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

顏碩匆匆回來位於左坊的士部司官衙,士部司官衙佔地約二十畝,分爲兩進,中間都是院落,前院佔地最大,有十五畝,都是兩層樓,是普通官員的朝房,後院則是高官朝房。

院子裡分佈着亭臺樓閣,點綴了假山池魚,是給官員們中午休息散步之地,基本上各部司的建築都一樣,實際上就是參照了大明宮六部官衙的建築式樣修建。

顏碩在內院找到了孟郊,孟郊現任貢舉署員外郎,同時兼任國子學學正,相當於郭宋手下的教育部長,位高權重,他早已不是當年的落魄書生。

顏碩便把郭宋的要求給孟郊說了一遍,孟郊讓茶童上茶,對顏碩笑道:“前幾天我就聽潘長史說起過這件事,我估摸着明年春天肯定會有科舉,這下子朝廷那邊要對我們跳腳了。”

顏碩苦笑道:“我聽着就害怕,說得好聽,叫做科考募士,這其實和科舉有什麼區別?你說我們要不要勸一勸殿下,把科考向後推兩個月,避免和朝廷競爭。”

孟郊想了想道:“殿下怎麼可能不知道,我估計他就是要和朝廷競爭,你沒明白殿下的真正目的,選拔人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爭取天下士族支持,他想通過科舉來了解天下士族對我們的支持程度。”

顏碩連忙關上房門,低聲道:“老孟,你說殿下是不是想建立新王朝,取代大唐?”

孟郊指指顏碩,又指指自己的胸膛,“這件事我們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不能說破。”

顏碩點點頭,又嘆口氣道:“我父親臨終前也是這個意思,大唐從安史之亂到今天,已經四十多年了,始終戰亂不斷,天子一代不如一代,大唐漸漸沉淪進黑暗,我父親說,這個時候只有雄才大略的強勢君王才能帶領天下走出沉淪,他讓我緊跟晉王殿下開創一番偉業,實現盛世再現。”

孟郊嘆息道:“我何嘗不是如此,人生一世如白馬過隙,要麼庸碌無爲,要麼奮發圖強,擇明主而隨,能跟隨晉王殿下,是你我的幸運啊!”

這時,外面傳來敲門聲,顏碩連忙打開門,有從事進來送一份文書。

顏碩輕了輕嗓子,又對孟郊道:“署令說一說,明年科舉我們會有哪些困難?”

“困難肯定不少,但都可以想辦法解決,我覺得最大的問題是人手和場地,主考官、監考官、考場,還有兩個月的食宿,最起碼十萬士子涌入太原,他們住在哪裡?怎麼提供飯食?還有十萬人的考試場地,想想就頭大,問題是貢舉署一共才十二人,怎麼做?”

顏碩想了想道:“人員不足倒是可以想辦法解決,關鍵是考場,實在不行就像河西招考文吏一樣,搭建大營。”

孟郊苦笑一聲道:“這些回頭再考慮商議,但當務之急,我們得準備十幾萬張考試用的桌案,現在就必須開始定做,要不然到時候會來不及的。”

顏碩一驚,這確實是大問題,需要時間的,他連忙道:“你趕緊找人定做,需要多少錢,我去找潘長史申請。

.........

下午時分,潘遼匆匆來到了天策府,位於晉陽宮的天策府既是晉王官衙,同時也是晉軍的最高指揮機構,還是情報機構,佔地約七十畝,有數百名官員在天策府中任職。

潘遼來到郭宋的官房,分爲裡外三間,中間是一個小型議事堂,其中外間最大,有四十餘名幕僚從事在負責處理各種文書,也分成六曹,分管不同領域,主管記室參軍有兩人,杜嗣業和溫庭,杜嗣業負責吏、戶、士三曹,溫庭負責刑、兵、鎧三曹,各司其責。

今天是杜嗣業當值,他見潘遼到來,連忙迎上來道:“長史找殿下嗎?”

шшш¤ тт kan¤ ¢Ο

潘遼點點頭,“殿下可在?”

“在的,請稍候,我去稟報!”

杜嗣業匆匆來到裡間官房,郭宋正負手站在地圖前,注視着關中不語,杜嗣業走到他身後小聲道:“殿下,潘長史來了!”

郭宋點點頭,“請他進來!”

