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

安泰一年,臘月二十八,快要過年了,廷議上基本都說些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的吉祥話,甚少有人不識像的提出些尖銳的話題惹起爭論。只是今日是例外,羣臣在下面打起了眉眼官司,互相使眼色詢問試探,就是沒有人開口說話。能加入早朝廷議的都是老狐狸或者小狐狸,順王奇蹟般的回來了,還全須全尾的活着,據傳使團和順王到達海澄縣時,孫縣令在碼頭跪拜迎接,鞭炮鑼鼓震天響,縣城萬人空巷,夾道歡呼使團和順王歸來。

還傳順王進城之日,沒有乘轎騎馬,一路步行前進到驛站,所行之處,百姓官員在道路兩邊跪拜哭泣,順王還時不時上前安慰之,還將百姓獻的財帛等物送給老弱婦孺之輩。順王此時就停留在海澄縣靜候,江南官員和讀書人聞之,紛紛驅車赴海澄拜見順王,致使海澄縣客棧爆滿,夜間連飯桌、柴房都睡着人,還有許多無知百姓將順王行走的道路上的塵土掃起來,當寶貝似的裝在瓷瓶裡,說這些泥土沾染上了“龍氣”,放在家裡可以鎮宅,邪祟不侵……

如果順王和使團在海上、甚至在預先安排好的廣州驛站裡,安泰帝都有機會這些人羣滅,掩蓋真相,栽贓給海寇、土匪、或者海難,可是現在一切都超出了他的掌控——他總不能把整個海澄、或者小半個南直隸的官民全部滅口吧?

龍座前面的香爐吐着陣陣暖香,炭盆也燒得火熱,卻難以驅散安泰帝心中的冰冷,登基一年多了,他仁政愛民、幾乎是日以繼夜的履行皇帝的職責,自認爲比不務正業的哥哥強多了,羣臣們也都說他仁德,本以爲已經是鐵桶江山了,可是哥哥一回來,他就發現大臣和百姓們都變了臉。

恭順和歌功頌德之聲不見了,連朝政都不議論了,各懷鬼胎的互相試探,擠眉弄眼,誰都不想當出頭椽子議論如何處理順王之事,就等着安泰帝自己先開口。安泰帝面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上,內心卻比一年前剛坐在這個位置,大明面臨着海岸城市被紅毛番和倭寇圍攻、西北韃靼人大軍壓境,雙面受敵,社稷不穩時還要惶恐不安。

到了今日,他才發現自己很可能成爲“爲人做嫁衣”的悲劇繡娘,哥哥餘威尚存啊!安泰帝相信,此時他如果提出要還政給哥哥,這些大臣們還有百姓們絕大多數都是支持的,因爲哥哥佔着嫡長的優勢,又在位多年,甭管他曾經有多麼荒唐,單憑這兩點,就足夠他再次登基了。

不,我絕對不能有半點讓步!退一步就是萬丈深淵了,一個當過皇帝的弟弟能有什麼下場?安泰帝咬牙強迫自己不要去想退位的事情,這個位置坐着就決不能走了,只有死亡才能把我帶走!

廷議過去了半個時辰,安泰帝還在和大臣們乾耗着,就是絕口不提順王歸來之事,司禮監掌印太監趕緊扯着嗓子叫了一句,“有事奏本、無事退朝!”

羣臣一陣聳動,最後的機會了,再不說難道等到明年正月初一大朝會說去?那就更不合時宜了,但就是憋着不肯首先開口,大臣們就像突然集體得了風寒似的,紛紛咳嗽起來了,都不上本、不說話、也都不肯離開,在朝堂上死扛着。

安泰帝下了決心和大臣們死磕到底,反正朕就不是鬆口,你們能如何?難道要逼朕退位嗎?聽着階下陣陣如烏鴉般的咳嗽聲,安泰帝心煩意亂,忍耐到了極限,說道:“諸卿既然無事,今日到此爲止,退朝吧。”

話音剛落,一個年輕的御史出列說道:“臣請皇上御駕南下,接順王回京!”

