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狹路相逢

饒樂都督府便是奚族的地盤,奚族也是鮮卑人一支,和契丹淵源深厚,一直是契丹忠實的盟友,在安史之亂中,安祿山的軍中有大量奚人,他們的家眷也隨之遷到幽州地區,安史之亂後期,朝廷和叛將們妥協,開啓了藩鎮割據時代,幽州的奚人便沒有被清算,一直便定居下來,爲後來契丹吞併幽州埋下了隱患。

奚族分爲五個部落,人口不比契丹少,而且他們沒有分裂,主要從事畜牧、手工業和農業,手工業中最著名的便是奚車,在山中行走如履平地,他們出口到唐朝的大車深受歡迎,甚至連郭宋也極有興趣,裴信在白狼水攔截的一千輛糧車,就是著名的奚車。

奚人雖然人口不少,但軍隊卻不多,主要是奚人的軍事資源都提供給了契丹人,導致他們自己只有五萬常備軍,主要是沒有那麼多盔甲和兵器。

朱鄴征討新羅的十萬大軍中,有兩萬奚軍,其中一萬人是奚人的常備軍隊,還有一萬人是朱鄴招募的奚人遊勇,也就是遊手好閒的年輕人,爲了去新羅發財搶女人而參加朱鄴的軍隊。

奚人征討新羅也給奚族各部落帶來大量的紅利,至少十幾萬奴隸和數之不盡的各種財富,很多漢族商人得到消息,紛紛帶着各種暢銷貨物前往饒樂都督府做生意。

奚人在營州也有不少探子,當晉軍主力浩浩蕩蕩出兵之時,在柳城郊外,幾名騎士便疾速飛奔,向饒樂城方向風馳電掣般奔去。

奚王叫做李索低,李姓也是玄宗皇帝所賜,他其實叫做索低,年約五十歲,這幾天李索低情緒十分低落,他已經得到朱鄴在新羅全軍覆滅的消息,也就意味着兩萬奚軍也全部被消滅了。

讓李索低難以接受的是,晉王竟然不留戰俘,全部斬殺,手段極其殘忍狠辣,但讓李索低心驚的是晉王斬盡殺絕的態度,如果晉軍大舉進攻奚族,恐怕奚族將大難臨頭。

饒樂城是奚族的都城,位於今天赤峰南部,其規模就相當於中原的一座小縣城,人口也就數萬人,城內百姓以手工業爲主,光造車的大小店鋪就有兩百多家,從業者超過萬人,其他就是伐木工,饒樂都督府九成的土地都是森林,木材資源極其豐富,往往是一片區域的木材還沒有伐完,之前砍伐的區域內又重新長滿了大樹,給奚人的造車行業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

這天清晨,城門剛剛開啓,遠處便有幾名騎馬黑衣人疾奔而來,守城士兵剛要攔截,只見騎馬黑衣人揮手大喊:“緊急軍情,快閃開!”

士兵不敢攔截,連忙閃開,三名黑衣騎士縱馬衝進了城內,向王宮方向疾奔而去。

李索低也剛剛起身,正在吃早飯,忽然得報,十餘萬晉軍已從柳城出發,向饒樂城方向浩浩蕩蕩殺來,驚得李索低目瞪口呆,他最擔心最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饒樂城距離營州才幾十裡,距離柳城縣不到兩百里,也就是說,晉軍今天就能殺到饒樂城。

李索低稍稍穩定一下緊張的情緒,當即下令道:“傳令全軍集結!”

他隨即又寫了一份快信,讓人火速送往契丹。

奚族的常備軍有五萬人,但目前只剩下四萬軍隊,如果有大戰發生,也可以去各部落召集軍隊,最多能召集到十萬大軍,使總兵力增加到十四萬人,這是奚族人的極限兵力,基本上所有男子都上陣了。

但現在召集兵力已經來不及了,晉軍已兵臨城下,李索低只能親自率領四萬大軍前去應戰了。

郭宋留一萬軍隊守柳城,由張雲統領,防禦柳城的安全,同時繼續整編朱滔的降軍。

郭宋一共出兵十四萬,兵分兩路,一路由李冰統率四萬人,陳兵在松漠都督府邊境上,以牽制耶律勻實德的大軍。

另一路則由他親自率領十萬大軍,以姚錦爲副將,裴信率兩萬騎兵爲先鋒,向饒樂城進發。

從柳城到饒樂城只有一百八十里,騎兵一天半便可以趕到,步兵需要三天時間。

裴信兩萬大軍抵達了七樑谷,這是一條長達十幾裡的山谷,因有七座山樑而得名,山谷寬約百丈,兩邊都是茂密的山林,是一處十分有利於埋伏之地。

大軍在山谷口停步不前,百餘名斥候上山前去探查敵情,不到一刻鐘,十幾支火藥箭發射上天空,在空中炸響,有斥候發現了敵情,正在探查的斥候們紛紛撤退。

不多時,一名斥候旅帥上前稟報,“啓稟將軍,我們發現了藏匿的敵軍,目測大約有五千人左右,這應該只是一部分。

裴信當即下令道:“放火燒林!”

