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

就在郭宋大敗吐蕃軍,收復沙州之際,朝廷也發生幾件大事,一是張涉受賄案,有御史彈劾相國張涉收受大將軍辛杲京賄賂十萬兩銀子,辛杲京也承認此事。

李適沒想到一向以清廉著稱的張涉也收受賄賂,令他極度失望,當即罷免了張涉相位,同時罷免他的一切官職,責令其回鄉養老,楊炎趁機指責韓滉,認爲張涉是韓滉推薦入相,韓滉負有責任。

而另外一件事也涉及到韓滉,那就是涇州守將劉文喜造反,起因是相國楊炎令涇州守軍前往原州築城,涇州士兵卻因軍俸太低不肯前去,劉文喜趁機提出要求,他可以說服士兵,但要求朝廷封他爲慶寧節度使,被朝廷一口回絕。

劉文喜惱羞成怒,便利用士兵的不滿,佔據安定城造反,李適立刻下旨,調鳳翔軍使李懷光和涇源節度使朱泚率軍剿滅劉文喜,劉文喜雖然很快被剿滅,劉文喜也橫劍自盡,但安定縣城內百姓也因此傷亡慘重。

這件事引發天子李適震怒,要求嚴辦此案,就在兩天前,御史臺正式彈劾相國韓滉,劉文喜是韓滉推薦爲涇州軍使。

張涉案和劉文喜案並在一起,韓滉也知道天子不會再容忍自己,他便以舉薦之責向天子請辭相位,懇請天子放他回鄉養老。

恰好此時,郭宋率軍大敗吐蕃軍,收復沙州的消息傳到了長安,李適的滿腔怒火也消了很多。

雖然郭宋收復沙州並不受朝廷官員們待見,但李適卻歡喜異常,郭宋沒有讓他失望,果然從吐蕃手中奪取了沙州。

此時,李適負手站在地圖前,收復沙州帶來的喜悅和激動讓他內心久久難以平息。

李適當然知道沙州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奪取沙州就意味着可以從沙州前往安西,打通了聯繫安西的通道,可以向安西派兵,輸送物資,不僅可以使大唐保住安西四鎮不失,還能繼續收復失地,將吐蕃勢力徹底趕出安西,那時,他就可以向列祖列宗交代了。

郭宋還是真是自己的福將,他想起了父皇臨終前的遺言,郭宋可向西用之,由此可見父皇的高明,他早就看準了郭宋的定位,就是大唐第二個王忠嗣。

這時,有宦官在門口稟報,“李相國求見!”

這是李泌來了,李適點了點頭,“宣他進來!”

片刻,李泌走進了御書房,躬身行禮道:“微臣恭喜陛下收復沙州!”

“這是大唐之喜,難道相國不高興?”

“微臣當然高興,微臣還在考慮,要不要順勢收復瓜州?”

WWW☢тtκan☢C 〇

李適搖搖頭,“瓜州暫時不能動,出兵瓜州,庭州就保不住了,這雖然是郭宋和沙陀達成的協議,並不能代表朝廷,但朕也認可這種平衡,爲保住庭州,只能暫時不收回瓜州。”

李泌默然,片刻道:“陛下說得有道理,微臣考慮不周。”

李適笑了起來,“李相國來找朕,不是爲了這件事吧?”

李泌搖了搖頭,“微臣其實是爲韓相國之事而來,韓相國雖有過失,但御史臺對他的彈劾確實有點過於嚴厲。”

李適臉上笑容消失了,他負手走了幾步,半晌冷冷道:“你不覺得他出任相國的時間太久了嗎?”

李泌頓時沉默了,直到這時他這才意識到,一切都是藉口,根本原因是天子想換相了。

李適負手走到窗前,半晌又道:“還有崔相國,他雖然資歷老,但他身體太差,御醫幾次建議朕讓他休息,朕決定接受御醫的建議。”

李泌感覺到有點不對,這樣調整下來,朝廷就只剩下兩個相國了,自己和韓滉,難道天子又打算恢復之前的兩相制。

李適明白李泌心中所想,他望着天空緩緩道:“很多事情朕還是經驗不足,經過一年多年的執政,朕才漸漸體會到父皇的很多良苦用心,包括父皇把多相制改爲兩相制,朕現在才知道,多相制下,各種扯皮推諉,朕的意圖根本得不到貫徹,朕從去年就提出,要限制藩鎮權限,可到今天,朕依舊看不到任何措施出臺。”

