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

當天晚上,十三名準備跟隨楊波大幹一番事業的十三名中低層將領被清洗,第五營的一千名士兵則打散到其他四營中去。

清洗了內部異己,薛長壽動員百姓們張燈結綵,迎接郭宋的到來。

時隔多年,郭宋再一次回到了豐州。

一路上依舊是大片的荒野和廢棄的溝渠,但在距離九原縣還有一百五十里時,終於看見了大片大片的麥田,遠處是一座座錯落有致的村落。

郭宋記得很清楚,當初他離開豐州時,豐州農田向西擴張到八十里,現在卻擴張到了一百五十里,足足翻了一倍。

從當年自己剛進駐時的一兩千人口,到現在數萬人口,豐州發展之快令他感慨萬分。

但顯然,豐州還有巨大的潛力,可以和河湟谷地一起,成爲自己的兩大糧倉。

在距離九原縣城還有十里,前面敲鑼打鼓,彩旗飄揚,薛長壽親自率領大批百姓出來迎接郭宋到來了。

www ▲ttκa n ▲co

郭宋翻身下馬,和薛長壽以及前來迎接自己的將領們一一擁抱。

和李季緊緊擁抱一下,兩人都淚水都忍不住流下,郭宋給了李季肩窩一拳,笑道:“老夥計,你真的老了。”

郭宋沒有記錯的話,李季今年才四十歲出頭,可兩鬢已經斑白了。

李季笑了笑道:“只要使君回到豐州,我就會越來越年輕!”

“說得好,以後有大家的用武之地,相信每個人都會越來越年輕。”

郭宋翻身上馬,在衆人簇擁下向城內而去,他向百姓們揮手致意,數千百姓頓時響起一片歡呼聲,“使君回來了!使君萬歲!”

望着一張張激動的臉龐,望着所有發自內心歡迎自己的百姓,郭宋眼睛有些溼潤,他當年在這片土地上傾注了大量心血,這一切都有了回報。

.........

九原縣城內的變化也很大了,南門附近的大片泥坯民居都消失了,變成了形狀各異的民居,大多是用木頭和青石混修,外牆塗上石灰,顯得結實美觀。

薛長壽笑着解釋道:“現在九原縣城內的宅地也不便宜了,一畝地要五十貫錢,修一座一畝的宅子,前前後後要兩百貫錢左右,大部分人家都不可能一次性修好,都是分幾年慢慢修建的。”

“西受降城的商業如何?”郭宋問道。

“還不錯,很繁華,無論回紇還是其他草原部落都很依賴西受降城的貿易,所以那裡很安全,基本上不受戰亂影響,那裡商人云集,豐州官府也獲得大量商稅利益,另外還通過運輸和倉儲獲利。”

“運輸和倉儲獲利怎麼說?”郭宋有些不解。

薛長壽微微笑道:“使君或許不知,豐州的航運已經開通了,可以直達蒲津關,豐州有一百多艘貨船,組成一支很大的貨運商隊,將豐州的糧食運到關中出售,又從關中運來油鹽、布匹和其他生活用品,然後還替商人運輸貨物,商人們的貨物運到九原縣儲存,官府再提供駱駝隊和軍隊護衛,將大量貨物送去西受降城,又從受降城運回來。”

“豐州的糧食也輸往關中嗎?”郭宋驚訝問道。

薛長壽沉默一下道:“這裡說來話長,我等會兒再給使君細說。”

郭宋向沿街歡迎他的百姓們一一揮手致意,百姓們歡呼雀躍,歡迎他的歸來,還有不少人看起來依稀有點眼熟。

一羣白髮蒼蒼的老者在郭宋戰馬前跪下,郭宋連忙扶起他們,“各位老丈,快快起來,不要這麼客氣!”

一名老者含淚道:“這些年我們從沒有爲糧食擔憂,我們晚年過得很平安很富足,都是蒙使君之賜,我們都無法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激,天幸使君又回來了。”

郭宋微微笑道:“應該說是勤勞才能讓你們安度晚年,我只是給大家創造了條件。”

郭宋和衆老人告別,這才起身上馬,很快來到了州衙,州衙就是當年的經略使官衙,郭宋在這裡度過了三年時光。

他住的小院一直空關着,官房也保持着原樣,只是被提前收拾的乾乾淨淨,桌榻都擦拭得一塵不染。

郭宋在自己從前坐榻上坐下,笑道:“在河西坐習慣了官椅,還有點不習慣這種坐榻了。”

薛長壽連忙道:“要不卑職去找幾個坐墩來?”

