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

就在豐州移民們熱火朝天翻耕自己土地之時,郭宋已悄然離開豐州,他帶領十幾名心腹將領趕赴靈州,去接手準備調往豐州的六千唐軍。

天子李豫批准了郭宋要求增兵一萬兩千人請求,李豫下旨從隴右、河西、朔方等三個節度府各調兩千人充實豐州駐軍,另外六千軍隊給了豐州額度以及各種軍資,需要豐州自募。

十幾名將領都是當初跟隨郭宋前往西域倖存的七十五名勇士之一,去年被封爲旅帥,接管了豐州的三千軍隊。

現在新的軍隊又到來,郭宋準備提升他們中一批優秀者爲校尉,去接管新的六千軍隊。

這也是郭宋事先和段秀實談好的,這支六千人軍隊的校尉都由他來任命。

一行人一路騎馬疾奔,三天後便抵達了靈州。

清晨,一行人進了靈州城,溫暖的陽光照在郭宋身上,他眯起眼睛望着遠處的朔方節度府,他懷疑是不是看錯了,剛纔一瞬間,上面大旗的名號不是段,而是李。

郭宋凝視片刻,他確定自己沒有看錯,大旗上的名號不再是段,而是李,什麼意思?難道段秀實已經不再是朔方節度使了?

這時,從節度使府奔出一隊人馬,竟然都是女兵,爲首一名女將,皮膚微黑,長得英姿颯爽,正是好幾年未見的段三娘。

雖然郭宋在豐州任職已經有一年多了,但段三娘他還是第一次見到,聽段秀實說,她帶着五十名女兵進了京,被皇后娘娘召見。

段三娘從郭宋身邊經過,她忽然一愣,連忙勒住馬,驚訝問道:“郭宋,是你嗎?”

郭宋微微一笑,抱拳行一禮,“段姑娘,好久不見了。”

段三娘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是好幾年不見了,我上個月才從京城回來,聽爹爹說,你在豐州任職,官還做得不小,我就說什麼時候有時間去拜訪一下。”

“段姑娘一直在京城嗎?”

段三娘點點頭,“我現在其實是宮中女侍衛隊正,負責保護獨孤皇后出行,這次回來只能呆很短時間,過幾天又要返回京城。”

原來段三娘真的去京城任職了,難怪自己沒見到她。

郭宋看了一眼大旗問道:“大旗上的名字怎麼改成‘李’字了,你爹爹要調任了嗎?”

段三娘嘆了口氣道:“剛剛纔任命的,我爹爹現在已經不是朔方節度使了,他被任命爲刑部尚書,即將回京述職。”

郭宋心中一沉,段秀實果然要離開朔方節度府了,前段時間就有傳聞說段秀實在朔方任職的時間太長,朝廷會把他調離,大家都沒把傳聞放在心上,沒想到傳聞竟然是真的。

不過段秀實要調走也並不是奇怪,他出任朔方節度使已經有兩個任期了,朝廷已經吸取了安祿山的教訓,掌軍大將在一地任職最多不會超過八年。

“那新的朔方節度使是何人,是李長史嗎?”郭宋問道。

段三娘搖搖頭,“不是李慧,李慧好像也要調走,聽說新任節度使叫做李懷光,之前出任邠寧節度使。”

原來是李懷光,歷史上此人可是叛將啊!

“現在節度府中是你爹爹,還是李懷光?”

“現在還是我爹爹,過幾天他就去京城,在京城交職。”

段三娘猶豫又低聲問道:“樑武現在怎麼樣?”

郭宋精神一振,連忙道:“他去年守城立功,已經升爲郎將,很有大將風範,段姑娘不去豐州看看他嗎?”

“我就問問而已,沒有時間去豐州了,郭使君,我們後會有期!”

說完,她抽一鞭戰馬,帶着數十名女兵向北城門疾奔而去,激起滾滾黃塵。

郭宋直到她消失不見,這才搖搖頭,看樣子樑武和段三娘沒有這個緣分了,段秀實離開靈州,回來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段三娘更不會回來,距離和時間相隔,緣分之線就這樣斷了。

郭宋嘆息一聲,催馬向節度府奔去.......

段秀實聽說郭宋到來,親自迎了出來,他很歉然對郭宋道:“想必你知道我要調職的消息了吧?”

郭宋點點頭,“剛纔我遇到三娘,聽她說了,這是什麼時候決定的?”

“其實在蝗災結束沒多久我就聽到消息了,只不過那時沒有正式任免,所以我也沒有說起此事,直到三天前我接到了聖旨,正式免去我朔方節度使一職,調去朝廷任職,任命李懷光爲新任朔方節度使,我要進京辦理交接。”

“可應該是新的節度使到任後才換旗吧!段使君是不是換得太早了一點?”

段秀實搖了搖頭道:“既然已經正式任命了,那就應該換旗,遲遲不換,別人還以爲我段秀實戀棧不走。”

“這個李懷光據說不好打交道啊!”

