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

靈石縣位於霍邑縣北部二十餘里外,是一座比較小的縣城,但它的地理位置比霍邑縣還要險要,尤其靈石縣前方的靈石關,更是扼斷了鼠雀谷的南下通道,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就在河西軍支援軍隊抵達霍邑縣後,馬衛江立刻親自率領兩千士兵疾速北上,中午時分,兩千軍隊便抵達了靈石縣。

靈石縣有兩千駐軍,他們已經從霍邑縣逃亡士兵那裡得知了霍邑縣被河西軍攻佔的消息。

整個靈石縣嚴陣以待,兩千士兵都上了城頭,緊張地注視着南方。

靈石縣的將領叫做劉燦,也是一名中郎將,他已經派出的探子那裡得到消息,一支兩千人的軍隊正向靈石縣殺來,着實令他心中忐忑不安。

遠處終於出現河西軍的赤底黑龍旗,劉燦緊張地大喊道:“弓箭手準備!”

靈石縣雖然北面地勢險要,但南面卻比較平坦,也沒有護城河,兩千河西軍已經在一里外停止前行,攻下靈石縣,他們有應對之策。

馬衛江一揮手,“鐵火雷準備!”

十幾名士兵擡着一張木架和一枚大型鐵火雷,他們奔到距離城牆兩百五十步外,安裝好了木桌和鐵火雷,這是一種震懾戰術,逼迫敵軍出城投降。

一名用火摺子點燃了火繩,士兵們飛奔而逃,跑到百步外趴在地上,緊緊捂住耳朵,所有河西軍士兵都紛紛把耳朵塞住。

城頭上的兩千守軍卻不明所以,一起望着兩百餘步的黑色大鐵蛋,火繩終於燃進了鐵火雷中,猛然間驚天動地的爆炸了。

‘轟!’劇烈爆炸使城池晃動,城樓上撲簌簌落下瓦片,城頭上士兵紛紛站立不穩,倒在地上,痛苦地捂住耳朵,現場濃煙瀰漫。

過了好一會兒,一名騎兵疾奔而來,高聲大喊:“限爾等一個時辰內投降,否則萬雷齊下,將城池摧毀爲齏粉!”

騎兵撥馬奔回大陣,城頭上將領們都望着劉燦,劉燦嘆息一聲,“靈石縣守不住了,與其士兵們粉身碎骨,不如投降,給弟兄們留條生路,大家覺得如何?”

一名校尉道:“劉將軍說得對,如果靈石縣失守,我們一樣活不了,還不如投降!”

衆人都打了個寒顫,李懷光軍紀殘酷,殺人如麻,軍隊失守城池,校尉以上皆斬,衆人心中畏懼,紛紛表態願意跟隨中郎將投降。

劉燦點點頭道:“既然都同意,那就開城,打白旗投降!”

靈石縣南城門大開,兩千士兵紛紛出城,脫去盔甲,放下兵器投降。

河西軍接受了對方投降,按照規則,願意加入河西軍者,編爲三等士兵,不願加入河西軍,則給兩鬥口糧,放他們回鄉種田。

兩千戰俘有一千五百人願意加入河西軍,另外五百人則被釋放回鄉,劉燦降一級爲郎將,其他投降將領也都降一級,暫不統領軍隊,等戰爭結束後一併安排。

霍邑縣和靈石縣接連被河西軍佔領,截斷了介休縣守軍的退路,也截斷了他們的後勤補給。

在鼠雀谷的防禦體系中,一萬五千大軍守住橋頭堡介休縣,第二道防線是靈石縣,但兩道防線的後勤補給卻是靠霍邑縣支援,李懷光在霍邑屯了二十萬石糧食。

失去了霍邑縣的補給和靈石縣的戰略縱深,介休縣的一萬五千士兵就變成了甕中之鱉。

此時郭宋的三萬大軍已經抵達了汾州介休縣以北十里處,並在寬闊的地帶紮下大營,河西軍並不急於攻打介休縣,而是等待着介休縣的消息。

........

