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

前後夾擊,退路盡失。古來戰爭,遇到這種情況是非常兇險的,軍心動盪難以避免。

張敬剛剛和衣睡了兩個時辰,被親兵喊起來時,滿臉不耐以及無奈。

“出什麼事了?”張敬問道。

問這話時,心中已在思慮,莫非有人要投降?

這不是杞人憂天。

從正月開始,朝廷就開始往關中遷移人丁、牲畜和財貨了。

其實這事每年都在做,但今年格外引人矚目,因爲晉軍已經攻入幷州了,太行之險敵我共有。

也就是說,時機不是很合適,容易讓人聯想,進而人心動盪。

但目前這個情形,這麼做也算不上多錯。

自三十年前開始,關中雨水一直偏少,氣候乾燥,導致百姓大量流出,跑到幷州、司州、荊州。

這個偏乾旱的氣候一直持續到十年前那場大旱,隨後慢慢好轉。

蝗災爆發時,大家都有。

旱災爆發時,大家都有,但關中已經有所減輕。

最近兩年,黃河兩岸及長安一帶甚至降雨過多了,製造了千餘戶洪災流民。

種種跡象表明,以前老天爺欠關中和幷州百姓的雨水,要慢慢還回來了。

之前小幅度還了兩三年,以至於河南、河北旱災的時候,幷州、雍州並沒有跟着受災,相反糧食收成還不錯——就當前來看,旱災已成過去,唯一能打擊幷州、雍州、秦州的就是蝗災了,這個是真沒辦法,以至於幷州人相食。

今年幷州、雍州搞不好還有大雨,就是不知道哪邊更嚴重了。他希望是雍州,畢竟那不是他們的地盤。

言歸正傳,朝廷看到關中降水漸趨正常,甚至稍稍多了一些,皴裂的大地慢慢得到了修復,於是開始遷移民戶以實地方,且耕且牧,積蓄糧草。

這事以前可以做,但今年最好不要這樣做。

這是張敬的看法,但他說了不作數,沒辦法。

而今軍中有些猶疑,都懷疑天子要退保關中,最多以烏嶺、太行、中條爲屏,保住平陽、河東、西河三郡,作爲關中的外部屏障——平陽、河東水系縱橫,土壤肥沃,說實話很富裕,丟了可惜,能保肯定要保了,將來如果國勢大振,反攻關東,也能有個前出基地不是?

簡而言之,軍中懷疑天子要拋棄新興、太原、樂平、上黨這四個郡了,任其被邵賊攻取。很不幸,張敬以及他的主公石勒就在這個範圍以內。

中山王劉曜可能被拋棄了,但也有可能會接應他撤退。

總之很煩躁,很憂心,很失望。

試問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如何能保有旺盛的鬥志呢?頂到現在好幾天了,已經對得起平陽天子了。如果有人投降,張敬一點不意外,雖然他一直殫精竭慮,試圖杜絕這種事情。

“司馬,關後有賊軍大至,已衝破輜重營。”親兵說道。

張敬霍然起身,一邊從牆上取下弓梢、佩刀,一邊問道:“哪家豪族造反了?不應該啊。樂平那些豪族,分散在一個個山谷之中,哪有那麼容易串聯起來?”

說話間,又上來幾個親兵,幫張敬穿戴好了盔甲。

“走,去看看。”見報訊的親兵說不出個所以然,張敬穩住心神,大踏步向外走去,吩咐道:“立刻召集諸將至西門樓議事。”

井陘關說是關城,其實就是東西兩堵牆夾了中間一小塊狹窄逼仄的區域而已。

開有二門,即東門和西門,城中也沒有百姓,因爲缺乏足夠的居住面積,幾乎所有空間都拿來修做軍營、武庫、糧庫了——這個要塞純爲戰爭而生,不考慮任何民生需求。

東西二門離得非常近,張敬很快就到了。

城下全是面色蒼白的軍士。

張敬和他們對視了一眼,從中看到了意外、恐懼以及深入骨髓的絕望。

和自己好像啊。

他面上沒有流露出絲毫情緒,默不作聲地上了城頭,舉目四望。

這邊、這邊、還有那邊……

好像到處都有戰鬥,到處都有喧譁聲,到處都有兵刃交擊聲。不明就裡的人看了,定然覺得敵人鋪天蓋地,無窮無盡,怕不是來了數萬人。

但張敬有豐富的戰陣經驗,他只粗粗一看,然後仔細聆聽夜風中傳來的聲音大小,再通過各個起火點附近的人影,立刻得出了判斷:來襲之敵不超過三千!

