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秋風送爽

1979年7月,中央正式批准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對外開放成爲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1989年,廣州經過了1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小汽車也多了起來。無論從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廣州都已經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廣州學院也從市內招生髮展到了省內招生,由於學生宿舍的限制,一年只能面向省內八個城市招生,次年輪換不同的城市。周詠一畢業,陳悅表姐的兒子李春雄就從湛江考入了廣院。

自從李春雄到了廣院讀書,李富財每次到佛山石灣採辦建材,都必在廣州住一晚,詳細地瞭解一下兒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併爲他購置一些生活必要品。他到廣州,有時先到陳家看望陳媽媽,然後到廣院和陳悅、李春雄吃飯。有時先到廣院和陳悅、李春雄吃飯,然後纔去看望陳媽媽。

廣東改革開放的春風還吹送來了移動電話。1987年,廣東爲了與港澳實現移動通信接軌,率先建設了900MHz的模擬蜂窩移動電話通訊網絡。

移動電話,又稱手提電話,剛剛進入大陸的時候,被人們稱爲“大哥大”。這個鼎鼎大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源自香江的幫會;另一說源自香江影星洪金寶先生。“大哥大”名字的源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三個字所攜帶的信息,它一出現就遠遠超越了BB機,成爲那個年代身份、地位和財富的象徵。“大哥大”帶來的震撼是巨大的,不僅是因爲它的昂貴,還有它所展示的高科技之神奇。

剛進入大陸的“大哥大”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產的“巨型”模擬手機8000X,厚實笨重,狀如黑色磚頭,重量接近1公斤。它除了打電話沒有別的功能,通話質量不是太清晰穩定,常常要喊。它的一塊大電池充電後,只能維持30至60分鐘的通話。雖然如此,“大哥大”還是非常緊俏,有錢難求。人們從8000X身上第一次知道了什麼是手機,廣州人戲稱“大哥大”還有防身功能,必要時可當磚頭使用。

中國第一個辦手機號的是廣州的一個海鮮商人,當時號碼隨便挑,他選擇的手機號是:901088,其中9010是廣州區號。彼時,一臺有號的“大哥大”其價格相當於一個工薪階層大約3到5年的工資。那年頭,人們對私家車還沒有什麼概念,也少有人心生羨慕,我們就算開一輛好車出門,別人也以爲是單位的車,遠遠不如“大哥大”那麼耀眼。當時擁有“大哥大”中的有些人會整天手拿着它,吃飯喝茶時往餐桌上一擺放,向人們炫耀着自己的成功和富有。

“大哥大”這一稱謂隨着大部分人都擁有手機時,才逐步消失。

———

陳悅晚上終於有空可以約周詠了。經歷了一週的內心煎熬後,他反而冷靜了,沒有理由他不敢約周詠。陳悅想,說真話“想見她”是最好的,萬一肖春燕判斷有誤如何是好?即使沒有這個“萬一”,萬一這招下次不靈瞭如何是好?

陳悅想起蘇大學士的詩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在陳悅心裡,周詠已被誇張地等同他生存所需的陽光、空氣和水。雖然他知道自己有機會了,但縮手縮腳,不敢大無畏前行,既有自卑的因素,主要是害怕失敗,害怕一朝鎩羽就再無翻身的餘地。他經歷過失戀知道那般痛楚滋味,對“失敗”兩個字恐懼有加,不敢想像自己再有第三次失敗會如何。陳悅並沒有因爲對人生的感悟越來越多,就越來越大膽地追求愛情,頗有點“近她情更怯”的味道。

陳悅自言自語:我怕!我做不到蘇大學士那般瀟灑。

流言已經流走,陳悅沒有放在心上,但他仍心有餘悸,害怕自己會一不小心又傷害到了周詠,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陳悅近段時間睡前看《白髮魔女傳》時,他想到了趙容講的“青燈古佛”,他也自問,如果得不到周詠的愛,自己是否會像卓一航那樣獨守曇花?

