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水的勤奮努力下,世家清算活動的推進速度,遠比計劃的要快得多。
不過區區一年時間。
本來就沒做什麼好事,以及在清算期間蹦達的特別歡,搞了特別多事的那些個世家,便基本分崩離析了。可以說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民衆積攢下來,要求恢復死刑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很多世家總算徹底冷靜下來。
想嘗試與帝國政府再次和談。
表示願意再出讓部分利益,只要別繼續折騰下去就行了,因爲催眠質詢儀的審訊真的是太徹底了,把他們的裡子面子全都扒得乾乾淨淨,一丁點違法犯罪活動都能問出來,甚至於還扒出了他們不少家族內部的醜聞,真的很丟人。
要不是治安署不想讓扒灰偷情之類的醜聞熱度,蓋過了他們的犯罪熱度。
估計有些家族不知得怎麼社死。
撐不住了,真的撐不住了,如果不是實在沒能力,在軍部沒有人,無法聯合起來造反,他們都有造反的衝動了。
而帝國政府本身也沒有徹底消滅世家的打算,畢竟世家這玩意兒,根本就沒辦法徹底消滅,哪怕來一次天崩地裂一般的大亂戰,強行將一些世家屠掉。
那也只是暫時的,再過個幾十上百年,仍然會有新世家冒頭,發展壯大。
只要讓他們受控,留出晉升餘地。
隔段時間敲打敲打,清理下就行。
真魚死網破,損失太大。
因此雙方和談很快就在私底下偷偷開始了,當然了,這裡說的是開始,而不是結束,更不是說進行的相當順利。
和談這種事,很難在一開始就互相達成默契,畢竟要是一開始便能彼此說定,讓雙方都滿意的話,現在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矛盾了。所以此次和談註定的是一場交鋒,是你爭我搶的彼此較量。
帝國這邊的訴求是,所有世家必須徹底分家,資產也必須徹底分開,私底下願意還承認是一個家族,那沒問題。
但是家族資產必須分開。
確定並歸屬到個人的身上。
其次就是增稅,主要是增加年收益超過萬億企業的稅率,最高能夠達到百分之八十,同時點明很多避稅,隱藏收益做假賬之類的問題,並且把這些情況全部都堵上了,真實目的倒不是爲了多收錢,畢竟帝國的財政其實相當健康。
真實目的還是跟先前訴求一樣。
希望分割超大規模家族和企業。
除此之外,後續談的一系列要求其實基本都與這方面有關係,就是要分化世家,儘量減少超大規模企業和家族。
這點真的很重要,因爲世家的壟斷實在是太恐怖了。如果不是政府始終把控着絕大多數能源,以及有萬物集團控制食品價格,保障所有居民的基礎生存需求絕不會出問題,同時如今科技和生產力足夠發達。那些世家聯合絕對有能力讓現如今絕大多數人連飯都吃不飽。
很多時候,資源是根本不缺的。
缺的是合理分配!
