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

蔡雍當天便找到了康保,極力推薦張瀾爲漳州刺史,取代能力平庸的姚簡,蔡雍的理由也很充足,張瀾的祖籍是漳州,他本人又曾出任過漳浦縣令,對那邊的情況很熟悉。

事實上,康保出兵之前也得到了郭宋的指示,姚廣平把福建五府治理得還不錯,百姓都能安居樂業,這和他手下高官的能力較強有密切關係,所以郭宋也同意康保啓用姚廣平的手下文官。

但除了人口最多的福州以外,郭宋打算讓從前的太府寺卿張諳出任福州刺史,張諳就是福州人,他回福州也算是衣錦還鄉,這可不是貶職,張諳沒有地方官的履歷,會阻礙他更上一步,他在福州做了兩任刺史後,回朝就能升爲尚書。

正因爲有晉王的指示,所以康保才讓周飛推薦泉州臨時刺史,周飛推薦了蔡雍,現在蔡雍又推薦張瀾爲漳州臨時刺史,康保便欣然同意了。

在隨後的幾天內,康保出兵兩萬,兵分四路殺向各州,由於蔡雍事先寫信姚氏兄弟,消除了誤會,姚氏兄弟紛紛投降朝廷大軍,使兩萬大軍兵不血刃收復了福州、建州、汀州和漳州,朝廷大軍徹底收復長樂經略府五州。

與此同時,攻佔淮西的戰役也結束了,四路晉軍用兩天時間便攻下壽春城,雙方在城內激戰一夜,高幽走投無路,服毒自殺身亡,他最後的八千軍隊也全軍覆滅。

淮西被收復,這就意味着淮河以南的廣大南方地區徹底被朝廷平定。

........

這天上午,數十名工匠正在給晉王一家的居所花萼樓的窗戶安裝玻璃,這可是一件大事,玻璃是咸陽匠作監琉璃坊造出的新產品,用石英和石英砂熔解去雜質後形成,形成一塊塊平板玻璃後,再用裝有金剛石的刀頭進行切割。

玻璃至少要裝五天時間,郭宋一家暫時搬離了花萼樓ꓹ 各種物品都裝箱,傢俱用油布裹好ꓹ 財物都帶走了。

兩名工匠戴着厚厚的手套,將一塊邊緣鋒利的玻璃小心翼翼安放在外面已經事先釘好了細木條,然後裡面再用細長的木頭釘在四周邊框上ꓹ 玻璃便被固定在窗戶上了。

郭宋站在一扇已經安裝好玻璃的窗戶細看,其實玻璃內還有明顯的雜質ꓹ 可以清晰看到大大小小的氣泡,透明度也不夠ꓹ 也就比天然水晶片稍微透一點ꓹ 勉強能看見外面的凝翠湖,也能看到有人在走動,但具體是誰就看不清楚了。

薛濤走到丈夫身邊,望着玻璃笑道:“我們都說這是水晶琉璃,或者叫做琅玕,夫君怎麼給它起個玻璃的名字?”

郭宋搖搖頭笑道:“它其實是一種廉價的人工寶石,當不起琅玕這個美名ꓹ 叫水晶琉璃也可以,名字並不重要ꓹ 關鍵是大家感覺如何?”

薛濤欣喜道:“大家當然都很喜歡ꓹ 裝了它ꓹ 冬天房間就不用白天點燈了ꓹ 房間裡明亮多了。”

在此之前,冬天一般都關上窗戶ꓹ 而窗戶都是木板ꓹ 不可能糊紙ꓹ 也不捨得裝紗綢,所以一關上窗ꓹ 房間就會變得很昏暗,那就只能點上蠟燭,後來出現了竹篾紙,富貴人家則用明瓦或者油紙,總而言之,在玻璃出現之前,冬天採光一直是個大問題。

“夫君,這種玻璃能推廣嗎?”

“當然可以推廣,它的原料就是河灘上的砂石,要多少有多少,不過需要時間,一步步來吧!”

這時,身後一名女護衛小聲提醒道:“殿下,潘相國剛纔派人來送信,說有大事。”

郭宋點點頭,對妻子笑道:“估計又有什麼消息傳來了,我去官房看看吧!爭取早點回來。”

“夫君去吧!這邊一天兩天也裝不完,你就別管了。”

郭宋這兩天稍稍有點感恙,在家靜養了兩天,他今天就打算回官房。

郭宋隨即下了樓,坐上馬車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前往大明宮,郭宋去大明宮當然不是像普通百姓那樣走大街,他走城牆內的夾牆通道,這可以說是皇室專用通道,連接大明宮、晉王宮乃至城外曲江池。

不多時,郭宋便來到了大明宮官房,他剛坐下,潘遼和杜佑便走了進來,潘遼關切問道:“殿下身體好點了嗎?”

