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府前刺殺

天還沒有亮,大批羽林軍便將李輔國府邸團團包圍,隨着天光漸亮,越來越多的百姓也發現了李輔國府中的異常,光祿坊內百姓們紛紛走出家門,在李輔國府前圍得裡三層外三層,議論紛紛。

郭宋和楊雨也在人羣中,他們注視着一輛剛剛駛來的馬車,楊雨手下探得的情報,這輛馬車正是剛從魚朝恩府裡駛來。

這時,從李輔國府中走出幾名武士,簇擁着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男子身材中等,步履矯健,穿一身黑衣。

“看見那名穿黑衣的男子沒有?”

楊雨壓低聲音道:“他就是趙春!”

郭宋仔細盯了黑衣一眼,轉身便離開了人羣,迅速從光祿坊離去.......

李輔國被殺的消息已經從各個渠道傳遍了朝野,魚朝恩府中也不例外,今天魚朝恩原本計劃去神策軍,李輔國之死使他取消了原計劃,緊急召集心腹商議對策。

“萬花,你認爲李輔國之死究竟是何人所爲?”

魚朝恩現在還有點拿不定主意,按理說,藏劍閣的可能性最大,畢竟他們之前已經兩次刺殺過李輔國,但魚朝恩又懷疑是程振元,李輔國一死,他將獲利最大。

楊萬花連忙道:“李輔國被刺殺之時,天慶樓裝扮成我們的人正好在襲擾李輔國的府宅,卑職更傾向於是程振元所爲,他們聲東擊西,把李府武士吸引到大門,另外暗中派高手偷襲李輔國,而且能殺陳氏兄弟之人,只可能是天慶樓和李良山和幾名首席劍士聯手,不是卑職小看藏劍閣,除非是公孫大娘出手,否則他們還殺不了李輔國。”

“仙來的看法呢?”魚朝恩回頭問道。

他身後的簾幕裡傳來一個嘶啞而低沉的聲音,“還有一個人,翁父不要忘了他!”

魚朝恩眉頭一皺,“你是說那個箭法高絕之人?可我們找了二十天都沒有找到此人,萬花認爲他已經離開長安。”

簾幕背後之人輕輕冷笑一聲,“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怎麼找?”

楊萬花心中大怒,冷冷道:“我的大批手下晝夜不休地找了二十天,總比某人整天躲在簾幕後只動嘴皮子強吧!”

“你們二人不要爭了!”

魚朝恩打斷了兩人的爭執,又問劉思古,“先生怎麼看?”

劉思古沉吟片刻道:“翁父一定想知道李輔國是誰殺的,我個人傾向於是天子下的手,至於具體是誰幹的,這個可以慢慢查清,但李輔國經死了,是誰殺他其實並不重要,我覺得現在有兩件事比尋查兇手重要得多。”

“先生請說!”

劉思古微微欠身道:“一件事是迅速接手李輔國的勢力,李輔國的勢力有兩塊,一是外面的天英閣一塊,其次便是李輔國在皇宮內的勢力,包括宦官、侍衛以及部分萬騎營的將領,我相信程振元已經在行動了。”

旁邊楊萬花插口道:“我們也在行動!我已派出府衛精銳去李輔國府上把楊春接回來,只要楊春過來,天英閣七成的武士都會投靠我們,至於整合李輔國的勢力,我們首先要拿到名單,我已經安排好了,今天就會有消息傳來。”

劉思古笑了笑道:“既然花公公胸有成竹,那我就不多說了。”

劉思古又對魚朝恩道:“第五琦意外病故是我們機會,一定要利用這次機會把江淮鹽稅牢牢抓在手中,神策軍的軍費就可以由我們直接撥付,這樣神策軍才能真正屬於翁父,否則,我們抓不住神策軍中下層將領的心,還是很危險。

卑職聽說元載也任命了劉晏出任揚州刺史兼江淮轉運使,很明顯是和我們打擂臺去了,所以光派皇甫溫去揚州肯定不行。”

