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坐看小兒輩破敵

蒲津關東城之內,劉粲登上城樓,置酒飲宴。

其實已經沒什麼看頭了,攻營這麼久,不但攻方傷亡慘重,守方也精疲力竭。

不僅僅是你攻我守導致的力竭,事實上,營壘攻防戰是一場波及面很廣的互有攻守的戰鬥。

自五月底、六月初開始進攻以來,他們老實攻了幾天營壘,但傷亡慘重。

隨後派兵抄掠地方,有所斬獲,但河東軍民時而躲進塢堡,時而出堡耕作,殺傷有限。

六月初十,劉粲坐鎮蒲津關,親自指揮一部騎兵抄掠侯飛虎糧道,燒燬糧車近千,俘斬兩千人。人家很快做出了調整,大膽地把黑矟左營調出一部分護衛糧道,自此收效甚微。

十五日,河東、平陽有匈奴部落被招誘叛亂,很快被裴氏、衛氏、薛氏、柳氏豪族兵圍攻,這些叛亂之人無法,只得奔蒲津關而來。

劉粲將其收拾了一下,得萬人左右,安置於馮翊郡,整頓士氣。

十七日,再派禁軍悍卒萬餘人渡河南下至弘農,與潼關守軍夾擊屯於關外的晉軍。

晉軍一度陣腳動搖,洛陽中軍、洛南丁壯死傷慘重,被迫當道立柵,苦苦堅守。潼關守軍趁勢發動進攻,眼見着晉軍有傾覆之憂,侯飛虎立率黑矟軍、黃頭軍出營,猛攻蒲津關外諸部,同時派俟伏部輕騎南下,側擊匈奴。

攻營壘的匈奴兵猝不及防,大踏步後退,直到劉粲徵調了禁軍一部上前,才穩住陣腳。無奈之下,只能將渡河南下的禁軍調回,加強蒲津關外的防禦。

二十日,侯飛虎遣人偷渡至黃河西岸,鼓動馮翊氐羌叛亂,爲留守匈奴軍鎮壓。

二十二日,侯飛虎夜襲匈奴大營,斬首千餘級。

從這便可以看出,所謂營壘攻防戰,遠不是一般人想象中針對着一個土木混合的營壘傻傻攻打的戰鬥。

它甚至包含着外圍戰線攻防,斷糧道與反斷糧道,夜間偷襲,策反對方等各種招數。

換個稚嫩一點的將領,他可能掌控不了這麼複雜的局面,更無法從容地調兵遣將。

但就是這種鬥智鬥勇、血腥廝殺、傷亡慘重的大戰,在史書可能就輕飄飄的一句話:“(劉)粲攻晉將侯飛虎營壘二十餘日,弗克。”

今天(二十四日),又一場聲勢浩大的攻營戰爆發了,雙方直戰了大半天。

及至傍晚,攻方已有氣無力,狼狽退回。

守軍也無力追擊,默默舔舐傷口。

劉粲飲完最後一杯酒,嘆息一聲,下了城樓。

匈奴大軍一部分屯於東城,一部分屯於旁邊的倉城,一部屯於渡口附近的小城,最後還有三萬餘人屯駐在臨時構築的營寨內。

打不動,奈何!

大漢也就這點實力了,若非邵賊精銳主力齊齊北上,怕是隻能龜縮蒲津關、潼關守禦,無法東出。

他現在不得不撤了。

馮翊傳來消息,氐羌諸部羣情騷動,雖然還懾於大軍威勢,不敢造反,但聽聞有人在私下裡串聯……

劉粲憂慮間,突然想起了劉乂。

那是一個清朗的午後,有人悄悄告訴他,先帝想廢太弟、立太子,但找不到藉口,猶豫不決。

於是,一個又一個陰謀出籠,生生把太弟劉乂置於死地。

連帶着支持劉乂的馮翊氐羌、上郡氐人、白部鮮卑酋豪數十人,盡被處死。

那一天,有氐羌酋豪被枷離地面,只餘腦袋承力,活活折磨而死。

那一天,有氐羌酋豪被燒紅的烙鐵燙瞎眼睛。

那一天,無數氐羌酋豪被拷打致死,只爲了招供劉乂“謀反”之事。

這個仇結得太大了,以至於馮翊十餘萬氐羌至今沒有歸心,始終是動亂之源。

隱約之間,劉粲覺得自己可能做錯了。

但他很快又搖了搖頭,他沒有錯,爲了權力不擇手段,何錯之有?

