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

財物清點還在繼續,財物數量太大,三十名官員沒有一個月時間清點不完。

在斬殺北衙宦官的當天下午,郭宋便將成都十三家櫃坊的大掌櫃和次掌櫃召集起來。

每個人都有座位,旁邊的小桌案上還有剛煎好的茶,晉王殿下對他們還算是客氣,但每個掌櫃心中還是忐忑不安。

有的互相交談着,猜測晉王殿下召集他們的目的。

這時,有士兵高喊:“晉王殿下到!

掌櫃們紛紛站起身,郭宋快步走了進來,他走到大堂上首,看了衆人一眼,擺擺手道:“各位請坐!”

掌櫃們又各自坐下,大堂鴉雀無聲,郭宋清了一下喉嚨才緩緩道:“請大家來其實是有事情請大家幫忙.......”

大堂內頓時一片譁然,晉王請他們來竟然是要幫忙,他們能幫什麼?

“安靜——”軍士高喝一聲,大堂又安靜下來,

郭宋笑了笑,繼續道:“今天中午東市廣場上發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斬殺了六十幾名北衙宦官,大唐的氣數都被他們折騰得差不多了,他們確實是該死,這些宦官最大的愛好就是盤剝百姓,收斂財富,他們逃亡攜帶大量財物,這些財富都被我們截獲了,但有幾個宦官臨死前流露,他們在櫃坊裡還存有不少錢財,沒有來得及拿走,想用此贖命,當然,我沒有答應,但不代表他們存在櫃坊的錢我就不要了,也不代表就只有幾個人在櫃坊裡存有錢。

所以我把各位召集起來,是希望大家回去好好查一查,把北衙宦官存在你們那裡的錢財清理出來,上繳官府。”

這時,過了一名官員,給衆人發放名單,每人一份,名單上面是北衙宦官和他們徒子徒孫的名字,密密麻麻有一百六七十人。

“就是這份名單,你們回去查自己客戶的存錢冊,如果有名單上的人,要立刻向官府稟報,儘快把他們交給官府。”

郭宋說到這裡,語氣開始變冷了,“我知道,有些存錢人的名字可能和名單上對不上,或許是他兒子、妻子之類,但我相信你們自己其實很清楚,或者今天晚上悄悄讓他們來人把錢提走,所以我要警告你們,從現在開始,如果出現名單上的人把錢財提走的情況,一旦查實,由櫃坊來承擔全部損失,並處以十倍重罰,至於會不會殺人,那要看最後造成損失的嚴重程度,不光是你們,連你們的東主也逃不掉!”

郭宋的語氣很平淡,但他說話的內容卻讓每一個掌櫃都心驚膽戰。

這時,寶元櫃坊的宋大管事起身道:“殿下,寶元櫃坊想彙報一下!”

所有人目光都盯住了宋大管事,郭宋也點點頭,“請說吧!”

宋大管事道:“寶元櫃坊一共有十三個北衙宦官客戶,包括俱文珍、霍仙鳴、竇文場等人,之前吐蕃人攻克雅州消息傳來之時,寶元櫃坊已經把所有客戶的財物都轉移到梓州去了,後來北衙宦官等不及財物轉移回來,他們就倉促南逃了,所有十三個北衙宦官的財物目前都在櫃坊內,我們保證一文不少地上繳官府。”

宋大管事自然和郭宋有過溝通,郭宋用他來拋磚引玉,讓所有人都老老實實交出財物。

“你可以願意代表櫃坊簽訂軍令狀?”郭宋又追問道。

“小民願意!”

這時,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氣,如果宋大管事帶頭簽訂了軍令狀,他們也都得籤,一個都逃不掉。

.........

就在掌櫃們愁眉苦臉寫保證書的時候,郭宋已經離開官衙,來到王太后的住處,他明天一早就要趕去雅州,很多事情必須今天處理完。

皇宮已經燒燬,王太后和小皇帝目前住在一座官宅內,這座官宅最初是前劍南節度使崔寧的官宅,崔寧死後,這座官宅一直空關着,後來又成爲權宦宋朝鳳的私宅,但宋朝鳳一天都沒有在這裡住過。

大宅佔地百畝,院落幽深,假山堆翠,各種亭臺樓閣數不勝數,雖然宋朝鳳沒有在這裡住過,但宅子卻修葺一新,佈置得十分富麗堂皇。

這裡除了居住太后和小皇帝外,還有兩百餘名宮女和數十名宦官,另外郭宋還安排了二十幾名女護衛貼身保護。

幾天前在碼頭,郭宋只是和太后簡單見禮,並沒有深入交談,今天有些話,他必須和王太后交代清楚。

府宅後堂上,王太后坐在一幅竹簾後,接見了前來覲見的晉王郭宋。

這次郭宋沒有再行大禮參拜,只是躬身行一禮,王太后淡淡道:“殿下請坐吧!”