哄!這下捅了馬蜂窩了,既然有人起了頭,羣臣們開始嘰嘰喳喳議論起來了,如早市般熱鬧,安泰帝心裡則像被馬蜂蟄了一下,這羣白眼狼!你們難道忘了是誰臨危受命、力挽狂瀾,救大明於水火嗎?現在日子太平了,就開始思戀故主,想把朕一腳踹開?

委屈和心痛、還有被背叛的憤怒涌向心頭,安泰帝龍袍下的身體僵直,如同被潑了一桶冰水,他目光似火盯着那個年輕的御史,恨不得當即命人把御史拖下去亂棍打死!

就在安泰帝快下不了臺時,鴻臚寺卿林大人出列解圍,對御史咆哮道:“皇上乃九五至尊,真龍天子。順王身份雖然尊貴,是親王,但他畢竟是臣。皇上是君,君王如何屈尊遠去海澄迎接一個親王?尊卑不分,你讀書讀到狗肚子裡嗎?這都分不清楚!”

林大人是外戚,林淑妃的堂叔。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盤,自從安泰帝冊封了新後,赤裸裸的表達了想要一個嫡子的願望。林淑妃和皇后之位失之交臂,很是失望、林大人也深感危機,他明白一個庶長子在皇家意味着什麼,但是他也無能爲力,皇上畢竟才當到而立之年,非常年輕,無論朝廷還是宗室都希望能有一個名門淑女當皇后,母儀天下。不過聽林淑妃說新後聖眷正濃,但是至今無孕,皇上似乎越來越沒有耐心了,大皇子還有機會……

聽說順王迴歸的消息後,林大人意識到表達忠心的大好機會來了,就等着有人對安泰帝“發難”,他出言“救駕”呢。

不過罵人、挑毛病、厚臉皮本就是作爲御史的基本修養,林大人當頭一棒並沒有將這個年輕的御史嚇倒,反而越戰越勇說道:“世上確實有尊卑、但也有天理倫常、兄友弟恭。皇上是君,但順王是兄長,也是太后所出的嫡子,順王在南方垂釣久矣,受盡驚嚇和磨難,皇上應當爲天下人表率,去迎接親哥哥回家,骨肉團聚,有何不妥?”

這個年輕的御史明顯是私底下做足了功課,摸清了林大人的底細,末了,居然還出言諷刺,質疑對方的人品,說道:“哦,微臣記起來了,林大人本來就不倡導兄友弟恭對不對?您是繼室所出,頭上有一個原配所出的哥哥,也就是現在淑妃娘娘的父親,您的哥哥當年被人構陷、蒙冤入獄,您袖手旁觀,從未爲親哥哥四處奔走鳴冤,之後還奪了哥哥的家產,佔爲己有——”

林大人這時候開始鳴冤了,大聲說道:“胡說八道!無憑無據,盡是污衊之詞!請皇上爲微臣主持公道啊!”

御史本來只針對林大人,但是安泰帝本來心中有鬼,疑神疑鬼的,覺得御史是在指桑罵槐,明地裡說的是林大人對親哥哥一家見死不救,暗地裡是指自己搶了順王的帝位,要趕自己下臺呢。所以林大人叫屈之後,安泰帝暴怒,當場命錦衣衛將御史下了詔獄。

下詔獄好啊!武死戰、文死諫嘛,詔獄豈是普通人能蹲的?這是積累政治資本的大好時機,身爲第一個被安泰帝下詔獄的御史,他驕傲、他光榮啊!