郭宋擺擺手,“不用了,你也坐下吧!”

薛長壽坐下,連忙問道:“使君,現在党項人的情況如何?”

“現在應該沒有党項這個民族了。”

薛長壽吃了一驚,党項人竟然滅族了嗎?

郭宋淡淡道:“只要党項人一天在夏州,靈州就一天不得安寧,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徹底消失。”

薛長壽點點頭,“雖然殘酷了一點,但使君做得對!”

“說說豐州,繼續你剛纔的話題,關於朱泚和豐州。”

薛長壽嘆了口氣,“就在兩天前,我們剛剛剷除一名主張投降朱泚的中郎將,才發現他被朱泚任命爲大將軍,瀚海都督,使君想不到吧!一個小小的中郎將,居然獲得這麼高的官職。”

郭宋點點頭,“確實想不到,這又是什麼緣故?”

“卑職考慮了很久,彙集各方面消息,卑職認爲,朱泚應該是看中了豐州產糧這一點。”

“繼續說!”

薛長壽又繼續道:“使君也知道,豐州盛產糧食,百姓的糧食堆積如山,賣不出去,豐州官府無力收購,同時也不需要,所以我們就組織船隊將豐州的糧食賣去關中,結果受到了關中的熱烈歡迎,聽說連朱泚都親自接見了賣糧食的官員,我們也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發生了這個中郎將事件,我們才意識到朱泚已經盯上了豐州。”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朱泚沒有派軍隊接應嗎?”

薛長壽愣了一下,“這個卑職沒想到,我們也沒有找到相應的情報。”

郭宋沉吟一下道:“從常理推斷就對了,豐州產糧之地既然極爲重要,朱泚一定會把它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不會把希望寄託在一箇中郎將身上,我估計朱泚一定出兵了,恐怕距離豐州也不遠了。”

薛長壽連忙道:“如果朱泚派兵,一定是從延州過來,沿着黃河北上,從東面殺來,卑職這兩天都沒有接到榆林縣的消息,恐怕榆林縣已經被控制了。”

郭宋憑藉他的政治敏感,立刻意識到朱泚要對豐州下手了,他當即立斷,令九原縣關閉城門,軍隊上城防範,他自己則率一萬騎兵向東面疾奔而去,百餘名斥候先一步去榆林縣探查情報。

........

榆林縣以西約百里外的官道上,一支約八千人的軍隊正疾速向豐州進發。

廣通倉出了大漏後,糧食存量銳減,導致朱泚不得不開始關注糧食,他雖然佔領了大片中原土地,但中原良田旱澇不均,災難較多,不能保證糧食穩產,直到豐州運糧來關中販賣,朱泚這才發現了豐州是塊寶地,土地肥沃,灌溉充足,病蟲害也少,非常便於打理,一名農夫可以種植兩頃小麥,豐州完全開發出來,幾十萬士兵的軍糧就完全有保障了。

朱泚也同樣在關注崔寬的一舉一動,當崔寬準備聯合黨項人南下時,朱泚便意識到時機到來,他立刻派兵北上,奪取豐州。

這支軍隊正是由朱泚派出,爲首大將叫做李環山,朱泚心腹將領之一,朱泚當然不可能讓一個小小的中郎將來控制豐州,他必須要把產糧重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支軍隊原本一半騎兵,一半步兵,佔領榆林縣後,他們從縣城內強徵了數千頭牲畜,使步兵也有了代步腳力,隊伍加快了行軍。

八千軍隊沿着黃河浩浩蕩蕩向西而行,在遠處的小山崗上,幾名河西軍斥候發現了敵軍,他們立刻調轉馬頭,沿着小路搶在敵軍的前面。

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二十章 甘雷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
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十八章 甘雨下山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誅心之戰第八百章 江心驚雷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往江淮第一百五十九章 半日浮閒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六百九十七章 回紇公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八百二十三章 道宮上香(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雙管齊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臨趙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市酒坊第三百二十一章 再斷退路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九百九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二十六章 武道大會(六)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八百三十九章 緊急事件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力阻談判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二百八十八章 師兄義助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零八十章 動靜之間第九百七十三章 圍城打援(中)第二十章 甘雷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三百七十七章 魚龍燈會(中)第八十一章 城郊打獵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二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百三十六章 形勢嚴峻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零三十章 涇縣設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