介休縣城已經亂成一團,事實上,介休縣這幾年一直是李懷光準備攻打太原府的橋頭堡,已經漸漸軍事化,縣城本身不大,而一大半都被改爲軍營,最多可以駐紮兩萬軍隊,百姓也由從前的數萬人口,銳減到不足一萬人,七八千人左右,大部分都遷去了霍邑縣。

這段時間,各種小道消息在縣城內傳播,很多縣民都嚇得躲到鄉下,封城後,城內變得格外冷清,大街上看不到一個行人,家家戶戶關門關窗。

這天中午,一名中年男子提着藥箱,拿着出診的旗幡,匆匆來到城南一個角落,走進一條小巷,來到最裡面的一扇門前,他有節奏地敲了幾下,門吱嘎一聲開了條縫,男子一閃身進去了。

開門的是一個看起來病懨懨的中年男子,他警惕看了外面一眼,把門關上了。

介休縣查得很嚴,河西軍斥候混不進去,郭宋只安插了兩名探子,一人是名醫師,他通過給人治病,打聽各種消息,另一人便是這個裝病的中年男子,他是本地人,他秘密養了一隻鴿子,可以把消息送出去。

兩人走進裡屋,醫師周厚民道:“剛纔金縣尉告訴我,讓我想辦法逃離介休縣,軍隊的糧食支撐不了五天,接下來就是收刮民間的糧食了!”

中年男子叫做楊萬寶,他其實也是一個文職官員,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探子,他冷笑一聲道:“他們怎麼收刮,所有牲畜都被徵用,估計都被宰殺吃掉了,城內一共就那麼幾千百姓,會有多少糧食?”

周厚民笑道:“我看見有人家用榆錢捏菜糰子,專門用來應對搜查,我覺得是個好辦法,搜查士兵看你吃的是榆錢,估計就沒有興致搜查了。”

楊萬寶點點頭道:“我會想辦法應對,你剛纔說,軍隊的糧食支撐不了五天,消息確切嗎?”

“消息很確切,包括縣令的父親和其他官員也這樣說,聽說軍方運送的一萬石糧食被卡在靈石關,現在靈石關已經被河西軍攻佔,這一萬石糧食就過不來了,我估計軍營內也沒有幾頭牲畜,都去運送糧食了。”

“我會立刻把這個消息發出去。”

一個時辰後,一隻信鴿撲棱棱飛起,在縣城上空盤旋兩圈,向城外飛去。

.........

河西軍中軍大帳內,斥候將介休縣送出鴿信呈給了郭宋,此時郭宋正和將領們商議下一步的行動,大帳正中擺放着一架巨大的木雕地圖,郭宋對這架木雕地圖越來越滿意,在木雕地圖能準確找到汾水在霍邑縣的可停靠之處,竟然和實地停船完全一致。

郭宋看完情報,對衆將笑道:“不出我們所料,介休城內守軍的糧食最多隻能支撐五天了。”

“守軍會不會從民間收刮糧食?”指揮使姚錦問道。

郭宋淡淡道:“他們肯定會這樣幹,但絕不會有什麼收穫,我推斷他們很快就會棄城南下!”

郭宋用木杆指着地圖上的靈石縣道:“從靈石縣傳來的消息,介休守軍的糧食運輸隊正好被攔截在靈石關前,一共一萬三千石糧食,七千餘頭騾驢馱運,介休守軍要想活下去,必須儘快奪取靈石縣。”

康保立刻躬身道:“卑職請令,率一千陌刀軍先走一步,在前面攔截介休守軍。”

郭宋搖搖頭道:“這次倒不需要陌刀軍出手,靈石關十分險要,敵軍插翅也休想飛過去,不過陌刀軍跟在後面截斷他們退路倒也不錯。”

.........

介休縣城內,一隊隊士兵正挨家挨戶搜查,搶掠居民的糧食,就算百姓家中養的狗也被士兵奪走,整個城內被騷擾得雞飛狗跳,一片混亂。

楊得寶的家門被一腳踢開,十幾名士兵衝了進來,二話不說便開始翻箱倒櫃,他們不光是找糧食,也在翻找金銀銅錢和上好綢緞,楊得寶放在櫃子裡的十幾兩碎銀子被他們翻到了,校尉大喜,又問道:“看看他有多少糧食?”

一名士兵在廚房內高聲道:“校尉,有幾升麥子,還沒有磨,然後就是一筐榆錢,鍋裡都是榆錢糊糊!”

“拿着麥子就行了,榆錢別管它,我們走!”

一羣士兵找到一點收穫,便興沖沖地走了,自始至終就沒有理睬坐在院子裡的主人。

不多時,又衝進了一羣士兵翻找,這次卻一無所獲,但他們卻不甘心空手而走,最後居然把廚房裡的兩斤鹽搶走了。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恩威兼施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九百零六章 野豹歸隊第九百七十二章 圍城打援(上)第六百零四章 內部清洗第五百三十二章 安西軍情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四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三百五十章 夜逛成都第九百三十四章 原是故人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七百九十三章 合理解釋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國元載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一百九十四章 遭遇不測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打憨妻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世家之憂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原王氏第八百八十一章 秘密調查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四百零四章 抵達甘州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七十二章 微服私訪(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百三十八章 鹽幫械鬥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