潘遼一定是爲朱泚使者的事情而來,郭宋倒想知道朱泚的態度。

不多時,潘遼走進官房,郭宋微微笑道:“長史請坐!”

潘遼的此長史已非彼長史,以前他是河西節度府長史,而現在他的正式職務是晉王府長史,相當於右相,原北庭節度府長史張謙逸則出任晉王府司馬,相當於左相。

潘遼坐下道:“朱泚的特使叫做張晏,是原來的戶部員外郎,現任戶部尚書,人倒是很精明,感覺思路也很清晰,他主要是爲三個目的,一個是責問我們沒有遵守之前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其次是爲戰俘而來,希望我們釋放戰俘,第三個原因有點詭異,他要求我們不要接收關中逃亡的百姓,這三個要求都是朱泚提出的,張晏給了卑職正式交涉文書!”

說完,潘遼將一封文書呈給郭宋。

郭宋打開文書看了一遍,又問道:“那長史怎麼回答他?”

“卑職給他說得很清楚,互不侵犯條約是和北唐簽署的,下面落款的大唐太尉朱泚,蓋的大印也是大唐寶印,現在北唐沒有了,這份條約自然就沒有了,張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估計他們也沒有想到這個漏洞。”

郭宋笑了笑,他也想不通,這麼明顯的漏洞,朱泚居然沒有看出來,估計朱泚本身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戰俘不可能,讓他們別想了。”

“卑職也給他說清楚了,戰俘大多收編爲晉軍,他們別想要回去了。”

“對方是什麼反應?”

“對方對戰俘好像也不是很在意,卑職的直覺,張晏前來的真正目的是第三個要求。”

郭宋看了看文書,第三條是要求自己不要接受關中逃亡百姓,這讓郭宋着實有些不解,對方爲什麼會提第三個要求?

........

入夜,郭宋坐在書房裡給獨孤立秋和薛勳寫信。

郭宋的書房在玉瓊閣的副閣內,玉瓊閣實際上是一大一小兩個樓閣,二樓有空中走廊相連,大的樓閣是玉瓊閣,小樓閣叫做飛鳳閣,飛鳳閣只有三層,都是郭宋的書房。

郭宋坐在桌案前飛筆疾書,現在的局勢十分微妙,朝廷會怎麼看待他奪取關內,李適自己無法返回關中,恐怕就指望自己了,這個時候,他需要從獨孤家族那裡獲得支持,尤其是情報方面的支持。

至於薛勳,郭宋在勸他來太原,居然被放逐去播州,他既然支持李誼,那麼幾乎可以肯定,只要李適主政,薛勳就休想再翻身,最多是看在自己的面上,調回來賦閒。

既然岳父在成都已經沒有前途,那還不如來河東任職。

這時,妻子薛濤端了一盞茶進來,她放下茶盞問道:“是在給我爹爹寫信嗎?”

郭宋點點頭,”我在勸他來河東出任潞州刺史之職,就不知道他會不會聽我的勸。”

薛濤嘆口氣道:“我也寫信勸他了,他只是說讓母親和清兒來太原,他自己卻不表態,我爹爹一向很倔強,他既然選擇跟隨李誼流放,他就不會輕易改變立場。”

“我再勸勸他吧!實在不行,我派天策樓武士去保護他們。”

郭宋所說的他們,是指薛勳和韓滉,這兩人都和他的關係特殊,郭宋不希望他們遭遇到不幸。

薛濤低聲道:“我聽幽蘭說,獨孤家族已經派飛狐衛去保護爹爹了,如果夫君再派些人就萬無一失了。”

“我會安排,和這封信一起過去,他們那裡實在太遙遠。”

薛勳被貶黜的播州就是今天貴州遵義一帶,在唐朝是極爲偏遠之地,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基本就是流放犯人之地,郭宋很擔心,薛勳會不會最終還是逃不過宿命,死在播州,歷史上他是病死在雲南。

這時,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一名侍女在門外道:“啓稟王爺,李公公派宮女前來送信,潘長史有急事求見!”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二十章 甘雷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五章 初見段君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七百四十六章 意料之中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八百七十章 幽燕收官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一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六百七十八章 智取武關(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二百九十章 永豐新縣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九百八十一章 堵不如疏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再建新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羊頭之計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八百八十章 局勢撲朔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九百零二章 達成交易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八百二十四章 漢中事件(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二十章 甘雷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詩曲小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四百五十章 正面截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