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

黃昏時分,郭錦城從報館快步走了出來,一名護衛不緊不慢地跟隨着他,一輛牛車在他面前停下,郭錦城剛要上車,後面有人喊他,“九郎!”

九郎是郭錦城在報紙上的筆名,報館的執事們都叫他叫九郎,反而很少有人稱呼他官名。

郭錦城回頭,卻是他的好友薛清,薛清便是薛濤的幼弟,現在已經十八歲了,在太學攻讀茶學,師從高僧皎然,他在《長安快報》中負責茶欄目。

他和郭錦城雖然是甥舅關係,但實際上他們卻是最好的朋友。

“你不是要去吃飯嗎?”

郭錦城笑道:“那就趕緊去,我先回學校了。”

“一起去吧!我給你介紹幾個年輕俊傑,他們都在各地爲官,聽聽他們的見識。”

郭錦城本不太想去,但他想到父親要求自己多結交年輕俊傑,他猶豫一下,還是點了點頭,“那就陪你一次!”

他們吃飯之地就在郭萍開的明月酒樓內,郭錦城走上樓梯,他忽然拉住薛清叮囑道:“別忘了,我叫薛誠!”

“放心吧!不會泄露你的身份。”

薛清帶着郭錦城上了二樓,張望一下,有人喊他,“小薛,這邊!”

在靠窗的一張桌前坐了四名年輕官員,一人正在向薛清招手。

這四人正是謝長明、韓愈、蕭臻業和陸楠,今天他們聚會的原因是謝長明從百泉縣調到蕭關縣出任縣令,蕭臻業也升爲御史臺主簿,陸楠升爲左藏令,都是從七品官員。

而韓愈升爲正七品河口港市舶令,隸屬於太府寺,他們這次回京辦理升任手續,四個人都得到升官了。

但和他們一起的同批進士都沒有遇到這種好事,主要原因是晉軍奪取了江南,朝廷要籠絡江南士族,所以江南士族的子弟都得到了重用。

謝長明、蕭臻業和陸楠都是江南名門子弟,韓愈是因爲魯城縣的矛盾處理得好,理順了鹽場的產能,得到了鹽鐵轉運署的極力誇讚和推薦,他由此再升官半級,出任河口港市舶令。

向薛清招手的是陸楠,陸楠也是高僧皎然的弟子,精通茶藝,他前兩天去太學探望師尊皎然,認識了小師弟薛清,邀請他今晚一起過來聚一聚。

陸楠給衆人介紹自己的小師弟,出身太原薛氏,目前在太學讀書,同時也是《長安快報》的執筆,負責茶藝欄目。

太原薛氏大家興趣不大,但《長安快報》的執事,大家頓時有了興趣,紛紛起身見禮。

薛清和衆人見了禮,又給大家介紹身後的郭錦城,“這位是我族弟,叫做薛城,和我一樣在太學讀書,別看他年紀不大,他也《長安快報》的執筆,負責民生欄目,朝廷很多決策都要看他的欄目。

衆人着實沒有想到,這個年紀輕輕,看起來還有點稚嫩的少年,竟然是民生欄目的執筆,讓衆人既驚歎的同時,也肅然起敬。

“小兄弟,讓人刮目相看啊!”

薛城拱手笑道:“還望各位兄長多多指教!”

衆人請二人就坐,三人一排,正好面對面兩排,郭錦城的旁邊便是韓愈,韓愈給他斟滿一杯酒笑問道:“《長安快報》民生欄目,常常有個叫九郎寫的文章,賢弟認識嗎?”

郭錦城微微笑道:“九郎就是小弟的筆名!”

“不會吧!”

蕭臻業驚歎道:“九郎的筆法老辣,見解獨到深刻,我們都以爲是個老薑彌辣的長者,沒想到居然這麼年輕?”

郭錦城連忙解釋道:“我的筆法還是比較稚嫩,一般都要由主筆進行修改潤色,大家看到的文章其實都是修改過的。”

謝長明身邊正好有一份《長安快報》,翻到民生一欄,指着一篇文章道:“這篇《凜冬將至,棉意盛否?》是賢弟寫的吧!”

郭錦城點點頭,“希望謝兄多提意見!”

