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

郭宋很快便了解了這個小丫鬟的底細,她姓張,叫做張敏秋,祖籍是相州安陽人,一家人躲避安史之亂來到江夏,她自己就出身在江夏,祖父和父親都是教書匠,父母今年春天同時染病去世,一個兄長去北方從軍多年,至今生死不知。

她孤苦無靠,舅父不僅霸佔了她父母的房產,還把她賣身給黃家老爺做丫鬟,專門伺候三夫人,還不到一年三夫人便去世了,她的十幾個丫鬟僕婦都被大夫人賣掉,張敏秋來江人坊不到兩天就被郭宋買下了。

她也是運氣好,以她的相貌和膚色肯定會被妓院買走,正好遇到了來買丫鬟的郭宋和薛濤,要是郭宋再晚來半天,就遇不到她了。

牛車內,郭宋對她道:“阿秋,我們只是乘船路過江夏,以後就算回來也要很多年以後了,你還有什麼心願,或者想和誰告別一聲,你最好能告訴我們,我安排一下時間。”

阿秋搖搖頭,她在江夏只有一個舅父,偏偏就是她舅父把她賣身爲奴,她不願再見到這個人。

“謝謝公子,我沒有心願。”

旁邊薛濤柔聲道:“那你要不要去拜祭一下父母?”

阿秋還是搖頭,“他們的墓在老家安陽,不在這裡。”

“好吧!你隨我們去逛一逛黃鶴樓,再吃點東西,就去碼頭出發,我們去揚州,再從揚州坐船回京城。”

“公子,郭姑娘,你們是出來遊玩嗎?”阿秋怯生生問道。

“算是吧!我們從巴蜀出來,一路遊玩過來。”

郭宋暗贊這個小姑娘聰明,她居然看出自己和薛濤還不是夫妻。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蛇山頂上,最早是三國時修建,是一座軍事眺望樓,現在已是江夏著名一景,在唐朝極負盛名。

李白在這裡寫下了‘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的名詩,在後世家喻戶曉。

郭宋登樓遠眺,只見長江壯闊,煙波渺遠,忍不住高聲道:“壯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郭郎又詩興大發了?”

薛濤帶着阿秋上樓,笑吟吟走過來,“再繼續,讓小女子崇拜一下?”

郭宋有點不好意思撓撓頭,“就想到這兩句,要不就是‘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去!”

薛濤向他翻個白眼,“你好意思,當我不讀書?下面四句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對不對?估計現在讓你寫詩也寫不出,你就再說一首和黃鶴樓有關的詩,本姑娘就輕饒了你!”

郭宋想了想笑道:“一爲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薛濤撫掌笑道:“這首不錯,是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比較冷僻,郭郎居然也知道,不過李白還有一首《鸚鵡洲》也是寫黃鶴樓的,郭郎能否說出其中兩句?”

郭宋有點忘記了,他拍拍腦門,半晌道:“好像是‘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沒錯,值得嘉獎,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兩人一起大笑起來.......

在黃鶴樓旁的酒樓裡吃了午飯,他們又去買了一些被褥衣物之類,便回船了。

回到船上,船老大呵呵笑道:“郭公子買到小丫鬟了?”

“買到了,多謝老丈指點。”

船老大仔細看了看阿秋,讚道:“這小娘子長得好,郭公子將來有福氣啊!”

郭宋聽他話語中略略有些曖昧,便知道這些粗人想得齷齪了,也懶得理睬他,帶着二人上了樓。

薛濤小聲對郭宋道:“郭郎,我想和你商量一下,阿秋晚上和我住,你就睡隔壁吧!”

多了一個小丫鬟,確實就不太方便了,郭宋點點頭,“我等會兒就把被褥拿到隔壁去。”

薛濤見他通情達理,心中歡喜,又道:“你白天可以呆在我房裡,主要是晚上你再去隔壁。”

郭宋一躬到地,“爲夫謹遵娘子之命!”

薛濤見阿秋嘴角帶一絲笑意,便知道她聽見了,她又羞又急,便悄悄在郭宋胳膊上掐一把,“讓你再胡說八道!”

這時,船老大大喊一聲,“準備開船了!”