先帝當年當着滿朝文武、諸部貴人的面,莊重承諾,他死之後傳位給單皇后嫡子劉乂。

沒有這句話,先帝可能無法順利登基。

但登基之後,這句話始終像根刺一般紮在肉裡。隨着年歲日長、身體愈衰,這份鑽心的疼痛就愈發難以忍受。

劉乂不“謀反”,他就能以皇太弟的身份順理成章登基,因爲他不是沒有支持者。

他在馮翊有十餘萬氐羌支持。

他的生母單皇后出身上郡氐人豪族,與四部鮮卑(白部)交好。

他的支持者實力不容小覷。

他一旦登基,完全可以依靠上郡、馮翊的鮮卑、氐、羌以及一部分匈奴貴族發號施令,至於國中的晉人豪族,他們大概無所謂誰當皇帝,也會支持他。

所以,我沒有錯!

錯的是劉乂,誰讓你到最後一刻還不肯就範,誰讓你的支持者在最後一刻還在力推你當大漢天子,爲他們謀福祉呢?

風吹過大地,天空陰雲密佈,眼見着變天了。

劉粲繃着臉,在隨從的簇擁下,渡過了中潬城,抵達蒲津關西城。

現在,他要堵截自上郡南下的鮮卑騎軍了。

******

六月二十七日,鹽池畔又來了大隊騎軍。

人數少則數百,多則數千。

一直到六月底,總共來了三萬餘人。

這些都是王氏從東部及東木根山一帶調遣而來的,其中甚至包括自代郡西遷的烏桓人,同時也有新近降順的以紇骨爲首的鮮卑部落。

王氏在涼城一一接見諸位大人。

“鎮東大將軍在奢延水大敗劉昶,俘人丁三千餘、牛羊七萬。又至膚施,與丘敦部聯兵,再敗劉昶,斬獲極多。”王氏的聲音平靜中又帶着些許不容置疑,讓在一旁開挖溝渠的邵勳聽得暗笑。

事實上劉昶已經徹底敗了。

鮮卑人對他緊追不捨,前後三戰,俘斬萬餘。剩下的萬餘人多來自關中諸部,一路向南逃竄,劉昶不敢南逃,於是據守現上郡治所膚施縣。

此城位於奢延水(無定河)北岸,南北皆是山嶺,就中間一片空曠的河谷地,膚施城就在此間——大體位於今榆林市魚河鎮火連海則古城附近。

劉昶手下兵馬不多,只能困城而守,岌岌可危。

棄劉昶而走的匈奴騎兵先奔陽周(今靖邊縣楊橋畔鎮),鮮卑騎兵追至,匈奴棄城而走,往西南方遁去。

鮮卑再追,而今卻不知到何處了,暫無消息傳回。

石勒、石虎叔侄也無消息,只說他們西逃了,也有人說還躲藏在上郡山間,莫衷一是。

在草原上征戰,確實還是騎兵好使。

金正那些步卒吃灰也趕不上鮮卑騎兵,今後要想好好經營上郡,還是得依託幷州及關中。

“啪!”邵勳的鐵鍬鏟在了一塊石頭上,刃口直接崩裂,他無奈地將其丟棄,坐到一根大樹樁上休息。

童千斤走了過來,獨眼眨巴眨巴,然後徑自跑去輜重營伍,喊來了鐵匠常威,讓他修理一下。

邵勳則靜靜吹着風,看着女人在那“裝腔作勢”。

“樑王言而有信,一人兩匹絹,無論男女老少。不過最好一家完整,以安其心。”王氏說道:“絹帛之外,還有軍糧賜下。今年日子都不好過,有了這些糧食,便可順利過冬,爾等當心中有數。”

“是。”部落貴人們齊齊應道。

爲了心心念唸的糧食,他們不介意這時候表現得恭順一些,捧一捧可敦。

而如果去河南地真的能有所收穫的話,以後也不介意恭順一點。

威望怎麼來的,其實就是這麼一點一滴積攢來的。

王氏四處遣使,催促各部南下,有些人疑慮很重,王氏反覆勸說,如果最後真的能打勝仗,或者滿載而歸,那這就是威望。

每個人都需要威望來鞏固權勢和地位,王氏這種一口氣吃了太多,有點消化不良的女主更需要威望。

酋豪們散去之後,王氏讓人鋪開地毯,跪坐在邵勳身邊,偷眼看了下他的臉色,問道:“想不想孩兒?要不要把力真接來讓你抱抱?”

邵勳有些心動,不過還是拒絕了:“回平城時我再看他。他還小,舟車勞頓,恐要生病,反不美也。”

“嗯。”王氏輕柔地應了下。

“你也不用如此。”邵勳看了她一眼,道:“你現在根基太虛浮了,讓你建立些威望,本就是應有之意,何必拿吾兒來試探?”

王氏臉微微有些紅。

她早就發現了,邵勳喜歡玩女人,但對生下來的孩子卻非常愛惜,這可能是他不多的弱點了。

有時候,王氏總覺得邵勳對力真的愛護,比她這個做母親的還要強。

“你這些時日徵召的多爲東部、中部人馬吧?”邵勳又問道。

“嗯,烏桓佔一半,鮮卑、匈奴、羯人各佔一二成吧。”

“代郡王氏的兵去哪?”