除此之外,那些大世家始終佔據着生態位,幾百上千年不動搖,根本不給其他世家或者普通人晉升的機會,導致階級固化,也是目前亟需改變的問題。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核心原因還是因爲他們體量太大。有些小企業可能稍微一點決策失誤,就會破產,或者說市場稍有動盪,也會直接破產。譬如因萬物製造機推出,已經倒閉了九成的那些小農場便是如此,抗風險能力低。
但這麼一來對於國家是有好處的。
中產階級和平民階級會有一個比較良好的循環,有人上去,有人會下來。
可是那些個大型企業,超大型家族企業就不一樣了,他們的抗風險能力極強,哪怕一個行業有動盪,他們也有其他行業作爲互補,最多有所損失,想要傷筋動骨都難,得遇到特別大的事件。
哪怕犯了錯誤,他們也有太多的時間和資本修正,或者從其他地方找補。
這種企業,它就很難徹底倒掉。
最多有所衰敗。
萬一過個十幾二十年,遇到個有能力的掌舵人,或者說碰到個風口,就能重新恢復,甚至更上一層樓都有可能。
要是換成小企業,老早倒閉了。
創始人估計都跳樓投胎十幾年了。
這種情況下,處於高位的那些個企業,就始終佔據着生態位,無人能夠取而代之,而世家們,其實也是差不多。
小世家小豪門,說倒就倒。
平均下來能超過百年的都少。
或者說能興盛百年的都少。
而大世家,特別是十大世家,則基本屹立不倒,最多原本排第九的,排到第七,排到第五,且其中排名第一的劉家,更是從來就沒有掉過第一的位置。
這種情況對於大世家而言當然是好事,但是對於帝國而言,就不是什麼好事了,流水不腐,帝國政府還是更希望那些世家能夠跟孫猴子所說的那樣,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沒事換一換。
當年開拓時代需要那些世家或內部抱團,或彼此抱團,集中力量辦大事。
共同開發新尋找到的宜居星球。
但如今再開拓,早就沒有過去那麼困難,說想卸磨殺驢有點難聽,可佔據太多生態位的世家確實讓整個帝國的發展都陷入了停滯,從當初率先充當星際開拓者的英雄,變成阻礙發展的毒瘤。
因此帝國政府此時在和談當中提出這些要求,可以說相當正常。但是世家顯然也不可能就此妥協,畢竟他們能夠屹立不倒的核心原因,就是在於抱團。
在於能夠集中全家族的力量。
古代很多家族爲什麼要將八九成的資產全部都交給長子或繼承者,剩下的那些孩子則只能稍微分點零碎,餓不死就行,家底更薄的甚至於分不到東西?
就是體量大,才能夠抗風險。
才更有利於家族傳承。
打個比方,如果某個家族總共有一千畝地,家裡有十個孩子,其中長子得九百一十畝地,剩下九個孩子一人得十畝。哪怕遇到點風險,所有孩子都賣了十畝地,那也僅僅只是有九個孩子變成僱農,剩下那個孩子依舊有九百畝地,依舊算小地主,本身的階級不會改變。
如果平分,一人一百畝,雖然每個人都是富農,但抗風險能力也會降低。
要是還沒能力掙下更大家業。
再往下傳兩代,到重孫子輩一人估計也就兩三畝地,稍微遇到點風險,風不調雨不順的就得賣土地,變成僱農。
到那時候,是整個家族基本全都得變成只有幾畝地的普通自耕農,或者僱農。整個家族的階級都會下滑,而想要再翻身,難上加難,連培養下一代都沒能力,不對,是養活下一代都很困難。
又談何重新翻身,晉升呢?
有一千畝土地的小地主如此,有幾百萬畝土地,以及無數資產的大家族同樣如此。再龐大的資產也經不住一代一代的平分,而且資產平分後,分到資產的想要再聯合並調動所有資產,去做某件事就很困難,甚至於基本沒可能了。
畢竟誰還能沒點私心。
以前資產統一族裡管,他們每年拿分紅,拿工資,那是沒辦法,可一旦資產所有權因此徹底到他們手裡,名下。
誰還願意再交出來?
推恩令可謂是永遠不過時。
當然,推恩令的前提是你得先有能力鎮壓,不然人家不執行那也沒辦法。
在雙方和談期間,丁水和李天涯並沒有閒着,依舊還在堅持不懈的找着那些世家,以及世家旗下資產的麻煩。再狡猾的狐狸和偷稅漏稅的方法,最終也逃脫不了催眠質詢儀的詢問,不過這些僅僅只是給和談的世家帶來一些壓力。
真正讓他們徹底妥協的。
是精神力研究所那邊的突破。
先前精神力研究所那邊改進催眠質詢儀的進度之所以特別緩慢,主要是因爲擁有精神力的人很少,同時他們精神力還比較弱,啓動一次催眠質詢儀都很困難,啓動後還得休養幾天,同時不能頻繁啓動,不然會對他們造成些損傷。
如此匱乏的實驗數據。
他們的研究進度想快都快不起來。
但是最近一年,實驗數據多到他們都處理不過來了,研究進度自然也是飛速上漲,直到最近總算正式搞出了,不需要丁水,也不需要其他精神能力者操縱,可以利用電磁等設備模擬出人類精神力,來啓動使用的新型催眠質詢儀。
對人體毫無損傷。
唯一的缺點就是耗電量有點大,但這點在能源充足的帝國政府看來不算問題,大不了後面再改進,妥妥沒毛病。
隨着這東西正式推出。
世家那邊猶如碰到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只能不得已開始妥協,畢竟以前還能指望弄死丁水,從而獲取一定優勢,可現在這一點可能也被掐滅。
沒多久,先前一直談不下來的事。
便很快談攏!
