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借勢促亂

送信士兵是朱邪騰雲的心腹,他取出兩封信呈給朱邪金滿,朱邪金滿一怔,“怎麼會是兩封信?”

“一封是公子的信,另一封是....唐軍主帥郭宋......”

朱邪金滿頓時無力坐下,果然是郭宋,難怪朱邪墨山被打得全軍覆滅。

他忽然想到了什麼,連忙看了一遍兒子的信,又問親兵道:“公子現在情況怎麼樣?”

“公子還好,他是主動投降,唐軍沒有爲難他。”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朱邪金滿擺擺手,讓士兵退下,大堂裡沒有了外人,他這纔打開郭宋的信,細細讀了一遍。

郭宋在信中給他明確提出了要求,也給了他們父子承諾,朱邪金滿當然知道答應郭宋的條件意味着什麼,但他心中更清楚,若不答應郭宋,自己和兒子的命運會是什麼下場。

他負手走了兩步,仰天長長嘆了一口氣。

他立刻寫了一封信,派人秘密給朱邪金海送去。

剛把送信人打發走,一名隨從在堂下稟報,“可汗有急事相請!”

朱邪金滿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可汗爲什麼找自己,朱邪亮也急了。

“我知道了,立刻給我備馬!”

朱邪金滿翻身上馬向王帳奔去,沙陀的王帳位於伊吾城中心,有意思的是,這裡沒有建築,而是由數百頂大帳組成,中間是一座巨大的蛋形白色大帳,這就是沙陀的王帳了,是沙陀王者的象徵。

四周有一千名侍衛軍保護着王帳,但朱邪金滿卻心知肚明,沙陀可汗也只剩下這最後的一千士兵了。

當然,這裡指的士兵是經過訓練的處月部士兵,能隨時上陣打仗,除了這一千士兵外,處月的精兵就只剩下高昌朱邪金海控制的五千士兵了。

如果是指青壯男子的話,處月分佈各地的部落還能湊出兩三萬人,但那些不是士兵,都是一些挑選剩下的,要麼有各種缺陷,要麼老實巴交的牧民,從未碰過兵器,上戰場就會被嚇得尿褲子,那樣青壯男子並沒有什麼意義。

朱邪金滿走進大帳,見到了焦慮萬分,來回踱步的可汗朱邪亮。

朱邪亮是前沙陀可汗朱邪金頂的兒子,按照沙陀的規矩,應該是兄弟繼承兄長的可汗之位,還輪不到兒子,朱邪金頂死後,就應該是弟弟朱邪金海繼承汗位。

但長老會卻堅決反對由朱邪金海繼位,他們趁朱邪金海不在伊吾時,強行擁立朱邪亮上位,繼承了父親的汗位。

朱邪亮此時已是熱鍋上的螞蟻,朱邪墨山的全軍覆滅使他喪失了最後的八千精銳之軍,他手中只剩下一千人,一旦這個消息傳出去,後果不堪設想。

“可汗,金滿葉護來了!”

“快請他進來!”

朱邪亮畢竟才十九歲,太年輕了一點,在不知所措之時,伯父朱邪金滿的到來,使他彷彿抓到了救命稻草。

這時,朱邪金滿剛走進大帳,朱邪亮便急忙跑上前道:“伯父,大事不妙啊!”

朱邪金滿指了指西北面,那邊是原來伊州州衙,現在是長老會的議事大堂。

朱邪亮點點頭,“我現在很擔心唐軍,但同時更害怕他們,尤其是處密部和預支部,他們早就想取我們而代之。”

“是啊!這幫傢伙最善於落井下石,處月部強大之時,他們會服服帖帖,比綿羊還溫順,一旦處月部遭遇困難,他們就會脫去羊皮,露出狼的面目,可汗,我們必須採取行動,不能坐以待斃。”

“我就是找葉護商量此事。”

朱邪金滿緩緩道:“其實我路上已經想過了,不管可汗喜不喜歡,必須讓朱邪金海率軍來伊吾,防止其他部落趁機發難。”

朱邪亮其實也有點怕朱邪金海,但怕不是辦法,必須兩權相害取其輕,他沉思片刻,終於點了點頭,“那就請金海葉護進京!”

.........

事實上,不用朱邪亮派人去請,朱邪金海已經率領大軍在前往伊吾城的路上,他在第一時間內得到了朱邪墨山慘敗的消息,他便意識到,自己等候多年的機會終於來了。

朱邪亮身邊應該沒有軍隊了,這個時候就是自己大放異彩的機會,沙陀可汗之位本來就該由他朱邪金海來繼承,這是處月部百年來的規矩,弟承兄位,不料被長老會那羣老王八給攪黃了,強行支持侄子朱邪亮上位,怎麼能不讓朱邪金海懷恨於心。

五千騎兵沿着官道疾速北上,進入伊州不久,一名士兵上前道:“啓稟葉護,有人來送信?”

