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

一連三天,郭宋都在忙碌中度過,這天上午,郭宋終於把積累的文書處理完畢,他便帶着一衆官員前往張掖河兩岸視察,張掖河兩岸都是大片麥田,是甘州最主要的糧倉,軍隊屯田,百姓的私人良田、官府的官田都位於這裡。

而葡萄園則集中在甘州南部,並不在這裡。

潘遼一邊走,一邊給郭宋介紹道:“張掖河東岸的麥田目前一共有一萬兩千多頃,其中六千頃是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開墾出來,明年打算再開墾三千頃,其中官田有五千頃,軍田三千五百頃,其餘三千餘頃都是張掖民衆的私田。”

“官田是怎麼安排種植的?”郭宋問道。

“出租給百姓,一共租給三千餘戶人家,平均每戶一百餘畝麥田,他們同時從城裡搬出來,形成三十幾個村莊。”

“按照一戶人家五口人算,這才一萬五千人,留在張掖城的百姓可是有十萬人之衆,其他人呢?”

“礦山那邊招募了五千餘人,連同他們的家人,又可以去掉兩萬餘人,然後還有畜牧、葡萄種植、工匠等等差不多也是五千餘人,連同他們家人,再去掉兩萬餘人,這樣加起來就解決了六萬人的謀生問題。”

“還有四萬人呢?”

郭宋笑道:“有沒有好的解決途徑?如果沒有,要不要我替你想辦法。”

潘遼這才明白郭宋的意思,原來在打張掖人口的主意呢?

他略一沉吟,便笑道:“使君想把他們送去安西和北庭?”

郭宋點點頭,“安西那邊需要人口,高昌也需要人口,這次回來我就在考慮讓一批士兵帶家屬過去,然後再動員一批百姓過去。”

潘遼笑道:“一般條件他們可不願意去安西或者北庭,使君必須拿出優厚的條件,或許纔有希望。”

“普通人家給三頃永業田,軍戶給五頃,終身免稅,這個條件如何?”

潘遼眨眨眼笑道:“這個條件不錯,應該有不少人動心,說實話我都有點動心了,到時候在蘭州那邊宣傳一下,保證又有一批報名。”

“這件事我就拜託你了!”

潘遼點點頭,“明天我和大夥商量一下。”

“還有一件事,北庭那邊缺十五名縣官,安排吏曹司選拔一下,我希望是年輕有爲的官員。”

“卑職記住了,明天一併安排!”

.........

張掖河來源於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無數條小溪匯聚成河,向西北方向流去,最終流入數百里外的居延海。

張掖河從張掖城北十里外流過,從這裡向南百里的東岸都開墾爲農田,目前有一百二十萬畝之多,比去年多了一倍,這也是河西人口大增的需要。

東岸十里範圍內都是農業區,中間還修建一條官道,不時可以看見潺潺小河匯入張掖河中,小河邊還有樹林,一座座新落成的村莊就修建在緊靠小河的樹林旁。

河西走廊種的是春小麥,春天播種,秋天收穫,每年只有一季,但因爲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小麥的產量卻不低,每畝土地的產量接近三石麥子。

此時,正是大暑季節,麥田長勢很好,鬱鬱蔥蔥,一眼望不見頭,還是有農民在田裡擺弄的麥苗。

郭宋翻身下馬,走上前,蹲在田埂上問一名農民道:“老丈是哪裡人?”

“回稟官爺,小人是鄯州人!”

老農可不傻,他雖然不認識郭宋,但遠處有大羣官員在等着呢!其中還有他認識的縣令,態度那麼畢恭畢敬,這位年輕官員可不是一般人。

“你打理多少畝麥子?”

“這是官田,縣裡最多隻給租兩頃,我和兒子一起租下兩頃土地,也不少了,兩百畝啊!”

“每年多少租子?”

旁邊衆人的心都懸了起來,生怕他冒出一個與官府不一樣的租稅。

“不是都一樣嗎?兩成的租子,免稅賦。”

衆人一顆心都放下了,這個兩成租子是公開貼告示的。

郭宋又笑問道:“老丈,如果高昌縣送你三頃永業田,可以傳給子孫,終身免稅賦,你有沒有興趣過去?”

“這個.....”