段秀實冷哼一聲道:“他是不好打交道,聽說是常相國推薦的,此人派系意識濃厚,他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不過你也別理會這些,你是三鎮經略使,你手下的軍隊都屬於三鎮經略府,和朔方節度府沒有直屬關係,你就是不順他,他也不能把你怎麼樣。”

郭宋默然,又道:“我這次來靈州主要來接管六千軍隊。”

段秀實點點頭,“我知道,軍隊就在城外,現在時間還早,我們直接去軍營吧!”

兩人離開了節度府,騎馬來到城外,段秀實看了一眼郭宋的十幾名手下,笑道:“這就是你要任命的十二名校尉吧!”

“就是他們,煩請段使君幫忙了。”

段秀實點點頭,“按照我的原則,這種事情是不能做的,不能在軍隊中隨意安插自己的親信,雖然這已經是軍中慣例,但我還是無法認同,若是平常我絕不會答應,不過我要離職了,就破例幫你這一次,但不會再有第二次。”

郭宋笑嘻嘻道:“這是安插我的心腹,不是使君的心腹,使君其實並沒有破例。”

“你這個臭小子,我把軍隊裡面的校尉都抽走,把你的人安插進去,這和我自己做又有什麼區別?本質上都是一回事,任人唯親。”

“也不叫任人唯親好不好,上陣還要父子兵呢!難道也是任人唯親?關鍵是自己的人,指揮順溜,軍令能傳達徹底,就像指揮自己胳膊一樣,打仗的時候才能最大限度貫徹指揮者的意圖.......”

“行了!行了!”

段秀實止住了郭宋的長篇大論,搖搖笑道:“我知道你的那點小心思,就別說得這麼光面堂皇了。”

郭宋翻個白眼,也不再多囉嗦了,只要段秀實答應就行。

.........

六千軍隊駐紮在城外一座獨立大營內,目前是由段秀實臨時出任主將,主將下面是三個中郎將和六個郎將,這是中高層指揮將領,差不多兩千人一名中郎將,下面是左右郎將,各掌兩營一千軍隊。

郎將下面是營,相當於後世的連隊,是一個極爲重要指揮點,一個營的具體人數不等,步兵大概五百人一營,騎兵會少一點,三百人左右一營,斥候營、後勤營等等,人數都不會太多。

這支六千人的軍隊基本上都是步兵,人數比較標準,五百人一營,一共十二營,各營的校尉都已被另外任命,這次便由段秀實直接將郭宋帶來的十二名心腹手下任命爲校尉。

這是各個軍隊極爲常見的做法,大家都心知肚明,也沒有什麼異議,不這樣做反而是奇怪之事。

段秀實並沒有立即交權給郭宋,他先讓十二名校尉各自熟悉自己的營地,這十二名校尉之前都是旅帥,去年擊敗薛延陀人後,每人積功各升一級,升爲校尉,他們都有一定的帶兵經驗,而且個個都十分優秀,他們很快便適應了各自的角色。

下午時分,段秀實召集三名中郎將和六名郎將,正式將郭宋介紹給了他們。

三名中郎將一人來自隴右,叫做李騫,出身隴西李氏,說起來和郭宋有點關係,他的堂兄李晟便是郭宋在崆峒山的二師兄甘雲,只不過甘雲和郭宋只接觸了一個月就下山了,遠不像張雷和楊雨那樣和郭宋親如兄弟,郭宋下山到現在也只和李晟見過一面,還是李晟來叩拜師傅肉身像時見到的。

不過有這層關係,還是比較好相處。

來自朔方軍的中郎將郭宋認識,就是當初靈州武會的總裁判趙雲倫,他是靈州都尉,是段秀實的心腹,段秀實怕他被李懷光穿小鞋,便將他安排去了豐州,雖然做郭宋的手下面子上有點不好意思,但趙雲倫寧可去豐州,一旦李懷光上任,他肯定是第一批被清洗。

第三個中郎將是來自河西節度府,着實讓郭宋想不到,居然也是他認識之人,是當年白亭海的副守捉張森。他已積功升爲郎將,這次抽兩千人去豐州,張森便走了河西節度使趙騰蛟的關係,搶到了這個帶兵名額,這樣他便從郎將一下子升爲中郎將,若不是這次機會,他不知熬到猴年馬月才能升職。

段秀實給衆人介紹了郭宋,便點點頭道:“下面的步驟就應該是郭使君給衆軍訓話,擂鼓聚兵吧!”

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
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晉軍之使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二百二十一章 連夜離去第五百六十八章 葛胡消息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六百七十五章 扼住路頸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九十三章 李氏皇商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六百四十四章 裴氏家主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兵入洛陽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七百六十三章 江南求援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五百六十三章 團隊之夢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十七章 忽聞噩耗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