這些讓陳悅走向周詠時不敢冒險,每一步都謹小慎微,他覺得欲速則不達,決定還是等到有合適的藉口後才約周詠,這樣萬無一失。

———

一天下午,設備處陳老師來叫陳悅聽電話。電話是李富財打來的,說他已入住登豐大酒店,等會讓陳悅、李春雄過來吃飯。他不進學校了,讓陳悅告訴李春雄。

陳悅欣喜若狂,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約周詠了。陳悅立即打電話給周詠,電話接通的一瞬,他馬上意識到“見表姐夫”這個理由比較容易被拒絕,如何是好?周詠在電話那頭微笑着問道:有什麼事嗎?陳悅急中生智,說見面再告訴你。周詠答應了,陳悅如釋重負鬆了一口氣。

陳悅把握好下課的時間到課室找到了李春雄,將李富財的房間號碼告知他,讓他放學後自己先過去。教師節陳悅約周詠時,已告訴過她自己的表外甥考上了廣院,表達了想周詠當面指點一下他的意願,周詠爽快地答應了。陳悅這樣做最主要的目的是爲見周詠打下伏筆,當然也是爲表外甥好。嬌生慣養的李春雄剛入學時,離開父母從湛江到廣州,不適應新環境。陳悅除了平時多關心和幫助他之外,週六晚還帶他回家,陳媽媽和陳迪對他更是關愛有加,他才慢慢地習慣了在廣州的生活。表姐夫囑咐過陳悅,叫他多操心李春雄的學習和能力培養問題,陳悅覺得周詠剛畢業比自己更瞭解學生的想法,而且她是師範生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他們也有着同校這個共同話題的優勢,讓周詠從她的角度指點一下李春雄,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總之多一個人對他指點有百利而無一害。即使周詠談不上對他有什麼指導作用的話也無妨,大家一起聊下天也是好事,陳悅在同胡工他們的閒聊中就增長了不少的見識,甚至是人生感悟。

回實驗室的路上,陳悅埋怨自己:爲什麼剛纔打電話時沒想起讓李春雄認識她這個直截了當的理由呢?自己太心急打電話給周詠了。

下午剩餘的工作時間,陳悅精神抖擻,事半功倍。下班後,陳悅到學校的後門等周詠。一見面,周詠沒有再出“有什麼事嗎?”這個難題,她知道陳悅的坦率直接,不超出三句話就會道出原因。周詠也沒有問陳悅去哪裡,只是跟着他慢慢地走。

陳悅告訴周詠,他表姐夫從湛江來了廣州,現在去和表姐夫和表外甥吃飯,想讓表外甥拜見你這位美麗的師姐。周詠微微一笑。陳悅又跟周詠說自己的表姐夫是一位大好人,在自己家裡經濟最窘迫的時候,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周詠笑着迴應:“我願意去見好人。”陳悅忐忑的心安了下來。

兩人來到登豐大酒店一樓的餐廳時,李富財父子已開好位,在喝茶聊天。兩人並肩走過來時,李富財父子也見到他們了,雙雙站了起來笑迎。他們都很意外,都沒想到陳悅並非獨自而來。

陳悅剛給李富財父子和周詠相互介紹完,“阿妗!”李春雄笑嘻嘻、禮貌地看着周詠叫了一聲。阿妗是湛江人對舅媽的稱謂。

家境殷實、錦衣玉食的李春雄與身材高大的父親有着明顯的反差,他比陳悅還要矮一點,是真正的“拿破崙身高”,不過人長得清秀俊朗。他臉上的一副眼鏡,並沒有擋住他眼神裡的曳曳泛光和透出的靈秀。在陳悅還吃不飽的年代,7歲的李春雄由於父母缺乏科學知識,有一段時間幾乎天天給他吃人蔘,在他小學、初中階段也放縱他吃零食少吃飯,嚴重影響了他身高。因爲如此,還使得李春雄比同齡人偏瘦,給人羸弱瘦小的感覺。一見到李春雄,周詠似乎明白了陳悅要她指點李春雄校內“生存之道”的原因了。

幸好的是,李富財夫婦當時的寒腹短識並沒有影響到李春雄的智力,他從小就具有數學天賦,小學到高中都是學校裡的數學天才,陳悅的父親曾戲言:春雄的營養都供應到大腦去了。李春雄很偏科,憑着數學的優異成績和其它各科並不太突出的分數進入了廣院。

