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

潘遼也知道郭宋面臨軍費不足的困境,他沉思一下道:“其實還有別的收入,如果我們實施屯田,自己解決軍糧,還有我們畜牧司的牛羊,多餘糧食和牛羊可以賣到中原,還可以賣羊皮,我估計一年至少也能賺八九萬貫錢。

還有河西的稅賦我們可以分流一半,戶稅和田稅沒有多少,主要是商稅,一年下來也有三萬貫錢,這樣算下來最多還差五萬貫。”

郭宋精神一振,笑道:“幾萬貫錢我可以找天子解決,他既然暗示讓我收復河西走廊,總得給我點好處,多的我們也不要,幾萬貫錢的軍俸他得幫我解決吧!”

潘遼也笑道:“這是個好辦法,政事堂再強勢,也得給天子幾分面子。”

想到軍俸困局有了解決的眉目,郭宋的心情也漸漸開朗起來。

.........

長安,天子李適頗爲煩惱,讓他煩惱的不是國事,而是家事,這幾天宗正寺給他提交一份名單,尚未出嫁的縣主達九十一人,縣主就是各個親王的女兒,到了出嫁年齡後,便住進宮裡待嫁,可不少縣主已經待嫁十幾年甚至二十餘年,三四十餘歲的老姑娘都沒有嫁出去。

雖然皇帝的女兒不愁嫁,但宗室的女兒還是愁嫁的,按照皇室規矩,宗室女子出嫁,嫁妝是要天子來出。

沒有合適的人家,也沒有足夠錢財置辦的嫁妝,而她們的父兄也大多沒有實權,讓其他門閥望族提不起興趣和他們聯姻,也就苦了這些嫁不出去的縣主們。

李適想了想對大內總管程元振道:“把尚未娶妻的侍衛名單列出來,還有他們的家庭背景,朕篩選一下,給縣主們配對,每個人的嫁妝都按照五千兩銀子算,儘快把她們嫁出去,整天留在宮裡,怨氣都要把皇宮填滿了。”

嫁給侍衛是個好辦法,侍衛們大多是高門望族子弟,或者關隴貴族子弟,挑一些優秀者,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都得娶。

程元振小心翼翼道:“三十歲以上的縣主有十五人,她們恐怕只能續絃,要不然真嫁不出去了。”

“也可以,挑一些條件好點的,讓她們嫁爲續絃,所有嫁妝所需銀子從皇商金庫裡支取。”

“老奴明白,兩天之內就給陛下答覆。”

程元振匆匆去了,李適稍稍鬆一口氣,總算把這件難事解決了。

他又拾起一份奏摺,這是昨天送到的正式戰報,河西軍在大斗拔谷大捷,全殲吐蕃軍近七千餘人,佔領了大斗拔谷全境,這是唐朝三十餘年來第一次佔領大斗拔谷全境,這意味着吐蕃軍很難再染指甘州和涼州了。

這份報告讓李適大爲欣慰,他看了很多遍,終於漸漸明白郭宋之前請中官龐秀轉達的口信,希望自己能酌情解決河西軍的軍俸不足問題。

李適當然也想解決,可每個地方都要求他撥錢解決軍費,朝廷哪有財力。

根據最新統計,大唐兵部在籍士兵七十七萬,當然,這些士兵至少有一半都是藩鎮士兵,朝廷可以不管,可就算這樣也還有四十萬人要朝廷解決軍俸。

大唐邊軍士兵平時月俸爲三貫,中原士兵月俸兩貫,如果遇到戰爭,軍俸還要翻倍。

一個月的軍俸就要百萬貫,一年軍俸開支就要一千兩百萬貫,而大唐一年的稅錢也才一千一百萬貫,全部用來支付軍俸都不夠。

另外還有官員俸祿、官衙日常開支、兵甲裝備開支、工匠開支、水利修葺、皇宮開支、宗室供養等等幾百個名目,這些至少就要幾百萬貫,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啊!

李適復興大唐的雄心壯志,漸漸要被柴米油鹽的短缺消磨掉了。

這時,小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李相國來了!”

李適嘆了口氣,放下奏摺道:“宣他進來!”

片刻,相國李泌匆匆走了進來,躬身施禮道:“微臣參見陛下!”

“李相國,朕太窮了,到處都在要錢,朕拿不出來怎麼辦?”

“陛下,江淮的七百萬貫鹽稅很快就到了,再堅持一下吧!”

李適長長嘆息一聲,“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七百萬貫哪裡夠?”