郭宋點點頭,“差不多恢復了,像我這個身體不容易感恙,這還是我很多年來第一次感恙。”

杜佑也關心道:“殿下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越是不容易生病的人,一旦病倒就是大事。”

“多謝杜相國關心,我會當心!”

郭宋又笑問道:“說說正事,有什麼好消息?”

潘遼笑眯眯道:“剛剛接到一份捷報,殿下能猜到是哪裡嗎?”

郭宋略一沉吟便道:“要我猜的話,我猜應該是泉州!”

杜佑豎起大拇指讚道:“殿下一猜便中!”

潘遼取出康保發來的急報,呈給郭宋,“請殿下過目!”

這兩天郭宋感恙,主管軍事的兵部尚書張裘安又去了太原,郭宋便暫時讓潘遼替自己接手各地的戰報。

郭宋接過軍報看了看,軍報上說已經拿下泉州,姚順投降,晉軍未傷一兵一卒,蔡雍已寫信讓其他四州投降,軍報最後推薦蔡雍暫任泉州刺史,張瀾暫任漳州刺史,羅興文暫任汀州刺史。

郭宋點點頭,對潘遼和杜佑道:“這三人都是姚廣平的女婿,也都是地方望族,能力都很不錯,姚廣平下轄各州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也和他們三人的治理密不可分,另外,福州我想讓張諳出任刺史,建州讓杜嗣業出任刺史,他們需要去地方再磨練一下。”

潘遼點點頭,“殿下考慮得很周全,地方世家對我們穩定東南非常重要,正如殿下之前所言,我們對地方的有效統治,就在於朝廷和地方的利益平衡,殿下這個‘平衡’二字用得非常精妙,這也是政事堂的共識,我們一致支持殿下的任命。”

郭宋又笑道:“我前些天收到晉衛府的彙報,泉州姚順一心想開發海峽對面流求大島,就是隋煬帝派朱寬去過的那座大島,其實我也很感興趣。”

潘遼和杜佑對望一眼,潘遼小心翼翼問道:“殿下也想開發流求大島?”

郭宋見他們二人都有點緊張,便笑道:“你們不用擔心,我心裡有數,開發那座大島不是一般財力和人力能辦到,我只是想在島上建一座縣城並駐軍,能確保那座大島歸朝廷管轄。”

兩人如釋重負,要開發的地方太多,嶺南、西域、雲南,殿下又考慮海外了,他們當然緊張。

“聽說姚家在中間的一座島上也建了一座縣城。”杜佑笑道。

郭宋點點頭,“那座島叫做龜龍島,島上有數百駐軍,還有一千餘戶人家,建了一座澎湖縣,其實我就在想,把龜龍島改爲中轉補給之地,把駐軍和百姓都遷到流求大島去,然後再把琉球島改爲流放之地。”

“不可!”

杜佑連忙阻止,“殿下,一旦改爲流放之地,有了兇名後,百姓就不願去了,還不如改爲不徵賦稅之地,那就吸引人了。”

潘遼也道:”杜相國說得對,很多人都向往桃花源,並不在於它有多遠?有的時候大家甚至還希望山高皇帝遠,不要有官差上門,所以心態一旦正確,條件艱苦點也沒有關係,何況條件也苦不到哪裡去,大部分百姓要求不高,只要能吃飽穿暖,有屋可住,有田可耕,就心滿意足了。”

“好吧!流求島的事情以後我們再慢慢商議,然後是關於丹灞運河,潘相國好像說有什麼事要和我商議?”

郭宋從書櫥裡找出一幅地圖,鋪着在桌上道:“這是我讓工部從數量龐大的舊檔案中找到的,是當年崔湜繪製的丹灞道地圖,這條運河一共有五十餘里,實際上當時已經鑿通了,但後來發生了地震,大量巨石落下,重新阻塞了通道,使丹灞道被毀,商州刺史纔不得不奏請朝廷放棄丹灞道,重走藍關道。”

潘遼沉吟一下道:“微臣對這條道還沒有親眼見過,反正也不遠,索性微臣去一趟藍田縣。”

郭宋微微笑道:“明天我就打算親自去一趟,索性政事堂衆人還有工部、都水監的官員也一起去看看。”

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
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龍玉佩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九百四十八章 驕兵之計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八十四章 朝房論政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四百八十七章 內宮激辯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四十五章 真人遺言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二百七十七章 新年悄至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五百零九章 外圍騷擾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二百零三章 重回安西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九十九章 曲江小遊(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襲江都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二百一十九章 又見金盒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九百八十章 自限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