“謝太后賜座!”

郭宋坐下道:“今天中午,北衙宦官已經全部公開處斬,太后可知?”

“哀家聽說了,俱文珍那個奸賊也終於伏法,哀家不勝欣慰。”

“他們確實罪有應得,大唐社稷幾乎要毀在他們手上,他們萬死不足以贖其罪。”

“大唐社稷要毀了嗎?”王太后一驚問道。

郭宋點點道:“雖然還沒有完全摧毀殆盡,但確實已奄奄一息,就像一個極爲危重的病人,需要漫長的時日來恢復,最終能不能修復還爲未可知。”

“爲什麼?”

“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宗室凋零,到目前爲止,宗室男子只剩下八人。”

王太后眉頭一皺,“但俱文珍給哀家說,宗室還有十八人。”

郭宋搖搖頭,“太后,血統不符的義子義孫是不能算在其中的,召王李偲的六個義子義孫首先就要排除。

另外,彭王李僅去年秋天在洛陽病逝,他的兒子和兩個孫子已經公開寫了退出宗室申明,也不能算在內,這樣就只剩下成都的七名宗室和召王了。”

王太后沉默片刻道:“天子年幼,思路混沌,難以和人交流,百官都認爲他無法承擔大唐社稷的重擔,殿下有沒有考慮過另立明君?”

郭宋搖搖頭,“正如太后所言,天子尚幼,有的孩子發育會稍微晚一點,這是很正常之事,微臣相信天子長大後會成爲正常孩子,只要悉心教導,他一定會成爲明君。”

王太后沉默了,她實際上是在試探郭宋,如果郭宋有換帝之意,說明他還是爲大唐社稷着想,如果他堅持李紋繼續爲帝,那他的野心就彰顯無疑了。

半響,王太后心中輕輕嘆息一聲,這個結果在自己的意料之中,自己不應該想得太奢侈了。

“請問殿下,哀傢什麼時候啓程回長安?”

“太后可是在這裡住得不適?”郭宋問道。

“這裡很好,但哀家遲早要去北上去長安,難道不對嗎?”

郭宋微微笑道:“太后請安心,大明宮目前正在收拾,如果太后想早點回舊居當然可以,微臣安排一下,最早十天,最遲半個月後就能啓程。”

王太后點點頭,“返回長安,這一天哀家盼望很久了!”

王太后是個聰明女人,沒有多問朝官的安排,以後朝廷怎麼過度她什麼都沒有問,她相信郭宋早有方案,自己問與不問都沒有任何意義,如果郭宋想告訴她,他自然會說。

經歷了數年被宦官們的精神折磨和各種奔波劫難,王太后現在已經很疲倦了,她不想再觸怒郭宋毀了自己的後半生,大唐社稷不是她一個弱女子能挽回的,她只想平平靜靜的生活,渴望能平靜的生活。

“殿下想見一見天子嗎?”王太后問道。

郭宋點點頭,王太后隨即吩咐宮女帶郭宋去見小皇帝李紋。

小皇帝其實就在隔壁,只是他在玩耍之時不會理財任何人,強行把他帶走,他會又哭又鬧,直到哭得暈死過去,難以收拾。

大家都很瞭解這一點,都不會輕易打擾他。

房間裡,小皇帝李紋坐在榻上,正全神貫注地玩五個小木方塊,之前他只玩兩個,在應採和的引導下,他現在開始玩五個木方了。

此時應採和就坐在一旁,平靜地望着小皇帝李紋,她已能感觸這孩子的內心世界,那是她從未見過的純淨。

應採和忽有所感,一回頭,卻見一名宮女領着她的主人進來了,應採和連忙站起身,郭宋向她擺擺手,示意她坐下。

郭宋點點頭,“那就不要改變,讓他活在自己世界裡,任何人都不要打擾他。”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終獲突破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百六十三章 月夜偷襲第九百零四章 東市轉型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章 學武之擇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平原困馬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六百六十三章 將計就計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神秘對手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六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六百零二章 以牙還牙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七十二章 盧杞拜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五百一十九章 春雷真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迫在眉睫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登門座談第三百九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九百七十章 再見太后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星夜兼程第九百六十七章 閹黨覆滅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三百九十二章 相國薦才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九百五十八章 戰術初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二百三十八章 靈州上任第五百零六章 雍縣偶遇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