他們還有救。

將校們陸陸續續趕了上來,除了正在指揮戰鬥及輪換待命的之外,剩下八員將校,悉數到場。

他們面色驚慌,欲言又止。生死關頭,似乎不比普通士兵好多少。到了最後,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張敬。

張敬沉默許久。

衆人默默等着。

不知道等了多久,城東的殺聲慢慢小了下去。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晉軍攻城不克,殘兵潰退了下去,接下來一般會消停一段時間,直到攻勢再度重啓。

張敬轉過身來,看着衆人,問道:“想活嗎?”

“想。”衆人紛紛應道。

“想和父母妻兒團聚嗎?”張敬又問道。

“想。”衆人情緒熱烈了起來。

“那就遵我號令。”張敬掃視衆人道。

“願尊奉司馬號令。”衆人齊聲道。

“趁此良機,打開西門,向後進攻!”張敬說到這裡頓了頓。

就在將校們以爲這是要主動出擊解除後方威脅時,張敬又補充了句:“鼓起餘勇,趁着黑夜,向後突擊,敵人定然阻攔不住。突圍之後,我等自回新興,再不來這鳥地方了!”

“遵命!”將校們轟然應諾,然後各自去準備。

沒過多久,就在東城有人過來稟報,晉賊又在曠野中列陣,準備發起進攻時,西門突然洞開,無數軍士悶不做聲地衝了出去。

數百精甲武士居前,其餘人緊隨其後,衝出城門後,大聲吶喊,奮兵突擊。

張敬的判斷十分準確。

呂涯所帶兵士不足兩千,此刻一部居於山林之中,鼓譟吶喊,以爲疑兵;一部四處放火,製造混亂;一部追亡逐北,散亂不堪;只有不到千人拉了些輜重車橫在路邊,準備阻擋城內敵軍。

戰鬥從一開始就進行得十分慘烈。

敵軍如瘋了般衝到輜重車前,長槍捅刺、大刀連砍,黑夜之中還有弓手不斷射擊,也不管射得準不準,會不會射中自己人了,反正就是將手中的箭矢傾瀉出去,啥也不管了。

區區千人根本阻擋不住。

敵軍翻越輜重車,衝散了青州兵的陣型,繼續向黑夜深處衝殺。

青州兵被迫散往兩邊,一邊跑,一邊暗罵都是一幫瘋子。也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才深刻明白兵法中“歸師勿遏”的真意——有的部隊,你阻擋他們回家的渴望,那真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呂涯被衝得昏頭轉向,身邊的親兵一個接一個倒下,他身上也中了一箭,跌跌撞撞奔向右側山林之中。

驚魂稍定之後,他藉着火光看向驛道,發現敵軍壓根沒有追殺他們,而是一窩蜂向西跑去。一開始還頗有章法,但跑着跑着,陣型就有點散了,有點奪路而逃的意思,頓時悟了。

眼見着身邊陸續彙集了百十名軍士,他攔住了衆人,道:“不要輕舉妄動。待敵兵過去,擊其尾!擊其尾!”

軍士們懵懵懂懂,但有些軍校卻回過味來了,合着井陘守軍這是在爭相逃命啊!

那他們這幫攔路的人可真是倒黴,硬扛了敵軍最兇猛的兵鋒,戰鬥在敵軍士氣最旺盛的那一刻。

基於這種判斷,他們大可以讓開驛道,收攏兵力,然後在敵軍後方銜尾追擊。

熱血會冷,士氣會降,氣力會衰。

當奪路而逃的敵軍發現前方沒有阻攔的時候,求生的慾望會讓他們不理智地四散而逃。那個時候,軍官怎麼喊都沒用了,根本拉不回來。

此時從敵軍後方出擊,當可收奇效。

可惜了!倉促之間沒想到啊。

敵軍大隊過了好一會才撤得差不多。呂涯一看身邊已匯攏了三四百人,立刻下令出擊。

士氣就是如此玄妙!

