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

【昨天兩章順序發顛倒了,抱歉啊!】

======

楊秀英立刻意識到,一定是太后有什麼消息,他連忙將許士奇請入後院,許士奇取出一份疊好的詔書,交給楊秀英,“這是太后給晉王殿下的密旨,請楊統領轉交給晉王殿下!”

楊秀英大喜,這份密詔晉王提過了幾次,終於拿到了,他連忙接過密詔道:“我這就派人送往漢中!”

許士奇又道:“今天俱文珍他們就要挾持太后和天子南下了,楊統領請派人跟隨,如果有什麼緊急之事,也可以隨時聯繫。”

楊秀英點點頭,“許公公請放心,我會親自跟隨南下,也會想辦法和許公公聯繫上。”

許士奇不敢在宮外久呆,告辭走了,楊秀英立刻派人趕往漢中,將太后密詔送去晉王手中。

從漢中入川主要有三條道路,分別是金牛道、米倉道和荔枝道,其中金牛道是主幹道,它從漢中勉縣南下,可以直抵成都,大軍入川,也基本上走這條道路。

金牛道又叫劍門蜀道,其中最險要之地便是劍門關。

劍門關所在的大山稱爲大劍山,也稱劍門山,猶如一道刀劈的天然石門關隘,橫亙眼前,這裡高山林立,溝深水急。

劍門山向東南呈不均勻傾斜姿態,北坡陡峭,南坡漸緩,這些地質特點,鑄造了劍門山的奇險。

從正面看,這石壁恰似銅牆鐵壁的天然城郭,把自秦嶺而來的千里羣山橫阻於此,也阻斷了自中原而來前行的步履。

從側面看,則如排天巨浪,洶涌澎湃;從背面看,像一羣飛馳的駿馬,讓一切來犯者望而生畏。

大劍山兩邊陡峭的石壁連綿數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城郭,至劍門關口突然中斷,留下一道狹長的隘口,隘口兩崖石壁高聳,有如刀砍斧劈,這道關隘成了入川的必經之道,人稱“天下雄關”、“劍門天下險”。

由於晉軍已經佔領了漢中,神策軍唯恐晉軍繼續南下,便在劍門關佈下了八千士兵鎮守,劍門關狹窄,當然站不下八千軍隊,連着後面的斜坡,也最多部署一千餘人,大軍主要駐紮數十里外山腳的劍門縣內。

劍門關實際上有兩道防禦線,首先是大劍關,也就是劍門關,這裡山道陡峭難行,從北面過來,需向上攀爬,仰角近七十度,是一處易守難攻之地。

其次便是小劍戍,位於大劍關以北三十里處,這裡地勢更險要,必須通過棧道而行,士兵也不多,只有三十餘人。

小劍戍的作用主要是預警,一旦有軍隊來襲,他們立刻敲響震天鼓,通知三十里外的大劍關,大劍關便立刻進入戰鬥狀態,憑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形,幾十萬人也休想攻下劍門關。

雖然大軍鎮守嚴密,但南北往來的商人卻沒有被禁止,每天依然有絡繹不絕的商人通過大小劍關。

這天上午,一支由百餘頭騾馬組成的商隊正向小劍戍走來,但在這支商隊的前面,卻是一個千嬌百媚的女子騎着毛驢,她的侍女則在前面牽驢而行。

棧道修建在石崖上,下面是一條河,山崖處稍微陷入之地搭了一座涼棚,涼棚內坐滿了士兵,涼棚的西面便是一面巨大的震天大鼓。

給人感覺,劍門關數十年沒有敵軍入侵,這面大鼓應該數十年沒有敲過纔對,大鼓上佈滿塵土,或許蜘蛛還在上面結了網,可事實上,這面鼓損耗很大,換了一面又一面,而且制度嚴格,鼓槌由校尉專門保管,不是隨心所欲可以敲鼓。

這時,有士兵忽然發現騎驢而來的大美人,頓時驚呼一聲,“來了一個大美人!”

所有坐在涼棚下的士兵紛紛起身跑了過去,這裡一年到頭難得看見女人,士兵們心心念念之事就是攢點錢去劍門縣青樓內發泄一番。

突然出現了一個嬌滴滴的大美人,這些士兵就彷彿蒼蠅嗅到了鮮屎之味,一下子撲過去了,擠在棧道上,望着千嬌百媚的女人,他們眼睛都看直了,口水也忍不住流下來。

“所有人都給老子回來!”

