

祖士寧當年也風光過,被舉爲幽州秀才,卻不屑一顧,不之官,繼續在家讀書治產業。

但終究抵不過無情的歲月,現在的祖士寧垂垂老矣,行將就木。

可千萬要熬過這個冬天啊!

熬過去了,便又能多活一年,正好把楚王的婚事辦了。

“儀祖,江南如何了?”祖應招呼衆人坐下,問道。

“不太好。”許柳嘆道:“姐夫(祖逖)故去後,士少(祖約)將軍暫領部衆,只得三萬餘人,散於徐、揚二州,無令不得集結。建鄴那邊,大概是想奪祖家軍權了。”

“此爲必然之事。”祖應嘆道:“士稚掌軍多年,建鄴上下定然不放心。便是老夫在建鄴,也要上疏行此事。士少能掌握多少人?”

“至多一半。”許柳說道:“他畢竟不是姐夫。”

“一半已經很多了。”祖應說道:“士言(祖納)最近在做什麼?”

“醉心圍棋,謂之‘忘憂’。”許柳譏諷道。

祖應嘆了口氣。

祖家六兄弟中,他是老三,祖納老四,祖逖老五,祖約老六。

祖逖、祖約同母兄弟,祖納和他們不是一個母親。

三兄弟中,祖逖、祖約非常親密,與祖納關係不好。

祖逖可能還注重維持一家人場面上的友愛,但祖約就沒那麼講究了,他和祖納關係極差。

三兄弟這個樣子,就連司馬睿、王導都知道了,發現他們確實難以和解後,選擇了祖逖、祖約,拋棄了祖納,於是祖納“閒居,但清談、披閱文史而已”。

“一家人弄成這個樣子。”祖應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說道:“在這件事上,士稚也是有責任的,他太放縱士少了。”

祖氏家事,許柳不便多說,只在一旁聽着。

“王導打算怎麼對付士少?”祖應又問道。

“劉琨已經渡江至廣陵,看樣子王導不想看到士少將軍仍屯於江北。”許柳說道:“這地方太危險了。”

誰說不是呢!

祖約如果造反,一渡江就到建鄴了,誰吃得消?

當然,這不是說建鄴上下就真覺得祖約有反意,事實上這就是正常的限制。

這支部隊是祖逖在淮陰一手創建的,打了這麼多年,上上下下對祖逖非常敬重。

祖約也很早就入軍中了,爲兄長打下手,也有一定的威望。

換你是司馬睿,不想着限制一番?軍隊統帥的位置兄終弟及,像話嗎?

不過他們也很清楚現實狀況,擔心逼反祖約,因此沒有硬來,而是採用較爲柔和的手段,先派劉琨過江,利用他的名氣和威望,分化拉攏一部分將校。

接下來的話,估計是把祖約部換個地方,離開徐州老巢,免得真造反時一呼百應。

到了最後,大概就是召祖約入建鄴爲官,高高供起,徹底奪其軍權。

整個過程耗時較長,也比較花費心力,還要許出去不少好處、賞賜,但較爲穩妥——如果換個人的話,比如亮子,他可能就不這麼操作了,而是直接一步到位……

“士少怎麼說?”祖應看向許柳,問道。

“士少將軍說,司馬睿不仁,就別怪他不義。這是他兄長的基業,萬不願給別人。若大梁天子敢收,他就敢投。”許柳說道:“屆時願爲先鋒,直搗建鄴。”

“孟浪了。”祖應說道:“據我所知陛下還是想先解決西涼。江北並不止士少一軍,他若現在便反,無人接應的話,下場堪憂。”

“那怎麼辦?”許柳一聽就急了。

“我料司馬睿、王導一時半會沒空料理士少。”祖應搖頭道:“他現在只需與劉琨鬥上一鬥。”

許柳若有所悟。

晉樑禪代已過數十日,這種大事傳播起來不慢的,建鄴那幫人應該已經知道了。

如此一來,他們會怎麼做?

很顯然,羣僚勸進,早就“承製監國”多年的司馬睿順勢登基稱帝。

大晉朝又活了!

第1388章 指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到中樞來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979章 就職演說(爲盟主清風伴雲月朗星稀加更)第1170章 表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910章 放棄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800章 崇明觀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二十章 密詔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二十章 撤離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1191章 補不足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860章 離去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849章 抵定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874章 入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二百十一章 以後不要打電話給我了第四章 行宮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1383章 提前準備第1307章 送行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1131章 老羌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959章 考較第970章 王政(下)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1017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1106章 臘月(下)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1120章 豪族化第1127章 探親(上)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1072章 不降何待?第二十章 一門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隨我東山再起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891章 消停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1398章 清明(上)第1182章 大會第970章 王政(下)第841章 主動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875章 爭論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二十八章 農官兵田,阡陌相連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三章 勸羊第1269章 太子第二十章 浚儀第1065章 習家池
第1388章 指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到中樞來第1176章 行萬里路(下)第1198章 華風及襲擾第979章 就職演說(爲盟主清風伴雲月朗星稀加更)第1170章 表兄弟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910章 放棄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一百二十章 兵馬動,糧草行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1255章 給我捲起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971章 都尉與司馬第800章 崇明觀第1377章 表率(爲盟主黎明的山頂洞人加更)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二十章 密詔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五十一章 夢開始的地方(下)第976章 勉爲其難第二十章 撤離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1191章 補不足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860章 離去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849章 抵定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十七章 戰爭季(下)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874章 入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剛開始,就結束了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二百十一章 以後不要打電話給我了第四章 行宮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1383章 提前準備第1307章 送行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1329章 大進軍(上)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1131章 老羌第九章 火併第一百二十三章 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第959章 考較第970章 王政(下)第1117章 王府議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一百十四章 大虎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1017章 試探?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1106章 臘月(下)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1120章 豪族化第1127章 探親(上)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1072章 不降何待?第二十章 一門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隨我東山再起第936章 戰後分配(上)第891章 消停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六十七章 靜觀其變第1398章 清明(上)第1182章 大會第970章 王政(下)第841章 主動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875章 爭論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於人第二十八章 農官兵田,阡陌相連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三章 勸羊第1269章 太子第二十章 浚儀第1065章 習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