御史被扒了官袍拖走,還不忘表演幾句,“皇上,微臣勸皇上親賢臣,遠離林大人這種小人才是正道啊!林大人吞沒親兄家產一事,是路人皆知,不信您叫東廠去查他的底細!太祖爺留下的江山社稷,就要被林大人這種斯文敗類蛀蟲霸佔了,實乃大明不幸啊——嗚嗚。”

聽着遠去的嗚咽之聲,應該是被錦衣衛堵了嘴。林大人止了眼淚,拱手說道:“皇上聖明,爲微臣主持公道,微臣——”

這時言官之首、都察院左都御史走出來護犢子了,對林大人做獅子吼:“你這個陰險小人!外頭飄起了大雪,連老天都在爲御史鳴不平啊!冬雷震震,爲什麼不把你這奸臣劈死!”御史和外戚是天生的冤家對頭,互相看不慣很久了。

又對安泰帝說道:“忠言逆耳,請皇上三思,順王是皇上兄長、是太后親子。聽聞太后思戀成疾,入冬後病症不斷。爲人子女,豈能看着母親日夜憂思、憔悴消瘦呢,應當爲母解憂,早日迎回順王,以全人倫纔是啊。”

左都御史的影響力非同尋常,在他的帶動下,六科言官、以及其他一些立場動搖的大臣們紛紛跟着勸諫安泰帝,看來太后思戀成疾的份上,將順王從海澄接回來。

縱是皇上,也承受不住“不孝”這頂大帽子,安泰帝再次被架上牆頭上了。這時安泰帝的老師、內閣

大臣兼禮部尚書劉閣老出列說道:“順王是先帝血脈,一定要迎回來的,但馬上就是年關,祭祀各種典禮不斷,且路途遙遠,皇上若南下,誰去祭祀、誰來處理國家大事?不妥當啊,還是由我們禮部和宗人府一起來安排迎接順王的事宜。”

內閣大臣、兼工部尚書王閣老卻說道:“太子十歲了,已經出閣讀書、學習朝政。皇上南下迎接順王,自然是太子監國,內閣輔佐。”此話一出,又有一批應聲蟲附議。太子是儲君,年紀也不小了,監國是理所當然的。

除了順王,安泰帝最頭疼的就是太子了,此刻王閣老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頓時頭都快炸裂了。劉閣老趕緊反駁說道:“王閣老此言差矣,太子雖已經出閣讀書,有良師教導,但是並沒有在朝聽政,欠缺經驗。國家大事,任何一個決策的失誤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惡果,非同兒戲。”

內閣是論資排輩的,王閣老入閣十幾年了,從先帝爺開始就是內閣次輔,而劉閣老是安泰帝登基之後通過下中旨弄進內閣的,資歷最淺,所以王閣老毫不留情面的反駁道:“劉閣老年紀比我小,但是記性比我差。太子以前是經常跟着來聽朝的。慶豐朝的時候,太子尚是三歲懵懂頑童時,就時常被報到大朝會聽政了,那時老朽留着長鬍須,太子好奇,嚷嚷着要內侍抱着抓撓老朽的鬍鬚,老朽實在沒有辦法,只好把鬍鬚全部剃掉了,至今還保持着不蓄鬚的習慣。當年劉閣老尚未入閣,不過已經官居三品,有資格站大朝會,你是忘記了吧?有一次太子憋不住尿,還在東南角的花盆裡尿了一泡,一盆梅花被童子尿澆透爛了根,皇上玩笑說童子尿破了黴(通梅)運,大吉大利,這事諸位都是親眼見過的,劉閣老忘記了,有人能出來解釋一下,幫助劉閣老恢復記憶麼?”

以前慶豐帝自己就是個老頑童,又只有太子一個兒子,經常走到哪裡都帶在身邊。出宮開鋪子,上朝聽廷議,他本意不是培養兒子如何做一個君主、或者體驗民間疾苦什麼的,而是單純的覺得有兒子在身邊會更好玩一些,所以太子還沒立爲儲君時,就已經有了長時間聽朝的經歷。王閣老說的都是事實,馬上就有一些從慶豐朝的老臣們站出來“幫助劉閣老”恢復記憶。

這下連劉閣老都騎虎難下了,王閣老乘熱打鐵說道:“劉閣老說的對,太子已經十歲了,一國儲君不能總是在東宮讀書,紙上談兵。爲大明江山社稷作想,臣等請求皇上容許太子一起上朝聽政。”

“臣附議!”

“臣附議!”