老農猶豫好久道:“要和兒子商量才行,我自己不能做主。”

郭宋看出他眼中流露的神情是動心了,‘永業田’三個字對唐朝百姓的誘惑力太大,何況是三百畝土地,任何一個農民都會怦然心動。

其實郭宋有經驗,他在豐州就實踐過,那麼遙遠的豐州,還是有不少農民爲了永業田攜家帶口不遠千里而至。

正如潘遼所言,應該多宣傳一下,在關中也去宣傳,只要人口基數大了,肯定會有不少破產農民攜帶家小而來。

..........

巡視了兩個時辰後,潘遼帶着一羣官員先一步回了張掖城,郭宋在鎧曹司參軍盧進的陪同下,帶着親兵繼續向南而去,再向南走百里,就是甘州的鐵礦山了。

鎧曹司對應朝廷的部門就是工部,在河西六曹司中可是一個大部門,它下面掛了三個獨立官署,軍器署、匠作署和礦冶署,鎧曹司負責編制計劃、招募工匠、改進技術等等,具體做事情,就是由三個官署負責了。

甘州鐵礦就位於張掖河上游,並不是大型鐵礦,只是一座中型鐵礦,早在天寶年間就發現了,只是找不到人開採,加上當時的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對開礦沒有興趣,便一直擱置下來。

如果不是吐蕃入侵隴右造成大量百姓逃亡甘州,郭宋也同樣找不到足夠的勞力來開採鐵礦,不過既然一下子涌入五十餘萬人口,他不好好利用起來纔是傻了。

目前應募當礦工的百姓有五千六百人,其中五百餘人是經過培訓的冶煉工匠,其他五千人則負責採礦。

下午時分,郭宋一行抵達了礦山,礦工大營就在礦山腳下一里外,由一千頂大帳組成,有百餘名士兵駐紮,主要是負責維持秩序,防止礦工之間發生衝突打鬥。

礦冶署的主官是署令,正八品官階,下設署丞二人,礦監二人,都是從九品銜,目前長駐礦山的官員便是一名礦監,名叫周昭,三十歲出頭,蘭州金城縣人,去年參加了文吏招募考試,他以優異成績考上文吏,因表現突出而被提拔。

周昭聽說節度使來了,嚇得他連忙跑出來迎接,“卑職礦監周照,參見使君大人,參見盧參軍。”

盧進上前道:“時辰不早了,使君就簡單看看,你負責領路!”

“卑職遵令!”

這時,郭宋用馬鞭指着小河邊的十幾艘皮筏子問道:“那些皮筏子是做什麼用的?”

周昭連忙上前道:“啓稟使君,那是用來運輸冶煉好的生鐵和銅錠。”

“怎麼不用小船運輸?”

郭宋又問盧進道:“我記得不是有二十幾艘小船嗎?”

盧進歉然道:“那些小船目前在倉城使用,倉城內有漕河,運送糧食物資都是用小船,比大車方便。”

郭宋搖搖頭道:“用皮筏子運輸生鐵和粗銅不方便,還是要用船,你回去安排一下,把船隻調過來,另外,鎧曹司是不是要考慮造船了。”

“卑職考慮過,就是造船工匠不太好找。”

郭宋想了想道:“我會寫一封信去豐州,那邊有一批造船工匠,我把他們調過來。”

目前的豐州刺史是郭宋從前的幕僚薛長壽,相信他會給自己這個面子。

“有造船工匠,卑職就可以安排了。”

郭宋點點頭,向大營內走去,衆人都跟隨在身後。

“礦工們的伙食如何?”郭宋問道。

“其實還是不錯,首先是能吃飽,每人每天兩斤面,一天三頓,保證每頓有肉湯、醃菜,三天一頓羊肉,而且吃住都免費,保證他們每月淨賺三貫錢。”

郭宋正好看見一批礦工在吃飯,每人兩個大饅頭,他們把醃菜夾在饅頭裡,一邊喝肉湯,一邊啃饅頭,有說有笑。

這時,山上傳來‘轟!’的一聲巨響。

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
第五百六十四章 新人舊婦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緊急安排第十六章 比武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往事不堪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六百八十四章 特殊利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不肯回鄉第六百二十八章 翁憑婿貴第四百二十二章 粟特鉅商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七百五十章 田宅開發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尋找情報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城隍夜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誘兵之計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戰局不利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守城初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七百九十四章 舉賢攬才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二百九十二章 夜訪韓相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七百七十八章 撤離巴蜀(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鶴蚌相爭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斬草除根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交子面世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六百四十六章 兵臨上黨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七百九十八章 闖關過卡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欺君罔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江城混戰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八百五十一章 朱滔南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七百章 回紇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