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

朱泚臉上的笑容消失,他喝了口茶,淡淡道:“將領們都勸我稱帝,他們想當開國功臣,但我告訴他們,這個天下依然是大唐的天下,我朱泚可以位極人臣,但就是不能走出那一步,殿下能理解嗎?”

李僅點點頭,“這是太尉明智的決定。”

朱泚又道:“我雖決定繼續做唐臣,但我卻無法接受先君繼續爲帝,首先他必然會誅殺我朱氏滿門,但我卻沒有弒君之心,也不願引頸受戮,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兩不相見........”

李僅差點說出,‘兩不見相見最好的辦法是離開長安去隴右割據爲王’,但他還是忍住了。

“我思量再三,決定重立新君,重新確立大唐正統,我第一個便想到了殿下。”

李僅的心怦怦直跳,目光也不由自主地變得熱切起來。

朱泚看在眼裡,心中暗暗冷笑,他不慌不忙道:“我昨天給文武百官們一個選擇,願意留在長安的我歡迎,不願留下而決定離開長安者,我也不阻攔,但選擇只有一次,不能說你今天決心留下,過幾天又反悔了,那不行,大家都是成年人,可以深思熟慮,卻不能朝三暮四,這個選擇對殿下同樣有用,殿下可以選擇,願意爲新君,我們合作,不願意登基,那我另找其他宗室,把殿下禮送出京,給殿下三天時間考慮,如何?”

李僅沉默良久問道:“剛纔太尉提到合作,不知是怎麼個合作法?”

朱泚取出一本冊子,放在桌山推給李僅,“這上面一共有八十一條,是你不能做的事情,除此之外,你都可以做,簡單說吧!除了天子的權力你沒有外,其他帝王的一切你都享有,皇宮、嬪妃、侍衛、宦官、祭祀,若想去出獵,也有軍隊護衛,然後我會立你的孫子爲皇太孫殿下,這個合作條件已經不錯了。”

“我若不答應呢?”

“如果殿下不答應,我會把你一家禮送去漢中,但你在長安的一切,王府、財富、土地都會被沒收,不僅是殿下,所有人都一樣。”

李僅低頭想了想,又坦率地問道:“將來有一天,你會殺我嗎?”

朱泚笑了起來,“我這人雖然心狠手辣,但不會濫殺無辜,這麼說吧!只要我們合作愉快,你百年之後,我會用帝王之禮安葬,即使有一天不需要你了,我也會看在合作愉快的份上,給你和子孫一個富貴,當然,權力是沒有的,可話又說回來......”

朱泚用粗壯的手指敲了敲桌上的冊子,臉上笑容迅速消失,目光冷冷地盯着李僅道:“這裡面八十一條底線,你若違反了其中一條,那你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爲了大家相安無事,我醜話要說在前面。”

李僅長長嘆口氣,“好吧!我們回去好好考慮一下,三天內給你答覆!”

...........

不用三天,當天晚上,李僅便正式給了朱泚答覆,他願意接受這八十一條,登基爲帝。

朱泚大喜,立刻召集百官,正式宣佈將擁戴彭王李僅爲新帝,這時,長安的文武百官和權貴已經開始陸續離開了,但還有不少人沒走,他們要觀望形勢,當朱泚宣佈擁立彭王爲新帝時,在文武百官中頓時掀起軒然大波,文武百官紛紛舉家南遷,逃走者十之六七。

朱泚一概不阻攔,他卻召集數百名中低層官員,承諾給他們補償俸祿,並答應提升官職,將任命他們出任空出的高官要職,同時承諾給所有人安排官宅,這一招確實狠毒,得到了數百名底層官員的熱烈響應。

八月初一,新帝李僅在大明宮祭祀天地和宗廟,正式登基,稱爲天寶聖文皇帝,簡稱文皇帝,改年號永寧,李僅當即封朱泚爲秦王,賜興慶宮爲秦王府,加九錫,同時任命朱泚爲尚書令、監國,又任命源休爲中書令右相,任命姚令言爲門下侍中,封張光晟爲天策上將軍。

由朱泚列出官職名單,天子李僅悉數批准,原本的六七品官員紛紛被破格提拔,以至於尚書侍郎很多都是三十餘歲的年輕人,被長安百姓戲稱爲童子侍郎少壯尚書。

朱泚在穩定了長安局勢後,立刻着手清理田產房宅,將關隴數十座皇莊的數百萬畝土地獎賞給了跟隨他的十幾萬將士,長安豪宅也被沒收,分割後作爲官宅,分給中低級官員,一時間長安內外歡聲雷動。