李春雄的樣子與父親也不相像,唯一相似的是他跟父親一樣有禮貌、有幽默感。

李春雄的一聲“阿妗”讓陳悅大吃一驚,他心中不禁暗暗竊喜。李富財似乎很欣賞李春雄的稱呼,微笑地看着大家。

“春雄,你應該叫詠姐。”陳悅趕緊糾正,然後心跳加速地瞥了周詠一眼。

“詠姐。”

周詠雖然面帶羞澀,卻落落大方:“財哥好,春雄好。”

大家落座後,李春雄給周詠和陳悅斟上了茶,他也懂得女士優先的禮儀。“詠姐,請喝茶。”

“謝謝春雄!”

大家喝茶閒聊着。半晌,“我打個電話給你表姐,讓她高興一下。”李富財對着陳悅說,然後從自己的手提包中拿出了一部“大哥大”,大家都好奇地盯着它。

陳悅笑道:“財哥,我見其他拿‘大哥大’的人走路時都是將它拿在手上,一坐下就將它擺在檯面的,害怕別人沒看見或者不知道一樣。而您卻‘禾草冚(粵語:蓋)珍珠’,正如魯迅先生所說:越有錢越不肯露財。”

大家都笑了,李富財笑得最開心。

李富財撥號,電話很快接通了,他用湛江的黎話告訴陳悅的表姐,他現在和春雄、陳悅、陳悅的女朋友一起吃飯,陳悅的女朋友很漂亮,也是做教師的……

周詠一句都沒聽懂。陳悅來廣州已11年,大部分黎話聽不懂了,特別是李富財語速快的部分,但說周詠的那句他完全聽懂,而且聽得清清楚楚。陳悅心裡美極了,一種由內到外的喜悅……接着,李富財分別讓陳悅和李春雄與她通了話。

放下“大哥大”後,李富財說:“周詠,我們湛江是一個港灣,湛江的海啊很漂亮,陳悅小的時候有很多海鷗的,你有空一定要和陳悅回來看看。”

“好啊。謝謝財哥!”周詠微笑着點點頭。

李富財又說:“我們現在住市區了,我們的祖屋在海對面一個叫麻斜的地方,麻斜又叫東營,是因爲以前法國人在麻斜建兵營而得的叫法。陳悅出生的地方,也是他爸爸媽媽學校所在的霞山就叫西營。從霞山的海濱碼頭坐船去我們麻斜啊,只有0.8海里,7、8分鐘就到了。我們的祖屋就在海邊上,能比較近地看到軍艦。陳悅最喜歡看軍艦了,他和他姐姐小時候,一放暑假就會來我們家住幾天,而且還在海邊看漁民捕魚。不過現在我們家旁邊也沒什麼大魚可捕了,只有個別漁民用一個大網在撈些小魚小蝦。春雄小的時候,陳悅的姐姐還幫我們帶了他兩個暑假,幫了我們大忙。”李富財看着李春雄說:“春雄,你一定要記住你迪姨的恩情啊。”

“爸,我會的,你放心。”李春雄誠懇地說。

陳悅感動地說:“財哥客氣了,是我們全家人應該記住您的大恩大德才對。”

李富財笑道:“能成爲親戚就是緣份,我們就是一家人。”

“財哥,你們祖屋那裡有沒種花?”周詠笑着問道,她想起了自己同學中流傳的一首手抄的、不知作者是誰的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個年代的出版物遠沒有現在豐富更沒有互聯網,人們、尤其是學生們流行抄歌曲、抄詩歌甚至抄小說。“十年內亂”更是書荒也是禁慾年代,被稱爲第一黃書的《少女之心》堪稱全國第一手抄本,據說傳抄的人達數千萬之多。

李富財笑着說:“有,有,當然有,但是不多,主要是沒時間打理它們。我們家的樓頂是一個天台,我們在上面種了幾盆花。陳悅姐弟來我們家的時候,也經常帶着春雄到天台玩,看海啊,看船的。”

“真是令人嚮往的好地方!”周詠稱讚道。此刻,她的心裡嚮往着大海,那遼闊的、一望無際的大海……

“周詠,我還記得小時候在財哥家旁的海邊,見過漁民從船上將海蜇卸下來後,在沙灘上挖一個大坑將海蜇埋在裡面。”陳悅說,他又轉頭看着李富財問道:“對了,財哥,他們爲什麼要這樣做?”