“我確實要提個意見,這篇文章全部都在提長安,長安以外隻字不提,這可不太公平,我在百泉縣這些年,就從未見過棉花是什麼樣子。”

郭錦城有些侷促,他寫這篇文章時確實沒有考慮過長安以外的州縣,畢竟他們的報紙叫做《長安快報》,主要以長安情況爲主。

蕭臻業笑眯眯道:“薛小公子,這些傢伙別看他們年輕,一個個都是地方父母官,剛纔那個老謝是百泉縣尉,現在升爲原州蕭關縣縣令,你旁邊這位老韓混得最好,之前是滄州魯城縣縣令,現在升爲河口港市舶令,這老陸是左藏令,掌握着朝廷財庫,至於區區在下,混得最背,現在只是御史臺主簿。”

郭錦城吃了一驚,沒想到這些官員如此年輕,都已經是七品官了,他連忙起身又道:“各位都是朝廷的年輕俊傑,棟樑之才,前途不可限量,請再受小弟一禮。”

蕭臻業哈哈一笑,拍拍郭錦城的肩膀道:“以後小老弟跟我們混,一定也會讓你大有前途的。”

他話音剛落,旁邊卻有人哼了一聲,聲音雖不高,卻使每個人的耳中炸開一樣,衆人吃了一驚,一起望去,只見薛小公子的身後站着一個灰衣人,頭髮落下,半遮着臉,衆人剛纔竟然沒有發現他的存在。

“薛賢弟,這位是......”陸楠問道。

“這是我的家僕,父親怕我不學好,讓他跟着我。”

郭錦城含糊地解釋一句,他又對灰衣人道:“你去樓下等我吧!”

灰衣人倒不是因爲蕭臻業口出狂言,而是因爲蕭臻業隨意拍打小主人的肩膀,這是不允許的,灰衣人才略加警告。

灰衣人轉身飄一般地走了,衆人議論紛紛,他們卻沒有注意到,又有一個身材嬌小的女子站在郭錦城身後,填補了灰衣人的空缺。

郭錦城點點頭,“過兩天我再寫篇文章,呼籲擴大棉花產量,讓天下所有貧寒人家都受益。”

.........

衆人吃了一個多時辰,酒足飯飽,陸楠下去結帳,不多時,他跑回來驚訝道:“奇怪了,掌櫃說免了我們今天的酒錢,這是什麼緣故?”

郭錦城心知肚明,暗暗埋怨大姑做事荒唐,讓自己尷尬,薛清反應比較快,連忙笑道:“我們報館經常來這裡吃飯,結帳都是每月一次,估計掌櫃把我們酒錢掛在報館上了,我去說一說,今晚我請客!”

薛清起身跑下樓去了,韓愈對郭錦城道:“我從河北一路回來,感覺底層百姓還是比較貧苦,朝廷雖然有很多好的規定,像規定三粗物品低價銷售,但很多地方在執行的時候卻徒有其名,粗布、粗糧、粗鹽官府本身就沒有,他們也無法售賣,還有一些是地方官商勾結,把三粗物品賣給商人,商人再加價出售。”

郭錦城肅然道:“韓兄寫一篇河北民生見聞吧!我在報上發表出來,讓朝廷及時注意到這些情況。”

韓愈點點頭,“我這兩天有時間就寫一篇文章!”

正說着,薛清跑回來笑道:“可以了,今晚喝酒很盡興,希望還有機會再聚!”

衆人紛紛起身告辭,薛清和郭錦城上了一輛馬車,和衆人揮手告別,馬車迅速絕塵而去。

謝長明望着遠去的馬車道:“這個薛清應該是官宦子弟,但這個薛城就讓人看不透了。”

衆人不解,問道:“謝兄這話怎麼說?”

謝長明淡淡道:“你們沒有發現他有四個護衛嗎?三個女護衛,還有那個灰衣人,功夫很深,輕輕哼了一聲,我的耳朵就像炸雷一樣,這絕不是一般人能擁有的頂級護衛。”

“莫非他是權貴子弟?”

蕭臻業自言自語道:“可現在的權貴好像也不多啊!”

謝長明微微笑道:“你們可別忘了,晉王妃也姓薛!”

衆人都笑了起來,“謝兄的聯想太豐富了。”

謝長明也覺得自己想多了,怎麼可能呢?豪門人家保護嫡子,多派幾個護衛也是正常的。

但蕭臻業卻若有所思,他隱隱感覺到,這個叫做薛城的身份應該不是那麼簡單。

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
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一百九十五章 折中之策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四路大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欽王事件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四十一章 軍機泄露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六百一十一章 家有兒女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三百七十六章 魚龍燈會(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困獸之滅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五百九十九章 南唐生變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輿論之劍(下)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三百零七章 秘密軍隊第七十二章 人情難挽第三百二十九章 碼頭懲戒第八十二章 緊急事件第一千零九章 兵臨江南(上)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折道向南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父子交心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四百一十一章 內務新軍第九十七章 酒宴較技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九百七十六章 兩個空缺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三百章 曲江小遊(中)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白居不易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遇困窘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收之東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二百一十章 高陵報喪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國都失陷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八百七十五章 心悅君兮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七百一十一章 大赦方案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名之狀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新的思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遠征之軍第六百三十二章 馬場秋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