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莊園垂釣

“使君爲何要打造數千輛大車?”崔文秀進門便疑惑地問道。

郭宋淡淡笑道:“無論從河西到京城,還是從甘州到沙州都需要大量運輸物資,但河西沒有大河溝通,只能靠畜力運輸,但光靠駱駝我還是認爲不夠,依然需要大車進行運輸,這個解釋崔長史可滿意?”

“我當然能理解,只是城中有傳言,使君想把河西的物資運去安西,天子已明確不再支援安西,我們自己本身物資就不足,這樣會不會引起百姓和將士不滿?”

“既然是傳言,崔長史又何必在意?”

“卑職只是善意提醒。”

“多謝崔長史的好意提醒,作爲河西主官,我會通盤考慮,也會爲自己的決策負責。”

郭宋的回答十分果斷,不再給崔文靜任何機會,崔文靜自討沒趣,只得悻悻離去了。

這些天監軍房一直緊閉,田文秀呆在府中沒有來官衙,三個月前的萬言彈劾書最後不了了之,令田文秀沮喪萬分,天子也沒有任何解釋,他不知倒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整整一個月,田文秀都在焦慮不安中度過。

終於在兩個月前,他接到了家主元玄虎的一封密信,信中告訴他,彈劾書已經起作用了,但需要時間,元玄虎讓他儘量低調蟄伏,以保護自己。

有了家主的指示,田文秀便不再出頭露面,大多數時間都蟄伏在府內,但他並沒有掩耳閉眼,依舊派隨從出去瞭解情況,又從崔文靜那裡瞭解到一些情況。

中午時分,崔文靜來到了監軍府,從馬車出來,遠處站在十幾名內衛士兵,冷冷地看着他們。

“田監軍,你府宅周圍好像都被監視了。”

田文秀陰沉着臉哼了一聲道:“咱家當然知道,咱家派出去的一半隨從都沒有回來,這半個月,咱家已經不敢派人出去了,姓郭的越來越肆無忌憚,咱家看他除了沒有公開宣佈,實際上已經是割據造反了。”

兩人走進大堂分賓主落座,田文秀又問道:“長史那邊情況如何?”

“和你大同小異,之前給我送鴿信的粟特商人失蹤了,我已經三個月沒有接到盧相國的消息,我現在也不敢派人出去送信,害怕被抓,不瞞監軍,我府上也被人監視了。”

兩人一時間無言以對,現在連罵郭宋都沒有意義了,郭宋就這樣做了,這就是強權,他們在強權面前毫無還手之力。

田文秀沉默片刻道:“咱家還是想給聖上送一封信,長史有沒有辦法?”

“信重要嗎?”崔文靜問道。

“非常重要。”

崔文靜沉默片刻道:“現在其實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監軍回京,也不要寫什麼書信,親自向聖上彙報。”

田文秀憂心忡忡道:“可是......咱家害怕半路被姓郭的伏擊。”

“這個應該不會,他並沒有真的造反,不會爲了堵你的口而把監軍刺殺,一旦監軍被殺,朝廷就要封鎖河西了,各種物資來不了,連酒也運不進京。

現在軍俸雖然拖欠,但朝廷對河西的其他物資運送都很正常,河西軍的酒也能正常賣,他再憎恨你,也沒有必要爲了殺你而引發被朝廷封鎖的嚴重後果,你太小看郭宋了。”

田文秀稍稍放心,家主也是讓他找個藉口回長安,留在河西遲早會被郭宋所殺,趁現在大家還沒有公開翻臉,他先離開河西再說。

崔文靜取出厚厚一疊資料給他,這是他收集了河西各種情況,作爲田文秀寫述職報告的依據。

下午,田文秀找到了郭宋,提出自己要回京述職,希望郭宋能派兵護衛。

正如崔文靜的判斷,郭宋並沒有在這件事上爲難田文秀,反而欣然答應派百名騎兵護送他回京城。

.........