李富財笑着說:“是漁民暫時保鮮海蜇的方法。”

“原來如此。”陳悅點了點頭。

周詠笑道:“海蜇這樣的保鮮方法很特別啊。”

李富財笑應:“我們湛江的沙姜也是用沙埋起來保鮮的,而且可長期保鮮。”

周詠充滿期待:“海蜇,我只在圖片上見到,還沒見過實物。”

李富財真誠地再次邀請:“周詠,有空和陳悅回湛江,我帶你們去觀看和品嚐。”

“好的。謝謝財哥!”周詠嫣然一笑。

大家喝着茶在閒聊着,李富財叫了服務員過來點菜。

點完菜後,李富財笑着說:“這裡可惜只有羅氏蝦,這種淡水養殖的蝦沒有我們湛江的海蝦好吃。周詠,找時間來湛江慢慢品嚐。我在吳川有30畝對蝦養殖場,湛江對蝦我們叫做大蝦,現在我弟弟、也就是春雄的小叔在管,你來湛江時我們帶你去參觀。”

周詠甜甜一笑:“財哥,好啊,我很期待。”

李富財笑道:“春雄的阿婆(粵語:姥姥,湛江人的叫法)、也就是陳悅的姑媽就在吳川。春雄阿婆那個地方啊,漁民拉網真是很壯觀的,很值得去看看,廣州不少攝影師都專程跑去那裡採風。”

陳悅的心中充滿憧憬:“周詠,我們一起去看漁民拉網。”

周詠微微一笑:“好。”

上菜了,第一道菜是清蒸羅氏蝦。一見有東西吃,李春雄就馬上說要拿飯了。陳悅笑着對周詠說:“春雄來廣院報到那天,我們也是在這吃飯的,他什麼菜都不吃,只是吃了八碗白飯。常人無法理喻的挑食!”

“我現在是又吃飯又吃餸(粵語:下飯的菜)了。”李春雄得意地笑笑。

李富財笑着感慨:“看來飯堂的大鍋飯能夠消除一切的挑食難題。”

———

陳悅堂哥的回信,雖然沒有帶給陳媽媽預期的喜悅,然而李富財卻給陳媽媽帶去了極大的驚喜。

星期天陳悅一回到家,陳媽媽馬上就追問他,周詠怎麼樣?要求他帶周詠回家。

陳悅平靜地說:“媽媽,您見過周詠的,您還記得今年春節在我宿舍見過的那位女生嗎?”

“那位女生很漂亮啊,我怎會不記得?原來是她啊,太好了!”陳媽媽笑逐顏開,她的興奮曇花一現,瞬間心涼了半截:“她不是有男朋友嗎?”

“媽媽,隨緣吧。”陳悅沒有將肖春燕告訴自己的話講給母親聽,未來還是未知數,他還沒有令自己覺得安心的把握。他害怕帶給母親的是空喜歡一場,不想她可能會再次受到刺激。

陳媽媽又想到了李富財的津津樂道,“登記了都綁不住,男朋友也不一定嘛。”她喃喃自語……

———

電氣職中附近的飛鵝大排檔。

“周詠,爲什麼要請我吃飯?這麼神神秘秘的,可以告訴我原因了吧?”姚老師笑問。她30多歲,比周詠矮半個頭,心寬體胖,面容和善,臉上架着一副十分得體的半框眼鏡,但歲月的痕跡過多地表露在她的臉上和手上,使得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大。她說話前總是先咧嘴一笑,是大家公認的全校第一嫂。

“今天我生日。”周詠笑靨如花,“就憑你這位好大姐啊,其實請你吃飯根本不需要額外的理由。”

“怎麼不找你的如意郎君陪你過生日?”姚老師很驚訝。

周詠笑道:“我還沒有。”

姚老師若有所思地說:“我也聽說你們的事情了,不過我這樣講你千萬別見怪。我們古人雖然有講‘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但是我覺得19世紀英國偉大的作家王爾德說得更有道理: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還糟糕,那就是不被人議論。”

周詠又笑笑:“姚老師,您說得對。沒事的,我也聽得不少了,習慣了。”

姚老師依然不解:“既然你生日,爲什麼不約他?”