……朝堂之上,罕見的發出了一致的聲音,一連串的“臣附議”如同無形的重拳一樣,一拳拳打在安泰帝身上,傷的他體無完膚,非逼得同意太子聽政,其理由也很充分,人家以前還不是儲君時就來上朝了,怎麼如今封了太子,反而在朝上不見太子的身影呢,這不科學啊!

除了林大人、劉閣老等安泰帝的死忠,大臣們或許在支持現有君主或者支持順王復位有所分歧,可是對於太子的意見幾乎都是一致的,個個都是□□,所以王閣老振臂一呼,滿朝文武皆擁護這個意見,安泰帝被逼着同意了,說從正月初一大朝會開始,太子會來朝聽政。王閣老心中大喜,太子聽政,在風雨中搖擺的儲君位置就暫時鞏固了些。

或許是覺得安泰帝有所退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有大臣雞血上頭,居然不知輕重、得寸進尺的大呼道:“如今順王已歸,皇上應當宣佈退位,迎順王登基!”

第148章 推真相楓核去京師,大沽口脫身實不易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第140章 舊□□引來不速客,送年禮遭遇冷板凳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第152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二)第48章 浣沙溪自語識真身,傷離別臂釧歸舊主第219章 借力打力閣老吃癟,老廠公妙計除太嬪第173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二)第174章 新廠公妙計除隱患,林淑妃夢魘見王妃紅娘鶯鶯分不清楚,犯迷糊新郎變前夫第224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朝會羣臣來開撕第245章 馬尾裙風光藏乾坤,烽火急直逼山海關(二)第94章 除宿敵孫女救祖母,說心願沈老太進京第134章 神相似疑是並蒂生,彪悍女對陣草紙公第37章 出頭鳥捨身飼蚊蟲,鳳鳴院內鬼始現身一手放水一手點火,耍手段密謀得橫財第24章 挑美人冰糖認新主,鳴鳳院倩女似幽魂第227章 思舊事女人當自強,到酒家姐弟偶相逢(二)第60章 翼然亭冤家讀西遊,鴛鴦劍相煎何太急第117章 到月港今竹展宏圖,聞喜事幹爹開笑顏第30章 遇挫折幾欲走麥城,說是非是非找上門第149章 連環計脫身大沽口,到京師圖窮匕首先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184章 救故主舊臣議謀略,凜冬至惡戰即開始(二)第37章 出頭鳥捨身飼蚊蟲,鳳鳴院內鬼始現身第106章 分遺產人人皆有份,說硫磺今竹展宏第163章 曹核桃狂噴林大人,新廠公玩起無間道第134章 神相似疑是並蒂生,彪悍女對陣草紙公第144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196章 隔三年故人始現身,到陌路黔驢終技窮第83章 販紙張今竹初試水,佔鰲塔表白得美人第147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二)第125章 印圖書今竹交稿酬,造大船開闢新徵途第117章 到月港今竹展宏圖,聞喜事幹爹開笑顏第113章 平定巾揭開身前事,有內鬼官船遭夜襲第80章 胖峨嵋思凡入紅塵,表兄妹偶遇龍驛第37章 出頭鳥捨身飼蚊蟲,鳳鳴院內鬼始現身第182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二)第126章 陷地窖峨嵋拒回家,赴夜宴今竹遇妖姬第63章 憶舊情夫妻奔東西,打雙陸竹核窺天機第59章 老相好衙門找女婿,李賢惠叛出公侯府第176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二)第141章 福王府東西風斗法,燒新宅夫妻要反目第113章 平定巾揭開身前事,有內鬼官船遭夜襲第127章 出雲國舞姬拋金扇,捐銀子今竹迎好運第79章 吳淑人縱火終自焚,顧駙馬訣別長公主第163章 曹核桃狂噴林大人,新廠公玩起無間道第118章 海澄縣攜手觀新居,新盟友千里送硫磺第203章 破亂局圖窮匕首現,奉先殿山再易主(二)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第112章 赴月港峨嵋迎新生,查血案聚首大客棧第22章 借銀針婆媳鬥心術,說佛法舌戰朱老太第223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41章 逃生天孤島成火海,成沙彌疑是狐狸精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101章 紫藤架楓竹來相會,陷囹圄廠公誓破案第36章 雞鳴寺故人喜相逢,不開眼齊三受懲戒第83章 販紙張今竹初試水,佔鰲塔表白得美人第138章 