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

天漸漸亮了,戰爭早已結束,戰場上到處是橫七豎八的屍體,兩岸奚軍被晉軍斬殺大半,只有七千餘人幸運地投降成功,其他一萬餘人全部死在戰場上,包括主將索烈也死在亂軍之中。

降卒已經被押走,姚錦統率數萬大軍在城下列陣完畢,此時城頭上已經看不到幾名守軍了,城內士兵已不足兩千人,基本上是一座不設防的城池了。

“轟!”

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城門處濃煙沖天,一段段城牆跟着坍塌,塵土飛揚,待硝煙散盡,只見城門已經完全坍塌了,露出一段兩裡寬的缺口。

姚錦戰刀一揮,“大軍進城!”

五萬大軍吶喊着殺進城去........

就在五萬大軍剛殺進城,只見北面的王宮濃煙滾滾,火焰沖天,奚王得知索烈全軍覆滅,敵軍大舉進城的消息,在絕望中點火自焚。

城內最後的兩千守軍也悉數放下兵器投降,晉軍隨即在城內實施戒嚴,城內隨處可見巡邏的士兵,王宮四周到處是救火的士兵,姚錦親自指揮數千士兵撲滅王宮大火,他們已經控制了一角的火勢,不斷有宮女從這裡逃出來。

這場大火一直燒到下午才熄滅,晉軍保住了王宮背後的倉庫和王宮左側,其他建築都被燒成了白地。

郭宋在數百親兵的帶領下來到了王宮,火勢已全部撲滅了,到處是殘垣斷壁,姚錦上前抱拳道:“啓稟殿下,我們一共找到了五十三具被燒焦的屍體,其中就有索低一家十七口人。”

郭宋點點頭,“這種寧可玉碎,不肯苟且的人值得尊重,把他們一家好好安葬了。”

“卑職遵令!”

郭宋又問道:“倉庫情況如何?”

“回稟殿下,倉庫的火被撲滅了,只燒燬了部分建築,沒有燒到庫存之物,目前軍士正在清點物品。”

“我知道了,還有什麼事?”

“回稟殿下,還有......就是宰相貴德求見殿下!”

郭宋雖然很敬佩奚王的剛烈,但他更喜歡賣主求榮的貴德,這種人就像後世的美籍華人一樣,爲了證明自己的忠心,對同胞會更狠。

不多時,姚錦把貴德領了過來,郭宋在亭子裡坐下,貴德上前磕頭道:“罪臣貴德參見晉王殿下!”

“平身,賜座!”

親兵搬來一隻小椅子,貴德感激萬分坐下。

“你很有覺悟!”

郭宋讚許道:“你爲了千千萬萬奚族人不受兵災塗炭,選擇了大義滅親,這一點值得讚賞。”

貴德着實慚愧,他哪裡是爲了其他奚族人,分明只是爲了保全自己的財富和性命,不過他畢竟是奚人宰相,一轉念便明白了,這是晉王殿下給自己一個臺階,不讓自己難堪。

貴德擦擦額頭上的汗道:“小人慚愧!”

郭宋點點頭,又問道:“你漢語很好,在中原呆過?”

“回稟殿下,小人父親是室木部大酋長,他很嚮往中原文化,我七歲便被父親送到幽州,在那裡生活了近二十年,父親去世後,我回來繼承了大酋長之職,十年前我把酋長之位讓給兄弟,我出任奚族夷離堇,也就是宰相,所以小人和幾個兒子都能說流利的漢語。”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你有幾個兒子?”郭宋又問道。

“回稟殿下,小人有三個兒子。”

郭宋緩緩道:“這樣吧!你的妻兒都送去長安居住,然後本王任命你爲遼州長史,繼續爲本王治理奚地,你可願意?”

貴德大喜過望,他才四十餘歲,他原本只想保住自己富貴,沒想到晉王讓他繼續爲官,他連忙躬身道:“微臣願爲殿下效犬馬之勞。”

“好!你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斂奚王和他家人屍骨,以王侯之禮厚葬了他,然後準備組建遼州刺史府,本王自會派人協助你。”

“微臣遵令!”