數百名士兵舉火點燃了北部的樹林,這裡都是松樹,極易燃燒,片刻,烈火便向西蔓延開來,火借風勢,烈火燒得越來越猛,整個山谷內濃煙瀰漫。

兩萬奚軍便埋伏在樹林內,準備伏擊晉軍先鋒騎兵,不料卻被晉軍斥候發現,放火燒山了。

兩萬奚軍沒有遭到敵軍的攻擊,卻被濃煙襲擊,士兵們嗆得咳嗽不止,有士兵大喊:“燒過來了!”

伏兵主將索赤野也是奚人王族,是李索低的族弟,奚族赫赫有名的大將,他見勢不妙,立刻大喊道:“撤退!撤退!”

‘當!當!當!當!’撤退的鑼聲敲響。

兩萬伏兵倉惶向西撤退,逃出了山谷.......

這把火一直燒到晚上,天空開始下雨,火勢漸漸小了,雨淅淅瀝瀝下大,最後一點餘火也終於熄滅了。

一直到次日天亮,兩萬騎兵才繼續整兵出發,這場大火,將山谷兩邊的松樹全部燒掉了,只剩下黑漆漆的一根根樹樁,倒不用擔心兩邊會有伏兵了。

出了山谷,前方四十里外便是饒樂城了,這時,前方斥候傳來消息,一支兩萬的敵軍騎兵就在十里之外。

這個消息讓裴信大喜,他的騎兵已經很久沒有和勢均力敵的敵軍激戰了,沒想到這個機會竟然在奚族遇到了。

“弟兄們,前方有敵軍鐵騎,我們的機會來了,和敵軍決一死戰!”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三軍振臂高呼,士氣高漲,每個騎兵都憋足了勁,多年的訓練終於有機會施展出來了。

.........

兩萬騎兵整齊地排列在曠野裡,這裡是奚族最大的一片草場,綠色的矮坡起伏,偶然分佈着幾棵鬱鬱蔥蔥的大樹,兩萬騎兵就列陣在一片矮坡之上。

爲首大將正是索赤野,他十分狡猾,當他發現對方的前鋒只有兩萬人時,便考慮集中兵力全殲敵軍,他擺出了兩萬騎兵的陣型,但在另一片山坡背後,卻埋伏着另外兩萬軍隊。

一旦敵軍入套,就將面對他四萬大軍的前後絞殺。

這時,有士兵指着前方喊道:“敵軍來了!”

索赤野也看到了,一支騎兵已經從山谷裡衝出,出現在十幾裡外,索赤野揮矛大喊道:“殺上去!”

“殺啊!”

曠野裡一片喊殺聲,兩萬騎兵如決堤的洪水一般傾瀉而下,在草場上狂奔,鋪天蓋地向敵軍騎兵殺去,他們是想趁敵軍還未列陣之時,殺敵軍一個搓手不及。

七成的晉軍騎兵已經從山谷裡出來,裴信望着鋪天蓋地殺來的騎兵,他暗暗冷笑一聲,幸虧自己的手中還有殺手鐗,否則還真是麻煩了!

他當即令道:“火器營上!”

百餘名騎兵飛奔上去,手執巨盾,每人的身後放着一隻薄皮木箱子,外面包裹一層油布,裡面是一顆顆鐵火雷,他們奔出三裡,將鐵火雷從箱子中取出,將南瓜形狀的鐵火雷放在地上。

不多時,兩萬騎兵忽然出現他們前方數百步外的山崗上,又從山崗上奔泄而下,火器營騎兵點燃了火繩,調轉馬頭便疾速飛奔。

萬馬瞬間奔騰而至,就在最前面的戰馬剛剛越過鐵火雷,地上的無數顆鐵火雷接二連三爆炸了,戰馬嘶鳴,血光迸射,不少士兵被炸得飛起來,每顆鐵火雷內都有數百顆淬毒的鐵釘,被炸得四散飛射,就算遠離爆炸地的士兵和戰馬也被鐵釘擊中,慘叫聲此起彼伏。

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
第一百零三章 清虛新觀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六百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八百九十七章 報紙面世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銀票衝擊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一百八十七章 機會未失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五百八十五章 碎葉大戰(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百官投票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四百七十一章 慘烈報復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四百五十一章 全殲敵軍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一百零五章 人窮志短第六十四章 高氏之弓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達成共識(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七十五章 酒樓衝突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六百六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九百五十四章 積怨已久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阻止風險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計劃提前第八百八十五章 新錢方案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五百一十一章 談判條件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千一百章 唐州商會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首次任務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五十六章 人要衣裝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九百六十八章 終見太后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八百七十二章 河北談判(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崤函之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