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夏。
濟南的夏天,乾燥炎熱,熱浪襲人。
賣鍋餅的小販,趁着清晨的涼爽,騎着自行車走家串巷。護城河畔的早市也擺滿了小攤,此起彼伏的吆喝聲,給這個古樸的北方城市,帶來了些許的煙火氣。
林熙雨揹着書包,騎着自行車經過早市,順便買了一根油條叼在嘴裡,權當是早飯,有滋有味的嚼着。
“有人落水了.......”
“來人啊,救人啊.......”
前方不遠突然傳來刺耳的剎車聲,一對騎着自行車的母子被轎車撞飛,掉進河裡。
林熙雨沒有絲毫猶豫,一口氣衝過去,甩掉書包,翻過護欄,躍入水中。
夏日的護城河,水流平緩,清澈見底,在水下亦能清晰視物。
她先遊向落水的孩童,抓住衣服,拖拽着回到河邊。
此時河岸邊已經聚集了不少人,有熱心羣衆翻過護欄,伸長了胳膊,幫她將孩子拽了上去。
眼見孩子沒事,她舒心的喘了口氣,雙腳在石壁上用力一蹬,再次潛入水中,遊向落水的女子。
女子不會游泳,掙扎着嗆了幾口水,沉入水底。
她費了不小的力氣,纔將人從水裡托出來。
少女皮膚瑩白,清秀的小臉帶着水漬,在晨曦的映照下,彷彿出水芙蓉一般,散發着迷人的光暈。
等待在岸邊翹首期盼的人羣,爆發出熱切的歡呼。
林熙雨在熱心羣衆的加油助威聲中,憋足了一口氣,將女子拖回岸邊。
女子溺水的時間長了些,上岸之後,人已經陷入昏迷。
河岸邊亂成一團,有人跑到附近的公用電話亭,打電話叫救護車。
有人按壓女子的胸口,現場急救。
更多的人是在斥責開車的司機,七嘴八舌的將他罵了個狗血臨頭。
林熙雨急着去學校考試,沒有在意現場的喧鬧,溼淋淋的爬上岸,撿起書包,跨上自行車,猶似踩着風火輪一般,一陣風似的騎遠了。
此刻的她尚且不知,當地電視臺的記者恰好就在附近,將救人的一幕全程錄了下來。
——
濟南七中。
高考的最後一天,懷揣着對未來美好期望的考生們,抖擻精神,依次有序的進入考場。
在校門口執勤的七中監考老師,不時擡起手腕,看一眼手錶,只等八點鐘一到,關閉校門。
時間一分一秒的向八點靠攏,老師的目光落在手錶上,神情愈發莊重肅穆。
八點整,校園裡響起刺耳的鈴聲,監考老師一聲令下,校門自兩側向中間緩緩合攏。
“等一下,讓我進去!”
林熙雨騎着自行車風風火火的衝了過來,在校門即將關閉的一剎那,前輪正好卡住了門縫。
大鐵門撞得轟鳴,劇烈的晃動了幾下。
林熙雨也被震得手腕痠麻,大腦有一瞬間的發懵。
監考老師厚重的眼鏡片後面射出一道冷厲的寒光,不滿的瞪着眼前膽敢挑釁其權威,冒失衝動的少女。
林熙雨此刻渾身上下除了書包全是溼的,從頭髮絲裡往外滲着水。
白藍相間的夏季校服,在河岸的石壁上刮蹭了不少苔蘚,風吹半乾的地方,一塊兒又一塊兒的黑綠色的泥巴點子格外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