十天前,擔任鹽鐵令兼鹽鐵轉運使長達十年的第五琦在揚州病逝,他空出來的鹽鐵轉運使令朝廷諸多人眼紅。

魚朝恩搶先下手,以戶部侍郎主管鹽鐵事務乃朝廷慣例爲由,推薦戶部侍郎皇甫溫出任鹽鐵監令兼鹽鐵轉運使。

而右相元載則推薦都畿道、河南道轉運使劉晏出任揚州刺史兼江淮鹽鐵轉運使,明擺着是去揚州爭權。

魚朝恩點點頭,“先生說得對,天下鹽稅七分在江淮,爭奪江淮鹽稅是重中之重,先生覺得怎麼補足短板?”

劉思古早已想好對策,他緩緩道:“卑職建議雙管齊下,一是派得力干將出任揚州都尉,掌握揚州軍權,其次便是派吳越率領一批武士前往揚州,保護皇甫溫安全。”

魚朝恩捋須笑道:“正合我意,就讓掌管天元閣的三子魚令玄去揚州出任都尉,吳越等武士一併聽從他調度。”

.........

郭宋已經先一步抵達了魚朝恩的府宅前,光宅坊位於大明宮南面,西鄰是太極宮的東宮,魚朝恩的王府就緊靠太極宮皇城城牆,所以長安一直有傳言,說魚朝恩府中有秘道直通太極宮內,只要魚朝恩想挖密道,對他確實是輕而易舉之事。

郭宋找了一戶空關的民宅,民宅主人畏懼魚朝恩的權勢,幾年前就搬走了,房間裡灰塵堆積,院子里長滿了雜草,這座佔地半畝的民宅正好就在魚朝恩府宅對面,大門朝南,但北面一間屋子窗戶的斜對面就是魚府大門。

窗戶很小,用一張桌子頂着,郭宋搬掉桌子,露出了千瘡百孔的窗戶,透過破爛的窗糊紙,可以看見大門前的情形,大門當然不會隨意開啓,除非是天子或者是太子駕臨,纔會開啓大門迎駕,否則一般都是開旁邊的小門。

大門前站着幾名武士,正在探頭向路邊掌握,爲首是一名二十五六歲左右的年輕男子,身穿錦袍,頭戴紗帽,郭宋一眼認出了此人,不就是在灞上要搶自己馬的魚令臺嗎?

郭宋一直以爲他是紈絝子弟,看樣子他還擔任了某個重要職務。

魚令臺是魚朝恩的第八個兒子,當然是收的義子,魚朝恩只有長子魚令徽和他有血緣關係,原本是他侄子,過繼給他當兒子,其他十二個兒子都是義子。

魚令臺剛剛被任命暫時接掌天元閣,原來的天元閣是由三子魚令玄掌握,魚令玄奉命去了揚州,正好空閒無事的魚令臺便走了狗屎運,掌握天元閣。

魚令臺當然是來迎接趙春,趙春投靠天元閣,能給天元閣帶來三十名武藝高強的天英閣劍士,他當然需要花點心思籠絡,親自出門迎接,便籠絡的手段之一。

這時,一輛馬車快速駛來,馬車兩邊各有四名騎兵護衛,很快,馬車便在臺階前停下,從裡面走出一名黑衣男子,正是天元閣的首席劍士趙春,李輔國一死,他們都要各奔前程,魚朝恩給他開出了難以拒絕的條件,給他長安十畝大宅一座,給他白銀萬兩,另外每月給他五百貫俸祿,並承諾三個月內封他昭武校尉。

趙春目前是上護軍,上護軍是正三品勳官,勳官是一種榮譽職務,相當於全國勞模、新長征突擊手之類的榮譽稱號,不過在武則天時代就氾濫成災了,安史之亂時更是賤到用蘿蔔刻官印,一品二品的勳官滿大街都是,看坊門的大爺沒準就是一品柱國。