過聖誕女王開大宴,耍手段今竹謀大局第138章 過聖誕女王開大宴,耍手段今竹謀大局第142章 知真相晴天遭霹靂,守尊嚴陸氏要嫡子第156章 訴衷情核竹始結緣,慶豐帝南巡開戰火第116章 逃囹圄我有張良計,回月港今竹遇貴人第211章 琉璃塔再成斷腸處,入京城風雲又突變(二)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二)第183章 救故主舊臣議謀略,凜冬至惡戰即開始沈六少洗三開大宴,沈四娘醉遊拂柳園第240章 沈今竹判定兒女案,小皇帝初試手中權第231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二)第22章 借銀針婆媳鬥心術,說佛法舌戰朱老太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第25章 甜鹹配性起做羹湯,心機女如願升品級第112章 赴月港峨嵋迎新生,查血案聚首大客棧第152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二)第175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第42章 大小姐遭遇極品親,姑表親古槐下開撕第116章 逃囹圄我有張良計,回月港今竹遇貴人意難平小姑訴委屈,姑太太登門憶舊怨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第36章 雞鳴寺故人喜相逢,不開眼齊三受懲戒第67章 太夫人逼債曹國公,煙雨樓醉倒傷心人第237章 放魚餌大魚終上鉤,施恩威收復老臣心(二)第19章 爭鳳蝶三女揮粉拳,捐香油峨嵋始現身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125章 印圖書今竹交稿酬,造大船開闢新徵途第242章 老情人揮淚祈來生,小內侍攀高忙鑽營第200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第86章 說婚期沈三離難爲,離家子身歸魂不歸第202章 破亂局圖窮匕首現,奉先殿山再易主第182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二)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21章 獻殷勤纓絡來探路,發毒誓人往高處走第228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親外甥三噎親大舅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140章 舊□□引來不速客,送年禮遭遇冷板凳第50章 朱希林追兇金陵城,羣英會推出癩頭黿第95章 鎮府盼得大象歸,沈推官仗義辦奇案意難平小姑訴委屈,姑太太登門憶舊怨
第148章 推真相楓核去京師,大沽口脫身實不易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第140章 舊□□引來不速客,送年禮遭遇冷板凳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第152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二)第48章 浣沙溪自語識真身,傷離別臂釧歸舊主第219章 借力打力閣老吃癟,老廠公妙計除太嬪第173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二)第174章 新廠公妙計除隱患,林淑妃夢魘見王妃紅娘鶯鶯分不清楚,犯迷糊新郎變前夫第224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朝會羣臣來開撕第245章 馬尾裙風光藏乾坤,烽火急直逼山海關(二)第94章 除宿敵孫女救祖母,說心願沈老太進京第134章 神相似疑是並蒂生,彪悍女對陣草紙公第37章 出頭鳥捨身飼蚊蟲,鳳鳴院內鬼始現身一手放水一手點火,耍手段密謀得橫財第24章 挑美人冰糖認新主,鳴鳳院倩女似幽魂第227章 思舊事女人當自強,到酒家姐弟偶相逢(二)第60章 翼然亭冤家讀西遊,鴛鴦劍相煎何太急第117章 到月港今竹展宏圖,聞喜事幹爹開笑顏第30章 遇挫折幾欲走麥城,說是非是非找上門第149章 連環計脫身大沽口,到京師圖窮匕首先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184章 救故主舊臣議謀略,凜冬至惡戰即開始(二)第37章 出頭鳥捨身飼蚊蟲,鳳鳴院內鬼始現身第106章 分遺產人人皆有份,說硫磺今竹展宏第163章 曹核桃狂噴林大人,新廠公玩起無間道第134章 神相似疑是並蒂生,彪悍女對陣草紙公第144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196章 