“他還不是……”周詠笑着說,把“我的如意郎君”六個字呑了回去,“他還不敢向我表白,所以他還不算。”

“你是不是沒有給人家機會啊?”

“該給的機會,我好像都沒有打折扣。他不敢表白或許是好事,我覺得自己還要再想想。”周詠笑嘻嘻地說。

姚老師似乎有感觸地說:“人的感情啊,有時就像化學反應,水到渠成之前,欠缺的只是一點點催化劑。”

周詠惆悵地說:“或許是我的緣份還沒到吧。”

wωω ☢тTk дn ☢℃ O

姚老師以爲周詠是因爲流言而卻步不前,她開導道:“周詠啊,矯情一點講:誰的青春的不迷茫,誰的中年不危機?我做過知青,也幸運地成爲了工農兵大學生。不然的話,我現在不是還留在農場,就是到工廠的流水線當裝配工了。我快到不惑之年了,從浪漫無憂的青年走到了心事重重的中年。這些年我經歷了不少,見過不少的人和事,也聽到過不少的故事。世上有兩樣東西無需直視,一是太陽,一是流言,前者傷眼,後者傷心。

《羅馬假日》的女主角赫本講過:‘要有優美的嘴巴,就要講親切的話;要有可愛的眼睛,就要看到別人的好處。’上下兩片脣,可以是蓮花,吐露芳香;也可以是利刃,傷人傷己。對於沒有優美嘴巴的人,他們說什麼,我們只需淺笑而安。

等你到了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啊,你就會明白,人到中年,人生半坡,如同站在人生的頂峰。回頭看,那些絆倒過自己上坡的石頭和坎坷,原來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往前看,一路下坡,上山容易下山難,這個時候最需要有一個和自己互相攙扶着走的人。所以選對的人是最重要的,其它都算不了什麼。只有真心愛自己、真心爲自己付出和記掛着自己的人,才願意和自己攙扶着下坡。即使人到中年未到走下坡路,也已是到了半山,俗話有講: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沒人攙扶的話,再往上走就艱難了。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我們家老馬很有幽默感的,大小事不計較,他總能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讓家裡產生笑聲。所以我自己的體會是,與一個人在一起,自己感覺是否舒服很重要。漫漫歲月中細水長流,兩人長相廝守,就算不會摔死,悶死也不好受。”

1966年“十年內亂”一開始,全國高考就被取消了。

“知青”狹義上講就是上山下鄉的、中學畢業的知識青年。1968年4月,上層提出了中學畢業生“四個面向”、即面向農村、邊疆、工礦、基層的分配原則,中學生走上山下鄉的勞動之路,並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廣大的知青上山下鄉,在農村得到了鍛鍊,增長了才幹,豐富了見識,爲開發、建設山區做出了偉大的貢獻。許多知青在與當地羣衆共生活、同勞動的過程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結下了深厚的感情。當然,上山下鄉也出現了“知青、家長和農民三不滿”問題,有令人詬病的一面。現在舉世公認,中國的8000萬知青是全世界最強的一代人,以前沒有,以後估計也不會有。

我國從1966年開始大學停止招生的10年間,全國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萬基於推薦制的大學生,統稱爲“工農兵大學生”。這種推薦制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嘗試。那些思想好、身體健康,年齡在20歲左右,有相當於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特別是在單位表現特別突出的人,就有可能成爲工農兵大學生。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年攝製的電影《決裂》,就是反映工農兵大學生招收情況的。“今天我要給大家講一講馬尾巴的功能……”《決裂》中的這句臺詞可能不少人還記憶猶新。

“謝謝姚老師的指教!”周詠真誠感激,姚老師的話令她對愛情有了新的領悟。她又微微一笑:“不過,姚老師您離40歲還很遠,是青年。”

姚老師也笑了:“可能是我經歷了不少坎坷吧,有人說我看起來像快退休的人了,我總覺得自己已經提前步入了中年。不過,幸好我現在的心境比相貌要年輕。”

“您不老,在我眼裡您是我的一位好姐姐。”周詠真心地說,“姚老師,請喝茶。”