“陛下,財政不足是幾十年來的老問題,主要和軍費開支陡增有關,府兵制改募兵制帶來的後果,一時半會兒也解決不了,等削平了各地藩鎮,再對土地兼併動手,再休養生息十幾年,人口滋長,稅賦增加,軍費降低,日子就好過了,現在我們也只能勒緊腰帶過日子,先帝提倡節儉,就是這個意思。”

李適負手來回踱步,緩緩道:“其實大唐不缺錢,民間豪富比比皆是,尤其大商人,家中財富動輒幾萬貫、幾十萬貫,他們是不是可以替朝廷分擔一點財政壓力?”

李泌知道天子是想加商稅了,這是楊炎提出的一個方案,他連忙道:“陛下,加商稅的話,對小本經營的商人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對大商人影響不大,反而逼迫小商人遷往河北中原等地,輕易不可實施,其實微臣倒有一個讓大商人心甘心願掏錢的辦法。”

“什麼辦法?”李適頓時有了興致。

“微臣昨天去金身閣,發現清虛宮斂財有術,他們推行修士和寄福牌,每年讓大戶們心甘情願掏錢,其實商人都很渴望提高地位,我覺得商人們只要每年交一筆錢,就可以免除對商人的種種限制。”

“李相國覺得能收到多少錢?”

“一年幾萬貫錢肯定是有的。”

李適頓時泄了氣,“相國,這個辦法還不如不說。”

李泌微微笑道:“其實陛下沒有明白微臣的意思,微臣的意思是鼓勵商業,放開對商人的限制,像李正已,他居然能養十一萬軍隊,他是怎麼辦到的?其實就是在商業上做文章,鼓勵商業,提高商人地位,微臣聽說那邊舟楫繁忙,商隊絡繹不斷,還有大海船前往新羅和日本,商業繁華,手工業就發達,擁有幾百張織機的紡織工坊比比皆是,連長安都開始賣青州布了。

陛下,我們財政緊張,應該千方百計開源,開源不是剝奪,而放水養魚,只要商業繁盛起來,江南的各種物資都會有商人自己運送而來,不需要官府組織漕運,市場上貨物豐富了,朝廷只要加大力度開礦鑄錢就行了,相信財政緊張狀況一定會得到改善。”

李適連連點頭,李泌這個提議有道理,不過實施下去還要幾年時間,而且牽涉面很大,需要朝廷統籌安排。

“這件事讓知政堂做出一個完整的方案,朕看一看就可以批准實施。”

“微臣遵旨!”

這時,李適拿起郭宋的軍報道:“郭宋在大斗拔谷大敗吐蕃軍,佔領大斗拔谷,這件事政事堂知道了吧!”

李泌躬身道:“啓稟陛下,政事堂已經得知,但我們認爲這和隴右軍擊敗吐谷渾軍隊的挑釁是一回事,只能算正常的防禦,和之前擊敗沙陀軍不能相提並論。”

“可殺敵七八千人,而且還收復大斗拔谷失地,朝廷若沒有一點表示,是不是說不過去?”

“那依陛下的意思呢?”

李適緩緩道:“表彰獎勵都不用了,但是不是幫他們適當解決一下軍費不足問題?古人云,皇帝不差餓兵,朕這個皇帝可不太合格啊!”

李泌嘆息一聲道:“甘州軍已經足額撥付軍俸了,之前表彰功勞,又獎賞給他們五十萬貫錢,還有三十萬匹絹,已經給得很多,如果再給他們,恐怕別的軍隊意見就很大了,陛下,不患寡,患不均啊!”

李適知道李泌說得有道理,各地軍費都不足,若再撥給河西軍,必然會引起其他軍隊的強烈憤慨,確實要慎重考慮。

李適負手走了幾步道:“這樣吧!准許河西節度府開礦、經商,河西資源豐富,給他們創造條件,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募集軍費。”

李泌心中苦笑,這哪裡還需要朝廷批准,現在哪個節度府不都是這樣做的。

“陛下聖明!”

.........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兆彩虹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曠野決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巡視蘇州第四十二章 斬盡殺絕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一百六十二章 危機到來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三百九十四章 出發前夕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關鍵一步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二百三十二章 緣來如風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秋後算帳(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第一百七十九章 艱苦跋涉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泉州小憩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動了疑心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全軍覆滅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米之炊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八百三十五章 徹底認慫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七百七十五章 溫酒話別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五百三十三章 夜襲且末第七百七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大魚上鉤第五百五十二章 考察高昌第四百九十六章 兵變前夕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激戰內庫(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九十七章 名士談仙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九十四章 西受降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銀船過境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嶺南風雲(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悔之已晚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班師回京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七百一十七章 枕戈待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達成共識(下)第六十章 黑市覓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