李泌連忙道:“陛下,藩鎮限權事關重大,尤其藩鎮之間已經形成聯保狀態,一鎮出事,其他鎮都跟着起兵鬧事,會造成天下大亂,這在這件事上只能徐徐圖之,切不可輕舉妄動。”

李適極爲不滿地哼了一聲,“朕要收復河西,政事堂反對,朕要限制藩鎮之權,政事堂也反對,朕就不明白了,到底這個天下是姓李還是姓政?”

李泌感受到了天子心中的不滿,苦笑一聲道:“陛下,相權、君權是截然分開的,相權不會侵犯君權。”

“是嗎?”

李適冷笑道:“對外用兵權是君權,但郭宋想出兵是何其之難?朕想表彰一下爲國立功的將士,政事堂一句財力不足就否決了,難道朕就不知道財政困難嗎?這個政事堂已經凌駕在朕的頭上,兩次限藩提案都被政事堂否決,朕感覺自己就像廟裡的泥菩薩,一個擺設而已,這樣的政事堂,不是朕想要的,朕現在才深刻體會到父皇實施兩相制的良苦用心,實在是一個沉痛的領悟。”

李泌也知道自己不能再勸了,恢復兩相制也不是不行,但天子保留楊炎這種心胸狹窄的小人,罷黜了韓滉這種能力卓著的良相,實在是識人不善,李泌也知道天子決心已下,很難再勸回,現在只能儘量保留韓滉東山再起的可能。

“陛下要免韓相國,臣也無話可說,但韓相國才能卓著,忠心爲國,而且正值年富力強,把他貶爲閒職太可惜了,微臣推薦他坐鎮浙江道,以保大唐財源不斷。”

李適沉思不語,雖然韓滉推薦劉文喜有責,但他又想到韓滉極力推薦郭宋出任河西節度使,又在收復沙州一事上大力支持郭宋,功過可以相抵,確實不能太過於責罰,罷相後應該繼續重用。

“好吧!朕會好好考慮此事,另外,朝廷對收復沙州的態度是不是太冷淡了一點?”

李泌心中嘆息一聲,勸說道:“陛下如果想着手藩鎮限權,那就必須要對西部戰事降溫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朝廷根本就無力同時應對兩線。”

李適沉默片刻道:“也罷,西部戰事就到此爲止,朕不會公開表彰,但該賞還是要獎賞,該重加撫卹的,也不能含糊,這是朝廷必須要做到的。”

“微臣明白了!”

李適負手走了幾步又道:“還有吐蕃那邊,要密切關注吐蕃高層的動向,是否像郭宋所言,沙州之戰會導致強硬派倒臺,這是朕最關注的事情。”

“微臣一定會嚴密關注吐蕃動向!”

“去吧!和楊相國好好商量一下,藩鎮限權該從何着手?”

李泌沉吟一下,提醒李適道:“陛下,劍南節度使崔寬即將來朝廷述職。”

李適眼睛一亮,從巴蜀着手,自己早該想到的。

下午,禁中傳出消息,天子下旨免去韓滉門下侍中之職,保留平章事,改任浙江東西兩道觀察使。

同時免去崔佑甫尚書左僕射之職,準其告老還鄉。

任命李泌爲門下侍中,左相。

朝廷百官都意識到,大唐又從多相制改回了雙相制,這就意味着右相楊炎的權力得到了極大提高。

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
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六百九十四章 白登述史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五章 玄虎賣柴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河西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瘟疫之災第一千一十三章 王侑獻謀第四百零二章 涼州名醫第九百二十九章 黑夜撤退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七百零五章 攻佔王城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三十八章 微觀悟道第七百八十九章 玉真宮主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九百三十九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七百九十六章 從容謀劃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六百七十章 巡視考場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八百二十章 事與願違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四百二十六章 夜奪酒泉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七百六十六章 江都風雲第六百五十五章 巡視疫情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七百三十章 霹靂手段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夜奪徐州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六百六十四章 勇奪洛關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九十章 摧毀後勤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視察藍田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監管漏洞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