長安西北有一座佔地百頃的莊園,叫做垂釣莊園,這是因爲莊園主人朱泚酷愛釣魚而得名,莊園內沒有農田,只有大片森林和草地,還有河流、池塘以及湖泊,每年夏秋之際,朱泚都會來這裡住上十天半個月,在這裡釣魚、狩獵,修身養性。

不過這一次,朱泚在這裡住的時間比較長,從三月他辭去涇源節度使到現在,他已經在這裡呆了三個月,用他的話說,他身體肥胖,百病纏身,需要找一個風景秀麗的郊外靜心養病,每天都有名醫從長安過來給他看病,除了看病吃藥外,朱泚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河邊垂釣。

剛開始,天子李適還時常派人過來探視,時間久了,李適見朱泚真是在養病,便漸漸地不再關注他,把監視朱泚的任務交給了藏劍閣。

事實上,朱泚之所以要住在城外莊園內,並非爲了養病釣魚,涇源軍的軍權依舊牢牢控制在他手中,他需要聽取彙報,做出批示,在城內不方便,容易被人發現,而在城外莊園內,他甚至還可以偷偷返回軍營也不會有人發現。

朱泚成功騙過了天子李適,開始緊鑼密鼓實施自己的計劃。

這天中午,太常卿元晉代表父親元玄虎來到了垂釣莊園,朱泚親自來到大門處迎接元晉的到來。

兩人騎馬在森林間的草地上緩緩而行。

面對元晉的不滿和質疑,朱泚不得不解釋道:“原本計劃是在四月份行動,但幽州軍在河東戰場上的失利打亂了我們的計劃,我已經給家主解釋過,打通河東走廊,把幽州和關中連在一起是非常重要一環,這個我也沒有辦法。”

“我父親的意思是說,修改方案,不要考慮幽州軍的接應了,現在隴右軍、鳳翔軍和涇源軍都掌握在我們手中,足以應對灞上的幾萬駐軍了。”

“還有城內和皇宮的守軍呢?”

“那個你不要擔心,我們會安排好。”

朱泚沉默片刻又問道:“家主的意思,究竟什麼時候動手?”

元晉微微笑道:“快了,再耐心等一等,時機很快就會到來。”

“事成之後怎麼說?”

“我們早就說好的,朱家拿朱家的利益,元家拿元家的利益,我們是合作者,是盟友,並沒有利益衝突。”

朱泚臉上擠出一絲假笑,點了點頭,“誠如元公所言。”

這時,朱泚忽然問道:“雖然朱滔攻打河東失敗,但相信元家還有後手吧?”

“你這話什麼意思?”

朱泚陰陰笑道:“令弟元魯已經好幾個月沒有見到了吧!他現在可好?”

元晉警惕地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他一切都好,不勞朱公掛念了。”

.........

在太原府西面狐突山下,有一座山地兩百頃的大莊園,裡面有河流、森林、山丘和谷底,還有一排排屋舍,在一片寬闊的空地上,近萬名青壯莊丁正在集中訓練。

“殺啊!”

一萬莊丁揮舞着長矛,整齊劃一,從高處看去,黑壓壓的訓練大陣十分壯觀。

在空地前方的一座高臺上,元魯目無表情地注視着莊丁訓練,旁邊跟隨着五六名將領。

“三郎,爲什麼不披掛上盔甲訓練?”元魯有些不滿問道。

三郎是旁邊的一名元家子弟,叫元韌,是元魯的從侄,曾經出任石州團練使,訓練軍隊的經驗非常豐富,另外幾名將領都是元氏家將,世代爲元家效力,忠心耿耿。

元韌連忙躬身道:“回稟二叔,如果穿上盔甲就太顯眼了,被人看見後會惹來麻煩。”

唐朝中後期土地兼併極其嚴重,豪強大莊園比比皆是,大量人口從官府的登記薄上消失,成爲豪強附庸,莊園內蓄養莊丁已經是公開秘密,但大多隻有一兩百名莊丁,爲了保護莊園安全,像眼前這座蓄養上萬莊丁的大莊園,大唐還是比較少見。

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
第一百八十二章 抵達龜茲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九百三十三章 假酒報案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七十章 靈州武會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百四十三章 股掌之間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烈火奪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險鑄大錯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月夜截擊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三百三十一章 倦鳥歸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顏相巡察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劫營被劫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二百五十七章 寶石猜想第六百六十八章 副使泄密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泉州大案(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一百八十章 救援蒲桃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安西聯軍第六百五十一章 深宮驚變(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上元前夕(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故地重遊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五十三章 兵圍洛陽第二百六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九百一十二章 夜奪安陽第七十四章 黃河酒樓第一千零二章 駕臨劉府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家獵魏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八百四十三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百二十五章 以毒製毒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九百三十五章 年輕縣令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換戰俘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四百一十章 張掖內應第七百三十八章 困獸之鬥(上)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驚現疫病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金城之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安置之爭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零五章 韓滉進京(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三百八十章 清虛求願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