而就在這時,三支勤王軍隊率先抵達關中,隴右節度使李晟率兩萬神策軍攻下蒲津關,從東面殺進關中,太原留守李懷光率一萬軍隊走延鄜道進入同州,朔方節度使崔寬率一萬朔方軍從涇源道進入關中。

朱泚一面派使者去安撫他們,一面調兵遣將,準備迎戰三路勤王之軍。

就在天下注意力都集中在關中之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從太原傳來,太子李誦在太原登基,尊逃到巴蜀的父皇李適爲太上皇,號召文武百官前往太原擁戴新帝。

大唐天下變得一片混亂。

...........

就在三路勤王軍隊率先殺入關中之時,第四支勤王軍隊,河西節度使郭宋率五千騎兵已抵達了大震關。

鳳翔府的三萬五千軍隊基本上都調入長安,只剩下五千軍隊守衛關隘,其中最重要的大震關有三千軍隊把守,大震關又叫隴關,位於隴山腳下,是隴右進入關中的必經之路,關隘扼守險要,易守難攻。

郭宋的數千騎兵要想攻破大震關,幾乎是不可能,但冥冥中總有天意,他全殲郝通的一萬軍隊後,卻意外得到了進入關中的通行牌。

入夜,大震關上插滿了火把,將關隘照如白晝,守軍也十分警惕,一千多名士兵夜晚守關,守關將領得到朱泚的命令,要嚴守大震關,將勤王的軍隊排除在外,只允許有通行牌的軍隊進入關中。

大震關主將是一名中郎將,叫做郎燦,三十餘歲,最早曾是朱泚的親兵,跟隨朱泚從幽州前來長安,短短几年時間便被提拔爲中郎將,可以說是朱泚心腹中的心腹。

他接到朱泚的命令,不敢怠慢,夜裡親自當值,同時下令,無論商人、庶民,凡十人以上的隊伍過關,都必須由他批准。

郭宋考慮很周全,所有回鄉戰俘都暫時不能向東而行,防止消息泄露,他們自己也準備充分,不僅有過關金牌,還特地選了一名長得頗像郝通的士兵,貼上假鬍子,又學郝通的神情說幾句話,便惟妙惟肖了。

更重要是,這名士兵騎着郝通的烏騅馬,拿着他招牌一般的大鐵槍,穿着郝通的盔甲,恐怕就算郝通的親兵也未必能一眼辨認出真假。

郭宋則假扮郝通的親兵,跟隨在郝通身後,走在隊伍前面,數千騎兵浩浩蕩蕩在夜裡抵達了大震關。

數千騎兵到來,立刻驚動了主將郎燦,他匆匆走上城頭,向城下望去,清一色的騎兵,看盔甲應該是隴右騎兵。

“請問下方是哪裡的隊伍?”郎燦高聲問道。

一名牙門將上前道:“我們是隴右臨洮軍,奉朱太尉之令進京,請速速開門!”

原來是郝通的臨洮軍,郎燦又問道:“請問郝將軍可在?”

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二十章 甘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
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九百零三章 得遇貴人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四百二十七章 夢醒時分第八百零七章 當紅明星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二十章 甘雷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六百零三章 火燒安靜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兵臨泉州(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官員大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八百八十六章 鑑別竅門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六百五十六章 重聚晉宮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四百五十八章 盧杞探病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夜襲井東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必道歉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宮救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三百六十一章 面見新君第二百零二章 智取銀山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七十七章 橫掃出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七百五十九章 市場調查第二百九十五章 善意提醒第七百三十五章 藏身之處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科舉發榜第八十五章 騎射大賽(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趁機而入第五百一十五章 獨孤幽蘭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理解錯誤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一十章 晚節不保(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兄弟相勸第八百四十一章 千里追蹤(中)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太子出城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四百五十九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一百零四章 家有悍妻第五百二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六百九十九章 暴露身份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民襲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輪臺小店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五百一十六章 隴右消息第四百四十八章 劍指沙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沙州之戰(上)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良競爭第八十八章 一路北上第五百四十一章 再度北伐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八百三十八章 迂迴調查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六百零五章 聞訊知敵第五百七十四章 尋查奸細第五百二十四章 麥子熟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抓住要害第一百一十章 三監三王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九十八章 滅族之戰(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