校尉一聲厲喝,但士兵誰都沒有動,這個女人嬌豔如畫,該鼓的地方鼓,該圓的地方圓,身材火爆之極,簡直是萬里挑一的尤物,三十名士兵都呆住了。

這時,美嬌娘來到士兵們面前,她妖媚一笑,“難道過去還要搜身嗎?”

士兵們如夢方醒,紛紛激動地大喊道:“搜身!搜身!脫光衣服搜!”

美嬌娘眼露一道殺機,她忽然騰空而起,頭朝下在士兵們頭頂上掠過,長劍出鞘,一道寒光閃過,五六顆人頭離開了脖子,鮮血迸射。

校尉氣得直跺腳,正大步上前要抓士兵,卻忽見變故,女子竟然殺人了,他大吃一驚,本能地掉頭向鼓架撲去,忽然又想到了鼓槌,他掉頭衝到一塊大石後摸到了鐵木鼓槌,轉頭撲向大鼓。

美嬌娘正是應採和,這次南征成都涉及保護太后和小皇帝,需要應採和出手,她又主動替後面的斥候軍承擔起來奪取小劍戍的重任,至於劍門關,如果斥候實在拿不下,她纔會出手。

應採和輕巧落地,已掠到數十名士兵身後,她刷刷刷刺出三劍,每一劍都刺穿了敵軍士兵的後頸。

應採和心狠手辣,是出了名的女魔頭,在兔起鶻落之間,便殺死了八名敵軍士兵,這也得益於她的湛盧寶劍,有削鐵如泥的鋒利,很輕鬆地劈掉了五名士兵的人頭。

應採和一回頭,只見對方校尉手執鼓槌撲向大鼓,她一甩手,四根淬毒金針整齊釘在校尉的後頸上,這名校尉距離大鼓還有兩步,眼前一黑,雙腿失去知覺,噗通摔倒在地,鼓槌脫手,滾出去一丈多遠,在木頭邊緣轉了一圈,最終掉下了棧道。

這時,後面的年輕商人紛紛拔刀殺了上來,爲首之人便是斥候郎將周飛,轉瞬之間,又有七人死在應採和劍下,她下手狠毒,都是一劍斃命。

剩下的十五名士兵嚇破了膽,紛紛跪地投降,哀求饒命。

應採和恨這些士兵調戲自己,根本就不管對方投不投降,揮劍又劈掉四顆人頭,當他劈向第五顆人頭時,‘當!’的一聲,周飛的戰刀擋住了她的劍。

“他們已經投降,不能再殺了!”

連周飛也感覺這個女人雖然厲害,但殺戮之心太重,完全是隨心所欲,不講規則。

周飛見應採和眉頭豎起,顯然不準備買自己的帳,他急忙又道:“我們需要活口拷問情報!”

這句話有道理,應採和眼中的殺機才漸漸消淡了。

“徒兒,我們走!”

她騎上毛驢,和徒弟一起向北方而去,劍門關她不管了。

應採和離去,周飛率手下迅速接管了小劍戍,一共三十一人,被應採和殺了二十人。包括首領校尉。

周飛暗暗嘆息,這個應採和只能偶然用一用,殺人太狠了。

..........

這時,他又問到一個重要口供,每天晚上申時三刻,也就是下午五點半,小劍戍要連續敲八十一次鼓聲,劍門關聽到鼓聲後就關閉關門了,而次日卯時一刻,小劍戍同樣要連續敲八十一次鼓聲,劍門關開啓。

周飛四下尋找鼓槌,發現鼓槌落到棧道下的岩石縫了,他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將鼓槌撈上來,這時,距離晚上鼓響還有一個半時辰,他們必須要鼓聲響起前趕到劍門關。

時不我待,周飛留下二十人守小劍戍,他則率領八十名最精銳的士兵假扮成一支龐大商隊的夥計,加快速度向劍門關而去。

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
第三百零五章 中原消息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二十三章 武道大會(三)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喜臨門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四百四十章 勾結沙陀第九百二十二章 元城嫁衣(下)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四十三章 黑月混戰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七百二十四章 一石千浪第九百三十八章 分化打壓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八百一十九章 盜賊事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緊急變故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九百四十一章 千金買馬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八十六章 騎射大賽(下)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城門事件第二百一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六百七十一章 耳畔不靜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應試之舉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二百二十四章 巡哨旅帥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二百七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二十一章 武道大會(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三百三十六章 以毒攻毒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深宮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