後來經過清理後,勳官少了大半,但還是不值錢。

大唐人都知道,最值錢是爵位,那是皇帝親封的,只有皇親國戚,或者朝廷重臣以及立功的高級將領纔有資格獲得,含金量很重。

其次是散官,四品以上的散官由皇帝任命,四品以下則由由相國任命,唐朝的散官還是比較有含金量,一直到了宋朝才漸漸貶值。

最爛的就是勳官,隋朝早期的勳官很值錢,可惜經過楊廣和李淵兩次改革後,勳官的含金量大跌,到武則天時代就徹底爛大街了。

趙春獲封的昭武校尉就是武散官,相當於授予今天的上尉軍銜,所以趙春非常滿意魚朝恩給他開的價碼,能讓他名利雙收。

趙春下了馬車,便向魚令臺見禮,魚令臺十分熱情,親熱地攬着他的後背請他進府一敘,這個時候,趙春徹底放鬆了警惕。

就在這時,一支狼牙箭‘嗖!’地射來,快如閃電,若是平時,以趙春的武藝還能躲閃一下。

但此時,魚令臺的熱情使他受寵若驚,完全麻痹了,他只覺後腦一陣劇痛,眼前一黑,他便什麼都不知道了。

這一箭是五十步外射出,從後腦射入,箭尖從前額眉心透出,趙春當場慘死,周圍武士頓時一陣大亂,搶着護衛住還沒有反應過來的魚令臺。

郭宋一箭得手便迅速撤退,他一連越過幾座院子,一直奔到皇城城牆下,手執兩根鐵鑿,利用城牆上爬藤做掩護,不到五秒鐘就攀上了城牆,一躍跳上了皇城,隨即又躍下內城牆,很快便消失在太極宮中。

魚朝恩聞訊急匆匆趕來出來,他在院子裡一眼看見了趙春的屍體,他頓時暴跳如雷,竟然敢在自己的府門前下手,轉身便狠狠給了楊萬春一記耳光,大吼道:“睜開你的狗眼好好看看,你說他已逃離長安,這是什麼?我告訴你,三天內不把人抓住,你提頭來見!”

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二十章 甘雷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
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五百三十四章 兵臨于闐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新木馬計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七百四十七章 淮北無魚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三百八十八章 薛勳之憂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四百七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死神尾隨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八百九十五章 巧舌辯解第二十章 甘雷第一百八十一章 夜襲敵營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六十三章 梟雄本色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化妝風波第九百七十五章 搶奪雅州第七百一十二章 無恥開口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二十七章 給人嫁衣第八百七十四章 郭張聯姻第九十一章 突生變故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光復北庭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跨江出兵第四百八十章 財富撤離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六百六十二章 兩線進攻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七百七十二章 高原爭鋒(上)第八百六十四章 半渡而擊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三十六章 張掖遇匪第三百零八章 低級報復第四百三十四章 葛胡疑雲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齊國滅亡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九百九十二章 連夜逃亡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二百章 回紇翻臉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五十二章 崔府壽宴(中)第七百二十五章 京兆杜氏第七百一十六章 冬狩提前第九百六十五章 涪陵殺俘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八百五十三章 龍岡行宮第一千零六章 權衡出兵第五百零七章 無限妥協第九百四十九章 太后密詔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擺脫罪責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新羅使者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軍入蜀第八百六十章 倉惶北撤第四百五十七章 朝廷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酒眉壽第八百七十六章 嚴厲警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春江水暖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涇源兵變(下)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零七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七百二十八章 民間建議第四百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七百四十三章 祭日宮變(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薛勳歸來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二百四十章 九原縣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中原再戰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七百二十七章 獨孤之擇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八百八十七章 徵詢意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五百零二章 慷慨赴義第九十九章 滅族之戰(下)第九百九十四章 襄陽亂起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