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

在勞工市現場內,有十幾頂大帳特別引人矚目,它們招募人多,工錢高,每座大帳前都排起了長隊,在一頂大帳前插着兩根大旗,一杆寫着眉壽酒,一杆寫着張記,這裡便是郭萍家族和張雷家族的招募大帳了。

作爲長安的兩大財閥,他們招募的人工也比較多,要招募上百人,他們主要招募制酒工、夥計、酒保,另外,郭萍和李溫玉的聯合被服工坊還要招募五百名縫衣女工。

兩家給的工錢不低,一個月能掙到四貫錢,尤其被服女工,如果手腳麻利,一個月甚至能掙到五六貫錢,所以排隊應募的人極多,

大帳內,郭萍正和李溫玉閒聊,她們對招募新人十分重視,親自過來坐鎮,兩人本來關係就不錯,又成了親家,張羽兒去年出嫁,成爲郭萍的兒媳,她現在已經有了身孕,所以兩人閒聊的話題都離不開未出世的孩子。

郭萍喝了口茶笑問道:“你們當家要當外祖父了,還不肯收收心嗎?”

郭萍指的是張雷,剛開春他便帶着楊玄武跑去揚州,準備乘船去日本了,當然是用商品換取砂金和粗銀,這是郭宋委託他做的事情,日本奧州盛產砂金和粗銀,但缺乏生鐵,生鐵在日本極貴,價格是揚州的十倍,而砂金低廉,而白銀礦是淺層比較好採,但精煉不行,都是粗銀。

李溫玉嘆口氣,憂心忡忡道:“去日本海上風險很大,聽說風暴較多,而且還帶着玄武,萬一有什麼閃失,怎麼對得起他師弟。”

“那你還讓他去?”

“我當然不想讓他去,但他非要去,我也沒辦法,不過他們是先去新羅,在新羅停船休整後再去日本,這條線就安全很多,我也只能由他去了。”

兩人正說着,郭萍的女大管事辛雲娘走了進來,對郭萍道:“大娘,這裡招不到女工,一個都沒有招到,聽說女人都不知道這邊還招募女工。”

郭萍眉頭一皺,“報紙上的招工啓事不是說得很清楚嗎?”

李溫玉笑道:“他們沒幾個識字的,而且他們剛到長安,恐怕還不知道有報紙這回事。”

郭萍想了想道:“那就直接去安居坊招募,帶十幾個女工,給她們現場演示,一個月掙的錢比男人還多,我不信她們不動心?”

李溫玉又補充道:“如果報名人多,可以多招一點,你自己決定!”

“我明白了!”辛雲娘匆匆去了。

勞工市在經歷了上午的招募後,下午人潮更加洶涌,很多長安的居民也紛紛跑來應募。

長安有名大店的開的工錢比小店高,待遇好,令人嚮往,每次它們招募酒保、夥計,應募的人都爭先恐後,打破了頭。

張氏商行招募三十名小帳房,每月五貫工錢,還有兩貫錢的房租補貼,算下來每個月能掙到七貫錢,但條件也比較高,要求能寫會算,書法漂亮,必須通過考試。

儘管要求很高,但還是有數百讀書人排隊應募,讀書人還是比較受歡迎的,百無一用是書生已經成爲過去時,要想當掌櫃,不會記帳,不會算怎麼行?

在長安,讀過書的人收入普遍比不讀書人的高,很多人家嫁女兒都要求對方讀過書,只要是讀書人,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差事,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

女兒也一樣,識字的女孩也比較好嫁,一般中等人家都會要求女方粗通文墨,主要考慮年幼的孩子需要母親來教育啓蒙。

百姓們都很現實,讀書能掙錢多,女兒嫁得好,所以長安的學堂一增再增,女校也達到了十五座之多。

在勞工市中部有一座文試大帳,佔地兩畝,裡面整齊地擺放着三百套桌椅,上百名文士正在參加張氏商行的考試,這裡面甚至還有不少來京城參加科舉的士子。

畢竟科舉考中的希望十分渺茫,而一個月掙七貫錢對寒門子弟具有極大的誘惑,在長安就是高俸了,八品官的月俸也不過五貫錢。

何況在其他州縣平均一個月只能掙兩貫錢,很多自知考不上科舉的士子都紛紛放下身段前來應募。

大帳內一百多人,基本上一半都是年輕士子,但考試不考《論語》、《孟子》,不考詩賦策論,只考實際經商才能。

比如:某布商去蘇州進貨,第一天進百匹上料,每匹兩貫錢,次日再進三百匹上料,每匹漲到三貫錢,第三天再進五百匹上料,每匹價格三貫五百錢,問:商人平均本錢多少?又問,揚州賣價每匹三貫,長安賣價每匹五貫,怎麼做到獲利最大?

