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論功行賞

按照軍部和南下部隊指揮部的命令,張爲國和王維一放過了倉惶逃走的第17師團,與尾隨而來的特種支隊、偵察支隊會合後,收拾戰場,打包裝運滿山凹的軍火物資。

不久,孫軍長率領陝軍也趕到了,雙方言笑一番。陳思奇按照事先與張野的商定,將繳獲的物資分了一半給陝軍,陝軍原來裝備就很差,這一向在戰事中又損失慘重,急需補給,所以孫軍長也不講客套,爽快地收下物資,心裡深深記下學生軍這份人情。

其實廣野司令官匆匆逃走的決定是絕對正確的,如果不及時離開,等陝軍趕到,再想走恐怕就要大費周折了。

戰事已畢,陳思奇便命李永貴率第七團護送繳獲的軍火物資返回安陽總部。一切妥當後,兩軍便拔營而起,返回中條山。

這時候,國軍第一戰區的衛長官,已指揮他的主力部隊渡過黃河,進入了中條山區。

學生軍和陝軍返回中條山駐營地後,便見到衛長官派來的聯絡官,要兩軍主官前去面見述職。

孫軍長和陳思奇稍事洗刷,便帶着各部隊主官隨同聯絡官前往衛長官駐地。

衛長官年約四十,圓潤面龐,身材適中,表情溫和,卻已經擁有將近三十年的行伍經歷,在國軍中也是少有的老資格將領。他在37年底就奉命進入山西,先是與晉綏軍配合,取得忻口大捷,隨即又在太行山阻擊日軍,惡戰十餘日後方受命後撤,是國軍中少有的常勝將軍,在晉省擁有極高的軍事聲望。他與委員長私交亦好,同時又同八路方面合作無間,政治方面態度比較圓通。

孫軍長和陳思奇等人來到臨時搭建的木屋時,衛長官早已在門前等候。

雖然明知衛長官並不是爲自己而出迎,陳思奇心中仍舊忍不住激動。衛長官態度溫和,令人如沐春風,絲毫不以陳思奇等人的年輕爲忤。他把一行人引進屋內,分賓主坐下,相互引見已畢,便徐徐開口說:

“中條山一戰,兩位同心合力,全殲日軍第124聯隊近四千人,迫使第17師團倉惶逃竄,確保我第一戰區主力可以順利進入中條山區展開,建立抗日防禦陣線,爲國家主了大功啊!尤其是山西省直屬學生軍南下部隊,奉陪都之命潛出安陽,急馳中條山赴援第38軍,如千鈞之錘重重砸下,不僅挽救了陝軍一部的危局,還全殲了日軍第124聯隊,徹底扭轉了我國軍在中條山區的不利局面。在學生軍抗日的輝煌戰績簿上,又添上了重重一筆啊!”

他滿懷深意地看着陳思奇,習慣地撫摸着光溜的下巴,點點頭笑着說:

“素聞學生軍青年才俊輩出,可惜峻如緣淺,在省城、在陪都,均與張軍長緣慳一面,深以爲憾。今日能夠面見陳參謀長,深感欣慰,深感欣慰啊!”

陳思奇麪皮漲得通紅。他對衛長官的溢美之詞頗不適應,偏偏衛長官言辭真切,又不能拒絕,只得吶吶說着“不敢不敢”,一邊侷促地在木椅上扭動,彷彿那木椅上插滿尖刺一樣坐立不安。

衛長官見陳思奇面色尷尬,溫和地笑笑,接着說:

“本次中條山之戰,第38軍孫軍長已向陪都報捷,併爲學生軍請功!其中着重提到學生軍南下之功,不孚委員長厚望!峻如奉委員長之命,對此戰有功的部隊和將領給予獎勵,並請學生軍上報戰功。”