船隻晃了一下,便漸漸離開岸邊,向長江內駛去,他們不再去漢水,而是繼續東行,前往千里外的揚州。

.........

時間轉眼到了十二月初,又一場大雪覆蓋了長安城,長安城內外再一次變成了白雪皚皚的世界。

天子在十月的一次感恙漸漸變得嚴重,引發了肺炎,數十天高燒不退,吐血不止,太醫們束手無策,眼看病情越來越嚴重,整個長安、整個朝廷都開始人心浮動。

這幾天皇宮裡透出的消息讓所有人都爲之焦慮,天子病情持續惡化,大限即將到來,朝廷不得不開始考慮後事了。

東宮,退仕多年的郭子儀拜見了太子李適,他是被太子李適緊急召來。

李適含淚下拜道:“父皇形勢危急,小王才能淺薄,德行不著,威信難以服從,但父皇一定要小王擔起大唐社稷重任,小王只能盡全力保住社稷,只是深恐軍方出亂,難以控制,懇請老令公再度出山,助小王登基,助大唐社稷穩定。”

郭子儀連忙虛託道:“殿下請起,折殺老臣了,能爲大唐效力,是老臣的榮幸,只要殿下不嫌我昏庸老邁,老臣願爲殿下效犬馬之勞。”

李適心中感激萬分,一顆心也定下來,只要郭子儀出山掌控軍隊,任何人都別想發動兵變,在這個關鍵時刻,他還得靠郭子儀來穩住大局。

兩人坐下,郭子儀問道:“聖上的病情到了什麼程度了?”

李適黯然道:“太醫說,恐怕就這幾天了,形勢有些不安,我才懇請老令公再度出山。”

郭子儀嘆口氣道:“請殿下放心,老臣會竭盡一切所能維護大唐的穩定,請殿下還是留在聖上身邊。”

李適點點頭,“我馬上就趕過去。”

李適又將天子劍,六衛調兵虎符交給郭子儀,沉聲道:“正式任命很快會下來,一切就拜託老令公了!”

郭子儀默默點了點頭,他雖然已經八十三歲,但還是義無反顧地接過了天子的委託,擔負起了拱衛皇宮的十萬大軍的指揮重任。

一個時辰後,太子李適頒佈監國令,任命郭子儀爲驃騎大將軍,京畿道軍容觀察使,同時節制北衙神策軍,民間則稱之爲八旬大將軍。

這條監國令下達,很多敏感的大臣都意識到,朝廷要出大事了。

.........

兩更時分,顏真卿在睡夢中被叫醒,一名使女對他道:“回稟老爺!是宮裡來人,讓老爺立刻進宮。”

顏真卿心中一驚,連忙穿上衣服來到大堂,只見兩名宦官在焦慮地等着他。

“可是天子情況不妙?”顏真卿急問道。

宦官點點頭,“太醫說,可能聖上熬不過今晚,太子殿下便讓我們通知所有三品以上大臣進宮。”

“我知道了,我馬上就進宮。”

顏真卿稍微收拾一下,便乘上馬車匆匆趕往皇宮。

與此同時,所有三品以上大臣都被通知到了,他們從四面八方趕往皇宮。

.........

四更時分,大明宮紫宸殿外站滿了數十名重臣,每個人都心情沉重,沉默不語,天空飄着細碎的雪花,很快將每個人的頭上和肩上都鋪了薄薄一層雪花。

宦官和侍衛也沉默不語,整個殿外的氣氛十分低沉壓抑,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似乎在等待着什麼。

這時,內殿裡忽然隱隱傳來一陣哭聲,所有人的心都沉入了深淵,一名太醫木然走出來,悲聲道:“聖上....崩了!”

顏真卿撲通跪倒,失聲痛哭起來,緊接着所有大臣和侍衛都跪下了,一起放聲痛哭。

大殿外的大唐團龍大旗緩緩落下,含元殿上方的景陽鐘敲響,‘咚——咚——’一聲接着一聲,迴盪在整個長安上空。

大曆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大唐皇帝李豫在大明宮駕崩。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連夜行動第五百七十五章 二月西征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患又起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越州問稻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七百六十一章 價高者得第二百三十章 不妙之訊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三百一十六章 開封來客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八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三百七十四章 上元前夕(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九百九十三章 關注荊州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籟樂坊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