姚老師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拿起茶杯來品了一會茶,又藹然可親地說道:“我想起了一個童話,這個童話我們家老馬也講過幾次給我女兒聽的。”她停頓了一下繼續說:“一個青蛙問烏龜:你爲什麼遇事就躲,縮在殼中?烏龜慢悠悠地伸展四肢說:我不是逃避,只是求一個平靜的環境而已。青蛙又問:可是,你被罵也不在乎嗎?烏龜看了青蛙一眼,笑着說:別人的評論重要嗎?這就是爲什麼我活得比你長久的原因。生活中做好我們自己很重要,別人願意怎麼說,就怎麼說吧!喜歡你的人,你怎麼做都是對的。不喜歡你的人,你做得越好他越要疵議你。”她眼睛突然一亮:“欸!《後漢書》中有句名言:愛之則不覺其過,惡之則不知其善。就是這個意思!人生時時有糾結,處處有羈絆。誰也難逃歲月風雨的沖刷和淘洗。總而言之,我們應該微笑地面對世態炎涼、歲月滄桑。”

“受教了!姚老師,大家都說您是中文系的高材生,我覺得還要加上一點,您還是個思想家,甚至哲學家。”周詠稱讚道。

“我只是個工農兵大學生,與你們這些正規大學生相比,不值一提。”姚老師自謙。

周詠說:“姚老師,您太謙虛了!”

姚老師爽朗地笑道:“我只是實話實說而已。”

兩人又慢慢地喝着茶。周詠猶豫了半晌才問道:“姚老師,如果他離過婚您怎麼看?”

“啊?!”姚老師似乎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她緩緩地說:“雖然我很傳統但也不是老封建。我年輕的時候很純品可能不會接受,但從我現在的角度看,最重要的還是人,其他方面都是很渺小和不起眼的。關於一個人的過去怎麼樣,我覺得有一句話說得不錯,供你參考:生命必須要有裂縫,陽光才能照得進來。愛情是一種冒險,婚姻是一場博弈,沒有輸贏。這個世界上總會出現一個溫柔的人,讓你變得溫柔,讓你敢於嘗試一切的‘怕’。俗話說得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人們也常說:幸福就像腳上的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其實,也只需自己知道!總之,自己覺得好的,覺得舒服的,就接納。記住,不必被別人的說辭裹挾着走,不必受困於世俗人言。我們的生活不會因爲別人的話而變好,所以喜不喜歡決定權在自己,大可自在於心。”

周詠似有參悟地點點頭。姚老師又告訴周詠幾個她的知青農友、大學同學的愛情故事……

———

周詠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

電氣職中和廣院的直線距離不足500米,隔了一條馬路,離她家都很遠,那時廣州還沒有地鐵,公交線路和運營車輛都遠沒有現在多,爲了早上不用在上班的高峰期與大家一起擠公交車,她總是比較早就出門上學或上班,從而令她一直保持着這一良好的習慣。

這天晚上,周詠躺在牀上。周爸爸還在看電視,電視的音量雖然不大、她也關着臥室的房門,四周靜謐清幽,電視的聲音還是微弱地傳入了臥室。無關緊要的電視節目完全不會干擾到她的休息,然而此時從電視傳來了歌手常寬先生的歌曲《我喜歡的男孩》:

……

我最討厭油腔滑調虛僞的男孩

說什麼什麼愛你在心口兒難開

我最喜歡腳踏實地真正的男孩

他知道知道怎麼用心來把我愛

我要奉勸那情竇初開的女孩

如果你要找男朋友不要只看他

外表帥不帥

你要留意他是不是很坦白很實在

如果他是注重外表虛僞的男孩

你不要不要對他付出你的情懷

如果他是坦白實在真情的男孩

像這樣這樣的男朋友纔是可愛

我要祝福那天下多情的女孩

希望你們找到一位可愛的伴侶

真正的情愛

這樣的人生會過的很幸福很愉快

……

這首歌曲一出現時,對於廣州人、尤其是青春期男女的吸引力不亞於港臺歌曲,周詠讀大學時還不時有同學會哼唱幾句。她對這首歌已耳熟能詳,靜靜地聽了一會,腦海裡不禁浮現出姚老師數天前說的話。

