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

幾天後,溫佑抵達了洺州永年縣,與此同時,王侑帶着數十名隨從也抵達了永年縣,雙方將要代表各自的主公,協商兩家在河北共處的辦法。

協商在洺州刺史府內舉行,一大早,雙方都準時抵達了刺史府,在門口寒暄幾句,便一同走了進去。

雙方在大堂坐下,溫佑笑道:“相信貴方也和我們一樣,希望河北局勢能平息下來,給民以修養生息,所以我們纔會在這裡坐下,談一談河北的後續事宜。”

溫佑開宗明義,把今天談判的性質定下來了,爲了以後能和平相處。

王侑點點頭,“我們都是抱着誠意而來,希望我們能坦誠以待,有矛盾,有衝突不可怕,讓我們想辦法解決,只要有誠意,相信總有辦法。”

“王公說得很好,我們也希望坦誠以待,這次是我家主公提出談判,主要有三點,第一,雙方確定邊界;第二,雙方立下相處的規矩;第三,簽訂互不侵犯合約,然後看看貴方還沒有補充的?”

“像貿易往來,人員往來,舟楫往來等等,都是包括在第二點中嗎?”

“正是!”

溫佑取出一幅很大的河北地圖,掛在木架上,王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走上來細看。

地圖上畫出了河北各州,還有重要的河流,其中用紅筆畫了一條粗線,一看便知是晉魏兩家的勢力分界線,但王侑還是感覺和實際分界線有點不太一樣。

“這條紅線是什麼意思?”王侑問道。

溫佑笑了笑道:“是我們主張的分界線。”

“西段沒有問題,是邢州和相州之間的滏陽河,官道相州一側是相邑鎮,邢州一側是滏陽鎮,完全正確,但中段魏州以北是沿着永濟渠走嗎?”

“準確說,中段我們主張以永濟渠爲界。”

“這不太妥吧!”

王侑一臉震驚說道:“永濟渠縱穿貝州,將貝州一分爲二,州治清河縣在永濟渠西岸,以永濟渠爲界,那不就把貝州割走一半嗎?這怎麼可以!”

“王公繼續看東段,然後我們一起談。”

東段就更不像話了,紅線竟然到了滄州浮水分岔口時就沿着浮水向東走,一直延伸到海邊,也就是說,將滄州一分爲二。

王侑一句話說不出來,這哪裡是有誠意的表現,分明是霸道無比。

溫佑看出他一臉不滿,這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笑了笑道:“王公沒有發現嗎?懷州可是在你們的地盤內。”

“懷州?”

王侑也愣住了,他目光連忙向地圖下方移去,西南部的紅色分界線也有,是順着太行山走的,也就是說懷州劃給了魏國。

王侑忽然意識到,恐怕這纔是郭宋這次談判的關鍵,郭宋要用懷州換取貝州和滄州各一半的土地。

“我明白了,這個方案可以談,但能不能告訴我們,晉王殿下這樣交換的意圖是什麼?”

溫佑沉吟一下道:“雖然晉王殿下沒有授權我說這件事,但我可以告訴你們,以永濟渠爲界,主要是我們想利用永濟渠的河運,幽州和長安之間的貨運,主要還是要通過水道,至於滄州,是爲了獲得鹽場。”

“可平州那邊不是也有鹽場嘛!”

“平州的鹽場供應河北各州是夠了,但我們還有河東、關中、隴右、河西這些遼闊的疆域,平州的鹽場顯然不夠了,所以我們必須要在滄州得到更多的鹽場。”

王侑也相信這是真實原因,滄州人口不多,雖然土地面積廣大,但估計郭宋最不感興趣的就是土地,對郭宋而言,滄州最大的吸引力便是鹽場。

“這個交換我個人覺得可行,但我必須要要請示魏王,他目前就在相州,我派人送信給他,最遲後天就知道結果了。”

溫佑微微笑道:“那好,我期待王公的好消息。”

........