世家開始分家析產,只不過有權利地位的分得了大部分資產,沒權利,甚至沒有話語權的,有的可能一分錢沒分到被直接踢了出去,還沒了分紅工資。
一時間不少人開始責怪起政府。
這也是那些世家在故意噁心帝國政府,畢竟分家這種事政府還做不出,或者說目前沒有法律支持必須平分。因爲分家產不是分遺產,不是分沒有遺囑的遺產,如果是沒有遺囑的遺產,可能確實能平分,但是分家產,人家內部怎麼分,政府方面是真不好直接插手干預。
說句不好聽的,當父親的在兒子成年後一分錢不給兒子,直接把兒子給踢出去,讓他出去自力更生,有問題嗎?
一點問題都沒有!
又比如說當父親的把絕大多數家產都給了大兒子,不給小兒子,也沒問題啊。這是家庭內部矛盾,如果不涉及沒有遺囑的母親,或者爺爺奶奶等方面的資產,即便到法庭去,也沒有任何用。
上面可以強迫他們分家,但不能強迫他們平分家產,所以很多世家還是勉強讓自家嫡系一脈保住了大部分資產。
至於結果,當然就是內部關係。
因此變得徹底分崩離析。
嫡系與獲利不多的旁支之間,因爲利益分配不均,或者說覺得不公平,不滿意徹底鬧崩的,那就別說了,基本沒有哪家能和平相處。父子兄弟之間鬧崩的也很多,在巨大的利益分配面前,哪還有多少人能顧得上什麼世家體面啊?
不過這些,世家也清楚,用他們的話來講就是,事已至此,哪怕平分也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彼此還是會鬧崩。
會覺得自己貢獻更大。
應該佔更多。
所以還不如保全嫡系利益,最終鬧得更加難看就更加難看唄,無所謂了。
其中損失最大的是張家。
分配最平均的也是張家。
張家在家主被抓後,就一直沒能選出新的家主,剛成爲嫡系的原四房更是因爲上位時間不久,以及家主被抓導致威望掃地,其他旁支都忙着懟他們呢。
甚至於還希望競爭一下嫡系。
因爲沒人主持大局,嫡系既沒有新家主坐鎮,也沒威望,所以最終可不就跟所有旁支一起,各憑本事分割資產。
在這場大混亂中。
丁水既有損失,也有收穫。
損失的當然就是她失業了,已經不再需要精神能力者,就可以使用的催眠質問儀一橫空出世,連帶着她這個原本極爲重要的核心人物,直接被邊緣化。
再留在那也沒什麼意義。
所以丁水很有自知之明的辭職了。
這次沒人留她,但好在李天涯也沒讓丁水退錢,當初他們口頭約定丁水幫他幹五年活,然後他替丁水付那個律師費。一年前官司就打下來了,總共賠四百八十億,律師事務所抽成四十八億。
這筆錢是李天涯幫忙付的。
當時也沒簽合同。
現在丁水就幹了一年活,便用不到她了,理論來講,還得給他幹四年活。
不然多少得退點錢。
不過李天涯沒來要,丁水暫時也不想給,因爲她手裡是真的沒錢。最近這一年下來,丁水雖然靠節省下來的運輸費以及保鮮費,勉強維持不錯利潤,最終收益近三十萬億,但這筆錢已經都被她花了,甚至還背了二百萬億的貸款。
以及近三百萬億的利息。
分三十年還清。
貸完這筆款,並且把自己想買的東西買下來之後,丁水依舊覺得很刺激。
覺得自己膽子是真大啊!!!