姚老師的話讓她輾轉反側,陳悅一塵不染的真心,在五通廠、畢業設計、在歌勤廠對她的好,默默爲她所做的事情一一浮現於腦際……

周詠又想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像操作計算機一樣,她的腦海中彈出了“芳心相許?”的提示框界面,她還沒來得及滑動鼠標,應該是還沒去握鼠標,靈敏的生物鐘已將她帶入了夢鄉。

4 留校工作18 少遊喜悅27 趙容出國23 趙容喜訊48 周父指點39 覆水難收32 東歐劇變45 牽手麓湖三21 明媚週日2黽勉敏求8 週末工程師17 母親狠心30 奉子成婚13 今又重陽11 牽手麓湖7 一見鍾情43 秋風送爽46 君子一回7 一見鍾情2黽勉敏求33 颱風影響37 畢業設計二13 今又重陽39 覆水難收28 處變不驚43 秋風送爽34 寒假勤工49 羊負春栽25 蝦仔餅13 今又重陽45 牽手麓湖三34 寒假勤工48 周父指點36 張凡之需37 畢業設計二21 明媚週日39 覆水難收20 牽手麓湖二7 一見鍾情22 雪中送炭43 秋風送爽7 一見鍾情12 張茵下廚33 颱風影響8 週末工程師49 羊負春栽42 同學情深16 春節聚會16 春節聚會47 除夕花街2黽勉敏求32 東歐劇變24 趙容造訪30 奉子成婚33 颱風影響3 未雨綢繆38 天平外力41 世事如棋7 一見鍾情49 羊負春栽23 趙容喜訊25 蝦仔餅3 未雨綢繆36 張凡之需24 趙容造訪21 明媚週日16 春節聚會20 牽手麓湖二35 拜訪周家48 周父指點14 張茵期許24 趙容造訪29 搬家慶祝16 春節聚會2黽勉敏求23 趙容喜訊16 春節聚會12 張茵下廚24 趙容造訪12 張茵下廚49 羊負春栽4 留校工作16 春節聚會38 天平外力2黽勉敏求23 趙容喜訊9 三顧陳家40 二度共事34 寒假勤工13 今又重陽37 畢業設計二1 畢業設計14 張茵期許7 一見鍾情46 君子一回15 油角彎彎
4 留校工作18 少遊喜悅27 趙容出國23 趙容喜訊48 周父指點39 覆水難收32 東歐劇變45 牽手麓湖三21 明媚週日2黽勉敏求8 週末工程師17 母親狠心30 奉子成婚13 今又重陽11 牽手麓湖7 一見鍾情43 秋風送爽46 君子一回7 一見鍾情2黽勉敏求33 颱風影響37 畢業設計二13 今又重陽39 覆水難收28 處變不驚43 秋風送爽34 寒假勤工49 羊負春栽25 蝦仔餅13 今又重陽45 牽手麓湖三34 寒假勤工48 周父指點36 張凡之需37 畢業設計二21 明媚週日39 覆水難收20 牽手麓湖二7 一見鍾情22 雪中送炭43 秋風送爽7 一見鍾情12 張茵下廚33 颱風影響8 週末工程師49 羊負春栽42 同學情深16 春節聚會16 春節聚會47 除夕花街2黽勉敏求32 東歐劇變24 趙容造訪30 奉子成婚33 颱風影響3 未雨綢繆38 天平外力41 世事如棋7 一見鍾情49 羊負春栽23 趙容喜訊25 蝦仔餅3 未雨綢繆36 張凡之需24 趙容造訪21 明媚週日16 春節聚會20 牽手麓湖二35 拜訪周家48 周父指點14 張茵期許24 趙容造訪29 搬家慶祝16 春節聚會2黽勉敏求23 趙容喜訊16 春節聚會12 張茵下廚24 趙容造訪12 張茵下廚49 羊負春栽4 留校工作16 春節聚會38 天平外力2黽勉敏求23 趙容喜訊9 三顧陳家40 二度共事34 寒假勤工13 今又重陽37 畢業設計二1 畢業設計14 張茵期許7 一見鍾情46 君子一回15 油角彎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