隔三年故人始現身,到陌路黔驢終技窮第83章 販紙張今竹初試水,佔鰲塔表白得美人第147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二)第125章 印圖書今竹交稿酬,造大船開闢新徵途第117章 到月港今竹展宏圖,聞喜事幹爹開笑顏第113章 平定巾揭開身前事,有內鬼官船遭夜襲第80章 胖峨嵋思凡入紅塵,表兄妹偶遇龍驛第37章 出頭鳥捨身飼蚊蟲,鳳鳴院內鬼始現身第182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二)第126章 陷地窖峨嵋拒回家,赴夜宴今竹遇妖姬第63章 憶舊情夫妻奔東西,打雙陸竹核窺天機第59章 老相好衙門找女婿,李賢惠叛出公侯府第176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二)第141章 福王府東西風斗法,燒新宅夫妻要反目第113章 平定巾揭開身前事,有內鬼官船遭夜襲第127章 出雲國舞姬拋金扇,捐銀子今竹迎好運第79章 吳淑人縱火終自焚,顧駙馬訣別長公主第163章 曹核桃狂噴林大人,新廠公玩起無間道第118章 海澄縣攜手觀新居,新盟友千里送硫磺第203章 破亂局圖窮匕首現,奉先殿山再易主(二)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第112章 赴月港峨嵋迎新生,查血案聚首大客棧第22章 借銀針婆媳鬥心術,說佛法舌戰朱老太第223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41章 逃生天孤島成火海,成沙彌疑是狐狸精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101章 紫藤架楓竹來相會,陷囹圄廠公誓破案第36章 雞鳴寺故人喜相逢,不開眼齊三受懲戒第83章 販紙張今竹初試水,佔鰲塔表白得美人第138章 過聖誕女王開大宴,耍手段今竹謀大局第138章 過聖誕女王開大宴,耍手段今竹謀大局第142章 知真相晴天遭霹靂,守尊嚴陸氏要嫡子第156章 訴衷情核竹始結緣,慶豐帝南巡開戰火第116章 逃囹圄我有張良計,回月港今竹遇貴人第211章 琉璃塔再成斷腸處,入京城風雲又突變(二)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二)第183章 救故主舊臣議謀略,凜冬至惡戰即開始沈六少洗三開大宴,沈四娘醉遊拂柳園第240章 沈今竹判定兒女案,小皇帝初試手中權第231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二)第22章 借銀針婆媳鬥心術,說佛法舌戰朱老太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第25章 甜鹹配性起做羹湯,心機女如願升品級第112章 赴月港峨嵋迎新生,查血案聚首大客棧第152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二)第175章 利相悖婚事恐難成,回京師刀劍嚴相逼第42章 大小姐遭遇極品親,姑表親古槐下開撕第116章 逃囹圄我有張良計,回月港今竹遇貴人意難平小姑訴委屈,姑太太登門憶舊怨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第36章 雞鳴寺故人喜相逢,不開眼齊三受懲戒第67章 太夫人逼債曹國公,煙雨樓醉倒傷心人第237章 放魚餌大魚終上鉤,施恩威收復老臣心(二)第19章 爭鳳蝶三女揮粉拳,捐香油峨嵋始現身第71章 朱雀橋邊緣定三生,同操戈相煎何太急第125章 印圖書今竹交稿酬,造大船開闢新徵途第242章 老情人揮淚祈來生,小內侍攀高忙鑽營第200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第86章 說婚期沈三離難爲,離家子身歸魂不歸第202章 破亂局圖窮匕首現,奉先殿山再易主第182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二)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21章 獻殷勤纓絡來探路,發毒誓人往高處走第228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親外甥三噎親大舅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140章 舊□□引來不速客,送年禮遭遇冷板凳第50章 朱希林追兇金陵城,羣英會推出癩頭黿第95章 鎮府盼得大象歸,沈推官仗義辦奇案意難平小姑訴委屈,姑太太登門憶舊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