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再度求和

朱泚軍和仇敬忠大軍的第一場大戰,最終以朱泚軍的慘敗而告終。

張庭安的一萬騎兵全軍覆滅,張庭安中箭落馬,被亂馬踐踏而死,雖然一萬伏擊軍也付出了傷亡兩千餘人的代價,但他們還是大勝,並繳獲了三千多匹戰馬。

王仲謀的軍隊也被仇敬忠親自率三萬軍伏擊,王仲謀軍隊大敗,最後帶着一萬多敗兵向西北潰逃,仇敬忠大軍殺敵五千餘人,收繳投降士兵九千餘人。

這場大戰,豹韜衛的六萬大軍損失了兩萬五千人,王仲謀率三萬五千敗兵撤出宋州,一直撤退到汴州陳留縣。

與此同時,豫州晉軍主將的張雲率兩萬軍北上,佔領了無兵駐防的陳州、許州和汝州,而李冰派大將鄭延年率一萬軍佔領了濮州。

此時,朱泚的地盤只剩下曹、汴、滑、鄭四州和河南府,而仇敬忠則率五萬大軍殺進了汴州,進逼陳留縣。

朱泚得到消息,頓時放聲大哭,要揮劍自盡,卻被十幾名宦官和宮女死死拉住,王獻忠急派人去請劉思古和肖萬鼎進宮。

劉思古匆匆進宮,在含光殿前遇到了大將軍肖萬鼎,劉思古急問道:“大將軍,發生了什麼事?”

“好像聽說王仲謀在宋州兵敗,張庭安陣亡,一萬騎兵全軍覆滅,王仲謀損兵近半,退到陳留縣。”

“就爲這個事,天子就要尋死覓活?”劉思古不解地問道。

“好像晉軍也趁機佔了不少地盤,我聽說濮州丟了,南面的陳州、許州和汝州都丟了。”

劉思古聽得目瞪口呆,沒有了這四個州,幾十萬大軍拿什麼養活?

劉思古心事重重走進大殿,王獻忠正在勸說朱泚,朱泚坐在龍椅上,頭仰靠在椅背上喘着粗氣,有宦官低聲道:“軍師和大將軍來了!”

朱泚一下子睜開眼睛,掙扎着坐起來,一把握住劉思古的手,又哭了起來,“軍師,朕的江山要滅亡了。”

“陛下,請稍安勿躁,事情還有挽回餘地!”

“還有什麼挽回餘地?”朱泚頓時不哭了,眨巴眨巴小眼睛,一臉期待。

‘現在還能有什麼希望呢?’劉思古心中暗暗嘆了口氣,以前郭宋是實行先滅圈外,內攻圈內的策略,留下朱泚不動,現在隨着天下各地皆已統一,郭宋終於開始對朱泚動手了,可以說,朱泚大勢已去。

想是這樣想,但劉思古還得安慰朱泚,“陛下,現在當務之急是剿滅仇敬忠,雖然宋州兵敗,但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微臣認爲還是張庭安自身的問題,只要我們吸取教訓,微臣相信,仇敬忠並不可怕,他飛熊軍的實力我們很清楚,就怕晉軍干涉,陛下,微臣建議向郭宋求和,懇求他不要干涉我們的平亂之戰。”

“朕拿.....什麼求和?”朱泚心裡明白,他現在一無所有,拿什麼和郭宋交換。

“陛下,其實我們還是有東西和郭宋交換的,陛下忘記東洛倉的那批物資了嗎?”

東洛倉是洛陽最大的官倉,當年安祿山在洛陽稱帝,他貢獻長安後,將長安官倉以及權貴府中所有的財物都運到了洛陽,金銀彩帛以及各種珠寶綢緞分賞給了諸將,生鐵也用來打造兵器,但唯獨從長安少府寺倉庫中搶來的一批粗銅錠卻一直沒有動。

這批粗銅錠有幾百萬斤之多,因爲體型較大,冶煉比較麻煩,一直保留到今天,不久前朱泚還是視察過,上面長滿了綠鏽,朱泚本想捐給寺院造佛像,卻被劉思古阻止了。

“你是說那批銅錠?”朱泚想起了那批銅錠。

“正是!”

“才幾百萬斤,銅錠是不是太少了?”

“陛下,至少有五百萬斤之多,已經不少了,可以鑄造八十萬貫錢啊!”

“那派.....誰去談判?”

“自然還是戶部尚書王凌,上次他出使到一半,現在讓他繼續前往長安。”

朱泚嘆口氣,“這樣會有用嗎?”

“陛下,總歸要試一試,只要我們有誠意,應該會有點效果。”

朱泚點了點頭,“朕明白了,等和郭宋達成協議,朕要御駕親征叛賊,朕就不行,無法剿滅他!”

“陛下明智!”

劉思古這話不是奉承,而是肺腑之言,軍隊內派系鬥爭十分厲害,這次王仲謀兵敗,就和派系鬥爭有關,他壓不住張庭安,如果再增兵,要麼是千牛衛,要麼是虎賁衛,王仲謀還是壓不住,所以御駕親征纔是最合適,相信朱泚也是看出了這一點。

..........