方纔還勇猛無匹的敵軍這會幾乎喪失了所有鬥志,壓根不想停下來戰鬥,只想逃命。

方纔還被衝得灰頭土臉的青州軍,這會又士氣如虹了,從山坡上直衝而下,攔腰截斷了敵軍,將最後數百人給擋住了。

敵軍兇相畢露,剛想拼命,卻聽得關城上方響起了熱烈的歡呼聲。沒有任何疑問,晉軍已攻上城頭,井陘關城破在即。

幾乎是一瞬間,他們提起的氣勢肉眼可見地衰落了下去。

有人扔下器械,跪地投降。

有人往山林或深谷中竄去,亡命而走。

還有人咬牙前衝,不過很快被消滅乾淨了。

城內又鬧哄哄地涌出了一支潰軍,見到大量己方軍士棄械跪地時,驚呆了。

再看看前方,火光熊熊,黑夜中不知道來了多少人,頓時喪失了鬥志。

身後的喊殺聲越來越近了。

他們猶豫了片刻,紛紛棄械而降。

神龜三年(319)三月二十七日夜,劉靈部前後夾擊,攻克井陘關。

得知張敬率部潰逃之後,劉靈親自率軍追擊。

二十八日午後,截住敵軍後隊,斬首二百,俘千餘人。

二十九日傍晚,追至上艾縣東,再殺百餘人,俘千人。

三十日繼續向西追擊,往受陽(今壽陽)方向挺進。

幾乎與此同時,各個接到消息的塢堡帥、莊園主們當場拿出了晉旗,表示歸順。

而隨着消息的擴散,樂平、太原、新興等地的豪族們騷動不已,躍躍欲試的姿態十分明顯。

匈奴人在這一帶的統治有土崩瓦解的趨勢。

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1218章 威逼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三章 勸羊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二十九章 說客第1305章 三人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1169章 門路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836章 過河!第1126章 籌建與成果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1366章 永久改變第二十九章 說客第863章 震盪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1242章 在途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一百章 硤石第1268章 兒女之事第四十五章 勢力(下)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1006章 居延第1275章 門路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五十章 看望第851章 安插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戰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1152章 圍獵第1052章 期望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1160章 終局(上)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九十章 變天第850章 失敗者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1056章 西中東第885章 改制(上)第1330章 大進軍(下)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1346章 狼狽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1130章 感悟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二章 朝議第1281章 親子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1256章 行田(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居家與工作(下)第十章 亂兵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
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1218章 威逼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三章 勸羊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1162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二十九章 說客第1305章 三人第1214章 波太大,太多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1026章 樸實無華第855章 行獵與政治(上)第1169章 門路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二十七章 庶務第836章 過河!第1126章 籌建與成果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1366章 永久改變第二十九章 說客第863章 震盪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1242章 在途第二十三章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1291章 新年一號文件第一百十章 本土勢力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145章 砸死你!(爲盟主Halihh233加更)第1150章 出征與坐等第一百章 硤石第1268章 兒女之事第四十五章 勢力(下)第六十六章 北上(上)第1006章 居延第1275章 門路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906章 微妙的關係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五十章 看望第851章 安插第1248章 自家事與別人家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督戰第1094章 平城行(上)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1152章 圍獵第1052章 期望第四章 長史與司馬第五十四章 親迎第1158章 大廈將傾第1160章 終局(上)簡單介紹下東漢和鮮卑的戰爭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九十章 變天第850章 失敗者第921章 三個方向第二百零七章 機會給到你了(暫缺)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1056章 西中東第885章 改制(上)第1330章 大進軍(下)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第二十四章 遭遇戰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1346章 狼狽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1010章 一月戰爭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一百十九章 威脅第1130章 感悟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二章 朝議第1281章 親子第七十八章 體系上第八十六章 “反賊”巢穴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1256章 行田(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五十四章 拜訪第三十章 勤王第一百五十七章 居家與工作(下)第十章 亂兵第930章 吾今所遣鬥兵,盡非我國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九十章 官僚系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