田悅此時就在相州安陽縣,這裡距離洺州永年縣很近,騎快馬只要一天的路程。

幾名騎兵帶着王侑的信一路疾奔,兩更時分抵達了安陽縣,儘管城門已關,但送信士兵有王侑的通行金牌,順利進了城。

此時田悅已經入睡了,親衛把他叫醒,聽說是軍師送來急信,他睏意頓消,連忙來到書房,很快,報信士兵匆匆走進來,他擔心跪下行禮道:“奉軍師之令,給王爺緊急送信。”

說完,他取出厚厚一封信,呈給了田悅。

田悅把信取出,裡面是一幅地圖和一封信,他看了一遍信,這才知道地圖上是郭宋畫好的分界線。

田悅打開地圖細看,這就是溫佑地圖的縮小版,分界線分爲西南段、西段、中段和東段,晉軍把懷州劃給了自己,但把貝州和滄州各划走一半。

王侑在信中勸說田悅答應,畢竟腹背受敵,壓力太大,如果南北對峙,他們至少還有三分勝機,腹背受敵,連一分勝機都沒有。

其實田悅並不在意滄州,滄州地廣人稀,分給郭宋一半也無所謂,田悅倒是有點捨不得貝州,貝州人口衆多,一向是稅賦大州,被割走的部分偏偏是人口最多的地區,比如清河縣,佔了貝州人口的三成。

不過正如王侑所言,只要拿回懷州,不再腹背受敵,那麼也沒有什麼捨不得的,懷州人口也不少,這應該是一筆好買賣。

田悅當即給王侑回府一封短信,完全同意對方的分界方案,一旦邊界問題解決,後面談判都不再是大事了,後續的談判,王侑可以全權做出決定,不用再向自己彙報。

有了雙方在分界上的共識,後面的談判的就非常順暢了,人員往來也好,商貿往來也好,禁止互相拐帶人口,禁止販賣私鹽,永濟渠作爲雙方的共有水道,禁止扣押對方的貨船。

雙方唯一的爭執就是晉國要求在永濟渠和黃河上取消所有盤查關卡,杜佑堅持這一條,王侑也不想讓,如果取消盤查,逃稅和販運私鹽肯定會氾濫。

雙方皆不肯讓步,不過最終還是達成妥協,王侑在官船上讓步了。

雙方隨即對晉國格外看重的官船過境也達成了協議,允許每艘官船上最多跟隨十名士兵,但船隊總數不得超過兩千人,而且隨船士兵不得上岸,雙方同意將官船視爲對方領土,不得阻攔,更不能隨意登船盤查。

爲了防止私鹽船冒充官船,雙方又規定了官船過境測密制度,也就是每一支官船隊在過境之前都會事先進行備案,同時約定密符,官船抵達時覈定備案船數並進行測密,通過後頒發官旗通行。

在達成了一系列的協議後,雙方正式簽署了停戰合約,合約有效期一年,合約到期前雙方需要續簽,合約纔會繼續生效。

停戰協議對雙方都是一件大事,對於魏國而言,儘管他們知道,一年後合約未必有效,但他們需要時間備戰,需要時間磨礪軍隊,需要時間製造大型防禦武器。

而對於晉國,它也需要時間把李武俊和朱滔的大量財富從水路運回長安,還需要將滄州和平州的海鹽從水路運回長安。

另外,保留魏國的暫時存在,纔有利河北百姓歸心,晉國百姓的輕徭薄賦,生活富足,再對比魏國百姓的苛捐雜稅,生活困苦,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杆秤。

郭宋在停戰合約以及各種附屬協議上簽字蓋章,他這才離開太原,在三千騎兵護衛下,前往代州和雲州巡視,暫時還不打算返回長安,他從三月中旬離開長安,等他返回長安時,恐怕已是五六月份了。

這場河北戰役,打了足足一個半月,徹底改變了河北局勢,晉國也終於有海邊的土地。

魏晉兩國其實只是王國,他們各自依附成都的大唐朝廷和洛陽的大秦朝廷,從理論上說,兩國之間的協議要經過各自朝廷批准才能生效,可事實上,這種附庸只是形式上附庸。

晉國敢吞併漢中,魏國也能在黎陽和自己的朝廷激戰,天下人都知道,這種依附關係早已名存實亡。

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
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布棋落子(四)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再臨江夏第八百七十一章 河北談判(上)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連夜清剿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九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五十一章 達成交易第一百章 草原夜獵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五百八十二章 冒險一擊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長安來使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一千一十二章 晉陵阻擊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一百四十九章 舊友相逢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激戰內庫(上)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八十四章 一個交易第八百一十五章 晚來春急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四百四十五章 雪原行軍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