“送什麼信?”朱邪金海一怔問道。

“是金滿葉護寫來的信。”

朱邪金海點點頭,在幾兄弟中,他和長兄朱邪金滿的關係最好,上一次張掖之戰後,就是朱邪金滿調解了他和長老會之間的矛盾。

一名送信人被帶上前,他把朱邪金滿的信交給了朱邪金海。

朱邪金海叫來一根火把,在火光下匆匆看完了信。

信中說,其他六部已經開始垂涎處月部的人口和牧場,正蠢蠢欲動,朱邪亮根本就鎮壓不了六部,他懇求朱邪金海趕緊率軍來伊吾,朱邪亮太軟弱,在處月部爲難之時,他已無法領導處月部和六部抗衡,朱邪金滿希望朱邪金海在危難之時接替朱邪亮,執掌處月部大局,他願全力支持朱邪金海爲新一任可汗。

朱邪金滿的信件讓朱邪金海熱血沸騰,他恨不得立刻插翅飛到伊吾,他回頭大聲令道:“加快行軍速度!”

........

朱邪金海做夢也沒有想到,就在他率大軍前腳進入伊州不久,李冰率領三千唐軍騎兵後腳便殺進了西州。

高昌便是今天的吐魯番,從公元5世紀中葉至7世紀中葉,在這個狹窄的吐魯番盆地中,曾先後出現四個漢族獨立王國,先後分別是闞氏高昌、張氏高昌、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麴氏高昌最終在貞觀十四年被唐軍所滅,唐王朝便在高昌建立了西州,和伊州、庭州一起,成爲朝廷直轄的北庭三州。

現在高昌已經被沙陀人侵佔,朱邪金海便是高昌的領主,他在高昌橫徵暴斂,殘酷統治,不斷激起高昌百姓反抗,卻被朱邪金海殘酷鎮壓,他將大量反抗的青壯男子送去伊州礦山,使原本繁盛的高昌之地迅速變得荒蕪,很多高昌商人也不得不遷去張掖,著名的高昌葡萄酒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在張掖發揚光大了。

此時,朱邪金海爲了爭奪可汗之位,率領五千軍隊趕去伊吾爭位,郭宋便抓住這個機會,派李冰率領三千騎兵殺進了西州。

李冰率領騎兵一路南下,但見官道兩邊好好的麥田早已荒蕪,雜草叢生,一路竟無人煙,讓李冰暗暗嘆息,原本富庶的膏腴之地,竟然落得如此悲涼,可見這個朱邪金海是怎麼壓榨百姓了。

天亮時,李冰抵達了高昌城下,朱邪金海已經率領大軍北上,高昌城內只留百餘沙陀士兵負責看守城門,這些士兵見城外來了無數唐軍,嚇得魂不附體,關閉城門,卻不知該怎麼辦纔好。

李冰翻身下馬,抱拳道:“在下是河西節度使郭使君麾下大將,我姓李名冰,我們已收復庭州,我家使君令我前來收復西州,我們來晚了,讓大家受了那麼多的苦楚。”

衆人聽說是河西節度使郭宋的軍隊,都歡呼雀躍起來,他們早已聽說郭宋威名,衆人欣喜萬分,擁戴着三千唐軍進入高昌城。

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
第四百七十章 以暗對暗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攻陷歷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六百五十三章 東遷太原(上)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二百章 稽私風暴(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敦煌消息第三百一十章 出乎預料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五百八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泉州消息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三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三十六章 長安士子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洛陽佈局(下)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百零二章 初入長安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法迴避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六章 忍無可忍第五百零八章 主戰出兵第六百七十七章 施壓加倍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朱泚歸西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三百三十二章 張雷煩惱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一百零八章 從何入手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第八百零八章 晚節不保(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一十九章 功高鎮主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兵圍洛陽(中)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二百二十六章 絕密信件第九十五章 思結內亂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二百二十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八百三十四章 科舉名額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三百三十八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四十九章 進士及第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七百三十六章 爲我所用第三章 修仙之術第六百八十三章 緊急議事第四百七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四百九十章 戰火蔓延第九百零九章 緊急應對第三百五十七章 長安哀訊第五百二十八章 寶貴資源第三百五十三章 崔府壽宴(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掙命求生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五十八章 樑家兵庫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二百二十三章 寶丰酒樓第七百五十七章 周家君玉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一百四十五章 強勢談判第三百六十章 拜見月老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八百二十五章 漢中事件(中)第九百六十一章 預防措施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九百五十五章 除弊革新第六百一十九章 雲州襲胡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