他有意停了一下,看到陳思奇意外地望向孫軍長,後者詼諧地聳聳肩。他呷了口茶,接過參謀遞過來的一卷紙,面色鄭重展開地念道: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令:山西省直屬學生軍,奉軍委之命,主力南下以解中條山第38軍之危,全殲日軍第124聯隊白武晴吉大佐以下四千餘人。旋即又不辭勞苦,發揚連續作戰的精神,協同第38軍擊潰日軍第17師團,戰功卓著,功在社稷!特任命張野爲學生軍少將軍長,授一等雲麾勳章一枚;李暮然爲上校副軍長,陳思奇爲上校參謀長,張爲國、王維一、馬強爲上校旅長,各授二等雲麾勳章一枚;其餘各級軍官,均升一級。此令。”

他收起那張紙,認真卷好交給陳思奇。然後轉向孫軍長,滿面笑容地說:

“第38軍與日寇惡戰十餘天,打出了我國軍威風,孫軍長功不可沒啊!委員長賞罰分明,對於抗戰有功之臣,絕不吝於封賞!孫衛如聽令!”

孫軍長刷地起立,筆直立定。衛長官又從參謀手中接過一卷紙,打開念道: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令:第38軍於中條山抗擊日軍,苦戰十餘日,直到援軍到來,確保戰局改觀,功不可沒。爲今後抗擊日寇需要,特將第38軍升級改編爲第31軍團,孫衛如任第31軍團中將軍團長,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授一等雲麾勳章一枚;第31軍團下轄第38軍,軍長趙壽三,第96軍,軍長李興忠。原第38軍各級軍官,均升一級。此令。”

他合上紙卷,雙手遞給孫軍長,含笑說:

“衛如兄,恭喜呀!第38軍這一仗,打出了當年西北軍的軍威!委員長這次能夠擴編38軍,你衛如兄居功至偉!不容易啊!”

他搖搖頭,拍拍孫軍長的肩,嘆口氣,對陳思奇使了個眼色,當先走出屋去。

陳思奇見孫軍長捧着那捲委任狀,如癡如狂,也猜出裡面有故事,此時不能上前打擾,遂拉着張爲國王維一等跟在衛長官後面離開木屋。

屋外綠樹參天,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照射進來,將地面染得光怪陸離。樹梢頭有不知名的小鳥在歡快地鳴唱,那清新的空氣讓衆人都不自覺地深深吸了一口。

衛長官站在一棵大樹下,目視前方。他聽出衆人走了過來,也不回頭,嘆息着說:

“孫軍長的激動是有原因的……想當年,他們西北軍第17路軍,在楊虎城將軍率領下,也曾名燥一時。可惜後來楊將軍和東北軍張少帥在西安發動兵諫,激怒了委員長。事態平息後,楊將軍遠走國外。風光一時的西北第17路軍被整頓縮編,變成了如今的國民第38軍。當年西北軍的老底子,走的走散的散,就剩下這麼一點!還是朝不保夕。如今,第38軍擴編,又有了重振西北軍的希望,孫軍長豈能不激動?”

