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

宋州發生瘟疫的消息隨着信鷹展翅飛翔,不久便傳到了長安。

這也是郭宋沒有想到的情況,他還以爲雙方會對峙一兩年,沒想到才幾個月,竟然由疫病結束了這場戰爭。

但郭宋更關心的是疫病本身,朱泚大軍會不會把疫病帶到汴州?疫病會不會在宋城縣內爆發,再由宋城縣百姓把疫病帶到附近州縣,甚至帶到難民營內。

想到疫病會在難民營內流行,後果簡直不堪設想,郭宋便心急如焚,他當即傳令給李冰,命令他採取一切措施,阻止疫病傳播,同時命令江南、江淮各地全力收集石灰,用船隻運往兗州和亳州,同時在江淮、江南征集數千名有經驗的醫師,支援兗州和亳州。

政事堂內,郭宋和七名相國緊急商議應對之策,衆人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

“殿下,我覺得有必要設立半路隔離營和觀察營。”

潘遼參與過十幾年前在河西防治瘟疫的鬥爭,有豐富的經驗,他知道隔離最重要,關鍵是不能讓病人進入健康人羣,那麼必須要將所有人羣進行無病甄別。

“還必須派出大量騎兵攔截難民,把他們驅趕去隔離營和觀察營。”

郭宋望着地圖道:“真有點防不勝防了,一旦汴州和曹州有人被感染,逃往兗州怎麼辦?必須把向難民營向東和向南撤離,還要尋找有效的藥來預防疫病。”

相國張謙逸在一旁道:“殿下說得對,預防很重要,要告訴百姓勤洗手,水燒開了喝,最好吃飯之前把碗筷煮一下,上廁所要遠離居住地,把這些習慣做好,就能大大降低疫病傳播。”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果斷道:“我們要立刻做以下幾件事,第一,在宋城縣百里外建立東西南北四座隔離營和觀察營,派五萬騎兵趕往亳州和兗州進行支援。

第二,把兩座難民大營遷到淮河以南的楚州,建五座難民大營,動員江南、江淮所有船隻進行搬遷支援。

第三,朝廷撥出五十萬貫錢向各地購買藥材。

第四,開始向楚州運送物資,包括長安所有的儲備帳篷。

第五,立刻停止黃河、淮河和長江擺渡,除了前往楚州支援的船隻。

шωш☢тт kan☢¢O 第六,封鎖邊界,嚴禁汴州、滑州、曹州百姓進入我們的領地。”

杜佑立刻反對道:“殿下,封鎖邊界不妥,會造成這三州嚴重的人倫災難,應該派軍隊引導他們去濮州,在濮州建立新的難民大營,我們通過黃河運送物資去濮州。”

“微臣支持杜相國的意見!”

曹萬年道:“可以在濮州邊界建立隔離營和觀察營,確定沒有染病才能前往濮州難民大營。”

郭宋擺了擺手,“大家都說說吧!我們把所有意見彙總起來,分成急、重、緩三種方案,然後分步實施。”

衆人一直商議到了深夜,終於草擬出了一份詳細的計劃,他們的細節中甚至考慮到了如何把兗州的煤炭也運往楚州大營,作爲燒水的燃料,最後由郭宋任命右相潘遼出任指揮使。

大家都意識到這次疫情影響重大,如果處理不好,會給朝廷帶來長期沉重的負擔,朝廷必須全力以赴抗疫。

次日上午,隨着郭宋的一道道手諭飛往亳州和兗州,飛往江南和江淮,各地開始緊急行動起來,兗州和亳州的兩大難民營一百多萬難民開始沿着泗水和汴水向南方撤離,聲勢浩大壯觀,與此同時,江淮和江南上萬艘船隻北上,運送物資、糧食和老弱婦孺。

楊猛率領一萬五千騎兵進入宋州,在宋州南面和東面建立了兩座大營,這兩座大營再繼續細分爲二,一座是隔離營,一座是觀察營,有病症直接進隔離營喝藥治療,沒有病症則先進觀察營,三天無恙,則可以繼續南下。

以此同時,李冰派大將張文濤同樣率一萬五千騎兵進入宋州,在北面和東面建立了隔離營和觀察營。

李冰知道並非危言聳聽,他已經得到消息,宋城縣的情況很不樂觀........

