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投其所好

胡安國因母親意外去世,遠在成都府任職的他,急匆匆的回到家鄉,待他抵達時,母親已經過世。身爲家中唯一的男丁,父親也早早去世,母親也走了,獨留下他一人。

回鄉奔喪的胡安國在家中守孝兩年,第三年宋徽宗便傳下聖旨讓他離家會京赴任。有感於母親病逝,自己常年在外,尚未盡孝道,故而胡安國思前想後決定不願入朝爲官。

宋徽宗見胡安國乃是孝子,便准許他留在衡陽任職,然他仍然不予接受,依然稱病拒不赴任,辭官之心昭然若揭。但是,宋徽宗期盼胡安國出山相助於自己,屢次傳下聖旨,他仍然不予理會。

“這個胡匹夫,當真不識好歹!”趙佶見胡安國屢次不願答應做官,氣得破口大罵:“說什麼武夷先生,朕看是武夷老匹夫纔是,要是再不答允,朕便斬了他,看他如何恃才自傲!”

“皇兄且息怒!”趙似見兄長怒氣衝衝,也覺得胡安國做的有些過分,不過他倒是有些理解。

畢竟,大宋局勢不穩,黨派之爭,又有外敵爲患,還有皇兄的不作爲,奸佞當道等等,這讓胡安國離京回鄉倒也說得過去。此外,胡安國乃是回鄉奔喪,情有可原。

偏偏胡安國回鄉之後,不願意回來了,一心留在家中自給自足,不願意入朝爲官。雖說胡安國有治國之才,如此婉拒聖上的眷顧,豈不讓人認爲他恃才自傲,當真是‘劉備借荊州,一去不回頭’。

當初,胡安國因母親去世的消息,匆忙請辭;那個時候趙似便提醒過兄長,讓他小心。但是,趙佶不以爲然,沒想到今日一語成真。畢竟,胡安國一心研讀《春秋》,趙似是知道的,故而出言提醒。

現在胡安國想必不願回來,留在故里,也是爲了此事。雖然趙似能夠理解他的想法,不過在國事家事面前,當以國事爲重,心裡不免有些生氣。但是,沒有趙佶如此氣惱便是。

“你說這個胡匹夫到底是怎麼想的?朕三番兩次傳旨讓他入京任職,偏偏他不樂意。若不是念及確有真才實學,怕是朕早早將他殺之,以儆效尤。大宋自開國以來,尚未有人如此做!”

“皇兄切莫生氣,氣惱了身子不值得!”趙似微微一笑,道:“說起這個胡安國,我倒是與他有幾分交情。他自幼拜在名師之下,志向遠比其他人要高出很多,不爲做官,只爲做自己的事情。”

“十三弟,你是如何知道的?”趙佶想起胡安國心裡就一陣不舒服,納悶地望着趙似。

“皇兄,你看太小覷弟弟了!”趙似哈哈一笑,道:“此人的才學,我也是從他人處得之,便親自拜會,沒想到一來二去倒也是見得真切。另外,我家那個小子也曾在他那裡學習過,不過他並未收下爲弟子,只是教了一段時間便離開了太學院,被皇兄調任湖北去了。”

“不如這樣,我暗中前去探查一下情況,待摸清楚了他到底如何想,再作打算。如果真的不願意做官,依然是有大事的話,那不如就這樣算了,不必強求於人,再說了他在文人心中的地位頗重,又是太學博士,太學院中大多學生都是他的學生,要是真的逼急了,怕是不好收場。”

趙似微微一笑,道:“皇兄,你且看如何?”

“唉!……只能如此行事了!”

趙佶失望了嘆了一口氣,他真心希望胡安國能夠出來相助於自己,奈何人家就是不願意。如果真的逼急了,怕是得不償失,要不然早就下旨處死了,哪怕再氣惱都未曾有過任何過激行爲。

於是,趙似與王管家二人悄悄地來到胡安國處。但是,趙似‘已死’不能出面,一切都由王管家出面處理。

趙似思前想後,決定留在當地鎮上,開了一家小店,又喬裝打扮一下,僞裝成老闆,王管家則成爲店小二。雖說胡安國是文人,但是他有一個愛好,那便是飲酒,只要是好酒皆可一醉方休。

這也是趙似與之交往過程中得知的,故而趙似投其所好,在當地開了一家酒坊,因爲他賣得酒水與衆不同,又爽口且盡頭足,很快便在當地傳揚開來,漸漸地打出名聲。

雖然胡安國在家守孝,但是聽聞鎮上有好酒,肚子裡的酒蟲沉靜許久,終於耐不住美酒的誘惑,興致沖沖的前來買酒喝。

趙似見魚兒上鉤了,便拿出珍藏的好酒送於胡安國,說是仰慕他的文才,只需要讓他題字便可。胡安國見有此等好事,二話不說直接提筆書寫起來,最後得到了一罈好酒,直接帶回去好好地品嚐。

一來二去,長此久往,漸漸地王管家也與胡安國熟悉了。之後,王管家更是有意無意地來到胡安國的家中,見他住在草棚內,並非高牆大院,顯得非常詫異,又見他在住的地方種的菜,這一下王管家更是驚歎不已。

王管家將自己看到的情況悉數稟告於趙似,趙似讚歎一聲:“自給自足,豐衣足食。當真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看樣子是真的不願入朝爲官了!……此次任務怕是無法完成了!……”

“莊主,他不願意回京城爲官,皇上那邊該如何面對?”

“順其自然吧!”趙似嘆息一聲,又笑了笑道:“若是沒猜錯的話,過些日子便會前來了!那個時候我們再與他見上一見,我不能出面,你卻可以擺明身份直接與他對話,再做決定!”

