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

一連三天,郭宋都在忙碌中度過,這天上午,郭宋終於把積累的文書處理完畢,他便帶着一衆官員前往張掖河兩岸視察,張掖河兩岸都是大片麥田,是甘州最主要的糧倉,軍隊屯田,百姓的私人良田、官府的官田都位於這裡。

而葡萄園則集中在甘州南部,並不在這裡。

潘遼一邊走,一邊給郭宋介紹道:“張掖河東岸的麥田目前一共有一萬兩千多頃,其中六千頃是去年秋天和今年春天開墾出來,明年打算再開墾三千頃,其中官田有五千頃,軍田三千五百頃,其餘三千餘頃都是張掖民衆的私田。”

“官田是怎麼安排種植的?”郭宋問道。

“出租給百姓,一共租給三千餘戶人家,平均每戶一百餘畝麥田,他們同時從城裡搬出來,形成三十幾個村莊。”

“按照一戶人家五口人算,這才一萬五千人,留在張掖城的百姓可是有十萬人之衆,其他人呢?”

“礦山那邊招募了五千餘人,連同他們的家人,又可以去掉兩萬餘人,然後還有畜牧、葡萄種植、工匠等等差不多也是五千餘人,連同他們家人,再去掉兩萬餘人,這樣加起來就解決了六萬人的謀生問題。”

“還有四萬人呢?”

郭宋笑道:“有沒有好的解決途徑?如果沒有,要不要我替你想辦法。”

潘遼這才明白郭宋的意思,原來在打張掖人口的主意呢?

他略一沉吟,便笑道:“使君想把他們送去安西和北庭?”

郭宋點點頭,“安西那邊需要人口,高昌也需要人口,這次回來我就在考慮讓一批士兵帶家屬過去,然後再動員一批百姓過去。”

潘遼笑道:“一般條件他們可不願意去安西或者北庭,使君必須拿出優厚的條件,或許纔有希望。”

“普通人家給三頃永業田,軍戶給五頃,終身免稅,這個條件如何?”

潘遼眨眨眼笑道:“這個條件不錯,應該有不少人動心,說實話我都有點動心了,到時候在蘭州那邊宣傳一下,保證又有一批報名。”

“這件事我就拜託你了!”

潘遼點點頭,“明天我和大夥商量一下。”

“還有一件事,北庭那邊缺十五名縣官,安排吏曹司選拔一下,我希望是年輕有爲的官員。”

“卑職記住了,明天一併安排!”

.........

張掖河來源於祁連山的冰雪融水,無數條小溪匯聚成河,向西北方向流去,最終流入數百里外的居延海。

張掖河從張掖城北十里外流過,從這裡向南百里的東岸都開墾爲農田,目前有一百二十萬畝之多,比去年多了一倍,這也是河西人口大增的需要。

東岸十里範圍內都是農業區,中間還修建一條官道,不時可以看見潺潺小河匯入張掖河中,小河邊還有樹林,一座座新落成的村莊就修建在緊靠小河的樹林旁。

河西走廊種的是春小麥,春天播種,秋天收穫,每年只有一季,但因爲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小麥的產量卻不低,每畝土地的產量接近三石麥子。

此時,正是大暑季節,麥田長勢很好,鬱鬱蔥蔥,一眼望不見頭,還是有農民在田裡擺弄的麥苗。

郭宋翻身下馬,走上前,蹲在田埂上問一名農民道:“老丈是哪裡人?”

“回稟官爺,小人是鄯州人!”

老農可不傻,他雖然不認識郭宋,但遠處有大羣官員在等着呢!其中還有他認識的縣令,態度那麼畢恭畢敬,這位年輕官員可不是一般人。

“你打理多少畝麥子?”

“這是官田,縣裡最多隻給租兩頃,我和兒子一起租下兩頃土地,也不少了,兩百畝啊!”

“每年多少租子?”

旁邊衆人的心都懸了起來,生怕他冒出一個與官府不一樣的租稅。

“不是都一樣嗎?兩成的租子,免稅賦。”

衆人一顆心都放下了,這個兩成租子是公開貼告示的。

郭宋又笑問道:“老丈,如果高昌縣送你三頃永業田,可以傳給子孫,終身免稅賦,你有沒有興趣過去?”

“這個.....”

老農猶豫好久道:“要和兒子商量才行,我自己不能做主。”

郭宋看出他眼中流露的神情是動心了,‘永業田’三個字對唐朝百姓的誘惑力太大,何況是三百畝土地,任何一個農民都會怦然心動。

其實郭宋有經驗,他在豐州就實踐過,那麼遙遠的豐州,還是有不少農民爲了永業田攜家帶口不遠千里而至。

正如潘遼所言,應該多宣傳一下,在關中也去宣傳,只要人口基數大了,肯定會有不少破產農民攜帶家小而來。

..........