郭宋決定隨軍司馬杜應星出任首任遼州刺史,同時在營州挑選了十幾名會奚人以及契丹話的漢人官吏,加上土著李貴德,他們一起組建新的遼州官府。

郭宋又對貴德道:“本王並不想殺害無辜百姓,奚人主要偏重了手工業和農業,我希望將來遼州的大車能在天下各州奔行,我也希望遼州未來成爲遼東地區的大糧倉,我更希望將來奚人和漢人不再有什麼區別,大家都能順利交流,奚人孩童都能讀書識字,李長史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貴德默默點頭,他很清楚晉王的意思,晉王是要漢奚同化,這一點他早就心知肚明,不過他也承認,相比契丹人,奚人更容易漢化。

“微臣明白殿下的良苦用心,微臣會盡全力完成殿下的囑託!”

........

晉軍在攻下饒樂城後,隨即又兵分五路,去饒樂都督府各地清剿奚王的殘餘勢力,同時接受奚族各部落酋長的投降。

這時,替郭宋出使遙輦部的李西州抵達了饒樂城,郭宋在城外的大帳接見了他。

“啓稟殿下,契丹可汗遙輦賀離接受了殿下的建議,願意出兵協助晉軍剿滅耶律勻德實的勢力,除了答應殿下開出的條件外,他還另外提了一個條件。”

“他還想要什麼條件?”郭宋擺弄着銀狼頭令箭問道,

“他希望殿下能夠冊封他爲可汗,他不想要回紇冊封的小可汗,他要和回紇一樣的金可汗。”

郭宋把銀狼頭令箭放在桌上,又負手走了幾步道:“他想和回紇平起平坐,不怕回紇收拾他嗎?”

“啓稟殿下,微臣聽說現在草原很亂,回紇已經衰落下去,各個部落都躍躍試試,想成爲新的草原之主,像思結部、僕骨部、拔野古部、契芯部、黠嘎斯部還有東面的室韋部和契丹遙輦部,都想參與爭奪漠北。

遙輦部目前最大的敵人是拔野古部,兩個部落爲了爭奪南部牧場已經打了三年,但每次都是遙輦部吃虧失敗,根本原因就是被東面的迭剌部牽制了大量兵力,使遙輦部不敢全力投入,所以殿下的提議正中遙輦賀離下懷,小人離開遙輦部時,遙輦部已經出兵三萬,圍剿了兩個北部的小部落,似乎霫部落也會出兵配合遙輦部。”

郭宋淡淡一笑道:“他想成爲金可汗,得拿出實力來,如果他能那個戰勝拔野古部,那我冊封他一個金可汗也無妨。”

“小民相信他會爲了自己的利益全力以赴!”

說到這,李西州遲疑一下又問道:“聽說奚王已經自焚而亡?”

郭宋點點頭,“他也算有點骨氣,我厚葬了他,關於奚人,李先生有什麼建議?”

“殿下,小民和奚人也差不多打交道二十年了,確實感覺奚人和契丹人不太一樣,契丹人攻擊性強,但奚人稍微軟弱一點,很多時候它們都是契丹人的附庸,這也和他們生活方式有關,契丹人要麼是遙輦部的遊牧,要麼是迭剌部的漁獵,而是奚人主要靠三樣,手工業、農業和伐木,我個人感覺奚人普遍比較重利。”

“這話怎麼說?”

郭宋笑問道:“爲什麼說他們重利?”

“殿下,奚人的手工業並不光是造車一項,還有冶煉、打鐵、鑄劍,還有釀酒、製陶和織布,這些都是奚人從幽州學來的技藝,至少有二三十萬奚人生活在幽州,都是安史之亂後遷徙過去的,做出大量的手工業品當然要賣錢,他們和幽州的商業往來非常密切,殿下要治理好奚人,可以利用這一點。”

郭宋緩緩點點頭,貴德說了很多,但都比較虛,沒有李西州看得透,李西州一語道破,讓奚人單純從事手工業就行了,讓漢人種糧,只要控制了糧食,也就扼住了奚人的命門,他們就得乖乖地聽話。

“多謝李先生的提醒,再繼續說說迭剌部吧!我很想知道,耶律一族在迭剌部中有多少人口?”

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
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三百六十八章 弄巧成拙第二百六十章 集思廣益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遠交近攻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二十三章 搜尋敵酋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六百七十六章 西市巡訪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將功贖罪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軍神病逝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五百四十五章 血戰庭州(下)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四百零八章 軟硬兼施第二十五章 武道大會(五)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