王管家狐疑地看了看趙似,心想:“讓我擺明身份?莊主這是唱的哪一齣?”

果不其然,數日後,胡安國真的來了,王管家像往常一樣準備爲他送上美酒,卻被他勸住。

“二位兄臺,勞煩這些時日的款待,胡某在此拜謝!”胡安國道謝一聲,又開門見山地說道:“二位兄臺不遠千里來到此地,無非是爲了探查胡某的情況,好上報於朝廷,這些胡某都知道,咱們還是打開天窗說亮話吧!”

王管家微微一愣,目光瞥了一眼趙似,沒想到真的被他說中了。於是,他也沒有任何做作,更沒有隱瞞,直接承認了。如果再玩虛的,不僅是侮辱了胡安國的智商,也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武夷先生果然名不虛傳,不僅僅博學多才,思維更是縝密。既然先生如此說了,我也不隱瞞了,在下來此的確是朝廷的意思,皇上屢次傳旨,先生拒不接受,特來此看看先生的情況,好回去稟報。”

“果然是皇上派來的人!”胡安國淡然的笑了笑,像是知道他們二人的身份似的,接着又說道:“勞煩二位大人代胡某傳話回稟皇上,草民卸下官職後,留在此地,自給自足,過得甚是開心,有負皇恩。草民實在是不願意入朝爲官,更不想攪在這趟渾水裡,只想一心一意地鑽研諸子百家所學,此乃胡某一生志向,懇求皇上成全!”

“先生……”

王管家的話還未說完,便被趙似接話道:“武夷先生,我兄弟二人必定將話原封不動的帶給皇上,我等在此保證日後再無其他人前來打攪先生的清靜,你看如何?”

“如此多謝二位兄臺了!”胡安國詫異的看了一眼趙似,又鄭重的道謝一聲,然後便告辭離去了。

“莊主,爲何不勸說一下呢?”王管家望着胡安國離去的背影,疑惑不解的問道。

趙似淡淡的說道:“胡安國此人行事皆有目標,目標沒有達成勢必不會答應的。再說了,他的心已經不再官場,就算勉強他回去了,只怕也沒有太大的效果,還不如讓他安心在此研究學術,或許更好也說不定!”

王管家似懂非懂地看着趙似,接着趙似又吩咐他收拾一下。

次日,趙似、王管家二人皆以離去;在離開前,趙似又命人將尚未賣完的酒全部送給了胡安國,也算是趙似贈送給老友的心意,故而胡安國記着這次恩惠。雖然不知道趙似在其中的作用,不過卻記住了王管家,也算是有所收穫。

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第383章 盡人皆知第六百零八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人第489章 身份暴露第402章 槍分五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第133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四)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六百七十五章 轟炸會寧府第295章 塵埃落定第537章 縉陽軍第六百零二章 老夫人發飆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六百六十二章 莫須有之罪第297章 何人指使?第514章 一戰成神第244章 逼宮(三)第384章 有事相求第77章 武狀元之爭(二)第46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384章 有事相求第六百零九章 上門送禮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109章 回京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22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五百八十章 悔不當初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384章 有事相求第16章 要練武,不怕苦第271章 打蛇打七寸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187章 再見傾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六百零一章 三妻四妾第176章 暫別京城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281章 捷足先登第278章 這本來就是一個圈套第176章 暫別京城第414章 不期而遇第221章 朱氏父子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130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一)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454章 籌劃第五百九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民富則國強!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96章 兩軍交鋒(四)第六百六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24章 損失慘重第117章 戰前部署第506章 收良將,撫民心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五百九十章 微服出宮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415章 賴上不走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519章 抉擇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天一刺第291章 憤怒第55章 樞密院第477章 火力全開第115章 位高權重,任重道遠第六百三十章 海闊憑魚躍第279章 我們看戲就行了!第524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二十四章 來歷不凡第246章 計中計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477章 火力全開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63章 妙手回春,埋下隱患第51章 我要入朝爲官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38章 瀝泉神槍(一)第221章 朱氏父子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440章 契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
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338章 舌戰羣臣(一)第383章 盡人皆知第六百零八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人第489章 身份暴露第402章 槍分五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第133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四)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六百七十五章 轟炸會寧府第295章 塵埃落定第537章 縉陽軍第六百零二章 老夫人發飆第五百九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六百六十二章 莫須有之罪第297章 何人指使?第514章 一戰成神第244章 逼宮(三)第384章 有事相求第77章 武狀元之爭(二)第46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384章 有事相求第六百零九章 上門送禮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109章 回京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22章 指點迷津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五百八十章 悔不當初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384章 有事相求第16章 要練武,不怕苦第271章 打蛇打七寸第五百六十七章 逃亡漠北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187章 再見傾城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六百零一章 三妻四妾第176章 暫別京城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281章 捷足先登第278章 這本來就是一個圈套第176章 暫別京城第414章 不期而遇第221章 朱氏父子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130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一)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454章 籌劃第五百九十三章 紛至沓來第六百五十五章 民富則國強!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96章 兩軍交鋒(四)第六百六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24章 損失慘重第117章 戰前部署第506章 收良將,撫民心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五百九十章 微服出宮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世將起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415章 賴上不走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519章 抉擇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天一刺第291章 憤怒第55章 樞密院第477章 火力全開第115章 位高權重,任重道遠第六百三十章 海闊憑魚躍第279章 我們看戲就行了!第524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二十四章 來歷不凡第246章 計中計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477章 火力全開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63章 妙手回春,埋下隱患第51章 我要入朝爲官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38章 瀝泉神槍(一)第221章 朱氏父子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440章 契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