她花了兩百三十萬億,買下來的就是華光農業星球其餘未改造區域的所有權,也就是從今往後整個華光農業星球都是她的了,被她從張家那買了下來。
張家不是在分家的同時分家產嗎?
華光農業星球其餘區域的所有權屬於族產,但是張家嫡系實在沒能力將這份資產獨吞,分的話又不好分,而且家族很多分支根本就不想接這個爛攤子。
包括張家嫡系都不想接這爛攤子。
他們想要同價值現金或其他資產。
最後實在爭不出個結果,便掛牌售賣了,價格更是從最開始的三百萬億降到二百三十萬億,並被丁水給買下來。
在此之前,準確來講,是在一年之前,丁水壓根沒有這個膽子,至於連相關想法都沒有,直到一年後,她發現自己的農場竟然賺了整整三十萬億之後。
這纔有了這麼個想法並實行。
之前沒這個膽子的原因是在於,她太爺爺虧本賣了很多東西,然後才賺了三百來個億,勉強把遺產稅給交了。所以哪怕丁水知道自己的超級農場能夠幫她省一些保鮮費和運輸費,也沒指望真能賺多少,但最後收益確實驚到了她。
並且在仔細算了一下之後。
覺得這個數字其實不算誇張。
農場很多東西一年能夠種兩季,甚至於四季,只種一季的很少,養殖的那些其實也差不多,再加上有整整三百億畝,最終收益三十萬億,實際上意味着她每畝土地的年收益只有區區一千塊。
不是一季,是兩季,甚至四季。
相當於一季利潤只有三百到五百。
這是不算保鮮費和運輸費的,如果加上保鮮和運輸費,確實很可能虧本。
畢竟想完美保鮮,運輸費很恐怖。
不完美保鮮又會爛掉很多。
丁水的這三十萬億準確來講其實就是保鮮和運輸費,再加上食材的耗損。
不然她年賺三百億都困難。
這麼大一筆收益入賬,讓丁水着實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這麼多錢該用來幹什麼?想繼續擴大農場,可是華光農業星球的其他地盤目前來講不是她的。
就在這個時候,她看到張家在掛牌出售華光農業星球其餘未改造的地盤。
並且價格還一降再降。
短短半個月降了七十萬億。
同時還無人問津。
大家又不傻,很清楚華光農業星球最精華的部分是農場,可農場並不在張家人手裡,那些個荒地買回去,還得花大代價改造,而改造之後又能怎麼樣?
在整個華光農業星球都不適合變成宜居星球的情況下,只能改造成農場。
可這年頭農場的價格多低。
都要虧死了。
所以無人問津很正常。
丁水看到這,內心不免稍微有了點想法,畢竟如果有可能,她當然還是覺得將整個華光農業星球都收入囊中更加安全。而且一旦她擁有了華光農業星球的所有權,她甚至能在華光農業星球邊上修建一些武裝設備,以及其他設施。
安全性,私密性等方面。
都會有極大增強。
不過她手裡錢不夠,想嘗試詢問能不能分期付款,分二三十年付款,張家也不同意,最後只能嘗試走貸款路子。
用她的三百億畝農場來貸款。
按理講是不能貸的,畢竟農場所有權要等幾十年才能正式歸丁水所有,讓她隨意支配。但只要想鑽漏洞,肯定是有漏洞可以鑽的,最重要的是銀行那邊很想促成這筆生意,所以在銀行相關人員的幫助下,這筆貸款還是辦了下來。
用他們的話說,反正如果丁水還不上,他們有辦法把農場弄到銀行旗下。
當然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有查到丁水去年入賬三十多萬億,雖然不好查明具體來源,但至少能證明丁水有賺錢能力,要是她去年收益虧本。
銀行瘋了纔會貸給她。
於是丁水就這麼着背上兩百萬億貸款,近三百萬億利息,成功拿下華光農業星球所有產權,成爲一個星球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