這種題目讓士子們瞪眼了,但有點經驗的人卻得心應手,這裡面要考慮運費和時間,應該有幾個答案。

還有一項考試是打算盤,算盤是在中唐時出現,在宋朝時漸漸成熟,《清明上河圖》中就有算盤,當朝廷推廣天竺數字後,算盤的使用越來越廣泛,幾乎所有的店鋪都在用,做帳房、當掌櫃,打算盤已經是基本技能了。

如果有些士子僥倖還能答對前面幾道題,但在考打算盤這個環節,就徹底傻眼了,張氏商行並不是慈善家,想掙七貫錢就得拿出真本事,光識字而沒有技能,一樣沒有用。

三十名帳房很快就招到了,接下來是試用兩個月,這段時間一般是考察德行,比如有沒有偷竊財物被原東家開除,這種事情在行內都是公開的秘密,只要稍加調查就能查到。

下午時分,在城西安居坊,辛雲娘帶着二十幾人在這裡紮下小帳,招募女縫衣工,只要會做衣服,每個月能掙五貫錢,消息傳遍了住在城西安居坊的洛陽百姓,數千名婦人蜂擁而來,打聽消息。

辛雲娘是郭萍手下排名第三的大管事,僅次於眉壽酒鋪的劉大管事和三座明字酒樓的李大管事,她負責被服工場,辛雲娘年約五十歲,雍縣人,同樣也是個寡婦,是郭萍多年的好友,當年郭萍在雍縣賣豆腐,辛玉娘也拖着兩個年幼的孩子給別人漿洗衣服、縫補衣服爲生,兩人都是苦命的女人。

所以在郭萍發達後不久,她便把辛雲娘請來替自己做事,負責給各家酒鋪配酒,後來郭萍和李溫和合夥開了被服工場,辛雲娘就成了被服工場的大管事,辛雲娘極爲能幹,把三千人的被服工場打理得井井有條,她提拔的手下個個都能獨擋一面,郭萍和李溫玉各給了她一點份子,免除她的後顧之憂,辛雲娘更加兢兢業業做事。

辛雲娘站在大木箱子上對幾千婦人高聲喊道:“我知道大家都想掙點錢補貼家用,我們是做被服,主要是給軍隊做睡袋、做軍服,目前有三千人,全部都是女人,包括我們的東主也是女人,我是大管事辛雲娘,我們的工場有兩座,一座在南城外,另一座就在西城外兩裡處,緊靠官道,步行過去只要一刻鐘,非常方便。”

望着一雙雙期待而熱切的眼睛,辛雲娘深深吸一口氣又繼續道:“上個月,我們兩座工場最低的工錢是兩貫錢,是一批人,因爲她們是新人,還不熟練,但這個月她們就能拿到三貫錢了,你縫製一件衣服,品質合格,能掙五十文錢,熟練一點,一天至少能縫三件衣服,裁布和制棉胎也是一樣,按件數拿錢,你要顧家,就少做一點,要多掙錢,就夜裡拿回家來做.......”

辛雲孃的話說完,頓時引起一片竊竊議論聲,做衣服是女人的基本功,每個人都會做衣服,手腳笨拙一點,一天能做一套衣服,手腳稍微麻利,一天可以做兩套都沒有問題,想到一個月能掙三貫錢,還是老錢,比新錢值錢多了,每個人的心都熱切起來。

“現在可以報名嗎?”一名性急的婦人大喊道。

辛雲娘有點爲難,她今天只招五百人,卻引來了數千人,她心念一轉,想到東主還要開一家制鞋工場,至少也要招募幾千人,現在難得找到工人,若不乘機拉人,等其他紡織工坊過來搶人,他們就沒有機會了。

想到這,她當即立斷喊道:“今天就定下來,有興趣的請排隊,一個個報名,分文不收,大家放心,報名了就算不想來也沒有關係!”

最後一句話是定心丸,很多猶豫中婦人便決定先報名,反正不去也沒有損失,數千婦人很快排成了幾隊,開始登記報名。

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二十章 甘雷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
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九百零五章 異種棉桃第五百一十四章 罌花凋謝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六百二十九章 淮西來客第七百四十一章 祭日宮變(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拜堂成親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二百五十五章 造船計劃第五百七十章 緊急救助第六百六十七章 離奇條件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布棋落子(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梁氏酒業第八百六十八章 攻佔幽州第一百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零五章 天下三分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夜襲城頭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金城兵敗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七百九十五章 被迫妥協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六百四十章 截斷退路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朱泚消息第五十四章 家有善鄰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五百九十七章 長安瑞兆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七百五十八章 妥善處理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七百六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三十五章 情報掮客第七百零七章 勇追窮寇第一百八十四章 春聞警訊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嶺南商機第八百六十九章 安穩民心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八百二十九章 冰湖事件第三百六十九章 新年大宴第九百五十章 奇襲劍閣(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貨幣之爭(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微服私訪(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八百六十三章 盧家投名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中原再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稍晚一步第四十九章 道士下山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四百六十七章 幕後老狐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密州之探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零六章 城門風波第二百六十三章 驅蝗大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八百四十七章 趙魏之戰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四百三十三章 備用之策第八百零二章 懷柔手腕第五百一十七章 火藥初鳴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奔襲宣州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提升威望第五百五十六章 薛勳夜訪第三百七十三章 參觀園宅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開拓思路第八百九十二章 緊張籌建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八百二十七章 兩衙合議第七百零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百六十八章 警告縣尉第二百七十四章 態度強硬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二十章 甘雷第三百五十五章 乘船出川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九百章 政變清算第九百五十七章 逃脫之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遭遇敵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