喜歡本書的大大們請到三江幫偶投票,謝謝

第15章 影響深遠第68章 緊急應對第40章 如期飛至第23章 激戰山林第17章 改變計劃第1章 基礎建設第47章 大局已定第7章 單人奪車第24章 拜見長官第42章 痛下決心第14章 連續作戰第15章 主動挑戰第25章 包抄反擊第75章 佯攻主攻第7章 鬼子來襲第10章 激戰馬家莊第14章 大獲全勝第73章 以攻爲守第12章 全線崩潰第12章 全線崩潰第66章 火海戰術第50章 返回泉陽第17章 鞏固東北第20章 捉弄馬強第22章 重振旗鼓第70章 火速南下第25章 浴血山谷第18章 舞會第6章 迂迴包抄第3章 月夜談心第39章 天降援軍第8章 臥龍洞第34章 反攻開始第20章 春光乍泄第8章 禮尚往來第10章 激戰馬家莊第10章 山峪伏擊第2章 意料之外第27章 厲兵秣馬第15章 影響深遠第18章 小小風波第15章 東北局勢第25章 浴血山谷第61章 調和矛盾第19章 形勢突變第59章 塵埃落定第19章 擴編三旅第3章 月夜談心第12章 攻克錦州第9章 勝負已定第28章 圍城打援第9章 勝負已定第17章 再次受傷第30章 火燒鬼子第5章 喋血古關第61章 調和矛盾第11章 軒然大波第27章 厲兵秣馬第29章 奸商本色第13章 虎口拔牙第7章 單人奪車第5章 喋血古關第50章 返回泉陽第7章 鬼子來襲第7章 單人奪車第46章 反覆搏殺第55章 一戰而勝第15章 主動挑戰第5章 戰鬥動員第21章 緊急馳援第18章 舞會第55章 一戰而勝第19章 剖析是非第2章 佯攻泉陽第23章 猶豫不定第11章 馬強歸來第18章 難得溫柔第9章 學生新軍第28章 圍城打援第59章 塵埃落定第3章 月夜談心第22章 重振旗鼓第14章 戰前謀劃第23章 賺錢渠道第28章 公路伏擊第23章 賺錢渠道第4章 初戰告捷第31章 伏擊援軍第18章 幸運一年第13章 忙於備戰第31章 伏擊援軍第21章 皖南驚變第22章 重振旗鼓第9章 全面進攻第50章 返回泉陽第9章 學生新軍第20章 春光乍泄第13章 巖洞逞威第2章 意料之外第63章 甫得強援
第15章 影響深遠第68章 緊急應對第40章 如期飛至第23章 激戰山林第17章 改變計劃第1章 基礎建設第47章 大局已定第7章 單人奪車第24章 拜見長官第42章 痛下決心第14章 連續作戰第15章 主動挑戰第25章 包抄反擊第75章 佯攻主攻第7章 鬼子來襲第10章 激戰馬家莊第14章 大獲全勝第73章 以攻爲守第12章 全線崩潰第12章 全線崩潰第66章 火海戰術第50章 返回泉陽第17章 鞏固東北第20章 捉弄馬強第22章 重振旗鼓第70章 火速南下第25章 浴血山谷第18章 舞會第6章 迂迴包抄第3章 月夜談心第39章 天降援軍第8章 臥龍洞第34章 反攻開始第20章 春光乍泄第8章 禮尚往來第10章 激戰馬家莊第10章 山峪伏擊第2章 意料之外第27章 厲兵秣馬第15章 影響深遠第18章 小小風波第15章 東北局勢第25章 浴血山谷第61章 調和矛盾第19章 形勢突變第59章 塵埃落定第19章 擴編三旅第3章 月夜談心第12章 攻克錦州第9章 勝負已定第28章 圍城打援第9章 勝負已定第17章 再次受傷第30章 火燒鬼子第5章 喋血古關第61章 調和矛盾第11章 軒然大波第27章 厲兵秣馬第29章 奸商本色第13章 虎口拔牙第7章 單人奪車第5章 喋血古關第50章 返回泉陽第7章 鬼子來襲第7章 單人奪車第46章 反覆搏殺第55章 一戰而勝第15章 主動挑戰第5章 戰鬥動員第21章 緊急馳援第18章 舞會第55章 一戰而勝第19章 剖析是非第2章 佯攻泉陽第23章 猶豫不定第11章 馬強歸來第18章 難得溫柔第9章 學生新軍第28章 圍城打援第59章 塵埃落定第3章 月夜談心第22章 重振旗鼓第14章 戰前謀劃第23章 賺錢渠道第28章 公路伏擊第23章 賺錢渠道第4章 初戰告捷第31章 伏擊援軍第18章 幸運一年第13章 忙於備戰第31章 伏擊援軍第21章 皖南驚變第22章 重振旗鼓第9章 全面進攻第50章 返回泉陽第9章 學生新軍第20章 春光乍泄第13章 巖洞逞威第2章 意料之外第63章 甫得強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