“去朔方。”王氏低聲道。

“還在爲自家劃拉地盤。”邵勳大笑:“別打不下朔方,到時候鬧笑話,反而讓人輕視。”

“不會的。”王氏左右看了看,見周圍除了自家婢女、侍衛,就只有邵勳親軍,便靠近了些,頭枕在男人懷中,道:“你把幽州突騎督借我,定然大獲全勝。”

“想得挺美。”邵勳笑道:“當年拓跋氏也得到了數千副馬鎧吧,都去哪了?”

“有些遺失了,有些損壞不堪。”王氏說道:“其實大部分都在拓跋十姓部落手裡。前年你把平城五萬百姓遷走,很多鐵匠都沒了,就盛樂那邊還剩一些。藹頭倉皇北奔之時,自家姬妾都沒帶,卻把鐵匠都帶上了……”

“藹頭真是做大事的人。”邵勳讚道:“寧可自己女人失陷,被他人凌辱,也要把鐵匠帶走,佩服。”

“我若敗了……”王氏擡起頭,問道。

邵勳輕輕撫着她的臉,道:“那就去涼城國,若那裡也待不住,就往南逃,來中原吧。收收心,你才二十一歲,可以陪我很久。”

王氏又低下頭。

邵勳滿意地收回了手,這個女人最近被敲打、棒擊,乖順了許多。

“讓諸部不要停。匈奴跑到哪裡,就追到哪裡。”邵勳站起身,說道:“他們跑去雍州,就追到雍州。他們跑去秦州,就追去秦州。諸部老弱,盡數驅趕牛羊南下,以爲援應。”

“你不去西邊了嗎?”王氏問道。

“我就在這裡,與吾兒的部衆一起開挖溝渠,種豆種菜。事已至此,有些仗讓小兒輩去打就行了,我替他們穩着大局即可。”邵勳取過一把新鐵鍬,說道。

“你挖溝種菜,我來擠奶燻肉。”王氏亦起身,笑道。

“好。”邵勳笑道:“這樣纔像我邵家婦。”

遠處的諸部俘虜們見邵勳真的在爲他們挖掘溝渠,心下信服,手底下的動作也快了起來。畢竟,灌渠挖好後,將來受益的可是他們。

及至傍晚時分,秘書監盧諶奉命前來,密語一番後,當場擬寫命令:以侯飛虎爲大都督,總領西河、平陽、河東、弘農四郡地界上的諸部兵馬,伺機西進關中。

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114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1141章 小路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1072章 不降何待?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1186章 劫難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806章 汾水(下)第828章 偏師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1182章 大會第991章 面見(下)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1192章 獵場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1160章 終局(上)第1167章 柔弱的盟友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889章 動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873章 諸路第1170章 表兄弟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997章 瀋陽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一章 消化(上)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828章 偏師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類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989章 岔路第901章 狹路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1245章 精舍(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842章 說客第1104章 閒篇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一章 消化(上)第一章 縣令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1148章 我進來了!(爲盟主血色天明加更)第七章 表態第八十四章 上朝劉裕滅南燕之戰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925章 歸正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七章 戰報與會面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1125章 戶口與改變第823章 朝賀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833章 前進!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801章 政務第810章 疫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1177章 宗室與家底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797章 耕戰
第825章 着手準備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與工作(上)第114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集第926章 諸般手段第1082章 安插自己人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1141章 小路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九十四章 寧朔宮第1072章 不降何待?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十章 危中有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四十四章 勢力(上)第1186章 劫難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撤軍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806章 汾水(下)第828章 偏師第一百四十章 糊弄第1090章 積壓事務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1182章 大會第991章 面見(下)第1089章 家事與政治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1192章 獵場第四十六章 哭笑不得第1160章 終局(上)第1167章 柔弱的盟友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十九章 叮囑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889章 動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挺會玩啊第873章 諸路第1170章 表兄弟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997章 瀋陽第1096章 安內與聯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一章 消化(上)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1187章 山城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828章 偏師第四十七章 北上聯絡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類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989章 岔路第901章 狹路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鎮(下)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876章 各自攤牌第1245章 精舍(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向後進攻第842章 說客第1104章 閒篇第1013章 降人與賣命之人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一章 消化(上)第一章 縣令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一百五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稔第十九章 平陽拾遺(下)第1148章 我進來了!(爲盟主血色天明加更)第七章 表態第八十四章 上朝劉裕滅南燕之戰第六十三章 望日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925章 歸正第一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五十七章 戰報與會面第三十章 勸降與府兵第861章 晉陽之議第1051章 邵皇帝的江山(爲盟主折翼文加更)第1125章 戶口與改變第823章 朝賀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八十七章 相忍爲國第833章 前進!第八十七章 過河第801章 政務第810章 疫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1177章 宗室與家底第1197章 不得已而爲之第797章 耕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