宋城縣並沒有因爲仇敬忠的一把火而倖免於難,疫病還是在軍隊中爆發了。

病源並不是在帳篷或者糧食上面,而是參加拆帳、搬運的士兵們大量私藏了在後軍大營內撿到的財物,他們都帶了一絲僥倖心理,貪婪戰勝了疫病的恐懼。

而另一部分士兵在拆除大營時就感染,所以軍營內的疫病並非接連爆發,而是同時爆發,上千名士兵發作了疫病。

疫病的突然爆發幾乎都在晚上,令仇敬忠措不及防,他急令將上千名病患士兵送入隔離營。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看文基地】,現金/點幣等你拿!

儘管軍醫全力防止,但還是沒有能制止疫病的迅速蔓延,兩天後,感染的士兵超過五千人,病情開始失控,以此同時,城中百姓也出現了數千名病患者,整個宋城縣籠罩在恐懼中之中。

仇敬忠也心煩意亂,他除了下令關閉城門,不準任何人出城之外,再也想不到別的應對之策,發病、隔離、病死、掩埋,再發病、再隔離、再病死、再掩埋.......

這種瘟疫從發病到死亡只有短短兩到三天,基本上都是無休止的拉肚,最後脫水而死。

夜裡,數百名男女拖家帶老偷偷攀上南城,他們利用緊靠城牆的院子,架起長長的梯子向上攀爬,爬上去後,又用繩梯從另一頭爬下城。

攀上數十人後,他們終於被巡哨的士兵發現了。

“有人逃城!”

士兵們衝了過來,城頭上的數十名百姓大亂,有人直接向護城河中跳下去,有人狂奔逃跑,有人跪地哀求,還有幾人自作聰明大喊:“我已經染病,你們不準碰我!”

士兵們確實不敢觸碰他們,便直接用長矛將他們幾人捅死。

今晚是仇敬忠的長子仇淵當值,他得到消息後,也急匆匆趕來。

“不準妄殺,把他們都放了!”

數十人跪在仇淵面前大哭,“大公子,把我們放出城吧!我們沒有染病,但留在城中,我們都活不成啊!”

仇淵嘆口氣,“你們出城後能去哪裡?外面數百里荒蕪人煙,到處都是病死士兵的屍體,沒有吃的,也很容易染病,還不如留在城內,至少還有點吃的。”

“我們帶有乾糧,能逃去亳州,那邊有難民營接納我們。”

仇淵左右爲難,只得道:“你們先回家,我去問問主帥,如果主帥願意放你們,大家就走吧!我也不阻攔了。”

數十名百姓無奈,只得重新回城,仇淵急匆匆來到軍營,找到了父親。

仇敬忠冷笑一聲道:“他們要走我不攔,但把糧食和牲畜留下。”

“父親,沒有糧食,他們出城也活不了啊!”

“那我不管,既然他們要背叛我,我又何必在意他們死活?”

仇淵無語了,他又低聲問道:“那我們以後怎麼辦?父親有想法嗎?”

仇敬忠負手望着窗外,良久緩緩道:“我得到消息,肖萬鼎軍隊在汴州便停住了,病情非常嚴重,我推測他們很可能要撤回洛陽,一旦汴州無兵駐紮,我就直接奪取汴州、曹州和濮州,宋州就放棄吧!”

“那宋城縣的疫情怎麼辦?”

仇敬忠回頭狠狠瞪了他一眼,滿臉譏諷道:“想不到,你還真是個活菩薩,先管好自己吧!我們就是過江的泥菩薩,已經自身難保了。”

仇淵心中嘆口氣,行一禮退下去了。

時間又過去四五天,城內的疫情越來越嚴重,已經完全失控,士兵發病者超過萬人,百姓發病者已經無法統計了,很多人家隨意掩埋屍體,導致地下水被污染,以至於疫情在城內大爆發,滿城到處都是哭聲。

這時,仇敬忠終於得到他想要消息,肖萬鼎率五萬健康士兵返回京城了,留下李紀處理數萬病倒者。

仇敬忠決定放棄宋城縣,率軍前往汴州,他同時開啓城門,放百姓出城,同時派軍隊驅趕大量百姓向北方逃去。

這纔是仇敬忠的目的,他早就得知晉軍封鎖了北上的道路,他先把百姓放出去,牽制住晉軍,他的軍隊才能趁機突圍。

數十萬百姓就彷彿要逃出地獄一般,攜家帶口蜂擁出城,向四面八方逃去。

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
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百五十章 樑武受傷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七百六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朱泚得子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當街殺人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新羅新政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四百一十六章 初步進攻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六百四十三章 絳州抉擇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