巡視了兩個時辰後,潘遼帶着一羣官員先一步回了張掖城,郭宋在鎧曹司參軍盧進的陪同下,帶着親兵繼續向南而去,再向南走百里,就是甘州的鐵礦山了。

鎧曹司對應朝廷的部門就是工部,在河西六曹司中可是一個大部門,它下面掛了三個獨立官署,軍器署、匠作署和礦冶署,鎧曹司負責編制計劃、招募工匠、改進技術等等,具體做事情,就是由三個官署負責了。

甘州鐵礦就位於張掖河上游,並不是大型鐵礦,只是一座中型鐵礦,早在天寶年間就發現了,只是找不到人開採,加上當時的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對開礦沒有興趣,便一直擱置下來。

如果不是吐蕃入侵隴右造成大量百姓逃亡甘州,郭宋也同樣找不到足夠的勞力來開採鐵礦,不過既然一下子涌入五十餘萬人口,他不好好利用起來纔是傻了。

目前應募當礦工的百姓有五千六百人,其中五百餘人是經過培訓的冶煉工匠,其他五千人則負責採礦。

下午時分,郭宋一行抵達了礦山,礦工大營就在礦山腳下一里外,由一千頂大帳組成,有百餘名士兵駐紮,主要是負責維持秩序,防止礦工之間發生衝突打鬥。

礦冶署的主官是署令,正八品官階,下設署丞二人,礦監二人,都是從九品銜,目前長駐礦山的官員便是一名礦監,名叫周昭,三十歲出頭,蘭州金城縣人,去年參加了文吏招募考試,他以優異成績考上文吏,因表現突出而被提拔。

周昭聽說節度使來了,嚇得他連忙跑出來迎接,“卑職礦監周照,參見使君大人,參見盧參軍。”

盧進上前道:“時辰不早了,使君就簡單看看,你負責領路!”

“卑職遵令!”

這時,郭宋用馬鞭指着小河邊的十幾艘皮筏子問道:“那些皮筏子是做什麼用的?”

周昭連忙上前道:“啓稟使君,那是用來運輸冶煉好的生鐵和銅錠。”

“怎麼不用小船運輸?”

郭宋又問盧進道:“我記得不是有二十幾艘小船嗎?”

盧進歉然道:“那些小船目前在倉城使用,倉城內有漕河,運送糧食物資都是用小船,比大車方便。”

郭宋搖搖頭道:“用皮筏子運輸生鐵和粗銅不方便,還是要用船,你回去安排一下,把船隻調過來,另外,鎧曹司是不是要考慮造船了。”

“卑職考慮過,就是造船工匠不太好找。”

郭宋想了想道:“我會寫一封信去豐州,那邊有一批造船工匠,我把他們調過來。”

目前的豐州刺史是郭宋從前的幕僚薛長壽,相信他會給自己這個面子。

“有造船工匠,卑職就可以安排了。”

郭宋點點頭,向大營內走去,衆人都跟隨在身後。

“礦工們的伙食如何?”郭宋問道。

“其實還是不錯,首先是能吃飽,每人每天兩斤面,一天三頓,保證每頓有肉湯、醃菜,三天一頓羊肉,而且吃住都免費,保證他們每月淨賺三貫錢。”

郭宋正好看見一批礦工在吃飯,每人兩個大饅頭,他們把醃菜夾在饅頭裡,一邊喝肉湯,一邊啃饅頭,有說有笑。

這時,山上傳來‘轟!’的一聲巨響。

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
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九百六十六章 最大漏洞第二百八十五章 七成勝面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七百六十九章 隴右急信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六百四十九章 談判破裂第三百零四章 初次上門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搶麥之戰(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吉州授首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二百八十六章 懷光摘桃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以儆效尤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七百五十四章 豆腐郭萍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七百四十二章 祭日宮變(中)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二百一十零章 外圍之戰(上)第九百零七章 除夕家祭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百二十章 生活所迫第四百一十八章 血戰張掖(中)第二百五十章 視察廢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三百二十章 趕赴淮河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薛父南調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六百二十二章 奪城內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四百七十五章 內務反擊第七百九十一章 把話挑明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八百零一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一百零一章 同官夜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五百零一章 徹底暴露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橫塞邊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壓迫撤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二百七十六章 千里送禮第九百四十四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十五章 家有外甥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八百七十三章 進士擇官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九百三十六章 春赴新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家之擇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新羅公主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婚燕爾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九百一十六章 堅城難破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風險太大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隱刺暗伏第一千零七十章 布棋落子(一)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