郭宋也同樣在關注着中原的戰事,同時他更關心逃避戰爭的難民,現在逃到兗州和亳州的難民已經超過百萬了,不光是宋州的難民,汴州和徐州也有大量民衆逃難,難民之多,着實有點出乎郭宋的意料。

參謀房內,潘遼、杜佑正在和郭宋協商難民之事,潘遼指着徐州道:“我們得到消息,逃去兗州的難民中,竟然有不少徐州的難民,他們並不是因爲戰爭,而是逃脫沉重稅賦的盤剝,聽說仇敬忠到了徐州後,又加稅一成,原本是三成的田稅,現在要四成,戶稅也是,按人頭,每人加稅百文錢,而且是用太子殿下的名義。”

杜佑也道:“朱泚收稅很狠,他不是按當年收成的三成徵稅,而是選一個收成最好的年頭來定稅額,打個比方,去年風調雨順,沒有災害,上田每畝收小麥三石,朱泚就用這個爲標準,每畝徵稅一石,結果今年遇到春旱,每畝收成只有兩石麥子,結果稅賦就變成了五成,佃戶還要給東家交租,他們更慘,現在仇敬忠再加稅,他們真的活不下去了。”

潘遼嘆口氣道:“卑職看了王珪年的報告,他說很多難民帶的糧食並不多,而且還是夏天的收成,最多隻夠吃幾個月,他們下半年就只能靠種點豆子煎熬充飢,現在微臣擔心的是,幾個月戰爭結束後,種豆子也來不及了,他們怎麼活?”

郭宋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所有人都有這個問題?”

“大同小異吧!”

潘遼道:“鄉下農民靠種田,縣城裡的人則靠小零工小買賣過日子,都不能停,微臣覺得解決他們後來的生存問題其實也不難,我們需要人手的地方很多,尤其像礦山,一個礦需要人手幾萬人,完全可以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還有興修水利,治理河道!”

旁邊杜佑笑道:“對於宋州的百姓,當然是疏通汴河最適合他們的,開元年間疏通漕運以來,河道又有淤塞的跡象,正好組織勞力大規模疏通,另外,修建紡織工坊可以吸收一些年輕女工,其實微臣的意思,成立一個專門的官衙來管這件事,問題不是很大。”

“現在是怎麼處理的?我是說,給難民青壯都找了什麼事情?”郭宋問道。

“現在處理得不錯,兗州那邊是挖掘灌溉水渠,種植黑豆,亳州那邊也差不多,也是採伐木材、修建道路和橋樑,王侑和王珪年能力都很強。”

潘遼說到這,他見郭宋還是有些眉頭不展,便問道:“殿下擔心什麼呢?”

郭宋輕輕嘆息一聲道:“原以爲最多幾十萬人,沒想到現在就超過百萬了,想到要照顧他們到明年夏天,朝廷的負擔實在太重,如果再任由發展下去,引發整個中原大亂,朝廷將不堪重負,我考慮必須要採取切實措施,減輕後續的難民壓力!”

潘遼和杜佑對望一眼,潘遼問道:“殿下打算怎麼做?”

郭宋拾起木杆指了指徐州道:“拿下徐州,

“殿下不打算支持仇敬忠了?”

郭宋淡淡道:“我什麼時候會支持他,只是利用他削弱朱泚罷了,他現在戰勝了王仲謀,風頭正勝,該打壓他一下了,何況他如此壓榨百姓,我不動手收拾他,天下百姓還以爲我和他是一黨。”

正說着,有侍衛在門口稟報:“啓稟殿下,鴻臚寺來報,朱泚的使者到了!”

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緊急聚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
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獵遇險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二百七十一章 奮勇搶地第二百零四章 雪夜東進第一千零二十章 計中之計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三百二十四章 回紇之亂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四百零一章 搶救病女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難民潮起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兩戰兩敗第三百六十二章 婚禮籌備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六百一十二章 陌刀擴軍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十一章 卑微若斯第七百二十一章 重回長安(上)第六百八十一章 貞元新年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九百七十四章 圍城打援(下)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略差火候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二百八十二章 淺灘伏擊第五百一十二章 生存之道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七百七十七章 撤離巴蜀(上)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遠方噩耗第六百一十六章 不謀而合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布棋落子(六)第八百七十八章 上門告狀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喘息之機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八百四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二百五十六章 書香門第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五十章 仗義出手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突發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八百三十六章 江南子弟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二百九十八章 薛家有客第五百九十二章 權誘利誘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三百四十章 張家有妾第四百六十二章 最後選擇第一百四十章 押運重任第五百三十六章 沙州之戰(中)第九百九十章 關鍵一票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三百三十七章 元家遇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四百六十章 夢醒時分第八百五十四章 趙州之戰第二百七十五章 段君離任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全線封鎖第五百三十一章 出征安西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消除籌碼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千章 接踵而來第八章 胖子甘雷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三百四十四章 回心轉意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宋州之變第九百四十三章 稚言之禍第三百一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四百七十六章 思路漸清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緊急聚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橫掃河東第三十二章 武道大會(十二)第一百七十章 神策兵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兵圍洛陽(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六百二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八百二十二章 道宮上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